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富
兑现我们党“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用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坚决贯彻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确保实现脱贫攻坚战总目标;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树牢“四个意识”,提升扶贫干部队伍能力水平,更好地发挥扶贫部门统筹协调、参谋助手作用,用脱贫攻坚的实际行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必须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力抓好各项重点工作落实。
坚持目标标准和基本方略,确保按时完成。围绕“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总目标,始终坚持“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脱贫标准,坚决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突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督促各地和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专项方案,加大对“三区三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举措倾斜和支持力度,力争取得明显进展。组织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打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最后一公里”,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壮大集体经济。在边远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积极推广普通话。进一步重视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脱贫攻坚,防止出现“死角”和“盲区”。开展作风专项治理,狠抓工作落实。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作风,以苦干实干赢得脱贫攻坚实绩。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抓住脱贫攻坚的关键环节和工作重心,狠抓作风建设,认真解决不落实不到位不精准问题,切实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坚决防止虚假脱贫、数字脱贫和弄虚作假,坚决防止急躁症、拖延症,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和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继续加大扶贫投入,细化实化分类施策。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省市县各级也要保持扶贫投入不减。進一步加大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用于脱贫攻坚。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扩大扶贫小额信贷规模,用好扶贫再贷款政策,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稳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发展后续产业,搞好配套服务,确保搬迁人口稳固脱贫。继续加大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力度,推动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新业态取得新成效。完善大扶贫格局,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加大社会动员力度,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强化驻村干部扶贫资金项目的监管,规范干部驻村工作,关心关爱基层扶贫干部。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广泛宣传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坚定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树立脱贫光荣、扶贫光荣的良好风尚。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扶贫干部专题培训,加强对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服务,促进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加强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贫困乡村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习,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村发展活力。严格考核评估,确保脱贫质量。严格实施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认真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省际间交叉考核,倒逼各地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通过组织年度脱贫攻坚督查巡查,推动政策措施落地,督促问题整改落实,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坚持典型引路,总结推广经验。认真总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和成就,推广各地精准扶贫脱贫好做法好经验,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激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营造脱贫攻坚良好氛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