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亚玲,李俊成,谢丁峰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基于慕课的混合学习课程设计*
成亚玲,李俊成,谢丁峰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混合学习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性创新,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慕课的兴起为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在深究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困境成因基础上,对基于慕课的混合学习课程设计进行研究。混合学习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整合学习资源,帮助学习者实现知识获取的最优化。本研究从混合学习课程设计的模式、策略、教学方法、学习活动、评价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对基于慕课的混合学习课程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努力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慕课;混合学习;混合学习总体设计;单元活动设计;评价设计
混合学习将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优势互补以提高学习绩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学习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试验,在学校教育与企业员工培训中深入应用。2017高等教育版《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具体举措中指出:移动学习、合作学习、混合学习成为主要学习模式[1]。然而,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深究其因主要是因教师在混合学习课程设计时对课程设计模式、课程设计框架、课程设计基本要素的把握出现偏差,再加上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实施策略有效进行实施所导致。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混合学习课程设计的模式、策略、教学方法、活动设计等方面对混合学习课程设计进行研究。
国外研究者对混合学习的定义分别从学习环境、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绩效方面进行了描述。如,柯蒂斯·邦克定义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为:“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的结合”[2]。Singh[3]等人提出的“5R”定义,即,在适当(Right)的时间,为适当(Right)的对象,以适当(Right)的传递媒体,通过适当(Right)的学习方式,提供适当(Right)的学习内容,以最小的投入获得较高的学习收益;学者Orey从设计者和学习者的角度对混合学习两个方面考察了混合学习的本质,认为混合学习是通过整合面对面学习和网络学习,提升课堂学习经历,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对学习的拓展[4];Bernard等人对高等教育中的混合式学习的本质与学习效果进行了分析[5]。虽然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内容略有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
国内关于混合学习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如我国电化教育学界的泰斗南国农最早对混合学习的理念和要素进行了实践探讨与反思。北师大何克抗[6][7]认为:混合学习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学者李克东、赵建华[8]等认为:混合学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和所授知识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策略解决问题,以最小的代价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国内学者对混合学习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混合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的混合,也是各种教学要素的混合,包括学习内容、学习媒体、学习方法、学习模式以及学习者支持服务和学习环境的混合[9]。因此,混合学习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综合利用面对面传统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按照学习内容、学习者和教师特征、学习环境等因素对教学媒体和方法等进行选择、组织、实施,以实现教学效益最优化。
混合学习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性创新,不仅促使教师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角色发生变化;还改变了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优势互补提高学习绩效。混合学习虽然不受时间及地域限制扩大学习规模、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机会等功能,但也有其局限性。如:(1)实施有效的混合学习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并且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培训以发展他们在线学习、线下学习技能。(2)过于强调以“学”为中心,导致忽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情感因素的作用。(3)当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会导致学习过程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4)混合学习可能会因为网络条件、学习平台的限制而影响教与学的效果。(5)传统的“传授-接收”教学模式缺乏互动,而强化互动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教师资源。(6)混合学习中,学习者常常处于被动位置,他们需要听从教师安排,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进程完成学习任务,完成任务后遇到的问题难以及时跟进解决。因此,有必要对混合学习课程设计的模式、策略、教学方法、活动设计等方面对混合学习课程设计进行研究。
混合学习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整合学习资源,帮助学习者实现知识获取的最优化。混合学习课程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及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情况。混合学习课程设计需要在掌握混合学习课程设计基本要素、混合学习课程开发步骤等基础上,构建以有效教学为中心的混合学习课程设计框架以确保课程质量。
混合学习核心理念在于Singh等人[3]提出的在适当是时间使用适当的混合方式为适当的学习者实施适当的教学。结合学者Badurl Khan[10]提出的混合学习八边形结构,即从教学、技术、界面设计、评估、管理、资源支持、伦理和机构等8个维度对混合学习课程设计的要素进行论述,帮助设计者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混合学习课程开发步骤如图1所示。其中,获取信息主要包含学习者需求、个人特征、学习基础与经验等;混合学习活动设计指根据学习者特点、学习主题与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线上、线下活动(包含面对面活动和课后自主或课后同伴间协作活动)。
图1 混合学习课程开发步骤
以有效教学为中心的混合学习课程设计应该注重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发挥手机、IPAD智能终端设备在混合学习中的作用;推动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使教师更加富有智慧的教、学生更加富有智慧的学。混合学习课程设计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混合学习课程设计框架
课程设计是为促进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而展开的。在进行混合学习课程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者特征、学习喜好以及混合学习环境进行恰到好处的深入分析。通过此阶段的分析,为后续混合学习课程设计与学习提供依据。前期分析阶段最终将形成一份本课程的教学起点和基本教学情况的综合分析报告。其次,是活动设计与资源设计阶段:此阶段包括基于 “5R”[3]的混合学习总体设计、单元设计和资源设计三个部分。其中,混合学习总体设计对学习活动序列做出了整体安排,并充分考虑为学习过程提供哪些支持、选择合适的教学实施策略等;单元(活动)设计,在基于总体设计的基础上,从教师、学习者两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线上(课中)、线下(课前、课后)学习活动设计,其目标是服务于课程学习总目标;资源设计环节主要是基于混合学习总体设计、单元设计,根据混合学习特点,针对性的为学习者提供资源类型及内容。最后,是教学评价设计阶段。教学评价主要是从学习过程、课程考核、活动组织等维度进行评价;基于MOOC平台,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学习分析技术等,实现学习过程全数据采集、学习过程实时督导、知识增长可视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项目综合化等功能[11],最终提高学习效能。
