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元代艺坛“全能王”

2017-12-22 20:51王晶晶
环球人物 2017年22期
关键词:画马唐人赵孟頫

王晶晶

风华令忽必烈惊异 书画让乾隆帝赞赏

赵孟頫

(1254年—1322年)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国内重头的展览,总喜欢起个特别有意境的名字,比如:“遗我双鲤鱼”——上海博物馆的明代吴门书画家书札精品展;“千里江山”——故宫大热的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 “关山无限”——国家博物馆的纪念关山月诞辰105周年作品展……到了元代赵孟頫这里,故宫此次特展却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名字——赵孟頫书画特展。

赵孟頫的一生确实太难概括,因为实在是又复杂又全能。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算起来是正宗皇室贵胄、帝王苗裔;不幸生在了南宋末期,历经国破家亡、世事沉沦,最终选择出仕元朝,从忽必烈到元英宗,跨越5位帝王,越做官越大;更大的成就在艺术上,书法超迈唐宋,承续“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绘画上开启了文人画的新时代。“简而言之,他是位承前启后的书画大家,无论在创作还是对于后世的影响方面,均堪称一个里程碑式的领军人物”,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学者朱万章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写字藏锋

赵孟頫多才多艺,书法尤其有名,《元史》里讲:“孟頫篆籀(音同宙)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就是说,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各种字体,他都写得好,无不擅长。

这些字体里,楷书最值得说道。赵孟頫是著名的“楷书四大家”之一,前三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都是唐朝的,可见唐人在楷书上下了多少功夫,已然登峰造极,没给后人留什么发挥的余地。宋朝人都转而去写行书、草书了,柳公权之后400年间,空无一人,直到赵孟頫横空出世,与唐人并肩而立,可见其功力之深。

至于为何能有如此成就,只能说功夫苦中来,道在平常中。赵孟頫是彻彻底底的“字痴”,据史料记载他日书万字精气不衰,下笔神速“如风雨”。

“他的行书也很值得研究,如《陋室铭》《行书千字文》《楞严经》等。”朱万章研究了赵孟頫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颇有心得。“早年间,他在学宋高宗的基础上融入一点有限的己意;中期学魏晋,如钟繇、二王等;晚年再学唐人,从李邕、柳公权身上寻找借鉴。当然,在不同阶段,师承及书风也有所交叉,转益多师,但总体而言,一直是在与古为徒。”

特别强调古意,是因为赵孟頫所在的时代,正是改朝换代、沧桑变易之际,文化容易失范,古法不存。宋人雅到了极致,却不写工楷,也没人写大篆、隶书,赵孟頫不仅写行书、楷书,还把真草篆隶都研究了一遍,让整个元代的书坛丰富多彩。

世人因为赵孟頫身为宋朝宗室,甘愿在元朝当官,对他贬损很多,联系到书法上,说他的字太媚俗,软弱无力。看上去也好像是这样:颜真卿的字,一笔一画力透纸背,转折的地方遒劲沉稳,连一个点都锋芒毕露。而赵孟頫的字,圆圆润润,似乎没什么棱角。“其实赵孟頫的字,到了晚期,书风还是比较苍劲和练达的。”朱万章说。学赵体的话就会知道,赵孟頫写字藏锋,力在内,不外泄。

明代的书法家董其昌,一心想超越赵孟頫,大半辈子都在骂赵孟頫秀媚,但到了晚年,看到赵孟頫所写的《内景经》时,自叹不如,说此“乃吴兴(赵孟頫)生平神品,颇恨晚而获见。唐人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对赵孟頫的最后评价是“书中龙象”。书坛里“右军如龙,北海如象”,右军是王羲之,北海是李邕,意思是赵孟頫把两人的精华都吸收了,董其昌还说赵孟頫“超唐迈宋”,把他推到了极高的位置。

为文人画立精神

赵孟頫书画特展的海报,用的是其名作《秋郊饮马图》,创作于他59岁时。其实一生中,他创作了许多和马有关的画作,他学画最早学的就是马,去世后流传下来的作品,也以鞍马画数量为多。

赵孟頫自己曾说:“幼好画马,每得纸片,必画马而后弃去”,成年后还不无得意地说:“吾好画马,盖得之于天”,就是说画马是天赋,不由自主地喜欢。为了画马,他可以洋相尽出,给后世留下了“据床学马”的故事。

《石渠宝笈续编》中著录了一幅赵孟頫的《滾尘马图卷》。据说构思时,赵孟頫日思夜想,在心里想象马儿四蹄朝天的样子。有一天夫人见他午睡许久都没有起床,就打算进屋叫醒他,结果透过窗户缝隙,看见一把年纪的赵孟頫,竟然在床上学马在打滚,不由失笑。1760年秋,乾隆皇帝御览此画时,对赵孟頫大加赞赏,挥毫题下“前世应为支遁师,兴来每爱写权奇。何妨窗内窥如马,正是全身里许时。”

元代本就是鞍马画的黄金时代,蒙古人天生爱马,画家们也投其所好。但赵孟頫的鞍马画中,还是藏着不少特别的内容。

无论是《秋郊饮马图》,还是《人马图卷》,赵孟頫的鞍马画中,只要有人,几乎都是唐人扮相。在《人马图卷》中,他曾题字:“尔来得见韩幹真迹三卷,乃始得其意云。”说自己画马主要是继承唐人传统。在赵孟頫心里,宋朝人画鞍马也好,画人物也好,远不及唐人,“予刻意学唐人,殆欲尽去宋人笔墨”。也许是出于宋灭亡国的心态,赵孟頫打心底是看不起宋朝文化的,他一生都在和宋朝绘画拉开距离,宁愿在学唐人复古的基础上,再去创新。

