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权威机构观点综述

2017-12-23 23:24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全球化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经济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权威观点·

国际权威机构观点综述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2017年9月以来,国际权威机构对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形势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主要观点

(一)全球经济复苏更加同步

2017年9月20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中期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2017—2018年有望加速增长,反映了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变得更加同步,但中期增长前景仍不稳定。报告预计,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3.5%,与2017年6月的预测持平;2018年增速将达3.7%,比此前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

2017—2018年,美国经济预计分别增长2.1%和2.4%;英国预计增长1.6%和1.0%;欧元区预计增长2.1%和1.9%,比此前预期分别上调0.3和0.1个百分点,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元区主要国家经济增长预期均有上调;日本经济预计分别增长1.6%和1.2%;中国经济分别增长6.8%和6.6%,均比此前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俄罗斯两年均将增长2.0%左右;因受商品服务税改革影响,印度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至6.7%和7.2%。

OECD首席经济师曼恩说:“全球经济短期有一些动能,这种动能正变得普遍,其中一种衡量方式就是放眼全球,没有发现哪个国家的经济在萎缩,这是2008年来的首次。”他表示,全球经济出现同步好转是企业进行投资的重要信号。报告再次呼吁各国政策决策者制定均衡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更好地利用税收和支出政策,以实现包容性增长和推进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

(二)世贸组织大幅上调2017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

考虑到中国经济2017年上半年的强劲增长对亚洲进出口贸易的拉动作用等因素,世界贸易组织(WTO)2017年9月12日将2017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由此前的2.4%大幅上调至3.6%。

WTO表示,得益于全球主要贸易大国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2017年上半年全球贸易同比增长4.2%。其中,发达经济体进口和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1%和3.1%,发展中经济体进出口分别增长6.9%和5.9%。从地区来看,2017年上半年亚洲地区贸易增长最为强劲,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8.9%和7.3%。亚洲地区金融环境改善并趋于稳定,提振了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也是该地区贸易增长的原因。北美地区贸易增速位居第二,2017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3.9%和4.9%。

WTO总干事阿泽维多表示,全球贸易前景改善虽令人鼓舞,但世界经济面临的重要威胁依然存在,并可能轻易破坏贸易复苏。这些威胁包括,保护主义言论可能变成贸易限制行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以及自然灾害带来的大规模经济损失等。WTO同时预测,受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等因素影响,2018年全球贸易增速将放缓至3.2%左右。

(三)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敦促各国政府结束财政紧缩

2017年9月14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以下简称“贸发会议”)发表报告敦促各国政府结束财政紧缩政策,以推动经济加快复苏进程。贸发会议在《2017年贸易和发展报告》中预测,2017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6%,高于2016年的2.2%,但远低于金融危机前2001—2008年的年均增速3.2%。

报告预测,2017年发达经济体的增速为1.9%,高于上年的1.7%,但低于2005年的2.2%。报告认为,财政紧缩政策阻碍了发达经济体强劲复苏。根据贸发会议的调查结果,14个主要发达经济体中,有13个在2011—2015年间实施过紧缩政策。贸发会议呼吁各国协调采取扩张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支出等方式,让各国都能从国内外市场同时发展中获益。

(四)加息可能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2017年9月18日,国际清算银行(BIS)警告称,世界已变得习惯廉价信贷,以至于更高的利率可能破坏全球经济复苏。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央行将利率削减至历史低点,并向市场注入数万亿美元资金,以提振经济增长。现在,这些央行正准备收紧货币政策。BIS被称为央行的央行,因为各国央行在该行开设账户。该行表示,政策制定者在试图让市场和企业摆脱对格外廉价资金的依赖之际,需要把握微妙的平衡。

BIS首席经济学家克劳迪奥·博里奥(Claudio Borio)警告,利率开始上升后,企业和市场将面临风险,因为央行的宽松政策已经使债券和股票价格超出其根本价值,并导致一些公司累积债务,或避免偿还在2008年危机之前背负的债务。他认为,债券市场眼下的平静并未反映经济状况,只能用央行的参与来解释。“我们并不完全理解这其中起作用的所有因素。但是,货币政策正常化方面空前的渐进步伐肯定起了一定的作用”,他表示,“另一个因素可能是市场参与者认为,如果不合理的市场紧张加剧,央行将不会坐视不管”。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人预期美联储将在2017年12月再次加息。英国央行被认为很可能在11月进行2007年7月以来的首次加息,而欧洲央行(ECB)已表示将在近期宣布退出其2万亿欧元量化宽松政策的计划,很可能从2018年1月开始行动。BIS称风险在于,企业现在面临一个债务陷阱,即在借款便宜期间背上这么多信贷后,当利率上升时,他们可能难以偿还债务;还有一个可能的威胁来自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高地价,这些地方的一些开发商通过发行以美元计价的债务来买地。

