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城与古蔚州

2017-12-26 20:55
旅游 2017年12期
关键词:蔚县城门

壶流河畔八百古堡,是以古代王城和蔚州城为核心分布的。迄今三千七百多年的蔚县,早在殷商时期,曾是“代国”的领地。“代国”是比“战国七雄”还要老的古国,约建于公元前201年。蔚县在中国历史地图上标作蔚州,隶属大明宣府,为古燕云十六州之一。毛泽东曾有评价:“燕云十六州,蔚县是一州,是个大州。”

塞北第一古国

据北宋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载:“代地本瞿、姜姓之国,周末强大,在七国前称王。”这就是说,“代国”是比“战国七雄”还要老的古国,约建于公元前201年,是塞北第一古国、京西第一古城。而今天蔚县境内面积63.2平方公里的代王城镇,据考证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代国”国都所在地。

代地在春秋战国时期属“北戎”,因春秋后期移居晋北代地而别称“代戎”。当时,诸族杂处内地、迁徙无常,诸侯割据频繁、数分数合,代虽沦为藩属,却仍能坚守自己的“独立王国”,并保其国境、国号不变,始终以代王城为治所,所以,代王城之名因此而得。

代王城作为北方著名的政治经济重镇,被各朝政权充分重视。

秦始皇统一全国,设天下为三十六郡,代地即为其中一郡,领县十八,郡治即今代王城。

刘邦建立汉朝后,代郡被分封为诸侯国,国都仍在代王城。

刘邦并代、雁门、云中三郡为代国,派遣其兄长刘喜来镇守,可惜刘喜不争气,来了不到一年,遭逢匈奴攻代,他居然弃国而去。刘邦废了刘喜的王位,改立自己钟爱的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代王。然而那时的刘如意年仅8岁,不能就国,刘邦只能让自己信任的陈稀以代国相国的身份监理代国。不料,陈稀在代国广招门客、专擅兵权,最终叛汉而自立为代王。这种抗拒中央政府的政治错误是绝对不能饶恕的,陈稀当然会被剪除。于是,刘邦第四子刘恒(后来的汉文帝)于公元前197年被封为代王。刘恒系薄姬与刘邦所生,为避吕后谋害,于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离开长安赴代国封地生活了12年之久。在此期间,吕后身边的宫女窦漪房被分配到代国赏赐给刘恒,受到刘恒宠幸,生下一女二子,其中一子便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启。窦漪房后来成为赫赫有名的窦太后。

故而从某种角度说,以代王城为国都的代国,与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文景之治”颇有渊源。

至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刘彻正式对匈奴宣战时,代国已经降格为代郡,但依然很牛:因为飞将军李广曾任代郡太守,一代战神霍去病率领800铁骑横扫匈奴腹地也是从代郡出发的。

王莽推行新政,改代郡为“厌狄”,东汉后恢复代郡,领县十一,代县为其一,县治即今代王城。

自赵襄子灭代起,至“五胡十六国”止,代地历经秦、两汉、三国魏、晋数朝,近800年间,始终以代王城为国(郡)治所。代王城,实堪称为北方之历史悠久第一城镇,更是蔚县最早的城。

代王城的古街古巷

相传,代王城有九门九关。“蔚废代城,俗呼代王城,周二十五里,九门遗址沿存。”而今,城池平面呈椭圆形的代王城,夯土的城垣大部分保留了下来,但当年的九门——正南的荥阳门,东南的兴隆门,正东的宝源门,东北的迎海门,正北的富农门、文胜门,西北的兴圃门,正西的忠秀门,西南的崇德门,却变成了夯土墻的九个大豁口。

不过,千年古代国的文化精神并没有因为代王城的人去楼空而衰落无遗,它的血脉并没有断流。现今,在代王城圈内,尚存19个村堡,如南门子村、北门子村、水门头村、城墙碾村等,从村名即可想见当年九门昌盛的景象。而被专家们确定为代王城宫殿的遗址区内,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能看出其残余的瓦砾足有2米多厚,那该是多少间宫室才会用到如此巨多的瓦片呀!

走访中发现,村民们为了种庄稼的过程中少些杂物的困扰,已经很努力地把那些瓦砾堆聚到地头,形成一个层层叠叠镶嵌着灰色残片的剖面。然而零星的瓦片还是不断地出现在耕地里,偶尔还能看到有着小鹿或者卷云纹图案的瓦当,异常坚硬地戳在泥土里。

行走在代王城的古街古巷中,就好像进到了一座历史博物馆。门楼上赫然在目的两个砖雕大字“淳朴”,就好像是“脱口而出”地帮我们表达了此刻对于代王城的真实感想。

代王城有四堡,最大的堡居于中心地段,现名大堡子村,堡门已经坍塌,仅有券门南部墙基的大青条石还能体现出堡门原有的高大威严;瓮城已面目全非,但城门保存完好,门匾上刻写着“古代”两个醒目的楷体大字。该村村民郝进财告诉我们:这是明朝嘉靖年问题写的匾额,是当时的村民们因为敬仰古代国、敬仰自己的祖先而精心镌刻。在今人眼里,这“古代”确确实实堪称“古代”!

