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对革命时期立宪会议的态度及逻辑

2017-12-22 10:47傅强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年21期
关键词:列宁民主

傅强

【摘要】列宁对立宪会议的态度根源于其对革命性质的界定。二月革命后,革命新阶段介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并朝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性质,决定了列宁坚持在以苏维埃为保证的基础上对立宪会议的支持态度。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利益的至上性又使得列宁解散不服从的立宪会议。无产阶级专政一方面扩大了民主,另一方面又是走向真正民主的必要暴力工具,以无产阶级专政的暴力手段解散立宪会议符合社会主义革命利益。但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适用阶段只能是政治上的过渡时期。

【关键词】列宁 立宪会议 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

【中图分类号】 A8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1.029

尼古拉二世退位后,俄罗斯帝国的君主立宪体制中止运转,杜马临时委员会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执行委员会随即协商成立第一届社会内阁。依据新政纲,新政府只是立宪会议召开前管理国家的临时政府,应立即准备召集立宪会议,由它决定国家治理形式和宪法。

十月革命前列宁支持立宪会议的逻辑

从1917年2月到10月,列宁总体上支持立即召开立宪会议,并坚持以“一切权利归苏维埃”这个原则来保证立宪会议的成功。但是,随着俄国政局和布尔什维克力量的变化,列宁关于立宪会议的论断也时有细微变化。

从革命爆发到七月事变,列宁呼吁立即召开立宪会议,坚持以苏维埃为立宪会议召开的保证。回国前,列宁建议合理利用立宪会议为革命利益服务,使得革命向实现国民公会过渡。回国后,列宁认识到工农群众在革命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苏维埃已经成为直接代表大多数人民意志之机关的主要形式。列宁认为,这使得立宪会议退居次要地位,也进而提出苏维埃是唯一能召开立宪会议的政府。然而,列宁此时将苏维埃与立宪会议并列的提法也表明,布尔什维克的主要政治目标是要将政权转归直接代表大多数人民意志的机关,并由其来决定俄国的政治体制。虽然这个机关主要是指苏维埃,但是也不排除立宪会议成为该机关的一种可能形式。

七月事变直接导致苏维埃与政府联合一致反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鉴于当时严峻的政治形势以及苏维埃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叛卖,列宁收回了“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并认为通过和平方式赢得多数已不可能,武装起义是革命前进的唯一方式。同时,列宁也驳斥了俄国普遍流行的立宪幻想,转而更为强调立宪会议问题只应当服从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斗争的进程和结局。依据阶级力量分析的方法,列宁指出只有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只有全体城乡贫民拥护这个阶级,才能使立宪会议成为国民公会。

挫败科尔尼诺的军事政变后,布尔什维克不仅重新获得了事实上的合法地位,而且加速提升了自己的威望和组织力量。列宁认为,俄国出现了革命史上极为罕见的保证立宪会议如期召开的机会,抓住这个良机的前提条件只能是苏维埃完全掌握国家政权。此外,只要把政权交给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就能够尽最大努力保证革命发展的和平道路。伴随着革命形势的日益激进,列宁不断督促党内同志立刻夺取政权。他认为,布尔什维克不能等待立宪会议,只有夺取政权才能够保证立宪会议顺利召开。然而,在争取更高类型的苏维埃共和国的斗争中,由旧制度向新制度过渡的时期,列宁仍坚持可能需要暂时采用既有苏维埃共和国又有立宪会议这样的配合形式。

列宁认为,二月革命后的俄国政治局势处于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时期。列宁的“四月提纲”除了包含民主革命性质的基本内容外,还提出建立巴黎公社式的苏维埃国家,苏维埃监督生产和分配,并国有化银行和辛迪加。显然,这些新增的内容已然超出民主革命的范围。但是,“四月提纲”还尚未提出完全消除私有制和剝削这一经典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因而,它还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可以说,“四月提纲”所标志的革命新阶段是某种介于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阶段。但是,列宁确信,革命新阶段无疑会“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正是这种对革命新阶段的性质和目标的界定决定了列宁对待立宪会议的基本态度。革命新阶段超越民主主义而非经典社会主义的性质使他呼吁立即召开立宪会议。但是,革命新阶段朝向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又使其坚持苏维埃政权是唯一能召开立宪会议的政府。

