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2017-12-25 07:22
数学通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余弦思路证明

沈 婕 梁 栋

(1.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300200;2.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 301700)

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取决于教师把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物化为教学行为的能力,这是笔者听完一节公开课后最深的感触.这节公开课的授课教师是天津市一位特级教师,学生来自天津市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二年级,授课内容是“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人教社A版教材必修2第三章).

1 教学过程

1.1 学生的疑问

新课的导入和“l1∥l2⟺k1=k2”的得出一共只用了几分钟时间,教师对教材中的例3、例4没做处理,随即进入“l1⊥l2⟺k1k2=-1”的教学(研究完两条直线平行,接着研究两条直线垂直,更加紧凑流畅).

教材中得出“l1⊥l2⟺k1k2=-1”的过程为:

设两条直线l1与l2的倾斜角分别为α1与α2(α1,α2≠90° ).

如图1,如果l1⊥l2,这时α1≠α2,由三角形任意外角等于其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得

α2=90° +α1,

图1

因为l1与l2的斜率分别为k1,k2,且α2≠90° ,

由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余切函数不作要求,教材中也就没有

而这里又要用到这个公式,此处应是教学的一个节点.

果然,有学生提出“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教师对此早有预料,教师不慌不忙地让学生自己寻找证明方法,很快有学生给出了证明:

证明的思路容易想到,证明过程也不复杂,但有学生提出,教材中的推导方法是以(*)为基础,由于以前没学过(*),因此得到tanα2=tan (90° +α1)后,也就想不到去证明(*),这种情况下该怎么想?

教师给出建议:直线的斜率是其倾斜角的正切,由α2=90° +α1,很自然想到转化为角的正切相等,即tanα2=tan (90° +α1),在不知道(*)的前提下,可能不知如何对tanα2=tan (90° +α1)变形,此时可变换角度,这样想:既然求90° +α1的正切遇到困难,可以求其正弦或余弦试一试,毕竟角的正切与正弦、余弦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教师的提示下,有学生得到了下面的方法:

由α2=90° +α1,得

sinα2=sin (90° +α1)=cosα1,

由α2=90° +α1,得

cosα2=cos (90° +α1)=-sinα1,

很多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还可以这样证明!

根据直线斜率的定义,由α2=90° +α1得到tanα2=tan (90° +α1)是第一反应,当此路不通时,转而想到①②则是深一层的反应,是思维深化的表现.

就在笔者认为问题已经圆满解决,学生的思维也被激活,应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提问那个学生迟疑片刻说出了自己新的困惑:我还是想不通,求角的正弦和余弦实际上也是在证明(*),知道这个公式就容易想到证明方法,问题是我不知道这个公式,得到tanα2=tan (90° +α1)后,想不到①②,您说该怎么办?

学生的话让笔者一惊,的确,上述环节看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了,(*)的证明方法也是学生想出来的,①②求角的正弦和余弦的方法还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按常理,教学效果已经非常好了.但冷静想一想,学生的证明也好,①②求角的正弦、余弦也罢,都是被(*)牵着走,都是为这个莫名其妙的结论寻找理由,并没有真正意义的探索!要是不知道(*),有多少学生会想到如此变形?

1.2 学生探究

这个学生的疑问在其他同学中产生了共鸣,学生有的沉默思索,有的互相交流.

教师不动声色,向学生布置任务:既然有的同学对这种方法不太认可,那么大家就想一想,不用这个公式,能不能得出k1与k2的关系?

冷静想想,刚才学生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教材中的方法进行的,学生的思路受“三角形任意外角等于其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及(*)的影响,是顺着教材思考的,如果没看到教材的方法,学生会怎么想?教室里安静下来,几分钟后,陆续有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图2

思路1如图2,设l1与l2交于点P,l1与x轴交于点A,l2与x轴交于点B,PC垂直x轴于点C.

在直角三角形BCP中,

这种思路是以初中平面几何知识为基础,用到学生比较熟悉的锐角正切函数定义和相似三角形性质,tan (180° -α2)=-tanα2也是学生熟知的.

因为△PAB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

PA2+PB2=AB2,

由于③的左边较为复杂,特征不明显,与k1,k2的关系难以迅速发现,因此学生得到③后陷入困境.

这是一种富有智慧的简捷的方法,想法虽然和思路1类似,都是利用锐角的正切函数定义,但由于是在一个“大的”直角三角形APB中考虑,k1与k2的关系一目了然,展现了宽阔的解题视野.相比之下,思路1作辅助线的方法则暴露出学生习惯借助“正规”“标准”图形思考问题的缺陷.