在大堡子村西北角,有一个边长约20米的正方形土城,夯土墙足有10米高,正南开有6米高的拱形券门,像一座天然土桥。进入土城内院相当不易,有一个近3米高的土台需要手脚并用才能攀爬上去,而一旦爬了上去,放眼一望,才发现这里原来竟是代王城的制高点。询问了几位上了岁数的村民,他们一口咬定:这里就是当年的代王宫。

抚摩着古代王城留下的风蚀残壁,我们仿佛看到了战马嘶鸣越雄关、驼铃叮当穿大漠的往昔场景……瞬间觉得古今就在弹指一挥间,觉得历史从来不是断裂的。

蔚州城 夯土城变身铁城、兔城

蔚县在中国历史地图上标作蔚州,隶属大明宣府,为古燕云十六州之一。毛泽东曾有评价:“燕云十六州,蔚县是一州,是个大州。”史载北周宣帝大成元年(579年)始置蔚州,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弃代王城、建蔚州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蔚州卫为蔚县,隶属宣化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蔚县并入蔚州。民国二年(1913年),蔚州改称蔚县至今。

即使在被朝廷废除“代”之国号,改称“蔚州”,不再独霸一方之时,蔚州仍是壶流河盆地上的“巨郡”,是维系京师安危沟通中原北方的要隘,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一段重要里程。

但在辽、金、元三代的400年間,中土王朝虽然深谙蔚州的关键性,知道它是农、牧藩屏以及“临边用武之地”,却一再错失话语权,使蔚州城因为突厥、沙陀、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频繁进攻而狼烟翻滚,战事迭起。直到1369年,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挥师赶走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妥欢帖木尔,蔚州城才迎来了“翻盘”良机。

不过,当时的蔚州城自北周大象二年建成后,就未曾大修、扩建。元代的蔚州城,城墙完全夯土而成。现存的蔚州城城墙,为明洪武十年(1377年)重筑。

明洪武五年至十二年(1372-1379年),为了巩固边陲防务,明政府两次修葺蔚州城,筑起了砖石结构的蔚州“铁城”。据乾隆版《宣化府志》载,全国范围内,级别为州城与府城的城堡共有10座,蔚州城竟是其中最早“甃以砖石”的坚固城堡。

蔚州归属大明之后,朝廷在此设立了地方军事防卫机构——蔚州卫,从此蔚州“卫”“州”并立,亦即军队、地方并存。所以,蔚州铁城既是军堡,又是官堡,也可以说是官修之军堡。总之,从开工到竣工,足足用去了7年时间,修成之日,果然尽显边关重镇固若金汤的“铁”架势。蔚州城的“城建规划”确有独到之处,城池突破了四四方方的传统格局,呈现“凸”字形。奇妙的是,其北方凸起的部分并非北门或北城楼,却设置了一座庙宇——玉皇阁。

玉皇阁高大巍峨的主体建筑上,“目穷千里”四字匾额一语道破天机——道出了此建筑的“瞭望”实质。原来,玉皇阁位于周遭地势最高的台地上,具有

“远眺”的地形优势,可将城北一望无际的田野尽收眼底,十分有助于监视来犯之敌(北方游牧民族的骁勇骑兵)。因此,玉皇阁又名“靖边楼”,蕴含着抗击蒙元残余势力的寓意。靖边楼坐落在北城墙高处,下面没有门洞。也就是说,周长4.4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的蔚州城,只有东大门“安定门”、西大门“清远门”、南大门“景仙门”(此门1997年在原址上复建),却未设北大门。

城门,既是一城之“门脸”,通耕牧,利商旅,也是城堡的安保设施中最薄弱的环节——攻城莫不将最大火力集中于城门,城门一旦被攻破,城池即告失守。由于蔚州城地势北高南低,若有蒙古兵从北方猛冲过来,极有可能造成压倒性危局。所以,北面不开城门,形成闷葫芦一个,还顺势将城壕增高了几米。如果按照中国式城池“中轴对称”的布局原理,我们居然在蔚州城内“行不通”。当我们走下靖边楼,向着正南方进入城池时,发现本该南北对应的南大门——“景仙门”,与靖边楼完全不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城内许多标志性建筑之间,都没有直通的道路。各个城门之间尤其如此。有时候顺着一条街走下去,没有见到任何地标就戛然终止,成了死胡同。

这种城门与街道、城门与城门之间的错位,以及无地标性的街道设计,是基于何种考虑呢?我们思来想去,只能有一个解释:令来犯之敌犹如堕入迷宫一般晕头转向。

呵呵,这个“凸”字形城池的造型还真是暗藏着深重的心机呀!不过,在普通老百姓口口相授的传说中,“凸”变成了“兔”。

猜你喜欢
蔚县城门
坚守的底色是信仰
城门城门,我来开
黑夜过桥
多彩的剪纸
凤山水城门
蔚县:剪纸一条街
“晨钟暮鼓”怎么敲
在蔚县过大年
蔚县脱贫攻坚进行时
“失踪”的南纪门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