二十四节气之 蝉鸣惊落叶,天凉好个秋

2017-12-26 11:28张桐
高中时代 2017年9期
关键词:三候立秋霜降

张桐

炎炎夏日昼长而夜短,让人觉得热天的时光漫漫。其实,时光总是不紧不慢,依序推进。大暑过后,踩着盛夏的末梢,我们不经意间就进入了秋的时节。自此,秋高气爽,月明风清。

立秋之日凉风至

作为一个季节类节气,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虽然立秋暑热并未全消,但一早一晚,已经有凉爽的感觉。

关于立秋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这样说的:“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之后,天气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盛,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的季节到了,故有“秋收冬藏”之说。从字形上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因此,古人把立秋当做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时。早在周代,逢立秋日,天子就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举行祭祀秋神的仪式。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记载:“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在秋天叫的蝉称为寒蝉,寒蝉感应到阴气生而开始不停鸣叫。“碧树未摇落,寒蝉已悲鸣。”除了寒蝉,对凉意最为敏感的就是树木了,其中当以梧桐为代表,立秋一到,它便开始落叶。像一枚季节的信使,传递着季节更迭的喜怒哀乐。正如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啊。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非梧桐不栖。因此,民间才有俗语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所以,历代皇宫里是一定要栽梧桐树的。

史书记载,立秋这天,太史官早早就守在了宫廷的中殿外面,眼睛紧紧盯着院子里的梧桐树。一阵风来,一片树叶离开枝头,太史官会立即高声喊道:“秋来了。”于是一人接着一人,大声喊道:“秋来了!秋来了!”,秋来之声瞬时传遍宫城内外。不等回声消失,盔甲整齐的将士们护卫着皇帝蜂拥而出。他们要去郊外的狩猎场射猎,旌旗伞盖、张弓携箭、跃马扬鞭等场景即将在围场上演。春夏两季,动物忙于繁衍下一代,而秋冬季节便是狩猎的好季节。而且猎物在秋冬季节因保存体能行动缓慢,需要为过冬储存脂肪和能量,活动频率较多,容易狩猎。狩猎是通过运动,让皇家子孙得到更好的体魄去治理政事,更是基于军事需要,通过狩猎学习骑射本领,身体力行地为三军将士做榜样。

对文人们来说,遇秋则更易生出无限的感慨,他们常常把自然的时序和个人的功名事业联系起来。古代的文人常有“伤春悲秋”的情结,看到春天的花儿落了,就会想到易逝的青春;看到万木凋零,就会引发对人生的悲叹。如唐代诗人李益的《立秋前一日览镜》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唯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诗人照着镜子,看到自己雪白的头发,不管经历多少事,只是在镜中却折射出自己的沧桑与蹉跎,但明天依然要迎来立秋的苦寒与萧瑟。白居易则常常在立秋日惦念远方的朋友——“故人千万里,新蝉两三声”,这是在长安怀念元稹,“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这是想起了刘禹锡。不过刘禹锡却不“悲秋”,他在《秋词》中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不但不“悲秋”,更有满腔的豪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开阔辽远而又富有生气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昂扬向上的气势。而宋人范成大更是高高兴兴地迎接“立秋”,“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天高云淡暑渐消

“处暑”一词,由来已久。两千年前成书的《国语》中就出现了这个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处”,古语是终止的意思。这表明了“处暑”的含义:夏日的暑气开始退隐,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了。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严寒过渡时期的一个气温状况。汉语言词汇的丰富由此可见一斑。

有不少人都觉得这个节气显得总有点不那么对劲儿,应该与立秋换一下才是。在大暑和处暑之间夹着一个立秋,虽然说立秋之后还有一伏,但一个“秋”字,总觉得应该和“暑”是对立的。立秋意味着天气就要凉快了,看到这个字眼,人的心境似乎一下子也感到了凉爽。所以,怎么能将一个有些清凉、萧瑟之意的“秋”,夹在两个热气腾腾的“暑”之间呢?

