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康定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探讨

2017-12-26 17:31:09苗书迪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康定生态旅游城镇

苗书迪

(宿迁学院商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生态文明视角下康定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探讨

苗书迪

(宿迁学院商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结合建设美丽中国、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康定市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探讨康定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基于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紧密联系,针对当前康定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种有针对性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即集约型高原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多功能资源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期促进康定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协调和动态演进。

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集约城镇;生态旅游

新型城镇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重点之一,被地方政府赋予了新的使命和任务,同时我国进入了以绿色转型为特征的新时期,新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同时对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2月康定县撤销,设立县级康定市,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县级市及四川藏区首个县级市,这些无疑给康定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以统筹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为主要内涵的“康定经验”,对于探索藏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子系统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结构上的相对差异性和功能上的融合互补性。在经济发展方面,新型城镇化带动产业部门的发展,通过扶持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的产业,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在资源利用方面,新型城镇化着重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与代际公平下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在环境建设方面,新型城镇化要求调控好城镇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保留一定比例的水源、公园等生态用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空间支持,使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在目的上存在趋同性,都是朝着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方向迈进。就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而言,两者有必然的联系。生态文明是以追求生态系统间各主体和谐共荣为目的的全新的文明阶段[2];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表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3]。新型城镇化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只有建设好生态文明,增强人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节约经济资源、协调社会关系、优化生活环境,最终实现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高的“宜居、宜商、宜旅”的新型城镇化,进而激发人们更积极地投身城镇建设,共建共享美好家园,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前提,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4]。

二、康定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一)资源优势明显,但应注重科学合理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1.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需加大保护力度。康定其在自然资源的拥有量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同时康定地处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地位极为重要,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对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且由于康定地质地貌条件、水文气候条件、资源开发条件等带有高原特色,是典型的生态与环境脆弱带,一旦遭到破坏,其损失将难以估量。因此,康定新型城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脆弱的高原环境对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康定地处大雪山中段,境内气候复杂多变、地形地貌奇特、自然景观绚丽多姿,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以雪山、草原、森林、湖泊、温泉为特色。在康定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外地旅游者的到来和持续不断的开发建设,由于高原特色景观较为脆弱,独特的自然景观极易受到破坏,这是康定生态安全的一大挑战,同时也对康定旅游开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保护具有本土特色的原生文化尤为重要。康定拥有情歌文化、石棺葬文化、高碉文化、锅庄文化、木雅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等众多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蕴含大量藏民族的独特文化。而近年来,随着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康定本土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传统与现代、边缘与主流的交融冲突中不断变化,如何在相互交融中保持康定特色的原生态藏族文化,使文化旅游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康定城镇建设可用地少,应重视集约科学发展

康定地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过渡狭长地带,县城建立在大渡河河谷上的高原斜坡上,位于在横断山的峡谷缝隙间。受地形地势影响,康定城镇道路呈斜行人字状结构。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康定客观上可用于城镇建设的土地很少。另外,由于康定生态环境敏感性与脆弱性的特点,决定了城镇化过程中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工程技术的艰巨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成本性,再考虑到古城遗迹保护等原因,以及基本农田保护等土地政策[5],康定城镇发展主观上可选择的空间也较小。

根据实际用地情况,康定应抓住新型城镇化、西部大开发和撤县并市的机遇,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构建科学的城乡空间发展结构,突出城镇功能和片区组团特色;借助康定撤县设市的机遇,在“十三五”规划中注重城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将保护传统文明与打造现代都市相结合,建设集约型高原特色城镇。

(三)康定经济活动密集,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更多挑战

一方面,近年来康定城镇化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在城镇聚集,2014年康定城镇化率达到50.3%,比四川省城镇化率高了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康定外来游客接待数量逐年攀升,年均为150万人次左右,是常住城镇居民的三十几倍,特别是在旅游旺季,人口及各类经济要素快速向康定市城集聚,造成经济活动密集,不断增加的人口密度给康定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公共服务保障等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使康定生态系统的负荷加大。另外,康定建设缺乏统一科学规划会使城镇周边山体景观受到破坏,影响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特别是旧城区内各类基础设施相对集中,其承载了康定主要的城市功能,造成建筑密度大、交通拥挤、市政规划有欠科学等问题。此外,生产生活废水、固定垃圾等污染物的不规范排放或处理对康定河、折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严重影响古城内的人居环境质量。

三、康定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

(一)集约型高原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

针对康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适当推进异地层次性城镇化,积极发展集约型小城镇,以生态景观带为保障,以民族特色为纽带,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打造康定新型城镇化格局。在发挥高原特色方面,要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有效融合。将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和景观特色有机结合,保持并发扬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融合、文化特色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二是保护文化。展示各民族多元性文化,在保护传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塑造体现康定特色的现代文化中保持平衡。三是注重生态。遵循高原地域特点,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城乡统筹方针和城镇发展模式,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四是科学规划。城镇化过程要注重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保障康定市科学规划建设,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旅游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康定拥有丰富独特且颇具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型城镇极具优势,同时还应考虑到康定风景名胜区主要分布在山区、高原、荒漠等生态脆弱区的现状,因此应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城镇化,这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康定走生态旅游城镇化之路,一方面,要确立生态旅游的发展定位和总体思路,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品牌,用文化铸就康定旅游之魂,用生态筑牢康定旅游之根,以自然景观、文化形式为载体,实现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实行生态旅游产业化战略,构筑生态旅游产业链,以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以旅游景点带动周围小城镇、农牧区的快速发展,同时拉动旅游纪念品、工艺品、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崛起,为城镇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多功能资源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康定另一优势是自然资源丰富,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城镇化进程。但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的稀缺性与周期性,因此,在资源性城镇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与生态保护,利用区域资源禀赋拉长产业链条。另外,注重实行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化三化同步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可以以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为切入点,实现资源与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降低生态成本,并依托原有产业基础,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以集群的理念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6]。

[1] 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4-10.

[2] MAGDOFF Fred.Harmon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eyond the capitalist alienation of nature[J].Monthly Review:an Independent Socialist Magazine,2012,(6):1-9.

[3] 陈寿朋.略论生态文明建设[N].人民日报,2008-01-08.

[4] 杨继学,杨磊.论城镇化推进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52-156.

[5] 杨钢桥.小城镇用地扩张机制的理论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11,(9):8-15.

[6] 宋宝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5,(2):1-4.

F299.21

A

1673-291X(2017)36-0097-02

2017-04-10

苗书迪(1990-),女,河南商丘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与宏观经济研究。

[责任编辑 刘兆峰]

猜你喜欢
康定生态旅游城镇
生态旅游之利弊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3:48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3:46
生态旅游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3:40
Three New Species of Diploderma Hallowell,1861 (Reptilia: Squamata:Agamidae) from the Shaluli Mountains in Western Sichuan,China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煤气与热力(2021年3期)2021-06-09 06:16:28
2014年四川康定MS6.3和MS5.8地震的应力触发研究
地震研究(2021年1期)2021-04-13 01:04:48
康定:作家们的原乡记忆和故乡神话——以“康定七箭”的乡土小说为例
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09:58
文化边城镇远
中华民居(2020年6期)2020-06-09 05:47:48
走进康定
林业与生态(2016年3期)2016-02-27 14:24:18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