至此,虽然学生还在冥思苦索,但已没有新的进展.

1.3 教师点拨

教师对思路1和思路3并没有过多点评,而是在思路2的基础上稍作改进,得到新的思路.

思路4如图2,设P(x0,y0),A(x1,0),B(x2,0),

因为l1⊥l2,所以

④的两边同除以(x0-x1)(x0-x2),

教师启发:我们得到了四种发现k1k2=-1的方法,但是教材中的方法简单直观,也是很好的思路,只因为没学过(*)就半途而废,实在可惜.能不能在α2=90° +α1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呢?

提出疑问的那个学生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种想法有些“大胆”,明知90° 的正切不存在,还求正切,不是“自寻死路”吗?其他学生也觉得这种想法有点不可思议,但“移项”得α2-α1=90° 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途径,还是很有启发性的.

教师提问:90° 的正切为什么不存在?

有学生不太放心:这种方法是否“严谨”?

教师总结:无论如何这是一种思考的途径,能得到结论说明有它的合理性,至于大家关心的是否严谨,回去请大家继续思考.不过,把α2=90° +α1变形为α2-α1=90° 让我们思路开阔了,这也是一种常用的变形,能不能在此基础上,找到一种你认为“严谨”的方法?

反应快的学生已经有了结果:

思路6由α2-α1=90° ,得cos (α2-α1)=cos 90° =0,

从而cosα2cosα1+sinα2sinα1=0,

又α1,α2≠90° ,

故1+k1k2=0,k1k2=-1.

……

2 课后交流

课后,笔者就关心的问题和授课教师进行了沟通交流.

(1)“l1∥l2⟺k1=k2”的教学过程几乎是“照本宣科”,这样处理是不是过于简单?

这个结论的发现和证明对学生来说没有任何难度,既然如此简单,为什么还要人为搞得复杂呢?如果教材呈现的方式好,而你又没有更好的方式,完全可以“照本宣科”.现在有一种认识,讲课时如果和教材完全一样,就显得没水平,尤其是公开课或比赛课,就更不能和教材一样,一定要搞出点花样来.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知识呈现的方式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求异不是目的,不能为了求异而求异.

(2)由l1⊥l2发现k1k2=-1是个难点,教学中您并没引导学生发现这个结论,比如,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斜率之间的关系,或者让学生计算两条直线倾斜角分别为30° 和120° ,60° 和150° ,45° 和135° 时,k1与k2的关系,由特殊猜想出一般的结论,然后再进行证明.您是开门见山,直接让学生寻找k1与k2的关系,这样做是不是为后面的教学多留一些时间?

如果学生头脑中一片空白,发现k1k2=-1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也许还真有必要采取类似你说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发现再证明.问题是,教师有教材,学生也有教材,每个有学习欲望的学生都很清楚预习的重要性,每个教师也会提前布置预习的作业,且不说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就是翻开教材,学生一眼就能看到k1k2=-1,而且也一定看过了证明方法.如果对这一事实视而不见,还绞尽脑汁设计所谓探究问题,设置所谓的“悬念”,煞有介事地“引导”学生探究,不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吗.以您说的几何画板为例,你还没演示,学生就知道结果了,这时再提出“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不觉得很滑稽吗?知道结果再去发现这个结果没有任何意义.另外,演示时,学生怎么会想到要观察k1k2,而不是观察k1+k2?本节内容更适合让学生熟悉推理论证的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不能离开教学内容.

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首先要清楚学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k1k2=-1学生是知道的,它就清晰地印在书上,而且还加了引起学生重视的方框.新课的导入一定要尊重事实,不能掩耳盗铃,一厢情愿.基于这种考虑,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心放在了“由l1⊥l2,推出k1与k2的关系”上,这也是本节课内容的核心所在,也是其价值所在.由于l1⊥l2有明显的几何特征,借助几何直观发现关系、推出结论是容易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k1与k2的具体关系并不重要,也就是说是k1k2=-1还是k1k2=-2对探索没有影响,重要的是从l1⊥l2得到k1与k2关系的思考和推理过程.

(3)公式(*)是本节课的热点,可以说没有这个公式就没有后来丰富多彩的解法.您是否想到那个学生会提出“不知道公式怎么想”的问题?几种证明的方法是否都有所准备?

尽管证明公式不是好的问题,但还是花时间让学生证明,这是回避不了的,其中①②求角的正弦和余弦的证明方法,是为后面的探究做准备,这种准备的功效在思路6上得以体现,可以说,没有这个准备,学生不可能想到思路6,而没有思路6,前面的准备也失去意义.教学中首先要顺应学生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同时还要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用新的方法、新的思想丰富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思路6就是基于这种考虑的产物.