其实,处暑时节,细细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已有一些清秋之韵的味道了。

民谚说:“七月八月看巧云”,这时节天空明净,再也没有了夏日天际间成团翻滚、挟风裹雨而来的大团密云。高远的蓝天里,只是形状各异、疏散舒卷的“巧云”,令人浮想联翩。宋代诗人张耒就有“秋高孤月静,天末巧云长”之句。这正是人们准备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在高旷的蓝天下,原野上呈现出一派成熟前的宁静。城乡间国槐花正香,碎碎的、翠绿的槐米一丛丛绽放在树梢,香气四溢。红绿相间的石榴树上还挂着尚未落尽的残花,棚架下的紫葡萄和青葫芦时时在头顶引诱着你,房前屋后的蜀葵开得正艳丽,一街两行的木槿成为这时节最烂漫的风景。

除了这些赏心悦目的花卉,时序节气还将一个秋虫集会、鸣唱的初秋送到人们跟前。蟋蟀、蝈蝈、禾虫、蚂蚱、金铃子、蛐蛐、天牛郎、萤火虫……它们齐齐地欢聚在此刻,尽情歌唱,令生活充满了意趣。现在,城市里很难听到各种秋虫们的歌唱,我们的耳朵里全是各种机器的轰鸣和汽车的呼啸声、喇叭声。种种人为的声音遮蔽了自然之声,大自然的天簌之音早被所谓的现代文明拒之门外了。

白露芜草木

天气渐渐转凉,清晨的露水日益变得厚重起来,渐渐地在草叶和庄稼叶面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毛茸茸的水滴,所以称“白露”。白露之“白”即指颜色的“白”,用颜色的形容词来界定节气,只此一个。这使得白露具有了区别其于他节气的色彩特征。

在二十四节气中,可以说白露二字最具诗意。这个有着诗情画意的名字,赋予了诗人多少灵感。唐诗宋词的风韵,白露踩着旧时的韵脚将缕缕柔情绽放。曹操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丕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陶渊明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任翻说:“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白居易说:“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最有名的当属《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生长在河边湿地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薄薄轻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在这沁凉幽缈的秋日,是该有一番思念。

秋风渐萧的白露时节,万物都随之由荣而衰。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观此变化,伤悲之情油然而生,并流于笔端。“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蟋蟀吟深榭,寒蝉向夕号。”就连气势恢弘的《楚辞》,也有这样的诗句:“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唐诗中写白露最为有名的当数杜甫。他有一首作于秦州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云:“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战乱频发,民不聊生。身处边地,月夜只闻戍鼓雁声,到处一派冷落寂寥的悲凉景象。白露之夜,抬头望月,思念故乡亲人的情感更加强烈起来。兄弟以离散东西,天各一方,想到几个弟弟正在战乱之地,颠沛失所,生死茫茫,平常寄信问讯尚且经常收不到,况且现在兵荒马乱之时,于是怀念忧虑之情越发深重了。

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大雁归去,燕子南飞,诸鸟儿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秋意渐浓的白露时节。一早起来,院外的花草树叶上满是晶莹的露水。旧时,讲究的人家会早早起来,细致地用瓷盘收取花草上的露水,回去煎茶。《本草纲目》上说,露水“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古人甚至传言,露水可以让人长生不老。汉武帝曾为此在建章宫立了一个仙人承露盘。铜仙人有二十丈高,捧着铜盘玉杯,恭恭敬敬,承接天上的露水。

据说,不同的露水有着不同的功效。柏叶或者菖蒲上的露水可以明目;韭菜叶上的露水能去白癜风;草叶上的露水,会使人的皮肤变得富有光泽;花朵上的露水,能让女子貌美如花。陆羽《茶经》上说,煮茶的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红楼梦》里的妙玉用梅花上的雪来煎茶。而最讲究的茶客,是用露水煮茶,因为比起落雪,日出即逝的晨露似乎更难采集,所以更为珍贵。

凉蟾光华满寰宇

秋分是一把剪刀,将秋天分成两半。所以就有了“平分秋色”的说法。《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初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初候五日雷始收声,对应春分的“雷乃发声”。是说秋分后很少再有打雷闪电的现象。因为秋分之后秋燥之气渐盛,干燥的空气难以形成雷电,所以雷声便消失了。二候蛰虫坯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蛰虫坯户,淘瓦之泥曰坯,细泥也。”冬眠的虫子开始储备食物、挖洞穴,用细土封垒洞口以减少寒气侵入,准备蛰伏过冬了。降雨量也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湖泊与河流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便渐渐干涸了。

秋分和中秋总是离得很近。一个是岁时节气,一个是民俗节日。“中秋”一词,始见于西周的《周礼》,但作为节日,则兴盛于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卷四《中秋》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日三秋恰丰,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

早在周秦时,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分别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关天子祭日、祭月的礼制很早便有记载。《礼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围绕着月亮的一系列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充满了浪漫色彩。中秋节在民间盛行应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万家团圆的中秋之夜,也是人们情思绵远、骚客乡愁浓郁的时刻,古往今来,由此诞生了多少或美妙或伤怀的诗句啊!

