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平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2015年,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相继成立。201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中国自贸试验区开启“1+3+7”扩展试点新格局。2017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也做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同时要求福建省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开放。这为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根本方向。根据上述精神,本刊专访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赵晓雷教授。
《领导文萃》:如何理解自贸试验区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
赵晓雷:2010年以来,在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主持下,全球贸易投资进入了规则重构谈判周期。这些谈判以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为中心,在WTO框架基础上对国际贸易和投资制定更高标准的规则,以求凭借其在全球市场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的优势,继续掌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话语权和引领权。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贸易不平衡,弥漫了一种反经济全球化和多边化的情绪,用隐形保护主义构筑新贸易壁垒。据WTO统计,2016年世界贸易增速仅为1.7%,为2009年以来最低值,低于2.2%的预测值。
中国是当今世界主要经济、贸易大国,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往来。而“规则重构谈判”会对中国的经贸利益有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形成“规则压制”的挑战。组成TPP的12个亚太经济体中,大部分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组成TTIP的美国和欧盟是中国第一、第二大贸易伙伴。美、欧、日主持的“超级FTA”由7国集团组成,其中大部分经济体与中国签订了FTA协定。TPP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0%,TTIP占全球经济总量的50%和贸易总额的30%,TISA占全球经济总量的近70%。这些在WTO全球框架之外的封闭型、半封闭型投资贸易协定直接阻隔中国的主要进出口市场,对中国全球投资和贸易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规则重构谈判”在贸易规则、投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竞争中立、争端解决机制、金融服务业开放、环境保护、产品安全等法律和规制层面对中国形成挑战,一些规则直指中国经济及治理的结构性弱点。美国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主要原则是追求“更加公平、更加自由”的贸易,若美国商业利益受损,将运用国内法反制他国。对以上形势如果缺乏有效应对的思维和措施,将损害中国的全球化利益。
面对全球经贸体系和治理规则的新一轮调整,中国的战略思维是: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也是建设性的受益者。中国并不挑战现行世界经济体系,而是以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积极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同时,中国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以开放促改革。基于这样的战略思维,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双边、多边FTA谈判和BIT谈判,使世界各国都能有效利用包容性投资和贸易规则安排以促进发展。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呼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对内则是通过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貿易试验区成立。2015年,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相继成立。201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中国自贸试验区开启“1+3+7”扩展试点新格局。自贸试验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通过政府职能转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投资领域、服务领域和金融领域开放,完善法制领域制度保障等适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试验,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形势下,自贸试验区彰显中国积极、主动、全方位开放的态度。2017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上海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当好标杆,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亮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
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成为投资贸易自由、规则开放透明、监管公平高效、营商环境便利的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健全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准入和有序竞争的投资管理体系、促进贸易转型升级和通关便利的贸易监管服务体系、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和有效防控风险的金融服务体系、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政府管理体系。通过改革系统集成,成为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城市核心功能的关键词应该是开放、创新,核心功能标志是“四个中心”“科创中心”,以及自贸试验区发展成为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开放的功能主要体现为着重提高国际开放水平,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成为中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标杆;创新的功能主要体现为着重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形成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优势,提升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的首位度。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做出重要批示,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做出充分评价,“总体上实现了初衷”。指示上海自贸试验区要“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研究明确下一阶段的重点目标任务,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李克强总理也作出批示,要求围绕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继续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探索,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endprint
在3年建设的良好基础上,上海自贸试验区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把握基本定位,强化使命担当,明确重点目标任务,开启新的建设篇章。
《领导文萃》:在您看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最大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赵晓雷:从3年建设实践考察,试验区建设围绕制度创新这一基点,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为主线推进主体建设任务,先行先试一系列改革举措,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制度创新、贸易监管制度创新、金融开放创新、法制保障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有效的建设成果。可以从3个方面对试验区制度创新进行分类识别:
第一,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主线,遵循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逻辑,构建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场准入及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率先实现政府职能由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
第二,以主动对接国际贸易投资高标准、培育功能与政策创新为主线,遵循投资、贸易便利化及金融开放创新的改革要求,先行先试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航运等方面的开放措施及监管创新,形成一套适应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模式。
第三,以提高法制保障、优化法律环境为主线,根据行为规则和监管制度协调一致原则,推进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設。
《领导文萃》:上海自贸试验区新一轮发展要如何进一步把握国家战略基本定位?其新一轮发展路径是什么?
