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乡村旅游创业者动机分析

2017-12-26 08:37□李
山西农经 2017年22期
关键词:创业者异质性动机

□李 伟

(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女性乡村旅游创业者动机分析

□李 伟

(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乡村旅游扶贫是对农村精准扶贫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农村中留守妇女大大多于男性,且更愿意从事旅游经营活动,通过对多个地市乡村旅游经营者调研得出,女性乡村旅游创业者主导乡村中小型旅游企业,女性创业动机受到利益相关者影响显著,且照顾家庭动机明显,外部政策作用大。

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创业动机;精准扶贫;女性

1 调研

调查中有36.59%的男性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明显少于女性;学历初中以下仅有4.88%,高中/中专最多为43.9%,专科和本科分别占21.95%和29.27%;年龄多为青壮年 20-29岁有 43.9%,30-39岁有39.02%,40-49岁有17.07%,50岁以上的没有;多位当地人87.8%自己的房屋89.9%大部分有其他职业58.54%,从旅游经营中获得的收入1-3万的最多为43.9%,从事旅游经营时间较短。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以中年人为主,学历以高中中专为主,。

2 社会网络分析女性乡村旅游创业者的动机管理

从社会网络角度分析,“网络”可视为个体的一系列社会联系或关系,并由行动个体和社会关系构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如果说社会资本重点研究的是社会网络规模大小,社会网络则是从结构角度侧重于社会网络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创业信息来源分布图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创业动机建立矩阵,如果一个人选择多项动机,则同时的动机之间赋值1,不出现的赋值0,依次累加,得出最终矩阵,利用ucinet计算出动机网络的规模、密度以及中心性。

2.1 网络整体性分析

对女性乡村旅游创业者14个创业动机整理分析,整个动机网络规模有109个,说明动机组合较多,但密度只有0.5 989,密度较低,说明组合较为分散。网络异质性为7.37,规范性0.25,说明各该网络异质性较大。程度中心势为20.51%说明有不到三个动机因素在整个网络中占有主导地位,核心动机带动作用不明显;亲近中心势分别为32.38%,说明两两动机亲密性一般,中心化不明显;而中介中心势为4.24%证明此动机网络较为分散,联系不密切,结构洞较多。中心势不明显说明动机网络结构不明显,某一个或几个主导动机就可以促使女性创业,创业动机更为感性。

2.2 中心性分析

程度中心性反应一个动机的重要程度,程度中心性最大值为利用旧房子和自我压力,均为12,投资、利用农业资源、工作压力和政策为11,离家近和解决就业为10,均大于平均值9.714说明这几个因素对创业者影响较大,标准差为1.75,说明动机影响程度差异小,每一个动机都有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亲近中心性反应两个动机亲密程度,数值越大亲近性越低,最大值为22是理想,最小值为政策(15),平均数均为18.286,但标准差分别为2.312,说明各动机之间联系相对均衡,但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反映了其中一些动机在网络中相对孤立。平均每个动机充当中间者的次数为5.286,政策的中间中心性指标值较高,为11.429表明政策在起到较大的中介者作用,且具有较高带动性,自我压力(10.295)、投资(8.68)、离家近(8.219)、工作压力(7.146)也较高,中间中心性标准差为3.382,表明各动机分布的不均衡。

结束语

女性乡村旅游创业者创业动机规模大,密度小,中心度较差,整体网络关系强度差,异质性高,创业动机容易受到创业环境、政策的影响,受到拉力作用明显,推力更注重家庭而非规模效益,离家近能解决就业就容易满足,因此中小型经营为主,尤其是个体旅管、农家乐、渔家乐比重最大。家族式发展比例大,形成农村特有的宗族式关系网,尤其是村干部家族,推力拉力动机一般都是共同出现,同时决定了女性创业与否,乡村旅游扶贫一般都是小村庄,女性留守男性外出打工,因此充分了解女性创业就业动机有助于精准扶贫的成功率,根据推力需求,充分调动女性的创业动机,政策积极引导。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2.050

1004-7026(2017)22-0065-01

F592;F320

A

李伟(1986-),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女子学院,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与环境、旅游者行为。

猜你喜欢
创业者异质性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动机不纯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