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侠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基于职业技术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于海侠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教育需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三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了全面课程改革,拓展了职业教育资源,建立了专业诊断与改革制度,建设注重需求、以人为本、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技术技能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招生人数逐年递增,而各省高考考生数量却每年在递减,最终导致高职教育生源质量不断下降。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却不断提高,致使许多高职院校面临招生难、管理难、教学难和就业难的困境。[1]要想摆脱困境,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强化特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职业教育吸引力,以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社会所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基本都是通过职业教育的课程教育来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便是课程建设与改革,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2]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高职院校便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课程改革。但目前的课程改革依然主要集中在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管理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改革者主要是真正承担建设与改革任务的一线专任教师和教研室主任等,开展的课程改革的范围也仅局限在专业核心课程上。为突出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单项实训或单元实训课程的比重,以此来加强对学生某一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但从整个人才培养目标上看,它是分散的、局部的,缺少统一、整体、良好的职业素质教育。为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缩小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开展全面的课程改革。[3]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以职业需求为引领,以技术技能为特长,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职业、技术、素质”三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高等专门人才工作为中心,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实施全面的课程改革。通过全面教学改革,牢固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以满足需求为标准的质量观,尊重与爱的教育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观。
“职业、技术、素质”三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全面课程改革是以专业为单位,将以学科专业知识学习为主的课程体系转变为以技术技能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职业技术技能教学标准,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专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要求,紧贴专业岗位实际工作要求,重构原有课程体系,以现行的行业企业的短期高技能培训标准和培训教材为参照,融入基本知识和人文素质要求。新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精简够用,宜少不宜多”的原则,形成由若干课程支撑的专业技术技能课程体系,突出专业教学与行业企业高技能培训的衔接,突出专业教学对学生职业技术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全面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公共素质等课程与专业培养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基本依据。
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确立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再仅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知识素养与职业素养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4]
如今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必定要走出国门,无论是《华盛顿协议》还是《悉尼协议》和《都柏林协议》,本质上都是对经过专业工程教育训练的学生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和从业能力认证。[5]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国家战略,内容上要涵盖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所包括的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与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12项内容。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的理念。制造2025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无数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单位的高等职业教育,需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此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需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规范、职业技能标准等,以满足学生就业需要。
高等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无论是基于职业工作体系还是基于学科知识体系,都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征[6],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
表1 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区别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素质、创新创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使其达到社会的要求。按职业岗位能力和创新与创业教育的要求,构建专业职业技术技能课程,最终形成由公共素质课程、技术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技术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它以技术知识、技术工具、技术程序和技术精神等形态和方式存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和课程中。[7]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组织教学多以学科为本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了高职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且往往依据已经成型的教材,每段时间安排讲什么内容都是标准化的,提前设定好的。课程内容明显与企业现实生产脱节,甚至有些知识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并且所授内容中缺少对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8]
全面的课程改革是由学生最终取得的学习成果反映课程目标的成果导向教育为主。[9]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和具体课程特点,综合考虑职业技能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操作规范和职业岗位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来设计课程内容,形成融技能训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综合课程。