赵晓雷: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国家战略需要。试验区新一轮发展要进一步把握国家战略基本定位,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第一,扩大开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通过结构性改革,改善制度供给条件,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活动和效率,构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第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促进培育发展新动能和国际竞争新优势,促进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扩大有效供给,为推动经济转型并保持中高速增长、迈上中高端水平作出新贡献。
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为了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新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在全面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中,试验区应特别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和坚持开放发展。在创新发展方面,看重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培育创新推动的引领型发展先发优势。在开放创新方面,着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标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同时为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提供制度条件、技术条件支持。
上海自贸试验区新一轮发展路径应该是:
第一,在评估总体基础上,对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障碍作出识别分析,以便于补齐短板,全面实现改革目标。例如,在市场准入管理改革方面,“证照分离”改革的着力点要从减少审批、简化审批转到构建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分离的现代商事登记制度,解决“自由准入”“特许经营”“登记准入”的监管衔接问题;又如,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存在着各系统信息标准不统一、流程电子化不统一、功能模块不兼容、数据信息在各部门间的融合程度不高、各系统的业务覆盖面不广、服务链较短、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缺失等障碍;再如,在贸易便利化、国际航运、金融开放创新方面,存在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覆盖面有限及上线运作的业务较少、通关成本缺乏国际竞争力、物流综合运作效率不高、海运国际中转集拼发展缓慢、跨境资本融资渠道和融资平台尚需拓展、适应大规模高频次跨境资本流动的金融监管制度和工具仍需优化等障碍。针对这些短板和弱项,要着力于制度设计、制度建设、制度运行、制度维护等环节,使制度创新沿着点(试验点)、线(管理条线)、面(综合管理界面)系统集成,率先形成和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和产业集聚。
第二,对照高标准经济全球化治理规则,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贸合作竞争新优势,力争建设成为开放度最高、监管最便捷高效的自由贸易园区。高标准经济全球化治理规则有不少要素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要求的,与中国的深化改革也是兼容的。上海自贸试验区要对照最高标准,推进产业规制、市场监管、行政管理等层面的深化改革,继续保持先行先试的领先地位,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
《领导文萃》:福建自贸试验区设立两年多,取得了哪些成绩?
赵晓雷: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区内总面积118.04平方公里,包括福州、厦门、平潭三个片区。挂牌两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改革创新试验田、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扎实推进各项试验任务,推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改革试点,实现了一批重点领域的创新突破,具有福建特色、对台先行的制度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是自贸试验区的历史使命。自挂牌以来,福建自贸试验区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广泛开展对比试验、互补试验,倒逼形成创新解决方案;坚持创新系统集成,形成一批内容丰富、功能完备、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经验集群,拓展改革综合效应;坚持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探索降成本、补短板、促提升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拓展了试验深度。同时,自贸试验区还坚守风险底线,构建以信用约束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确保扩大开放与风险防控同步到位。
截至2017年2月,总体方案186项试验任务已实施172项,9批225项创新举措中多达80项为全国首创。其中,“一照一码”更是成为全国范本。数据显示,从挂牌到2016年底,福建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48550户、注册资本9447.72亿元,分别约占全省同期的1/5和1/2,新增企业数和注册资本分别是挂牌前的3.15倍和4.25倍,增速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前列。endprint
在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两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对福建自贸试验区两年来取得的重大进展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出两年来,福建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一批独具福建特色、对台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成果,自贸区建设各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望珍惜机遇,不负重托,及时总结评估,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抓紧谋划下一阶段深化试验的重点目标任务,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特别是进一步发挥沿海近台优势,在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上发挥更大作用,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开放大局。李克强总理、俞正声主席和张高丽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也批示要求各有关方面支持福建等自贸区大胆先行先试。
《领导文萃》: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如何推进福建自贸试验区下阶段的改革创新工作?
