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满祥/海南省建设工程顾问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行业的现状与对策浅析
郭满祥/海南省建设工程顾问监理有限公司
近些年来我国监理行业渐渐步入困局,市场上低价竞争日益激烈,监理人员的社会地位被看轻,企业发展进入瓶颈时期,如何保障监理行业的长久健康发展,更好的为客户服务、为工程服务,是摆在政府主管部门及监理行业面前要加以思索的命题。
建设主管部门;监理建设;第三方托管
十年前,监理行业在国家法律法规支持下,形成了一支维护建筑行业稳定的队伍,力量也在壮大。可近些年来,监理行业发展蹒跚不尽人意,甚至有些进退两难。造成目前这种局面,表面上看是监理单位自身的问题,但根源还是对监理行业的认识偏差和错位使用所致。
2000年4月,建设部令第78号文发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后,工程验收制改为备案制,建设行政主部门不再签发质量合格证书,只是从程序上由质监站对施工及验收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并出具监督报告。各参建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企业行为是否合法,无相关部门进行实时监督管控,造成的最终结果往往追究不清,从法律的角度讲各自的责任各自负,但最后板子往往打在监理的头上。如一些大项目,尤其是政府的重点工程,在没有办好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就开工了,行业主管部门出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拉动当地经济增长速度的考虑也不愿意坚持原则抵制该违法行为,但由此查出问题,往往以监管不力的责任推卸到监理头上。从近几年层出不穷的安全事故来看,政府主管部门对监理施加的压力在不断地增加,监理的责任风险在不断地加大。
从合同的角度看,实施建设工程监理制,监理内容和监理权限是以合同的形式约定了下来,合同约定行使的权力越来越小,责任越来越大;建设主管部门对监理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多,有些质量监督管理员对监理的要求还要胜过施工单位,再加上部分监理自身管理水平及技术能力不高,造成监理工作开展困难。
(一) 建设单位委托监理是迫于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无监理合同工程无法办理开工事项,工程竣工没有监理单位盖章和签字就无法完成验收手续。建设单位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请的监理,因自己也组建了一个人员众多、专业配套齐全的项目部在现场进行管理,在涉及材料设备的选购、分包队伍的确定等敏感问题上,几乎完全撇开了监理,在这种情况下,甚至连工程款都不用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就可以直接从建设单位处申领。监理工程师针对现场问题发出的指令就如同虚设,施工单位也是企图蒙混过关。
(二) 建设单位委托了监理单位,却不赋予监理工程师相应的权利。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尽早竣工交付也就代表着尽早的收回投资,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质量问题、安全隐患不予重视,解决这些问题往往会拖延工期,不利于尽早竣工验收,也就耽误收益。若真出了问题又会认为监理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有这种心理状态的建设单位是少数,但影响极其恶劣。
(三)有的建设单位认识到自身的专业力量有限,想委托监理单位帮忙,但对监理工作的性质了解不足,把监理当成了聘用的雇工,合同要求总监常驻现场、专业工程师白加黑、五加二的苦干,既要有像年轻人一样的身体,又要有专家教授一样的丰富经验。这种奢望以最低的成本获取超额回报的思想,无形之中扭曲了监理的工作,也助长了行业内的恶性竞争。
(四) 一些建设单位,将监理工作理解成为一种简单的劳动。除了政府拨款的项目外,监理的取费基本没有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不断降低监理费用的做法几乎漫延了整个建筑行业,甚至有一些施工单位认为平时不需要监理人员监管,只要齐全完善的手续,等到验收前有监理到现场签字就行,造成工程监督失控。监理费过低导致监理人员待遇过低,从而导致监理行业难于留住高素质的人才,业内高素质人才少,导致监理服务水平低,监理服务水平低又导致建设单位不肯付出合理的监理费,监理行业陷入了一个“降低取费—降低服务水平—再降取费”的怪圈。
现在,很多小型监理企业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短视异常,为中标极力压低投标报价,不主动培养后备人才,不愿聘用固定的技术管理人员,尤其是注册监理工程师。因为固定员工要缴纳五险一金及按时发放工资,企业压力大,因此,一些企业更倾向于有了项目再临时聘人,不可避免地造成监理工作经验丰富者少,人员良莠不齐,严重影响监理工作,引发建设单位的不满。
现在已有不少监理企业实行项目经理制度,对外使用企业的资质,向企业交纳管理费,结余归个人。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励项目承包者的工作热情,但也只是激励了项目承包人的热情而已,普遍来说项目经理能请一个监理工程师就不请两个,能聘一个月薪 3000 元的监理人员绝不请一个月薪 3100 元的,造成了人员配备不齐、监理能力低下的局面,容易引起建设单位的诟病。
首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针行业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参建方应遵循的游戏规则,除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对参建各方的权利、义务、承担的责任已做规定外,还要规范各参建方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制定各方行为实施细则来约束各方的行为,避免各方因势力的不平衡造成势力大者说了算而不承担法律责任,用行为准则来为各方圈地立规,避免签字监理,保护各方的权利。
其次是参建各方都是独立自主的法人单位,有资质的从业人员,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目前情况是一旦出了问题,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除监管责任外不承担其他责任,工程事故后对参建各方责任的划分也只能是按调查情况追究责任,施工过程中的实情无法完全复现,在监理势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责任会放大。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已有法规条件下制定参建各方的游戏规则,用规则划定行为,做好监管,可保建筑市场监理行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建设工程监理制要求监理具有公正性、独立性。经济上的制约将使得监理在行使其公正性、独立性时大打折扣,建立监理费支付第三方托管制势在必行。经第三方托管的监理费按工程进度拨付,除非监理方有严重过错导致重大损失,建设单位不得干涉第三方支付。监理单位因监理费不再受建设单位随意控制,有利于依法依合同办事,敢于发出公正的声音,否则监理为迎合建设单位,有时不得不违反监理规范,将不符合技术要求不合格的产品无控制地流入市场,而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又与建设单位毫无干系,而监理人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不利于监理行业的正常发展。实施监理费第三方托管是一种有效手段,在各参建方行为实施细则的约束下,无论各方势力大小均能平等的运行在正规的轨道上。
监理企业是提供高智能技术服务的企业,监理企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其服务通过监理人员的实践来实现,谁拥有一支高素质且稳定的职业监理队伍谁就赢得竞争的先机。作为监理企业,除了加强监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培养外,还要加强队伍的法律法规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建设。有优秀的监理服务人员,才能保证监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监理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及社会地位,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涌进,高智能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就有了保证。有了这个基础,监理行业才能走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1]影响监理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之浅见[J].高春玉,石玉德.2013(05)
[2]对建筑市场突出问题和竞争秩序的分析与探讨[J].杨宗林.铁道工程学报.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