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逢生的天台“小狗牛”
在浙江省天台县,有一种成年牛,小到让人跌眼镜。有多小?当地人用狗的大小来形容它。从此这种绝无仅有的牛便有了“小狗牛”这个名字,不过,这种品种资源能够保存下来极为难得。
两头同龄小狗牛,“土种”的个头小一半。
小狗牛产生于何时,现在已很难考证。但当地独特的地貌特征和山地独特的农耕文化,让这一物种得以延续,却是不争的事实。
1976年从黄岩农校毕业的赖万松,长期从事畜牧兽医工作,今年年过六旬的他,亲眼见证了小狗牛的兴衰。赖万松开始工作那几年,正是杂交牛备受欢迎的时期。当时,天台引进了西蒙塔尔﹑温岭高峰牛等牛种,通过选育,千方百计把本地牛的牛体做大。
当时因农业生产需要,小狗牛的优势不再。而引进的牛种具有体形大﹑耕作能力强﹑肉役乳三用等显著特点而备受农户欢迎。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存栏的牛达到2万多头的峰值,而小狗牛却日益减少。经过多代繁衍,天台黄牛中出现了两种规格的小狗牛。
后来,随着小型全耕机等农用机械的推广,天台县的牛存栏量大幅下降,人们开始连体形大的牛也不愿饲养,小狗牛逐渐被人遗忘。然而,当地一批有识之士不愿小狗牛就此销声匿迹。2007年,当地用小狗牛与中国五大黄牛品种之一的秦川牛做了一个屠宰试验测定,发现小狗牛肋间肌鲜样的粗蛋白含量20.7%,比黄牛高3.23%;脂肪含量5.32%,同比低22.76%。小狗牛的地位得到了确定。
在浙江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行动中,能爬高山峻岭﹑敏捷如犬的小狗牛进入了更多专家的视线。2009年,小狗牛被列入保护品种名录,品种命名为“天台黄牛”。
现年60岁的许均美曾是天台县有名的养猪大户,但现在人们说起他,总会自然而然地将他与小狗牛联系在一起。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老许来到江西兴国办起了牛肉加工厂,自此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经营当中,老许觉得外地的牛肉远不如天台小狗牛肉的品质好。于是,他决定要在自己家乡把小狗牛的品牌打响。2005年,他回到天台办起了牛肉加工厂。
2011年至2013年间,老许明显感觉到小狗牛的数量在快速下降。的确,同样是养牛,成年秦川黄牛的体重在600~800公斤,天台黄牛一般重量在500公斤左右,其中“土种”小狗牛公牛300公斤左右,母牛最大也只有200公斤。经济效益的明显差异,直接导致小狗牛数量的下降。
从保护层面看,似乎已为时晚矣。但部分牛贩收购时的挑剔,给了“土种”小狗牛最后一线生机。
2012年,老许开始重点收购“土种”小狗牛。平原收不到,他就到山区收;一般的山区收不到,他就到两县交界的偏僻山区去收。第一年他收到了10多头。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必须发动大家一起来找。”老许联系全县的牛贩,给出每头200元补贴的价格,请他们一起收购小狗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价收购的刺激和牛贩的帮助下,老许又收到了20多头小狗牛。他把部分“土种”小狗牛养了起来。
到2014年,天台县内及与邻县交界的山区农户家也已难觅“土种”小狗牛的踪迹。
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会长许尚忠也为小狗牛独特的个体及肉质所折服。他说,小狗牛极具品种保护﹑科学研究﹑市场开发价值,要保护好这个珍贵的品种资源,努力扩大群体规模,把小狗牛产业做大做强。他建议,除了肉用,还可挖掘它的观赏性,为动物园提供种源。
在占地270亩的始丰小狗牛养殖基地,有前瞻性的许均美建立了牧草种植区﹑天然放牧区﹑原种繁育区等功能区。随着小狗牛存栏量的增多,许均美计划将牧草种植区再扩展500亩。
老许还另有设想:以小狗牛养殖为基础,发展鱼藕生态养殖与观光项目,同时利用小狗牛的排泄物,开发四季果园,建设开心农场,让农场内的牛﹑蔬菜﹑瓜果等之间实现生态循环,使养殖业与当地的全域旅游接轨。他说,今后经营必须吻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搞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旅游农业,这也是小狗牛产业链的一个延伸。
如今,天台县实施了天台黄牛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建立了小狗牛种质资源保护和产业化开发领导小组,小狗牛产业协会也相继成立。为帮助小狗牛产业发展,县农业局加强了对小狗牛产品的加工﹑发展﹑推广等相关工作。小狗牛,正在摆脱渐趋灭绝的险境,为天台黄牛产业开启美好的明天。
(徐平 朱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