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知一
“流感侦探”陈化兰
本刊记者|知一
2013年,陈化兰入选英国《自然》杂志评出的全球科学界十大人物,2016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生命科学领域的5位“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获得者名单,陈化兰因“在禽流感生物学领域的杰出研究,流感有效疫苗开发及应用方面的领先成果”而获选。2017年,她顺利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开往釜山的列车上,一个女人瞬间发了狂,爬到乘务员身上开始猛烈地撕咬。顷刻间,乘务员也变成了凶残的感染者,整个列车就此沦为人间地狱。看过电影《釜山行》的观众大都心有余悸,在检讨人性的同时,对传染病更加心存畏惧。
2002年11月,广东佛山,全球首例SARS病例浮出水面。SARS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并在全球流行开来。到2003年8月5日,全球29个国家共报告诊断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平均死亡率9.3%。面对如此骇人听闻的传染疾病,全国人民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2013年H7N9禽流感在中国大地刮起了狂风,高达60%的死亡率,使禽流感成为了比SARS更可怕的阴影。与SARS的茫然无助相比,禽流感疫情在短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要归功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陈化兰。
2013年3月,正在外地出差的陈化兰突然接到农业部的电话,被告知一种新型的禽流感病毒H7N9,正从上海及周边省份感染的禽类传播到人群,并且引起严重发病和死亡。挂断电话的陈化兰随即赶回哈尔滨,带领团队启动研究工作。首例H7N9感染人病例确诊后不到48小时,陈化兰的团队和上海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就从最初的H7N9爆发地采集了1000份土壤、水源、养殖场及活禽市场样品,整个实验室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
短短两天,陈化兰团队就完成了从鸡和鸽子中分离出的H7N9病毒株的序列测定。她连夜将序列分析数据提交到农业部,并建议立刻关闭感染地区的家禽市场。随着人感染病例的累积和家禽样本的涌入,决策部门在团队建议下迅速关闭了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城市的活禽交易市场,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新增感染病例迅速减少。
随着研究的深入,陈化兰团队发现在国内导致人感染的新型H7N9流感病毒与同一时期存在于活禽市场上的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在国际上首次从病原学角度揭示了新型H7N9流感病毒来源,为中国科学防控H7N9禽流感提供了重要依据。当年5月,陈化兰带领团队又发现H5N1病毒确有可能通过与人流感病毒的基因重配,获得在哺乳动物之间高效空气传播的能力,从而具备引起大流行的可能性,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了H5N1病毒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的现实威胁。
进一步对H7N9的研究中,另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被揭示出来,H7N9病毒对禽类没有致病力,但当其侵入人体后,会发生突变。突变后的病毒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与水平传播能力会明显增强,提出了H7N9病毒存在较大在人类中出现大流行的风险警示。陈化兰说,“虽然还没有证据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已经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它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可能性”。这些成果先后发表在《科学通报》英文版及《科学(SCIENCE)》杂志上。禽流感的防治使陈化兰取得了世界盛名。
幼年的陈化兰成长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的一个偏远山村,贫穷与落后编织了陈化兰的孩时梦。像无数想走出山村的孩子一样,上学是她唯一的出路。陈化兰的学习成绩一向都很好,高中入学考试有六科,但陈化兰只考了五科,因为从小学到初中,村里都没有英语老师。不过这五科成绩也足够让她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
进入高中的陈化兰成为了老师眼中最“不努力”的学生。农村女孩进如高中读书,应该抓紧时间,挑灯夜读,但陈化兰是全班唯一只要熄灯就安静入睡的人。因为她的“不努力”老师多次找她谈话,但陈化兰坚持“睡不好觉就上不好课”,名列前茅的成绩让老师们打消了与她谈话的念头。
“不努力”的她高考果然考“砸”了。高考分数无法确保她进入她最想读医学,最终她只能进入甘肃农业大学兽医学专业,拿下了学士、硕士学位。“曾经的人生设计是做一名医生,过上贤妻良母型的生活,但现实是我最终却选择了外人看来枯燥、单调且少为人知的兽医科研工作。”陈化兰说。
