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婷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10)
翻译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探讨
赵 婷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10)
研究翻译产业内涵和特征,着重分析翻译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性。翻译产业是在区域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贡献着重要力量。区域经济发展和翻译产业发展是相互推动的,因此,对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无论是对于翻译产业自身发展、还是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翻译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
翻译产业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其核心要素不仅包括智力资源,同样也包括技术手段等。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而翻译产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必将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取得长足发展。翻译能够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重要的帮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加速推动翻译产业发展,能够加强与国外的经济联系,吸引外资,推动企业“走出去”,这对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实施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在发展中与国外经济的交流势必不断加强。在区域经济建设当中,利用翻译产业充分加强对外经济交流,能够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传统的产业结构向着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发展模式转换。
1.翻译产业的内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在我国对外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翻译产业发展迅速。在对翻译产业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当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其中,朱宪超在研究的基础上将翻译产业划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上的翻译产业指的是和翻译有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狭义指的就是人们日常所理解的翻译服务业。胡冰霞在研究中认为,翻译产业指的是为有需要的主体提供语言、文字服务的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技能活动,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这种语言和文字转化服务形成了以其服务为中心并且具有上下游相关分支支撑的产业群体。在我国,官方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对翻译产业的定义是,为社会公众提供语言或者文字翻译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2.翻译产业的特征。首先,翻译产品的无形性。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往的产业门类所提供的产品都是具体的,具有具体的实用功能物质实体。而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经济部门提供的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特定需要。翻译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翻译产品,例如通过翻译者提供的口译服务是无形的产品。此外,翻译企业的客户所购买的也不是具有特定物质形态的产品,而其购买的是翻译工作人员的能力,因此,其产品具有无形象的特点。其次,翻译产业提供的是跨文化服务。之所以需要翻译产业,是因为两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之间进行交流有障碍,这就决定了翻译产业所提供的服务具有明显的跨文化特点。在经济文化活动和日常交流当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之间存在交流障碍,因此需要翻译人员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客户能够理解和熟悉的语言。在具体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翻译工作人员需要准确、恰当地传递以及转化以语言作为载体的信息。翻译工作者所提供的翻译产品的价值高低主要由跨语言转换的信息的优劣决定。在发展对外经济的过程中,翻译产业在商务洽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服务水平的高低对对外经济交流有很大的影响。外贸企业在与外国客户进行洽谈、接单等经济活动中其翻译服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使翻译服务具有明显的跨文化特点。
3.翻译产业的服务性质。从翻译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翻译产业由院校的主要为政府和科研机构提供服务,转变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一种专门的社会职业,并在我国对外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壮大。翻译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以为用户提供翻译产品作为主要业务,通过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专业的翻译服务创造价值。翻译产业和传统的产业门类有很大的区别,并且是以智力作为基础的。翻译产业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即表现为“为他性”。从我国翻译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国内外企业,同时也有社会团体,通过为这些主体提供翻译服务来创造价值,实现企业效益。
1.区域经济繁荣是翻译产业的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翻译是一直存在的,并在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从经济角度来看,历史上的翻译工作并不能称之为一个产业。翻译产业的出现是现代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中外经济交流中的语言障碍对经济活动造成了不利影响,在这种需要的基础上翻译产业应运而生。区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活动中必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由于出现产品剩余,这样不同国家会利用国内的产品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而在不同国家进行劳务和商品的交换、贸易活动的同时,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存在交流障碍从而使翻译产业应运而生。因此,不同区域之间经济交流活动的加强促使翻译产业诞生,翻译产业是区域经济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产物。
2.翻译产业发展会带动区域经济进步。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外经济交流不断加强。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在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的过程当中,我国区域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在我国翻译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以及2010年在上海筹办的世博会等盛事为我国翻译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翻译产业获得了巨大的收益。据相关数据统计,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翻译产值收益达到了7 000万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的实施,将会为我国翻译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在新时期,我国制定了新的经济发展策略,这为翻译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要重视翻译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的积极意义,充分发挥其在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中的作用。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外经济交流不断频繁,在经济交流中对翻译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翻译产业发展的基础;而翻译产业的发展壮大,能够为对外经济交流与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翻译产业自身也能创造经济价值,因此,翻译产业反过来促进了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
1.实现翻译产业发展标准化,完善相关规定。为了推动我国翻译产业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2002年成立了翻译服务委员会,2003年通过了《翻译服务规范》国家标准,2005年颁布实施了《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国家制定的这些关于翻译产业的文件不仅充分吸收了我国翻译服务行业在发展中取得的经验,还充分应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上标准对译文质量的评价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定性和定量要求,对于提高我国翻译产业的翻译水平,保证翻译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助于推动我国翻译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翻译产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现有的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更为精细的规范和标准,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翻译产业的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2.加强翻译产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在区域经济建设当中,当前翻译产业之所以对经济建设的贡献水平不高与翻译产业人才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有着紧密的关联。从整体上看,当前高级翻译人才及其匮乏,导致翻译工作质量有所欠缺,翻译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翻译工作人才,本文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高校在翻译人才培养工作中需要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和翻译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开设高质量的翻译课程,加强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性。其次,在语言转换的需求方面,当前主要的翻译人才集中在英语等热门和常用外语中,而小语种高素质翻译人才则比较少。因此,在我国翻译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急需要加强小语种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这样才能在区域对外经济交流中提供高质量服务。
3.在我国翻译产业化发展中要加强对现代信息资源的使用。在我国翻译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积极考虑如何使用现代信息资源,在翻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翻译工作的效率,进而加强翻译服务公司和翻译工作人员的交流与合作。例如,翻译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翻译工作的分工协作,这样确保翻译企业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比较大的翻译工程项目。此外,在翻译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合理运用现代翻译工具和技术,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翻译产业的翻译效率。在翻译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实现翻译产业的高度信息化,才能使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难度大的任务,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通过上文的分析,翻译产业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区域经济建设当中,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翻译产业在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虽然翻译产业在我国拥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但当前我国翻译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促进我国翻译产业发展,实现翻译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繁荣。
[1] 丁兆国,李传颖.略论翻译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科学与管理,2011,(2):56-59.
[2] 胡冰霞.翻译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7):69.
[3] 王群沣.基于微笑曲线理论的翻译产业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5,(3):106-109.
[4] 田国立,孙斌,荣晶.区域经济发展与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J].河北学刊,2014,(4):232-235.
F127
A
1673-291X(2017)36-0052-02
2017-04-10
赵婷(1984-),女,河北定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英语教育与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