至于几种证明方法,课前都有准备,但不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很多是以前的学生想出来的.课前设想只有思路3和思路4必讲,尤其是思路4,用向量的方法解决问题是一种意识,教材中虽有所涉及,但不够系统,需教师自己去总结.至于其它方法如果学生不提出来,可能略讲或不讲,一切取决于学生的需求.解题方法的呈现要有适当的时机,要有充分的理由,也就是说要讲理.

很多教师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解题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难度大的综合题的训练才能实现,其实学习解题一定要从新授课开始,从简单题开始,这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途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资源,挖掘其内在的教学价值.“l1⊥l2⟺k1k2=-1”是个简单问题,但通过探究得到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解决方法,其对学生思维的影响是讲几道难题、介绍几种解题方法不能相比的.没有方法不可怕,不会思考才可怕.

(4)思路4基本上是您自己包办的,在提示用向量知识后,估计多数学生能独立完成,您为什么不让学生动手完成?

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学生解题遇到障碍,教师及时点拨,学生茅塞顿开,然后学生投入到后续的解题之中.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思考,自始至终都在动脑动手,不时还有激烈的争论,最后多数学生得出正确结论.这样的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如此高效的课堂,学生解题能力应当很高才对,而事实是,当学生自己做题时还是不会,有时讲过几遍的题考试时仍然做错.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忽视了思维的起点.以思路4为例,由于教材使用顺序的不同,学生在高一上学期就学习了平面向量,再加之平时应用不多,此时很难想到以其为工具推导k1与k2的关系,这里的“用平面向量知识”就是思维的起点,这个起点往往就是学生思维的障碍.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想不到,你提示,他们就能明白,接下来的推理比较简单,他们会迅速完成,完成之后还会有一丝成就感,表面看,他们懂了、会了、掌握了,但由于思维起点是教师提示的,因此他们实际上只知道了一个数学题解法,思维并没有增进,当面对其它问题时仍不知如何处理.思路3同样如此,如果提示学生在直角三角形PAB中,如何表示tanα1和tanα2(这同样是思维起点)?学生会很快得出结论,然而,绝大多数学生自己想不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提示下想到和自己独立想到,是有天壤之别的,提示下想到和独立想到看起来只差一点点,而这一点点恰恰就是能力.换个角度想,如果学生没看过教材,有几个学生会想到用“三角形任意外角等于其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思维起点是思维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忽视思维起点,探究的效益就大打折扣.

本节课的几种推导方法,过程都不复杂,关键是思维的起点,而思维的起点正是“为什么这样想”的问题,因此,本节课我侧重解题思路对学生思维的触发作用,多给学生提供激活思维的机会,逐步积累他们的数学活动经验.后续的推导过程一是简单,二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思维活动,学生只是在验证教师的想法,因此没给学生太多所谓动手的时间.

(5)本节课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3 几点思考

课后笔者和部分学生也进行了简单交谈,笔者了解到,学生不仅预习了本节内容,而且书后的习题也做了,基本没遇到困难,但预习时只是读了两遍课本,没想那么多,上课时才发现证明“l1⊥l2⟺k1k2=-1”原来有那么多好的、简单的方法.学生普遍反映这几种思路对自己启发很大.这促使笔者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思考:

(1)新授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不全是新的,教师要正视这一点,教学设计时不要在结论、结果上做表面文章,要在概念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上、定理和性质证明的思考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会思考.教学设计应简单真实.

(2)学生活动时间长不等于学生的参与度高,关键要看学生活动中动脑和动手是不是相辅相成,是不是统一的整体.在思路5中,得到α2-α1=90° 后,教师提示“既然求角的正切值行不通,那么求余弦值会怎样?大家试一试.”和教师提示“既然求角的正切值行不通,大家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两种提示下,学生都要动手尝试,但前者只是被动的活动,学生思维并没有真正参与,“为什么求余弦”这个重要的“思维起点”被忽视了;后者则是脑与手联动,如果学生自己意识到求余弦时,动手的活动就具有思维的含量了,如果多数学生意识不到,那么教学重心应放在引导学生发现“求余弦”上.总之,不要让学生成为验证教师想法的工具.

(3)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赋予该方法的内容发挥作用,好的教学设想,如果没有好的内容支撑,就是苍白无力的空想,因此,多挖掘教学资源蕴含的教学价值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余弦思路证明
获奖证明
不同思路解答
判断或证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两个含余弦函数的三角母不等式及其推论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分数阶余弦变换的卷积定理
图像压缩感知在分数阶Fourier域、分数阶余弦域的性能比较
证明我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