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龙翔
现代客车内饰设计与选材
罗龙翔
对现代客车内饰设计内容进行分析,需要在不影响基础功能的前提下,从艺术角度出发,结合形态学、产品语意学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客车内饰形态、色彩、功能、材质等信息,经过科学合理的搭配,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本文基于客车内饰设计特点,对设计内容以及选材要求与要点进行了简单分析。
汽车现在已经成为生产生活主要交通工具,形式与功能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其中客车内饰设计也已经成为衡量其综合价值的重要元素,需要提高对此方面的重视,保证在不影响各项基础功能的前提下,全面满足不同乘客需求。大部分客车内饰设计均从实际操作中归纳经验,为进一步实现客车内部空间的丰富性,设计时需要结合艺术要求,科学选材与搭配,争取营造一个舒适美观的乘坐环境。
安全性原则。客车作为城市主要公共交通工具,需要面对复杂的交通运输环境,遇到各种危机情况的可能性非常大,客车内部设计的第一要素就是保证乘客的安全性,灵活应用与搭配各项元素,并进行科学的结构设计,来最大程度上消除存在的各类隐患。这样在选材时也需要做好控制,严禁应用危险系数高的材料种类,例如与乘客人体可产生而接触的饰件,产品结构设计要合理,减少尖锐物角的存在,且燃烧特性与环保性能均要在专业标准内。另外,对于现在普遍安装的电视机,要保证安装位置的合理性,以免影响驾驶人员与乘客的正常出入。而灭火器、扶手、安全锤等基础部分,则需要按照专业要求设置在规定位置。
美观性原则。客车所需面对的乘客群体差异性大,为保证最大程度上来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一般在进行内饰设计时,需要确定一个主体色调,然后各单件产品的设置要搭配此色调进行统一设计,不得割裂、混乱主色调,这样还可以保证驾驶人员可以更清晰地掌握车内情况。根据不同定位的客车,内饰色彩的选择和搭配方法不同,重点突出其舒适性,通过主色调与配合色彩之间的协调性设计,辅助纹理、线条、质感等元素进行装饰,提高客车整体造型的丰富性,显示客车内部现代感。例如以浅米色为主,搭配冷色调,两者相互对比,突出客车内部装饰的层次感,形成和谐统一的客车内部装饰效果,保证乘客可以更高程度上接受内部装饰结果。
舒适性原则。客车主要作用是服务大众,因此在进行内饰设计时,需要贯彻以人为本原则,通过对细节的控制,科学应用人机工程学知识,来为乘客营造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合理分配客车内部空间,各种物件的设置尽量要减少空间的占用,采用全包围式驾驶区,安装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气囊减震座椅,提高驾驶过程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另外,为降低外部环境对乘客的影响,需要选择隔音、降噪性能良好的内饰材料,座椅要符合人体工学特点。而扶手模块的布置同样要以人机工程分析结果为依据,保证站立乘客抓扶的稳固性,避免在客车运行过程中出现危险。
工艺性原则。科学的内饰设计方案,需要有专业的工艺进行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出其所具有的效果。对客车内部各组成构件进行合理的设计,严格控制装配工艺的规范性,是提高客车内饰综合效果的关键要素。内部装饰设计时,需要确定层次要求,对所有装饰部件的安装顺序以及位置进行整体分析和安排,控制好装配难易程度,保证以最少的时间来达到最佳的装饰效果。落实工艺性原则,应综合分析操作熟练程度、作业强度、维修保养要求等,充分发挥实践经验作用,来提高客车内饰设计效果。
塑料制品。塑料作为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高分子材料,产品种类众多,且相互间性能差异大,对任何环境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且成本低,已经成为客车内饰主要材料之选。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第一,质量轻。对比金属材料来讲,塑料密度在0.83~2.22g/cm之间,仅略重于水,质量为铝的1/2,是钢的1/7~1/5,可以大幅度降低汽车重量。第二,耐腐蚀。与金属材料和木材相比,塑料制品在客车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抵抗外部因素造成的腐蚀问题,具有最长的服务年限,且后期维护难度低。第三,加工方便。塑料制品生产条件要求在150~400℃,控制难度低,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挤出、聚塑、吹塑、模压等方法成型。尤其是现在加工已经实现了机械自动化,产生的废料少,并且可以重复利用,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益。
金属材料。铝材与铝合金为现在客车内饰应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可以对其进行挤、压、削、钻、剪等加工,并且对比其他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与导热性,还可以对废旧材料进行回收利用。但是因为其生产成本比较高,并不适用于大面积装饰,可以通过一定截面形状的形式,作为连接元素存在,常见的如地板压条、窗盖板、窗帘导轨等,可以在客车内饰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将其作为客车冷风管以及内行李架,不仅牢固度高且美观性强。
对客车内饰内容进行分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设计的方向与要点,遵循专业设计原则,合理利用各项元素,搭配应用合理科学的构件材料,对结构产品进行科学设计,保证可以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乘坐环境。
(作者单位:扬子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部车身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