除了画马,赵孟頫对于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而作为绘画上的全才,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山水画。此次故宫特展展出了其代表作《水村图》。明人王世贞曾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苏东坡),至松雪(赵孟頫)敞开大门。”《水村图》就是一幅为文人画树立精神的作品。

从唐至宋,中国山水画大体而言应该是勾勒填彩的风格,偏重平面化。尤其北宋以后,绘画工艳琐细,但是到了赵孟頫这里,情况开始发生改变。他在提倡古意之外,还提出“书画本来同”,以书法入画,比如用飞白画石,以篆书笔法写树木,使绘画充满了文人气韵。

《水村图》是赵孟頫改革、省减北宋画的一个典型代表。全卷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把荒村水乡的淡远苍茫表现得淋漓尽致。董其昌曾这样评述说:“此卷为子昂(孟頫)得意之笔,以其萧散荒率,脱尽董、巨窠臼”。意思是说,赵孟頫此画的技巧和风格,已超越了五代时期山水画大师董源、巨然的传统规范,代表着元代初期山水画的新面貌。

赵孟頫之后,元代山水画的四大家王蒙、黄公望、吴镇、倪瓒,其中王蒙是赵孟頫的外孙,黄公望是他的学生,“当年亲见公挥洒,松雪斋中小学生”,包括吴镇、倪瓒,都受到赵孟頫很大影响。

被束缚的心情

赵孟頫的书画成就高,来自于功夫下得深。他曾说“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这个愁,困扰他一生。

年轻的时候,愁国破家亡。赵孟頫的十世祖,是民间有名的“八贤王”——赵匡胤四子赵德芳。自五世祖秀安僖王子以后,这一脉赐第居湖州(今浙江吴兴),此后世居吴兴。

血脉流传,赵孟頫从小便才华横溢,聪慧过人。18岁时到临安参加国子监考试,成绩相当不错。如果按照正常情节发展,出身好、学习好,此后必是国之栋梁。

然而蒙古人来了,赵孟頫的忧愁,从此伴随一生。1276年,蒙古人占领临安。22岁的赵孟頫选择了做一个隐居的遗民。他写遗民诗,东躲西藏中渐渐安心下来做学问,把力气都用在诗书画上,渐渐有了点名气。

1282年,吏部侍郎夹谷之奇推荐赵孟頫入朝,被赵婉拒。然而天下眼看着安宁下来,难道就这么隐逸一辈子?5年后,元朝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宋代遗臣,33岁的赵孟頫终于决定入朝。

尚未到京師,京师里已满是关于他的神话。鲜于枢说他:神情简远,若神仙中人。忽必烈见到赵孟頫时,果然大为惊异,甚至让他坐在了右丞相叶李之上。

赵孟頫是顶着当贰臣的压力,带着一腔抱负来的。然而统治者毕竟是外来人,作为南宋的宗室,实权怎么可能因为长得好有名气就交到他手上。他多次向忽必烈提出辞职,忽必烈都不同意,折衷地给他安排个更大的官名。赵孟頫于是也折衷地抓住每次外放的机会,尽量远离统治中心。

这种被束缚的心情,他都画在了画里。在他最擅长也最喜欢的鞍马画里,那些马儿大多数都是被束缚的,不是被人牵着,就是被缰绳困在马厩旁,即便是《秋郊饮马图》,里面那些四散奔跑、吃草的马儿旁边,也都守着一位红衣奚官。唯一奔放的《滚尘马图卷》,画于1296年左右,是他外放离京后的作品,也许正是心境的表达。

为娘子代笔

愁闷人生里,爱情是赵孟頫的慰藉。他和妻子管道升的故事,在那个年代,如同神话。

结婚时,他35岁,她26岁。管道升简直就像是为赵孟頫而存在的,也是一位全能型才女,能诗,能书,能画,能刺绣。

两人婚后珠联璧合,感情至深。从故宫这次展出的《行书秋深帖页》中,就可以看出。这封家书共18行,132个字。以管道升的口吻,回复其婶婶,表达对长辈的惦念之情,还向婶婶讲述了家里亲戚的往来情况。

在贴页的落款处,字迹模糊,虽然署了管道升的名字,但很明显经过了涂抹。有学者猜测是赵孟頫代笔,因为从字迹上看,的确非常像是赵孟頫的字。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写到最后,可能是一时忘了,又突然想起,赶紧改名。

生活中,赵孟頫无疑是个“宠妻狂人”,若是有人夸管道升的词好文好书法好,他比别人夸自己还高兴。

管道升留下了一首很美的词。在相伴多年后,赵孟頫身居高位,看到名士都有美妾傍身,也有了纳妾的想法,管道升得知后,不哭不闹,写了一首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音同果)。赵孟頫看了,深受感动。

他们是心灵伴侣,管道升懂赵孟頫的压抑和苦楚。她曾作《渔父词》四首:“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回去霅溪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渔竿上画船。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劝丈夫归去。

1317年,赵孟頫被封为一品官,管道升也被封赠为“魏国夫人”。第二年,管道升身患疾病,赵孟頫向元帝请旨,要求带妻子回乡疗养,皇帝恩准。在归途中,管道升病逝。这给赵孟頫巨大的打击。3年后,他逝于吴兴。

猜你喜欢
画马唐人赵孟頫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德州立天唐人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投资收益分析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坚持不懈的李公麟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画马
唐人神股价腰斩波及股权质押
画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