赵晓雷:福建各级各部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自贸区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按照中央的部署,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开拓创新,在深入总结评估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并研究部署抓好自贸区下阶段的改革创新工作,具体包括: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提升建设水平;深化制度创新,加强改革系统集成;突出对台特色,持续先行先试;紧密对接海丝核心区,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上述深化改革的举措,为推动自贸区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开放大局做出新的贡献。
《领导文萃》:从上海、福建的发展中,您认为自贸试验区要成为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的功能培育引领区,应该实施哪些方面的创新?
赵晓雷:第一,创新与开发相融合的发展理念。发展理念要循着科学规划—制度创新—政策体系—发展机制的线性节点展开。科学规划要求根据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巩固现有资源优势,优化要素配置,减少要素转移成本,促进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是根据规划要求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条件,包括有效的产业规制、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规范的法律保障和争端解决机制、高效率的公共服务体系等。政策体系是围绕制度创新所制定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发展机制是市场—政府互相约束、激励相容的运行和操作规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首要任务,着力为企业投资经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配套完备的设施、共享便捷的资源。
扩大开放、功能培育与监管制度创新是相联系的,监管制度和治理能力跟不上,是对扩大开放形成短板制约;而如果不扩大开放,监管制度改革创新也就缺乏目标及实验条件。国务院《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在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方面提出了新的改革开放任务,即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加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建设人民币全球服务体系,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实施更高标准的“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贸易监管制度,取消或最大程度简化入区货物的贸易管制措施,最大程度简化一线申报手续。这些开放措施是与创新监管制度,提升监管能力,建立和完善金融风险、口岸风险防控体系相联合的。在国际金融方面,中国的经常项目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2009年不到1%,2016年达到25%。随着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人民币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不仅可被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还要在国际资本市场可以进行交易。为此,就需要有健全有效的资本跨境流动监管体系。上海自贸试验区要探索建立宏观审慎监管、资本流动监管、金融行为监管相结合的金融监管制度,实现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目标,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金融链接端。
第二,招商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争取投资开放政策的基础上,构建投资准入“单一窗口”管理服务制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服务制度、跨境投融资服务平台,以及规范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管服务。构建良好的金融环境,扩张银行存贷总量规模,为招商提供信用和信贷支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整合财政资金、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建立支持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体系,扶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积极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地方政府在法定权限范围内,结合产业规制及发展方向,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支持对就业、经济发展、技术创新贡献大的项目,降低企业投资和运营成本,依法保护投资企业及其投资者权益,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三,商业模式、产业业态改革创新。着重培育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和技术手段的商业模式及产业业态,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全产业链集成服务供应模式、内外贸一体化新型贸易业态、投融资及股权交易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园区及区域运营商(总部经济)计划等,适应企业营运功能、管理功能集约化运作的需要,筑就招商、造商、营商功能优势。自贸试验区成为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平台和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特别是,自贸试验区应该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高地。“中国制造2025”要将中国制造从低端、廉价引向中、高端现代制造。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不单是发展产业,更重要的是变革生产模式和培育发展尖端技术。变革生产模式就是要从“工业2.0”的劳动密集、人口红利特征变革到“工业4.0”的数字化、电子化、技术红利特征,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培育发展尖端技术就是要選准国际尖端、中国紧缺的核心工业技术,实施科技创新,提升中国制造的装备及技术水平。
《领导文萃》:与此相联系,如何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
赵晓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为了破解发展难题,实践新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在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中,试验区应特别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和坚持开放发展。着重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培育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先发优势。着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标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试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服务贸易、金融服务业的对内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同时为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提供制度条件、技术条件支持。endprint
第一,与扩大开放、培育功能相适应的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开放型经济管理制度体系。