(五)全球贸易复苏推动亚太经济增长

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日前发布《2017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版预测,2017年和2018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分别为5.9%和5.8%。报告指出,在全球贸易复苏、主要工业经济体稳健扩张、中国经济前景良好等因素带动下,大多数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势头强劲。

亚行首席经济学家泽田康幸说:“由于全球贸易复苏和中国强劲增长势头的带动作用,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前景有所好转。亚洲发展中国家应充分利用良好的短期经济前景,实施有利于增强生产力的改革,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并维持良好的宏观经济管理,提高长期增长潜力。”泽田康幸称,贸易复苏推动了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2017年前5个月亚洲地区出口产品按美元计价比上年同期增长11%,进口产品比上年同期增长17%。出口价值在此前因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制造商外部需求疲软连续两年收缩之后,于2017年重见起色。

报告显示,由于消费者信心和商业信心回升,日本经济增长意外呈现上升趋势。得益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意料之外的外部需求,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表现超出预期。预计2017年GDP将增长6.7%,较之前预测提高0.2个百分点。2018年,随着中国削减工业过剩产能、减少金融风险等经济结构改革继续推进,增长可能略微放缓。在印度,废币政策以及新商品和服务税制的实施削弱了消费支出和商业投资,2017财年印度的GDP增长率下调至7%,较2017年4月的预测低0.4个百分点。2018财年的增长预期从7.6%下调至7.4%,但经济仍将有较好表现。相比之下,东南亚的增长势头更加强劲,其产出将从2017年的5%稳步上升至2018年的5.1%,分别高于之前预测的4.8% 和5%。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出口增长将带动该地区经济增长,但亚行对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预测保持不变。鉴于油价稳定、俄罗斯经济增长前景好转、汇款不断增加等因素,2017—2018年中亚地区的增长预期有所上调。另一方面,2017年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展望保持不变,但2018年略有下调。

报告指出,亚太地区面临的风险已变得更加均衡。该地区潜在的上行风险包括美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油价下滑,下行风险则包括全球流动性收紧、地缘政治事件导致的经济干扰以及气象灾害等。当前,亚太地区虽然已做好迎战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准备,但其高负债水平已对地区的金融稳定构成了风险。由于许多亚洲经济体的长期利率与美国的长期利率紧密挂钩,各国决策者需进一步加强国家财政,密切监测债务水平和资产价格。

(六)人口老化将拖慢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增长

2017年9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在韩国首尔一场探讨“亚洲经济挑战”的会议上警告,人口老化将拖慢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增长步伐,因此政策制定者须加紧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拉加德指出,中国、日本、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的人口都在迅速老化,这些国家都面临劳动队伍缩小以及生产力增长放缓的前景。她说:“我们预计这些国家的GDP年增长率可能降低多达1个百分点。”报道称,中国与日本分别为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两国经济放缓将对世界各地产生显著的连锁反应。

研究显示,亚洲是世界人口老化得最快的地区。据预测,2050年亚洲人口将出现零增长,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将在未来数十年不断缩小。其中,日本将成为第一个“超高龄”国家,即全国总人口中有28%为65岁或以上老人。韩国到2030年则预计有1/5人口为65岁或以上的老人。

拉加德呼吁亚洲各国政府设法“提高劳动队伍中的女性占比”,包括为职场母亲提供更好的育儿福利与鼓励她们兼职工作等。印度等人口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应为妇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并让她们更容易获得金融援助。她援引预测数据说,若能缩小劳动市场的性别鸿沟,日本、韩国与印度的GDP有望分别提高9%、10%与27%。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主要观点

(一)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越来越大

2017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上好于预期。IMF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将中国2017年和2018年的经济预期分别上调0.1和0.2个百分点至6.7%和6.4%。这也是本年度IMF第三次上调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与此同时,摩根大通、野村证券、渣打银行、花旗银行、亚行等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也纷纷上调中国2017年经济增速预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良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欧洲国际政策经济研究中心发表报告认为,在世界经济复苏动能不足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显得尤为珍贵。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30%,理所当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着力推进经济转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出经济增长潜力,改进中国经济发展质量。随着中国去产能工作的深入推进,其推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将更加凸显。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17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再次超出市场预期,保持在6.9%的水平,超过了上年全年增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保持稳定增长本身就是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贡献。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还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持续贡献动能。

