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赛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和“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我国图书馆界服务理念开始转型,逐步进入智慧化服务阶段。智慧图书馆强调“以人为本”,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开放、互联、便利为主要特征,结合深层次的情境感知为读者提供更符合需求的智慧信息资源和人性化服务,从而实现精准服务。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经是当今高校图书馆界研究、发展的重要对象。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10-0235-02
当今各高校图书馆都在逐步加强图书馆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建设,馆舍配备计算机终端,兴建内部网络,建设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引入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OPAC)等,提升了图书馆信息传递和信息服务能力。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使得许多的传统图书馆逐渐向数字图书馆变化,再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的飞速发展和融合,使得新一代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智慧图书馆”诞生。
1 智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是我们图书馆发展的新形态,是基于新的信息技术的、具有人工智能的一个知识服务系统,让读者随时、随地、随心享受到图书馆资源的便利性,享受阅读的快乐[1]。我们可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它的含义:从智能计算角度来看,智慧图书馆=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设备,它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从数字图书馆服务的角度来看,智慧图书馆是指充分利用ICT技术,以运行进程阅览图书资料,预约座位等操作的数字图书馆;从感知的角度来看,智慧图书馆是感知智慧化和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的综合。
2 智慧图书馆的特点
2.1 立体互联
智慧图书馆能够使用多种通讯手段、多种通讯网络、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来实现图书馆、书籍、信息资源和读者之间的广泛互联,并将外界其他信息机构也联通起来,实现全方位的共享交流。
2.2 全面感知
智慧图书馆是一个综合性的智能化系统,包含着先进的智能设施、信息技术和服务理念。
(1)建筑智能化。通过对图书馆的建筑和馆内的各种设备嵌入智能装置和程序,实现对图书馆整体的一个综合管理和集中智能化控制。通过系统智能化的进行消防工作和保卫工作,系统能监测图书馆内的空气质量,能自动通风和消毒,确保室内的空气环境和人员的健康,它还能对温度、湿度、照明度加以智慧调节,控制背景噪音,为读者提供一个相当舒适的环境[2]。同时,智能化建筑使得图书馆自身、图书馆内各种机器设备在运行、保养、维护等方面更具优势,从而优化人力和物质资源的配置,达到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的目的[3]。
(2)信息资源智能化。将馆藏资源存储在“云”上,不需要像传统图书馆那样由图书馆集成系统厂商提供[4]。读者访问和使用图书馆的资源也不局限于计算机,可以使用其他智能化的移动设备。
(3)服务智慧化。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以及云计算,智慧图书馆能够把各项图书馆事务处理联系在一起,建立起一个智慧服务系统。通过感知技术还可以跟踪调查用户的阅读习惯,自动识别和感知用户的位置及其当前所从事的学习、研究、工作内容,使图书馆员能根据读者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及时向读者推荐个性化服务,同时提供三维实景地图导航服务、语音导航服务、机器人导航服务等。
2.3 智慧服务
出版社可以在书中植入芯片,这样图书馆的采编部门可以省去图书编辑工作,而流通部门只需要利用RFID技术,将扫描器一一扫过图书便可以轻松地完成入库工作。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检索系统查找所需图书,根据提供的图书相关信息到书架上进行查找,图书借助内嵌芯片给出响应,这样读者就能找到所需图书位置。读者通过自助借还书系统,只需要将自己的借阅证或者手机放到自助系统感应区上,系统就会自动完成借还操作,即方便了读者,也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2.4 协同与共享
智慧图书馆不是仅靠一家图书馆独立建成的,还需要与其他图书馆建立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各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进行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利用信息技术对各校图书馆进行协同管理。共享的信息资源能够随着数据库的更新而更新,某個智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有变化,其他智慧图书馆检索得到的信息结果也会变化。
3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3.1 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模式
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是一种协同互动的服务模式,借助物理嵌人和虚拟嵌入两种方式,将图书馆服务嵌入到需要信息服务的各个环节,从而提供泛在化的信息服务。
智慧图书馆可以将用户在虚拟环境下的信息行为和在图书馆实体环境下的信息行为相结合,将馆藏文献基本信息与用户档案信息相结合,构建能全面、真实反映用户个性特征和需求特征的用户模型,并通过智能移动设备和感知技术自动识别、感知用户的位置及其当前所从事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内容,主动地推送关联信息,提供真正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5]。
3.2 多时间与多空间结合的多元化服务模式
多时间、多空间的服务模式是智慧图书馆服务的时间延伸和空间拓展。我们知道传统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是有限的,但智慧图书馆凭借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基础技术建设,能做到全天候的开发,不间断地为广大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智慧图书馆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支持下,借助云技术打破空间的约束与限制,利用云地两端搭建的现代远程服务平台。读者们利用智能设备就能够在任何地方利用图书馆资源。
3.3 高度智能化的创新服务模式
智慧图书馆与以往的图书馆最大的不同就是,把智能技术融入到图书馆的建设之中,智慧图书馆是拥有智能建筑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创新数字图书馆。所以智慧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也是具有高度智能化和创新意义的服务。
(1)智能门禁系统。智能门禁系统主要的功能是图书馆入馆数据统计和图书防盗。馆员和读者都通过智能借阅卡刷卡入馆,系统自动识别将门打开并获取人员相关信息,数据立刻传递到图书馆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系统通过连接相关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可以得出各类人员的入馆次数和时间。并且系统还会通过整理读者借阅信息向读者的手机、邮箱等推送馆内相关服务。若有读者携带未办理借阅手续的书籍通过门禁系统,则会触发警报器。
(2)智能导航服务。进入图书馆后,智慧图书馆为对图书馆布局不熟悉的读者提供三维实景地图导航服务。导航将图书馆按比例实景呈现,读者可通过触屏点击各个功能区进行查看。甚至可以提供无控制台的导览服务、语音导航服务、机器人导航服务等。
(3)自助选座服务。读者通过自助选座设备,刷卡查看图书馆座位并进行选座,已选定的位置不能再被选择。学生离馆经过门禁刷卡时,系统会自動释放该座位。系统还提供“暂时离座”功能,为需要临时离开的读者保留座位,超时后再释放座位。运用自动座位选择系统,可以在图书馆高峰期避免读者之间产生矛盾,解决了以往的不文明占座行为,提高了图书馆座位的使用率,方便了读者。
(4)书刊的智能管理。对图书馆所有纸质书刊进行技术改造,在芯片中装一个发光管和声音芯片,通过仪器感应可以发出声光响应。这样读者可以利用图书检索仪器去书架上查找所需图书,而且图书管理人员只要通过在图书检索器中输入要检查数据信息,然后沿着书架依次扫描,就能根据发出的声光响应来发现错误的排架和查询书籍。这样图书馆错架乱架整理工作的效率会大大提高,降低了以往找书整架所消耗的大量精力和时间。
4 结语
总之,数字图书馆是典藏观的终结,智慧图书馆是“数据生命”的开始;图书馆应在“业务”“用户”“技术”中寻求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智慧图书馆是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只有用技术服务于人,以人文本,才能很好地发展我们的智慧图书馆。
参考文献
[1]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1).
[2]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7).
[3]马水松.高校智慧图书馆探析[J].图书馆学刊,2016(7).
[4]谢芳.论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功能与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14(6).
[5]刘丽斌.智慧图书馆探析[J].图书馆建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