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围绕全面屏这一热点,智能手机企业2017年推出了一轮旗舰产品,在市场饱和甚至萎缩的背景下,全面屏成为拯救市场的明星。
1973年4月3日,负责摩托罗拉无线领域研发的马丁·库帕(Martin Cooper)把一台笨重的摩托罗拉电话带到纽约曼哈顿街头,通过陆上通话线路给竞争对手贝尔实验室负责人乔伊·恩格尔(Joel Engel)打了个电话:“乔伊,我在用移动电话给你打电话哦,一款真正的手持便携式电话。”
这一刻载入世界通信史。马丁·库帕拿的那部电话便是全球第一台移动电话。不过,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手机是没有屏幕的。直到1988年摩托罗拉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黑白屏手機摩托罗拉3200;1998年西门子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彩屏手机西门子S10。
估计当初马丁·库帕肯定想象不到,经过40多年的发展,手机已经从通讯工具进化为互联网终端,用户依赖手机进行浏览网页、地图导航、社交聊天、拍照看图。手机不但有了屏幕,还从黑白屏发展到彩色屏,尺寸更是越变越大,分辨率也越来越高。全面屏这一概念在这两年诞生,并在2017年成为行业年度热词。
苹果2017年9月推出十周年版iPhone X后,全面屏更是风靡全球手机市场。虽然有早有晚,但三星、苹果、小米、OPPO、华为、vivo等几乎所有国内外智能手机品牌都推出了全面屏产品,全面屏成为2017年各品牌旗舰产品的标配。
行业新风口
到底什么是全面屏?
全面屏是手机业界对超高屏占比手机设计的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手机的正面全部都是屏幕,手机的四个边框位置都是采用无边框设计,追求接近100%的屏占比。
市场上对于全面屏的争议一直不断。第三方市场咨询公司IDC认为,受限于现阶段的技术,目前仍没有一家企业能做到真正的全面屏,业界目前宣称的全面屏手机指的是超高屏占比的手机,还没有能做到手机正面屏占比100%的手机。
所以,真实屏占比达80%以上、拥有超窄边框设计的手机目前就可以称为全面屏手机。比如三星S8、三星Note 8屏占比为83.3%,iPhone X屏占比为81.49%,OPPO R11s屏占比高达85.8%。
全球第一部全面屏手机是由拥有面板技术的日本夏普推出的。该公司在2014年就研发并上市了全面屏手机Aquos Crystal,不过夏普当时没有使用全面屏这个概念,这款产品也未引起轰动。
真正把全面屏这个词汇和概念带入大众视野的是小米。
2016年10月,小米发布了全面屏手机小米MIX,全面屏这个词首次被正式提出。百度指数“全面屏”在2016年10月前的搜索指数为0,随后才开始冒出,2017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并在2017年9月因厂商之间的“海报战”达到了巅峰。
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为14.7亿台,同比增长2.3%,相较于前两年10%以上的增速,增速明显放缓,2017年预计也仅有4.2%的增长率。果然,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近几年以来罕见的萎缩,该季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416亿部,同比下滑1.3%,环比下滑0.8%。
不过,随着苹果、三星等品牌陆续推出全面屏产品,市场的颓势得到遏制。苹果全面屏手机iPhone X的推出正式宣告了手机全面屏时代的到来,每个智能手机厂商都期待着从中能分一杯羹。
IDC的报告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731亿部,在第二季度遭遇收缩后恢复反弹增长。全球手机市场增量放缓的大背景下,全面屏成为新的“风口”,带动了行业的增长。
抢先or为后
2017年9月之后,各种全面屏智能手机在市场上相继发布,在厂商们一轮又一轮的宣传中,全面屏渐渐成为用户选择智能手机的一个“基本配置”,不仅仅是各品牌的旗舰产品,连千元机也被安上了全面屏。
在众多企业中,小米是全面屏智能手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上游技术左右着行业的发展,早期进入全面屏市场的企业遭遇了技术不成熟问题。小米MIX推出后就因为良品率太低导致无法量产,所以MIX当时只是一款概念产品。据悉,小米曾做了4万多台白色版的小米MIX手机,但成品只有几百台。
和小米等企业相比,OPPO、一加等企业则姗姗来迟,这些企业直到2017年年底才正式推出全面屏智能手机产品,比小米晚了整整一年时间。
