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草在重庆公园景观中的配置模式解析

2017-12-23 02:21干晓瑜
现代园艺 2017年18期
关键词:质感公园重庆

曹 迪 李 渊 干晓瑜

(重庆 400000)

观赏草在重庆公园景观中的配置模式解析

曹 迪 李 渊 干晓瑜

(重庆 400000)

观赏草是近年来园林景观建设中的新宠,其飘逸别致的外形、丰富的色彩得到人们的喜爱,其耐寒、耐旱的环境适应特性在诸多特殊气候条件下仍能够生长且表现良好。如何结合重庆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在公园中将观赏草与其他园林植物相结合,提升观赏草的应用效果和观赏价值,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观赏草;重庆地区;公园景观;植物配置

观赏草是以秆茎和叶丛为主要观赏部位的植物统称,以禾本科植物为主,也包括花蔺科、天南星科、灯心草科、莎草科、香蒲科、木贼科等同样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观赏草的茎秆姿态优美,其叶子颜色丰富多彩,花序缤纷绚丽,植物本体可随风飘逸,甚是优美。

重庆市位于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东部,由于地域、海拔、地形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形成了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夏季酷热、秋多阴雨、冬多云雾;降水充沛、时空分布不均;地域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观赏草对于其生长环境来说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既耐旱,也耐涝;既耐高温,也耐寒冷;既可以在阳光下茁壮生长,也能够在树荫下生长。

重庆的观赏草资源丰富且易得,近年来,重庆公园景观中也逐步运用。如何结合重庆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在公园中将观赏草与其他园林植物及景观元素相结合,形成应用效果与观赏价值俱佳的配置模式,成为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研究的课题。

1 国内外观赏草发展的现状

在欧美一些国家中,观赏草由于其特殊的形态和诱人的芳香,常被用于花园和公园景观中,利用观赏草和美丽的花卉相互衬托显得更加美丽动人。著名案例有:英国皇家植物园、美国高线公园。很多城市观赏草专类园景观随处可见,街头绿地也充分利用各种观赏草,形成了恬静舒适的花园。

随着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对观赏草的应用和研究也在不断升温。我国诸多城市公园已经运用观赏草进行景观造景,并修建多座观赏草园,具有代表性的有:南京植物园观赏草专类园和辰山植物园观赏草园。我国对观赏草的研究利用正在起步,景观效果相较国外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近年来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观赏草配置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2 观赏草在重庆公园中的应用

重庆的特殊气候要求所选观赏草具有较高的耐旱、耐寒和易于管理特点。观赏草作为公园景观多样性的植物品种之一,也应符合公园景观整体特色,满足公园景观建设的要求。

近年来,重庆诸多新建公园项目均有运用观赏草,如照母山森林公园、重庆园博园、金海湾公园等。由于重庆的气候特点,大部分的观赏草,如狼尾草、芒草、灯芯草等均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只要具备一些植物生长基本的水、肥、光等,就可以实现植物的茁壮生长。通常情况下,多年生的观赏草在植物成活后就几乎不用特别的管护,很适宜重庆公园造景。由于观赏草种子多易于繁殖,进而能够迅速占领生存空间,植根固土,根须发达而茂密,其适应能力远胜于公园中其他的观赏物种,在重庆山地公园中的坡地及岩石区域有显著优势。

观赏草在重庆公园中的应用带来了新的特色,但同时也存在问题:如配置丰富程度不够,相较欧美发达国家配置景观层次不够丰富。部分观赏草配置模式需要优化,或色彩、体量及质感的组合效果欠佳,或四季景观缺乏延续性,或观赏草与园林其他配景的组合失调等。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观赏草,利用较为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经验,开展此次研究并进行梳理,探讨适合于重庆公园的配置模式。

3 观赏草在重庆公园的配置模式

3.1 色彩配置模式

观赏草的叶片花絮颜色变化丰富,同一种类在不同季节颜色变化也有显著差异。观赏草大部分以绿色为基调,随着季节由黄绿、嫩绿、浓绿、蓝色产生丰富变化(见表1)。另外,还有深浅不同的红色、褐色、金黄色、桔红色以及斑叶种类。不同色彩的观赏草如同大自然的调色板,进行搭配能够在公园中形成千变万化、富有诗情画意的效果。