1994年,陈化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专业博士。博士毕业后,她跟随导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工作,并获得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深造的机会。
美国疾控中心的工作条件让她大开眼界,当时,在哈尔滨要想使用一台PCR仪器必须得提前两到三周进行登记。而在美国,每一位科学家都配有一台这样的仪器。1997年,她在哈尔滨领到的一个月工资只有500元人民币。1999年,她留学美国领到的一个月工资是3000美元。但3年后,陈化兰觉得自己的技术、思想都比较成熟了。“再在国外呆一天,对自己都是一种浪费,必须回来,回来可以做很多研究,并且这些研究对中国来说很重要。”
说做就做,陈化兰告别了也在美国做博士后的丈夫,独自带着当时年仅2岁的儿子回到中国,一头扎进了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实验室,开始了她的研究工作。
“当时考虑的原因,一是国内流感防治研究方面迫切需要人才,回国发展更能学有所用;二是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也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陈化兰说,“更重要的是对我来说,在国外尽管条件优厚,但是从事的是职业,回国来从事研究工作,更让我感受到这是一份事业。”
回国后,陈化兰问上司于康震应该从事什么研究,于康震告诉她“只要是研究流感什么都行。”2002年,禽流感已经在几个国家中爆发,而国内的农场,管理仍十分松懈,有别于西方99%的禽类都在农场中饲养,国内的散养情况实在太多了。卫生设备简陋,消毒不彻底,有些地方的禽类甚至与人居住在同一屋檐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倘若出现了高致病性的病毒,后果将不堪设想。在与上司于康震商量后,陈化兰立即着手建立了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
2003年严重的SARS疫情,成为了中国公共卫生及疾病控制工作的转折点,国家不断加大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与基础研究的投入,禽流感的防治更是重中之重。在陈化兰的主持下,实验室加强了禽流感流行病学监测和研究的力度,建立了系统、完整的内地禽流感病毒种毒株资源库及其流行病学信息数据库,并成为内地所有禽流感疑似病例的终裁性诊断鉴定机构。年轻的陈化兰享受到了令人羡慕的资源,也承担起了异常重大的责任,中国的禽流感疫情随时都处在变化之中,陈化兰的参考实验室承担起了辨别、确认病毒毒株的重要任务。
2005年5月,青海湖候鸟禽流感疫情突然大规模爆发,美景如画的青海湖仿佛成了鸟类的地狱。短短十几天的时间,便造成了几千只候鸟的死亡,湖边到处都是候鸟尸体,让人望而却步。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水禽大规模感染禽流感死亡,没有人知道病毒的危害程度有多大可是病毒的毒株必须收集,种类必须要鉴定。这个任务自然落在了陈化兰的身上。她深入疫区,在这个遍布了候鸟尸体的地方采集样本,对病毒的分析结果让她大吃一惊,这种由境外迁徙的鸟类带来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有很强的感染哺乳动物的能力。她急忙把结果上报,让政府对当地的鸟类进行隔离,防止病毒的进一步扩散可野生的鸟类哪里有那么容易被控制住。很快,辽宁地区也出现了H5N1的病毒亚型,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陈化兰又连忙赶到了辽宁,这次的分析结果让她更为惊讶,又一次突变的病毒已经获得了一定感染人类的能力。无奈之下,她只能建议政府大范围地捕杀已经感染了禽流感以及有潜在感染风险的家禽,如果突变的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流行起来,将可能会发生进一步的突变,对人们将会有极大的威胁。最终在捕杀了2000多万只家禽后,中国终于安全地度过了那次危机。
凭借着对禽流感研究的执着精神,她的研究成果颇丰。她主持研制的新型H5N1禽流感灭活疫苗是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并推向大规模应用的流感病毒反向基因操作疫苗。陈化兰的研究成果在帮助埃及、越南等世界多国狙击禽流感的战役中同样贡献卓著。2013年,陈化兰入选英国《自然》杂志评出的全球科学界十大人物,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的5位“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获得者名单,陈化兰因“在禽流感生物学领域的杰出研究,流感有效疫苗开发及应用方面的领先成果”而获选。
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时,陈化兰表现得相当坦然和自在,“我觉得这是我们的研究工作应该受到的认可。”但涉及到疫情,她的态度截然相反,“如果仅通过在学术杂志上发文章而名闻天下,国家的禽流感疫情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耻辱。只要禽流感的警报还没解除,我们就时刻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