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付
(浙江省景宁中学 323500)
当我阅读数学通报2017年第56卷第4期时,深深地被臧华老师的《好的例题教学是照亮学生解题的灯塔》(下文简称:文[1])这个标题所吸引,但阅读之后总感觉不尽入味,怎样的例题教学才是好的例题教学?好的例题教学学生需要有怎样的知识、经验、能力等的储备?师生在例题教学过程中怎样自然地进行数学思维的交流、数学语言的交流、数学探索精神的交流?本文将对“好的例题教学”再作一些探讨,交流看法,期望能引起读者共同深入的讨论这一个话题.
例已知函数f(x)=x3-ax2(a∈R).若f(x)的切线过点(0,1),且过点(0,1)的切线有2条,求实数a的值.[1]
(1)审题“准”,抓关键,抓题眼,揭示已知条件和所求结论的关系.
关键点:过点(0,1)的切线,切点未知(巡视课堂,学生有误,个别纠错).
题眼点:切线有2条(几何条件).
精准点:求实数a的值(代数方程).
(2)说想法,学生说自然想法,师生讨论、整理、归纳解题的想法.
想法1(代数想法)
想法2(几何想法)
根据三次函数图像分析过点(0,1)的切线有2条,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动画)演示,探求数形结合的解题想法.
图1
图2
通过师生讨论,教师点拨初步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想法,明确了解题的思路方向,对解题的可行性进行试算、评估、选择,设计算理、算法,确定解题的方法.
文[1]提供了方案1,方案2处理求解:
方案1: 构造函数g(x)=2x3-ax2+1,研究函数的零点个数问题(含参讨论,运算量大).
方案4: 方程2x3-ax2+1=0有二重等实数根x0,令g(x)=2x3-ax2+1,
确定解法,板书(或展示)师生讨论的最佳解题方法(一般方法或通性通法).
解:设切点坐标为(x0,y0),
则切线方程为:y-y0=f′(x0)(x-x0),
由过点(0,1)的切线有2条,
即是方程 2x3-ax2+1=0有两个不等实数根,
h(x)在区间(-∞,0)及(1,+∞)单调递增,在区间(0,1)递减,
当且仅当a=h(1)=3时,
即过点(0,1)的切线有2条,则a=3.
变式1:文[1]过点(0,1)的函数f(x)=x3-ax2(a∈R)切线有3条(或1条),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方案3或几何法方案5求解较好,a>3(a<3))
变式2:过点(0,b)的函数f(x)=x3-ax2(a∈R)切线有2条,求实数a与b的关系.
(方案2、3、4或几何法方案5求解较好,求得结论为,a3=27b)
变式3:(1)若直线y=x与曲线y=x3-3x2+ax相切,则实数a=.(2)若直线y=x与曲线y=x3-3x2+ax-1相切,则实数a=.
变式4:已知函数f(x)=ax+cosx-sinx的图像上存在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变式5:(1)若关于x的不等式k(x-1)≤x(1+lnx)恒成立,则k的取值范围是.
经过问题变式研究,问题深入探究,教师讲在学生困惑处,学生理解了其中蕴含的数学解题自然想法;理清了问题解题思路.
通过寻找题根,问题类型归纳整理分析,深刻的反思问题,学生进一步清楚了所求问题的本质.从切线的概念(方程)到导数的几何意义,从代数想法到代数解法,从几何想法到几何解法,从解题运算方案试算、选择、优化到问题解法的一般化(通法)……
题根:已知点P(1,3)是曲线C:f(x)=ax3+x+1(a∈R)上的一点,求曲线C在点P处的切线方程.
师生经历了“审准题,说想法”、“明思路,定解法”、“研变式 ,深探究”,“寻题根,促反思”,这样的例题教学让学生“会一题,通一类”,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质的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促进学生数学探索精神的进一步提升,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