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印刷专业大学生就业工作思考

2017-12-19 10:10李萍纪尚革刘琳琳
今日印刷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印刷毕业生大学生

李萍+纪尚革+刘琳琳

2004~2013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跌宕起伏,中国印刷业经历了一个规模快速扩张、结构急剧变化的过程。这一时期,中国印刷业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以17%的年平均速度增长,行业整体规模扩大了近4倍。但在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变革的今天,互联网与印刷行业加速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当前,全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加之转型期印刷包装行业对毕业生在各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得印刷院校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如何做好印刷行业发展趋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行业发展趋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以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与数字媒体学院为例,对2014~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行业就业整体处于下滑趋势。下面简单从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学校培养和大学生认知等方面进行就业现状阐述。

1.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有数据表明,自2015年4月以来,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幅度逐渐下降,且人社部提供的全国100多个人才市场数据分析也表明了,我国就业和招工人数均有所下降。再如图2所示,我院近五年来校招聘的单位数量和岗位数也在逐年减少。这些数据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大学生就业有严重的影响,一方面使得岗位不足和就业结构性之间的矛盾持续存在,另一方面让企业降低成本和大学生期望高薪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2.不协调的学校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供给导向”培养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且印刷行业更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但很多高校在大学期间人才培养中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储备的“宽基础、宽理论”教育模式,很多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行业需求和发展严重脱节。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学生迫于考试而被动吸收大量专业知识,却对行业发展几乎一无所知。

另外,高校的就业机制也不健全。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开始进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没有建立完善的、系统的、与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就业指导体系,并未真正实现大学教育向“需求导向”型教育的切换,使学生缺乏专业的、有效的就业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3.95后的“慢就业”心态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我院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不高、对行业发展不了解、对岗位职责不清晰。我校的情况绝不是个例,这应该是整个印刷专业学生的共性问题。很多学生通过实习发现印刷行业的工作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喝茶、看报,而是每天要面对嘈杂的机器和难闻的油墨,更有倒班制度让他们很难接受。大学生这样的认知一方面与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完善有关,更多的是95后大学生自身“慢就业”的心态。

近几年,随着信息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巨量资讯信息对95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行为有着全方位影响,他们对新事物、新媒体和新技术的适应和接受能力较强,有着较强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但他们个性张扬、注重自我、心理承受性较弱、厌烦传统说教方式等,这些鲜明的特征使其在对待就业时更加随心所欲。例如,在择业时抱着“工作那么多,世界那么大,我想多看看”的心态,刚入职场时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当遇到一丁点不公或感觉不爽时,要么用脚投票、拔腿就走,要么用手投票、借助各种各样的媒介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有些学生抱着“不将就、不着急”的“慢就业”心态,先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体验一番与自己生活的社會环境不同的生活。95后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变化让用人单位面临着“招不来、留不住、待不长”的人才困境,很是尴尬。

印刷行业发展趋势下“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建议

1.健全就业教育体系,培养“需求导向”型高质量人才

高校应结合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健全就业教育体系。例如,构建四年制的就业教育体系,让大学生在每个阶段对专业、行业、就业有不同层次的认知,让他们对专业有认同感,明确知晓印刷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的岗位和发展空间,提升就业率和初次就业稳定性,避免人才流失等现象的发生。建立“互联网+印刷”的就业服务平台,使就业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互为补充、有机结合,增加信息的传播速度和透明度。通过QQ、微信、企业走访等形式加强对毕业生的再服务和再教育,不仅方便学校掌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稳定率,了解行业需求,更让毕业生们感受到“娘家人”在身后,当在工作中遇到任何迷茫、挫折时都有人可以倾诉,给予指导。

2.加强互动交流,提升企业用人质量

企业是大学生筑梦、圆梦的平台,因此,企业应加强与高校、大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据统计,每年有90%以上来校招聘的企业在招聘结束后没有再与学校有过互动交流,不仅让学校不知道每家企业的招聘情况是否良好,也没有给予学校更多的人才培养建议。当第二年来招聘时,却抱怨去年招聘效果不理想,学生存在哪些问题等。还有,70%的毕业生在就业意见反馈时说到招聘和现实工作的落差。一方面表现在有的企业来校招时会过分宣传企业,夸大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当学生去工作后发现与宣讲不符,一年后还在车间当学徒,还在滚凹版滚筒等,这与95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就业观不符,让他们有落差;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在企业得不到人文关怀。一些单位的人力资源人员在招聘时与学生很亲近,但当学生去单位后就成为了上下级关系,不再关心他们的需求,不再关注他们的发展和成长,这些都是成熟较慢、心里较脆弱的95后大学生所不能接受的,感觉他们被在企业的“娘家人”无形中抛弃了。在学校时,老师常对大学生讲:“你们选择的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未来。”但企业不重视人才培养时,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不同时代孕育的学生特点是不一样的。因此,希望企业能够在招聘时更加真实,在用人时多一些人文关怀,只要给予毕业生足够的平台,他们定会发光发热。

总结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现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就业。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因此,“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只有针对目前印刷行业发展总体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总结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学校育人过程创新、企业用人思路改变,必会迎来行业的另一个春天。endprint

猜你喜欢
印刷毕业生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
把心交给印刷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