混合学习课程设计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并可能影响课程的使用效果。为了确保混合学习课程按照学习目标和学习者需求进行设计,需要考虑以下设计策略:重视混合学习过程分析(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要求与约束机制);遵循混合学习课程设计的适应性(5R特性、任务设计的针对性);了解学习者之间的差异(已有知识技能水平、学习动机、学习习惯、信息素养能力等);确定恰当的混合形式(技术混合、时间混合、场所混合、参与者混合、教学方式混合、角色混合、学习与评价活动混合等)。
教学方法是实施混合学习的关键要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会影响学习者知识获取的效率和效果。混合学习的核心理念就是根据不同的学习情景、问题与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支持。因此,混合学习的教学方法需要处理好媒体和信息传递方式两个基本要素,以实现付出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效益。根据混合学习的核心理念其教学方法设计应注重:体现不同学习理论的混合;体现教师主导和学习者主体的混合;体现集体教学、小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混合;体现不同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混合。
活动设计在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混合式学习能否成功开展的关键。混合式学习的活动可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或分为课堂活动、课外实践和在线交流等,混合式学习课程的教学流程是由这些活动组合成的序列。基于慕课的混合学习教学活动设计主要包含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教学活动设计。为了较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本研究将班级差异化教学、小组合作研创型学习、个人自主适应性学习、群体互动生成性学习等四类教学策略交叉融合在每次混合学习过程中,混合学习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如图3所示。基于慕课的混合学习教学活动设计框架图4所示。
图3 混合学习课程教学实施过程
图4 基于慕课的混合学习教学活动设计框架
混合学习教学活动设计的课前任务设计 (详细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学习需求、课程适用性等内容进行分析,将课程目标进行任务分解化,拆分成独立且成体系的小任务。通过MOOC等平台将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学习者根据视频进行浅学、根据任务单引导进行稍微的深学,以此帮助学习者在课前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进一步使项目问题变得更加清晰、课中研学更具针对性。如表1所示。
混合学习教学活动设计的课中任务设计 (详细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课前导学部分遗留的难点进行整体答疑,并对学习还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实现差异化分层教学。在课中以小组为单位,协作探究完成项目任务并进行项目汇报与反思,达到知识点的内化。
混合学习教学活动设计的课后任务设计 (详细设计):此阶段是对知识点进行拓展深化、迁移应用和创新的过程。通过微视频的学习、交互测验、讨论交流等环节巩固提升所学知识与技能。
评价的目的在于检查和促进学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过程中及时的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设计的动态调整。在基于慕课的混合学习评价设计中可以从参与者、学习资源、学习平台或工具及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数据挖掘、学习分析等技术从学习过程参与度、学习过程满意度、学习过程交互性、学习结果效果度、教学模式适应性、资源易用性、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基于数据挖掘、学习分析等技术,设计的发展性学习评价系统支持学习者学习过程全程全息的数据采集,记录其探究路径,分析学习路径;支持学习进度实施督导,对疑难知识点或学习有困难的学习者教师会随时向其推送视频、语音微课或远程指导等个性化督导;支持个性化、形成性评价与多元评价,重视进步与发展,淡化排名,强调个性化评价,突出个体独特性;支持知识增长的可视化。通过发展性评价促使实时教学反馈,动态地调整教学设计与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师信息化素养能力提升。
表1 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活动详细设计
基于慕课的混合式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性创新,整合传统面对面教学、远程教学优势提高教、学效能,最终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本研究基于慕课平台从混合学习课程设计的模式、策略、教学方法、学习活动、评价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对混合学习课程设计框架、混合学习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设计。通过本研究望能促使教师提高其信息素养与教学能力,实时动态调整教学策略与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望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探究协作等能力。诚然,本文在混合学习课程设计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但在进行混合学习课程设计时如何将挖掘学生深度学习、学习策略调整、学习干预等技术层面的要素融入进来还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更多地探究与实践,也有待研究者和实践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1]金慧,胡盈滢,宋蕾.技术促进教育创新——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高等教育版)解读[J].远程教育杂志,2017,(02):3-8.
[2]詹泽慧,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l-5.
[3]Singh H,Reed C.AW hite Paper:Achieving Successw ith Blended Learning[M].Los Angeles:Centra Software,2001.
[4]O rey M.one year of online Blended Learning:Lessons Learned.[EB/OL].http://lpsl1.coe.uga.edu/publications/eera-blended/blended.H tm l,2002.
[5]Bernard,R.M.,Borokhovski,E.,&Schm id,R.F.et al.A Meta-Analysis of Blended Learning and TechnologyUse in H igher Education:From the General to the Applied[J].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4(1):87-122.
[6]何克抗.“混合”:通向未来之路——何克抗教授谈教育技术发展新动向 [N].中国教育报,2004-01-05(05).
[7]何克抗.从B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8]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9]姜忠元.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0]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7):7-11.
[11]成亚玲,谭爱平,杨幸.MOOC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素养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7,(04):49-54.
G434
B
1673-8454(2017)24-0018-04
2016年度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教育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研究(项目编号XJK016BZY007);2016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MOOC的“融创式”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 ZJGB2016039)。
(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