与扩大开放、培育功能相适应的國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开放型经济管理制度体系,覆盖了自贸试验区主要任务和措施的大部分内容,建设的要旨是主动适应全球化经济治理新形势新格局,主动对接国际贸易投资高规格新标准。试验区要对照国际高标准投资准入及保护规则促进投资领域开放,对照国际高标准贸易规则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应对全球资本流动自由化发展趋势试验金融开放创新监管制度,把培育功能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形成一套适应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的管理体制和监管模式。促进培育发展新动能和国际竞争新优势,促进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扩大有效供给,为推动经济转型并保持中高速增长、迈上中高端水平提供新的基础。
第二,建设更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准入及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体系。
建设更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准入及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体系是试验区的核心任务,建设的要旨是率先实行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和建设既符合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要求、又适应我国工业化及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行政管理体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适用于境内外投资者的一致性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对各类市场主体准入管理的统一要求,符合国际通行的商事登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政府职能由以控制和配置资源为主转变为以提供监管服务、维护市场秩序为主,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事中事后备案制管理和行为监管,率先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公开制度及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协助工作机制、竞争中立操作制度。率先建立以市场主体首负责任为机制的综合监管制度,政府监管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构建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以及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执法联动、措施协同的工作机制。
第三,与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相适应的法制保障制度体系。
与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相适应的法制保障制度体系是试验区的重要任务,建设的要旨是行为规制和监管制度的协调一致,优化治理体系和法律环境。建立与自贸试验区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作出调整。省(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自贸试验区的地方性法规,引领和保障试验区的改革发展。建立完善司法保障及权益保护制度,建立试验区国际商事仲裁制度,成立试验区专利、商标、版权合一管理的知识产权局,建立公平交易及商业合同的平等保护司法制度。在法律以及适用法律的司法机制建构中,充分尊重商事主体自治的愿望与能力。建立自贸试验区仲裁院,制定自贸试验区仲裁规则。在仲裁院基础上可以设立国际性的联合调解庭及专业性的调解中心,完善自贸试验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
《领导文萃》: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推动全国深化改革,那么,复制推广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赵晓雷:2016年11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推广工作的通知》(国发【2016】63号),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自贸试验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将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投资管理领域:“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改革”“税控发票领用网上申请”“企业简易注销”等3项。
贸易便利化领域:“依托电子口岸公共平台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单一窗口免费申报机制”“国际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制度”“出境加工监管”“企业协调员制度”“原产地签证管理改革创新”“国际航行船舶检疫监管新模式”“免除低风险动植物检疫证书清单制度”等7项。
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引入中介机构开展保税核查、核销和企业稽查”“海关企业进出口信用信息公示制度”等2项。
第二,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包括:“入境维修产品监管新模式”“一次备案,多次使用”“委内加工监管”“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大宗商品现货保税交易”“保税展示交易货物分线监管、预检验和登记核销管理模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保税货物流转监管模式”等7项。
《领导文萃》: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对深化改革的意义何在?复制推广的具体路径有哪些?
赵晓雷:其意义概括地说主要是:一是扩大开放,推进投资管理体制、贸易监管体制深化改革。二是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三是功能培育,促进产业升级和贸易转型发展。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的具体路径是:
第一,全国一体化路径。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包括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及投资管理领域的改革事项。这类制度的复制推广应该是全国一体化路径,可以全面嵌入国家治理体系,最大限度释放制度红利,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操作节点是增强行政管理透明度、法治化和服务性,减少政府对市场和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强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
第二,区域一体化路径。贸易便利化领域、投资及市场准入领域的制度创新主要是适应开放型经济和现代市场体系发展需要,培育功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竞争力。由于国内外高端生产要素和企业的集聚有相应的区位条件、技术条件和制度条件要求,所以这类制度模块复制推广的路径是区域一体化,即在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产业结构、国际化发展等要素一体化的区域范围内实现复制推广,形成区域价值链。
第三,特殊区域以点带面路径。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及检验检疫制度创新具有一定的专用性,应在全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作点状复制推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要成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辐射的示范区,实现保税区向自贸区的转型,并将改革措施和制度向所在城市辐射,带动所在城市深化改革。
制度复制推广不是简单的异地移植和套用,而是其他区域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溢出效应和诱致性变革效应影响下,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主动进行适应性调整的再创新过程。以制度创新的复制推广牵动全面深化改革,是自贸试验区实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要途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