虽然选择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成绩很低,但他们具有形象思维强于数理思维、实践学习强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强于抽象能力等思维、学习、能力的显著特点。目前,我们要对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技术技能为特长、素质教育为主线、适合学生为前提的“三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针对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我们要积极实施“理实一体”、“学、做、教”或“教、学、做”或“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普遍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并辅以一定数量的微课、PPT、动画演示等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广泛运用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按照“实践—探究”的学习途径,通过“理实一体”、“学、做、教”或“教、学、做”或“做、学、教”的实践结合,来开发“学生主体、教师指导”的教学模式。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追求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大化,从而提高学生以实践思维为主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符合技术技能要求的实践能力,进而实现对学生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要做好基于工作过程和成果导向的课程开发、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等工作就离不开教学资源的建设。[10]而目前传统教材、题库、PPT课件等课程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企业的培训需要,致使高等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显得捉襟见肘。为配合全面课程改革,要加强建设基本资源、网络资源和拓展资源。基本教学资源除传统教材、题库、PPT课件等外,还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项目内容、技术目标要求、教学指导或技术技能操作要点、工作岗位的典型案例分析等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资源还要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视听技术,以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教育。为增强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发建设拓展资源。拓展资源应体现行业发展的前沿业务、前沿技术和最新发展成果。[11]
在知识体系的教学计划中,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课程考核评价一般为一次性终结考核,基本是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掌握程度的考察和考核,无法准确反映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力。全面的课程改革则消除了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界限,形成理实一体化课程,根据各门课程中的具体项目要求,把评价模式由终结性考试转为过程考核,以学生各个阶段的获得成果为标准。获得的成果主要为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取得的成效。[12]可化整为零,实行“累积计分法”,真实评价学生学习过程“获得”情况。最好将相关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以考证代替考试考核。
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中的难点,它涉及到课程体系的重新设置、课程标准的重新编制、教材的重新编写、实训条件建设等方方面面。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真正推行者和落实者,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取决于教师。[13]正所谓“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职业院校的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还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理念,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增强技术技能水平。”面对目前的职业教育现状,教师只有更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重视专业能力的发展,强化所有成员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和技术规范,真正的课程改革才能开始实施,课程改革也才可能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14]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既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更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驱动力。[15]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达到预期经济效果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教育质量来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和优秀人才,因此持续改进就成了学院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16]各教学单位(院或系)要建立基本的教学改革评价诊断制度。专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病症”,教学改革评价诊断是观察专业发展的历史状态,对专业进行体检,查找症结。要建立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促进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建立起自我完善的质量保证机制,持续不断地改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不断适应产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要。
总之,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高职教育都在向新的深度延伸。面对全面课程改革,既需要勇气和信念,又需要智慧。只有依据教育目标持续推进全面课程改革和重视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才能提升专业与课程建设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增强职业教育的魅力。
[1]宋兴甫.以课改教改为抓手 提升高职内涵发展[J].机械职业教育,2016(3):19-21.
[2]张荣庆.对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3):110-111.
[3]张玉武,张云敏.“2+1”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9(10):59-61.
[4]刘振云.基于高职教育目标定位的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6(24):104-105.
[5]沈洁,周本卫.国际工程教育学历互认背景下的专业建设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9):197-200.
[6]李学锋,黄燕,杨蓉.高职课程开发理念、模式和技术的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2):75-76.
[7]徐宏伟,庞学光.技术内涵转变的职业教育意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1):15-20.
[8]钱伟荣,黄盈.综合职业发展观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1):72-75.
[9]王明海.成果导向教育的高职课程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5):68-72.
[10]康兴娜,李勤道.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几点认识[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02-104.
[11]周建松.以教学资源库建设为抓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76-78.
[12]李春美.成果为本的成人教育教学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36):21-23.
[13]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5(11):15-18.
[14]赵静静,徐新民.论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J].教育探索,2007(1):26-27.
[15]林坚.“卓越技师”教育理念下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6(22):109-111.
[16]杨辉.运用PDCA改进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探讨[J].检验医学教育,2011(2):5-8.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Course Reform Based on Professional Technical Qualities Education
YU Hai-xia
(Jil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Jilin 132013,China)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ever-changing needs for the skilled talent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needs to be constantly reformed and explored.Under the"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 talent training mode",Jil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carries out the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reform,expands the vocationaleducation resources,setsup a professionaldiagnosisand reform system,and establishesthe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The people-oriented system values requirements,and is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and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These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curriculum reform;technology and skill
G712
A
1009—7600(2017) 10—0063—03
2017-05-12
2016年度吉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6ZCY070);2016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课题(JGJX2016C81)
于海侠(1978—),女,辽宁凌源人,讲师。
[责任编辑,抚顺职院:陈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