社会主义革命观点之下列宁解散立宪会议的逻辑

十月革命实现了保证立宪会议顺利召开的必备前提,即苏维埃掌握全部政权。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承诺保证按时召开立宪会议,新成立的工农临时政府(人民委员会)也只具备在立宪会议召开前管理国家的权力。既然苏维埃已经掌握政权,立宪会议的召开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那么,立宪会议为何在短短两个月后遭受到被解散的厄运呢?回答这个问题,同样需要梳理列宁这段时间对立宪会议及相关事件的具体态度。

列宁在评价彼得格勒立宪会议选举中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时说到,如果立宪会议的最终结果像彼得格勒选举预示的那样,那么立宪会议最终会批准人民委员会政府的全部措施。随后的《罢免权法令》更是坚持,任何由选举产生的机关必须承认和实行选举人对代表的罢免权,只有如此才能被认为是真正民主且代表人民意志的机关。这项法令的实质目标也是为了驯服立宪会议,保证布尔什维克对立宪会议的控制。因而,布尔什维克支持召开立宪会议的前提,必须是立宪会议服从苏维埃政权、国内战争的利益和条件。最后,当列宁认为依据1917年10月中旬的名单召集的立宪会议已然无法正确表达人民的意志时,他提出,解决立宪会议和苏维埃之间的危机只能有两种办法:其一,立宪会议代表进行改选并无条件承认苏维埃政权、革命及政策;其二,苏维埃政权通过革命手段反对以“全部政权归立宪会议”口号和立宪会议机构为掩护的反革命势力①。

1918年1月5日,斯维尔德洛夫秉持列宁的基本逻辑在立宪会议会议开幕初提到,立宪会议必须承认“即使从形式上同苏维埃政权对抗也是根本错误的”,立宪会议的任务“仅限于全面地讨论对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原理”②。因而,当立宪会议多数派拒绝讨论和批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通过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时,那么布尔什维克就自然不可避免地要退出和解散立宪会议。列宁随后对解散立宪会议的原因做了完整的解释:首先,立宪会议从形式上来看并非人民意志的表达者,因为它是按照旧选举人名单选举出来的。其次,立宪会议作为全民机构,除了被剥削阶级,还联合了剥削阶级。然而,在被剥削劳动者的革命之后,全部国家政权只能属于被剥削劳动者的阶级组织苏维埃。概言之,作为新型共和国的苏维埃是与资本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按照资产阶级议会制模式建立起来的立宪会议和全民投票根本对立的,苏维埃政权只召开劳动者代表的会议,并反对一切剥削者以及资本的统治。endprint

十月起义后的最初几天,列宁仍频繁使用“工农革命”来指称十月革命。但是,在1917年11月中旬召开的全俄农民苏维埃非常代表大会上,列宁开始公开称10月起义为社会主义革命。从“工农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称呼的变化表明列宁革命思想中已然发生了重要而微妙的变化。也正是革命思想的转变从根本上决定了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待立宪会议的态度,既然十月革命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那么其他政党必须同意苏维埃政权采取的走向社会主义的各项政治和经济措施。在西欧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援助尚未到来之际,俄国社会主义改造措施实践的物质力量只能是作为无产阶级专政形式的苏维埃政权。因而,必须保持住苏维埃政权,立宪会议必须服从苏维埃。当促使立宪会议服从苏维埃的和平而无痛苦的方法无法奏效,当布尔什维克在立宪会议选举中处于不利地位,而立宪会议本身又不承认苏维埃及其采取的各项社会主义性质的措施时,那么只剩下唯一的革命方法,即以暴力解散立宪会议。

关于立宪会议的论战:列宁论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

考茨基认为,专政的本意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一个人的独裁。但是,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指的是作为一个阶级的专政,并非个人专政。因而,无产阶级专政“不是一种政体,而是指一种在无产阶级夺得政权的任何地方都必然要出现的状态”,③只能被理解为“民主基础上的无产阶级统治”。④考茨基坚持,布尔什维克解散立宪会议并试图以一党专政代替阶级专政,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上述观点。考茨基解释道,俄国本身并不存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只是由于在单独媾和问题上得到军队以及人民中广大群众的支持,并以未知的欧洲普遍革命为假定,布尔什维克才得以发动革命并攫取政权。由于在立宪会议中居于少数,布尔什维克就从夺权前呼吁立即召开立宪会议毫无原则地转而废弃立宪会议。布尔什维克以苏维埃的专政取代了立宪会议的民主,将苏维埃这个阶级的战斗组织转变成国家组织,这从根本上是废弃了俄国人民已经争取到的民主。