“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OPPO副总裁吴强表示,“并非所有新技术都是最早用越好,后来者也将有机会逆流而上,最重要的是要回归用户价值,技术只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手段。”
吴强透露,OPPO全面屏产品OPPO R11s的规划其实从2016年就已开始,那时OPPO就认定了全面屏提升了用户的视觉和交互体验,全面屏肯定会迎来大面积普及。所以OPPO一直在等待市场、用户需求、生态链和技术等都成熟时,选择最佳切入时间点进入市场,而不是抢发一个时间概念。
“有些东西需要观察,不能冲动。”吴强感慨,“比如,一种技术或者创新是不是一下子可以带来特别革命性的改变?如果不是,慢一点没什么。最重要的是,当你出来的那一瞬间,一定要比别人做得好,要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吴强还认为,当现在市场上各种五花八门的全面屏蜂拥而上时,对消费者未必有利。他以多年前的上网本为例子进一步解释:“在PC市场上曾风靡过一个物种叫上网本,当时很多厂商都扎进上网本市场,甚至有几家全面押宝。但上网本是以牺牲性能为代价换来便宜和轻便,最终并没有获得市场上的认可,几家PC厂商损失惨重,还有两家台湾企业自此一蹶不振。”endprint
事实上,在OPPO这么多年的经营过程中,有很多类似的案例。比如,OPPO在MP3行业中不是最先进入的企业,而是在这个行业快速发展且最热的时候才进去的,却快速做到这个市场领先的地位。
业内人士透露称,OPPO R11s给供应商下了1000万的订单,显示出OPPO对这款全面屏产品的销量充满信心。此前,OPPO R11智能手机实现了2017年6~9月份的连续4个月的单品销售冠军。
在全面屏计划上,姗姗来迟的还有一加手机。“真正打动我做全面屏智能手机的根本原因是全面屏所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全面屏具有独特的‘未来感。”一加创始人、CEO刘作虎透露。
刘作虎表示:“全面屏是业界最新的技术,作为一家持续创新的企业,一加推全面屏产品不是盲目追求显示面积和屏占比增大的数字,而是因为这样的产品更具未来感和科技感,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一加尊重技术的发展。”
无独有偶,刘作虎也强调,一加敢于做科技行業的“慢公司”,被部分人诟病的产品更新节奏并非是真正的“慢”,而是一种稳中有进的发展。一加手机成立的四年正是手机行业里竞争最激烈的四年,既有大品牌间疯狂的价格战,又有上千依靠互联网销售的小品牌诞生又死去,“慢”下来的一加存活了下来。
谁笑到最后?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INNO Research的预期,2017年全面屏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为6%,2018年飙升至50%,2021年高达93%。这意味着在未来两三年,全面屏大战中的企业将在技术、供应链、渠道服务等多方面拼实力。
事实上,经过7年野蛮生长之后,中国手机企业回归理性,不再只是单纯地在销售数量和市场份额上求大。在上游元器件不断涨价、市场增长趋于缓慢的大背景下,盈利成为所有手机企业最在乎的指标。
“手机元器件的成本比深圳房价涨的还快。”不久前,刘作虎在微博上抱怨了一把。刘作虎也说出了所有智能手机企业老大们的心声——由于上游供应链吃紧,元器件采购价格暴涨,智能手机成本越来越高。
目前,全面屏面板供应商有三家:三星、LG 和夏普,三星在中小尺寸OLED屏领域处于垄断地位。随着三星中高端机型全面引入AMOLED、三星高端机型全部采用柔性AMOLED、苹果iPhone X采用三星柔性AMOLED,包括三星在内的面板等上游供应链厂商都面临巨大产能压力。现阶段,谁能搞定供应链谁就赢了一半。
不过,吴强认为,从产品角度来讲,全面屏是一种基本属性,它对产品的提升其实是有限的。“就如同一个‘保健因子,没有不行,但有了也不一定会给你加分。”吴强表示,“不过,全面屏也有可能会成为一种‘激励因子。”
尽管如此,没有一个智能手机厂商会错过这个风口,尤其是在引领智能手机风向的苹果推出iPhone X之后。此外,在上游元部件一涨再涨后,智能手机企业的老大们急需一个升级涨价的理由让用户买单,全面屏正好符合这个节点。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了争夺存量用户的阶段,消费者已普遍接受过早期智能手机的教育,厂商拼的更多的是用户的忠诚度与品牌度。而随着消费升级,主打中高端市场的OPPO、一加、华为等品牌将受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