万古如斯,一轮明月总在此刻牵动人心。

清宵寒露滴

史书中有“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寒露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凝结成霜,寒意愈盛。

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初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白露节气鸿雁开始南迁,到寒露时应为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深秋天寒,雀鸟在大海上盘旋后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鸟跃入海中变成的。之后,各种各样的菊花也相继开放了。

寒露时节,露当然是主角。 “一场秋雨一场凉”,气候一个小小的变脸,眼前的景象就改了模样。让绚烂了一个夏季的花朵尽情凋零,让一池盈盈的碧荷残败,让春天就开始蓬勃的树叶枯萎飘落,让“春风吹又生”的一茬茬百草在秋风寒露中摇曳变黄。一年当中,山川大地上色彩最为绚丽的景色如期而至,枫树飘红栌叶飞黄菊花散金,展示着丰富而动人的色彩,犹如古典丽人款款而行,灵气流转,芳香四逸。如画的大地图景在露水凝重的这个节气里盛妆登场,把时令点缀的妩媚动人,光阴也因此变得缱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是冬天的象征,荷花是夏天的象征,兰花是春天的象征,菊花则是秋天的象征。在这百花凋零时节,菊花以其独特的风姿,怒放于飒飒秋风之中,给大地凭添了许多灿烂的色彩。

咏菊言志,当属陶渊明抒发的“心远地自偏”的精神气质,其超凡脱俗的状态成为后来历代文人所向往的完美生命形态和终极精神追求。此后,菊花便成了中国文人孤标傲世的精神象征。菊花迎霜独立,被文人比喻为高洁的品质。因而,苏东坡有“菊残犹有傲霜枝”之赞,元稹有“此花开尽更无花”之叹,韩琦有“且看黄花晚节香”之志。菊花遇到文人,便有了君子之德,隐士之风,志士之节。

饮罢菊花酒,登高以怀远。九月九日登上高处,观天地间,让秋风飒豁胸襟,可以旺神健身、远眺明目。因此,这一习俗代代相传,是谓“踏秋”。这与农历三月三上巳节的“踏春”一样,皆是举家出游之时,并籍登高用以“辞青”。“辞青”的说法源于寒露节气。重阳为秋节,寒露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除健身远瞩外,也意味着告别绿色。

传统的重阳节有着丰富的内容和习俗。时至今日,时代更迭,风雅不再。比起古人,我们愈来愈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但精神上似乎显得苍白了许多。让我们在忙碌之余,放慢脚步,放下精神负累,登高、赏菊,找回我们曾经“遍插茱萸”的重阳节。

枯草霜花白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气渐冷,草木枯萎,可谓秋之末,冬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是这样说的:“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草木零落,众物伏蛰,故民间称“霜杀百草”。

古时,人们以为霜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所以就把初霜时的节气取名“霜降”, 古诗中出现霜时,常常也是用“降”的,比如“繁霜降兮草木零”、“霜降夕流清”、“霜降碧天静”等,都是说的这个意思。其实霜和露水一样,都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的。同样是水汽,同樣也是因为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但与白露、寒露相比较,“露”都还是水的形状,而“霜”就已经成为白色的结晶物了。

唐代元稹的《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写道:“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诗中写了霜降时节云尽天高、木落雁飞的景象。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豺乃祭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中:“霜降之日,豺乃祭兽。”意思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开始大量捕获猎物,并在捕食时先把猎物陈列祭祀后再食用。秋尽百草枯,霜落蝶飞舞。逐渐寒冷的气候,将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进行了一次次毁灭性的摧残。而人的情感,也进入深沉的低谷。离愁别恨,凄风苦雨,尽皆展示深秋的悲苦,触及人心。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此时的大自然,是一种寂静的美。是的,歌唱了夏秋两个季节的鸣虫们就要冬眠了,想要再听它们的旷野奏鸣曲,只有待来年的夏日了。

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说:“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雪霜。”青女一出,萧瑟和冷落紧随而至,她拨动手中的弦琴,清音徐出,霜粉雪花随着颤动的琴弦飘然而下,洒在大地上。许是始终与寒冷为伴,青女的形象满是肃杀之气。

霜天万里,寒烟寥廓,人的心境也倍加凄清。唐人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愁寂难眠,还有戏词中“晓来谁染霜林醉”的离人伤感,都令这暮秋天气“好生恼人也”。

猜你喜欢
三候立秋霜降
立秋
食在霜降
霜降(新韵)
立秋吃什么
霜降
处暑三候
处暑
圈里事儿
立冬,原来“冬”是这个意思!
枯草初白化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