报告认为,中国早已摒弃单纯追求GDP增速的做法,以推进改革追求以质量和可持续性为目的的新型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具有强劲的韧性,也正是得益于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为新动能的培育与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政府目前也在加快增长动能的转换:以投资、制造业为主导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逐渐让位于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消费者模式。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消费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国政府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也正在逐步释放。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措施得到逐步落实,有效地化解了产能过剩问题。这将优化行业内的资源配置,为更加优质的企业发展提供空间,推动行业市场的发展。有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通过去产能措施使钢铁行业产能下降了6500万吨,煤炭行业减少了2.9亿吨的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将逐步在众多行业深入推进。

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离不开不断优化的投资结构与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好的环境和科学的投资引导将会更加有效地激发社会的创造力。中国制造业正在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中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增长也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互联网发展催生出新的消费业态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这些新的增长点和新动能对经济的助推力正在不断加大,支撑作用也在显著加强。未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下,中国新动能的支撑作用将继续增强。

(二)美国媒体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2017年9月12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的经济数据表明增长继续保持在即便没那么令人兴奋也颇为平稳的速度上,股市也在回升中。投资者和经济专家表示,中国为保持经济处于可控状态而采取的行动,恢复了对中国管理经济的一些信心。随着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消除了投资者对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健康状况的担忧,股市也开始从两年前的崩盘中恢复。此外,有弹性的经济增长表明企业利润可能会增加。

报道称,人民币是中国经济健康的一个衡量标准,在经济繁荣时期,人民币主要是升值。2017年9月11日,人民币币值达到一年半以来的最高。在2016年年底跌至近7元人民币兑1美元后,人民币汇率逐步反弹。11日上午,中国央行发布的汇率略高于6.5元人民币兑1美元,这是自2016年5月以来的首次。

对中国的货币“市场从看跌大幅逆转”,德国商业银行新加坡办事处的经济学家周浩表示。其他货币走势尤其美元,是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之一。随着美联储因为美国经济的增长不及预料的有力而迟迟不愿加息,加之通货膨胀尤其低于预期,导致美元贬值。终于开始从全球经济危机中复苏的欧洲,过去一年里欧元兑美元大幅上扬。因此,尽管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但兑欧元却贬值了。这降低了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商品的中国工厂的影响,因为人民币升值会削弱它们的竞争力。

报道认为,中国也许能从自己的货币升值中获得一些政治益处。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以来批评中国的经济政策,指责北京“操纵货币”保持低价——这项指责不是事实。“如果美元在贬值,中国有很多轻松的政策选项”,美国财政部前副助理部长、现外交关系协会中国问题专家布拉德·W·塞策说。

(三)标普下调中国主权评级

2017年9月21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下调为A+,展望由负面调整至稳定。此次降级的主要依据是,“长时间强劲信贷增长提高了中国经济的金融风险”。按照标普的说法,尽管中国政府近期加大控制企业杠杆水平的力度,有望稳定中期金融风险趋势,但预计中国未来2~3年的信贷增长速度仍不低,会继续推动金融风险逐步上升。

不少学者认为,标普评级所采用的理论已经跟不上世界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难以及时、客观、全面呈现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更无法指明中国经济发展趋向。中国可以把标普的部分判断作为“善意的提醒”,但完全不必削足适履。“从标普给出的理由看,他们主要考虑的是信贷与流动性风险”,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副教授李昕分析,“关注信贷与流动性本身没有问题,但仅仅因为短期指标变化就判断中国金融系统风险上升,从而调低评级,这值得商榷”。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认为,与另一家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类似,标普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这家机构“所采用的理论已经和中国快速发展的现实脱节”,它也没有合理评估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这就好比,标普为每个经济体套上一双同样大小款式的鞋子,继而来审视脚合不合适”,乔宝云说,“但我们完全不必惊慌,更不必削足适履。相反,改革开放近4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应该让我们有足够自信泰然处之。”

实际上,标普所提到的杠杆率问题,正是中国一段时期以来着力研究处理并已取得一定成效的课题。根据BIS数据,2016年末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66.3%,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降或持平,这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连续19个季度上升后首次改变;中国信贷/GDP缺口比2016年一季度末降低4.2个百分点,连续3个季度下降,表明潜在债务压力趋于减轻。

分析人士认为,标普做出对中国“降级”的决定,不会对中国的外资吸引力产生太大影响,因为包括就业、企业利润、工业增加值等各项宏观数据依然表现较好。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正在持续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了多项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部分专家认为,虽然标普的降级决定“存在误判”,但该机构指出的一些问题确实可以作为“善意的提醒”,比如深入推进去杠杆,并加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

李 蕊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孰轻孰重? 中国经济亟需强化“脱虚入实”
分享经济是个啥
图读龙江经济
拥抱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