与这种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化解释针锋相对,列宁认为,资本主义性质的民主向共产主义发展,必须经过无产阶级专政,这是粉碎剥削者资本家反抗的唯一道路。至于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之间的关系,列宁提出了三个观点:首先,无产阶级专政使得人民中的大多数享有民主,它第一次使得民主制度成为穷人的、人民的而不是富人的民主制度;其次,无产阶级专政对人民的剥削者实行强力镇压并将其排斥在民主之外,这是民主在政治过渡时期中的特殊形态,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措施,才会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之真正完全的民主;最后,苏维埃是无产阶级专政之政权形式、是被压迫群众的斗争机关,它能够比任何机构都更为迅速、完满和正确地反映出不断变化的群众的情绪和观点,因而苏维埃民主乃是更高类型的民主。

考茨基以“纯粹民主”批评布尔什维克解散立宪会议的行为,指责布尔什维克实质上是以苏维埃的专政取代立宪会议的民主。究其根源而言,考茨基無法理解列宁对革命不同阶段性质的界定,以及这种界定必然要求的对待立宪会议的不同态度。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即从资本主义社会转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这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之下的民主包含着两层含义,考茨基只认识到其第一层含义,即形式上的纯粹民主,却遗忘更为重要的第二层含义,即走向真正民主之暴力镇压手段。在列宁眼中,纯粹民主(“普选制”)只是对自己任务的理解是否成熟的标尺,而完成任务本身只能依赖暴力性质的阶级斗争。考茨基的错误在于,他只从形式上看待立宪会议问题,以为极其严肃的政治问题可以用投票来解决,忘记了革命的利益高于立宪会议形式上的权力。革命利益只有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只有保持住作为无产阶级专政形式的苏维埃政权才能实现,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俄国走向社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因而,当立宪会议拒不服从苏维埃政权时,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的暴力手段将其解散也就成为它必然的命运,这也是无产阶级专政之下民主第二层含义的相应体现。

结语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对待立宪会议态度的明显变化有其自洽的逻辑,主要依据在于对革命不同阶段性质的界定及其对无产阶级提出的不同目标和任务。纯粹民主派的指责无视列宁革命社会主义世界观的完整性,更没有察觉列宁在具体革命形势之下的革命思想的转换,因而始终不得要领。但是,我们也需要铭记,无产阶级专政只是而且仅仅存在于起迄点明确的政治上的过渡时期。正如孟什维克中派领袖马尔托夫指出的,争论的焦点实质上不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专政,而应该是,专政的目的是巩固自己从而建立一种使得专政永久化的制度“还是相反,尽快地以这个革命阶级或几个阶级的有组织的主动精神和自治来代替这种专政”。⑤因此,评价立宪会议的命运,需以列宁革命思想的转变为前提。至于社会主义革命后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的关系问题,则应结合苏联的曲折道路重点来探讨专政应当何时结束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之后的民主。

注释

任晓伟:《走向十月胜利的强大纪律保障——十月革命前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政治纪律建设的思想》,《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第3~9页。

[俄]德·阿宁:《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一九一七年革命》,丁祖永、胡汉英、深法良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378~379、33页。

[德]考茨基:《无产阶级专政》,叶至译,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第24页。

[俄]亚伯拉罕·阿谢尔:《俄国革命中的孟什维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30页。

责 编/马冰莹

Abstract: Lenin's attitude towards the Constituent Assembly stems from his definition of the nature of revolution. After the February Revolution, the new phase of the revolution, which was then between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was transitioning to a socialist revolution, determined Lenin's support of the Constituent Assembly on the basis of the Soviet guarantee. After the October Revolution, the overriding interests of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in turn caused Lenin to dissolve the dissenting Constitutional Assembly. On the one hand,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has expanded democracy;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has been an indispensable tool of violence for moving toward genuine democracy. It is in the interest of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to dissolve the Constituent Assembly through the violent acts of the proletarian dictatorship. However, the applicable stage of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can only be the political transitional period.

Keywords: Lenin, Constituent Assembly, democracy, proletarian dictatorshipendprint

猜你喜欢
列宁民主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美国的民主与尊严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周恩来的民主观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