3.2 体量形态配置模式

观赏草的体量分为高型、中型、矮型。观赏草植株的整体外形可分为丛生状、直立状以及垫状。组合配置时应将较小精致植株布置在前景位置,较大植株作为背景层次。直立状观赏草在组合配置中可打破水平线条,加强垂直空间感,如蒲苇等,使得组团立面高度得到提升。丛生状观赏草,如蓝羊茅、花叶燕麦草等株形较为引人注目,可以作为不同植物之间的过渡。垫状的观赏草,如金叶苔草、棕叶苔草等,低矮富有延展性,可以作为边缘装饰,或作为基底填充,将不同组团连接,使组团形成一个整体。在把握以上原则的前提下,对不同形态、体量植株进行合理配置。

3.3 季相变化配置模式

大多数观赏草会随着季节更迭产生颜色、形态的巨大变化,采用观赏草组合的公园景观能够给人带来四季不同、富有变化的景观感受。设计配置时需要充分认识每个品种的观赏特性和生态习性,了解其季相特征,巧妙配置组织设计,保证各个季节的观赏效果。季相构成上应四季有景、各有特色、保持连续,不偏荣偏枯,可以以某个季节为重点,形成最佳观赏效果。

重庆冷季型观赏草有:蓝羊茅、细茎针茅、银边草等,一般在冬末和早春开花,春季进入最佳观赏期,于仲夏进入休眠期,褪色、枯萎或呈现褐色。该类型观赏草在重庆高温曝晒的夏季,适宜种植在有高大乔木遮荫的环境,有助于安然度夏。重庆暖季型观赏草有:狼尾草、画眉草、粉黛乱子草、糖蜜草、蒲苇、芒草等,主要观赏期在6~10月,主要观赏特征为飘逸的花序,暖季型观赏草多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秋季是大多数观赏草1年中最佳的观赏期,很多暖季型观赏草都具有色彩艳丽的秋色叶。冬季,重庆部分观赏草进入新的生长期,暖季型观赏草宿存的花序可保持整个冬季,如矮蒲苇、花叶蒲苇、狼尾草等。

表1 重庆常见观赏草色彩

3.4 与其它观赏植物配置模式

观赏草质感上以细腻飘逸、整齐密集、柔软纤细为主,不同品种均有接近的质感,搭配在一起能够达到整齐统一、轻松、舒适、稳定的感觉。相似质感比统一质感搭配更为丰富,同时搭配起来更容易相协调。选择与观赏草质感相差较大的观赏植物搭配,通过质感的对比,能突出观赏草的氛围。如与高大阔叶乔木搭配,能够突出观赏草植株的细腻,产生强力的对比与冲击。重庆落叶观赏草多于12月份地表部分干枯或死亡,需要剪除地面部分,以待来年春季萌发,因此,组合式观赏草群落中,可搭配常绿观赏植物作为过度期景观骨架,如冬青、蓝湖柏、皮球柏、银姬小蜡、小丑火棘、金边胡颓子、枸骨、千层金、红枫等。

3.5 与其它景观元素配置模式

观赏草景观配置其他景观元素需要注意整体风貌的配合,整体气质相符。如果观赏区域较小,可减少配景的布置数量。形态上形成对比,如点缀大小适宜的景观雕塑、座椅、小品、景石等,轻盈的观赏草与其它景观元素搭配,能够形成强烈的对比,引人注意。同时,要注意选择与之配套的景观元素,不采用巨大体量或突兀的色彩,以免喧宾夺主,宜选用自然质感的材料,凸显观赏草的野趣。配景设施,如园灯、垃圾桶等风格也宜选择简洁自然的款式,使之与观赏草风格相契合。

4 结语

观赏草由于其丰富的色彩,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够适应重庆地区较为特殊的气候条件,为公园建设增添了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本文探讨的配置模式是基于对观赏草种质资源的特性分析,随着观赏草品种引种、育种水平的不断发展,该模式需在未来实践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研究验证。

1 任君霞.5种(品种)芒属观赏草的抗性研究及园林应用[D].浙江农林大学,2012

2 丰会民.观赏草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

3 苏雪痕.植物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舒丹丹)

猜你喜欢
质感公园重庆
重庆客APP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在公园里玩
空间的质感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颜料的“质感”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