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彩霞 Wang Caixia
高铁的发展无疑给沿线城市带来巨大发展潜力,但沿线城市众多,不同规模及影响力的城市得到的发展机遇及发展空间也不同。大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较大,进而能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发展机遇,小城市若不能清楚地找准自己定位,与大城市进行同质竞争,则容易在竞争中迷失自我,处于不利地位[1]。小城市在面对高铁机遇时,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城市职能,如何与沿线及区域中与其他城市进行配合,成为摆在城市建设者眼前的难题。本文以洪泽高铁新城为例,旨在分析小城市在面对高铁机遇时,如何把握有利因素,避开不利条件,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沿线城市的发展中赢得先机。
宁淮城际铁路为“纵四”中部通道的组成部分,线路全长205km,起点南京,终点淮安,途经六合、天长、金湖、洪泽,为双线一级铁路,设计速度250km/h,为客运专线双线铁路,计划在2019~2022年实施。该线路为贯通江苏省中部地区的省级主通道,承担苏北腹地与苏南地区的快速联系,增强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对苏北地区的辐射作用(图1)。
洪泽计划借助高铁站的建设,拟形成以高铁站为核心,构建长途、快速公交,公共停车等一体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并明确了以高铁站场为动力源,通过办公商务中心、大型城市绿地、高端社区等重要城市功能的导入,力图将高铁站周边打造成为集交通枢纽、商务办公、星级宾馆、商业购物、文化休闲、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片区。
现状建设主要集中在基地西南角的朱坝街道,未来宁淮城际高铁站和路网的建设将触发规划区的功能结构重组。
现状总用地为面积15.75km2,其中以农林用地为主,占总用地面积70%,其余用地中水域占地7%,村庄建设用地12%,城市建设用地占用11%。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358.37hm2,主要以工业用地和三类居住用地为主,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朱坝镇中心(图2)。
1.2.1 居住及村庄
城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朱坝镇区。朱坝镇区位于规划范围西南角,是典型的公路沿线工贸型小城镇。村庄主要沿河沿路呈“带状”分布,少有“点状”的集中布局,呈现出里下河地区村庄分布的典型特征,其自然肌理保持完整,村庄建筑质量较好。
1.2.2 公共服务设施
基地内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朱坝街道中心,包括政府办公、学校、卫生院、银行及商业设施等,承担着周边地区公共服务中心的职能。
1.2.3 工业
图1 宁淮城际站点规划图
图2 现状用地图
工业基础较好,用地主要集中在朱坝街道,主要产业类型以笛子、玻璃制造、食品加工、建筑建材为主。
1.2.4 道路
规划范围西临长深高速、宁连公路,规划中的宁淮城际铁路南北向穿越规划范围,对外交通条件优越;镇区初步形成两横两纵的道路骨架,其中328省道、长江西路跨宁连公路与洪泽县城相连。
1.2.5 水系
规划范围水网密布、纵横交错,具有典型的苏北水乡格局特色。网络状的水系分布对于地区农业灌溉、防洪排涝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地内部地面水系虽丰富,但未形成系统,最主要的水系为基地南部东西穿过的运河,洪泽县水文化历史悠久,是依托水资源而发展的城市。本次规划设计应当充分利用基地水系丰富的特点,以现有水系为基础,建立一个完整有序的水系统。
1.2.6 农田
基地内以农田用地为主,农田内部地势平坦,适宜建设。
为谋划城市东部地区在高铁时代未来发展的愿景,把基地建设成为洪泽县具有区域功能的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交通引导型城市发展区,现代生产服务功能空间载体,城市现代化形象展示窗口, 洪泽县政府决定开展高铁新城周边概念性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
2.1.1 快速交通复合化
南京都市圈核心区高速铁路(城际)枢纽组合(图3):宁淮城际(南京北站、洪泽城际站、淮安东站);高速公路与快速通道网络:G25长深高速、G205宁连公路。
洪泽作为宁淮交通走廊的必经之地,是宁淮经济合作的重要支点。规划的实施,可以促进宁淮之间形成复合的快速交通网络,实现“沪宁快速交通走廊”北延、“徐淮快速交通走廊”南延,促成宁淮交通流线互动。
2.1.2 休闲旅游一体化
宁淮之间由自然资源形成了山+水旅游带(图4)。
(1)水景观光带:淮河、洪泽湖、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长江等。
图3 复合快速交通网络示意图
图4 休闲旅游一体化示意图
(2)山景观光带:老子山、第一山、盱眙明光山脉、狼牙山、老山、紫金山等。
洪泽作为集淮水、洪泽湖、老子山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可谓是:好山好水好地方,宁淮旅游新方向。
2.1.3 商贸物流网络化
南京与淮安各自根据不同产业特色形成了多个商贸流通园区(图5):
(1)南京物流园区:丁家庄物流园区、龙潭物流园区、禄口空港物流园区、江北化工园物流园区、六合空港物流园区;
(2)淮安物流园区: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淮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淮安空港物流园区。
通过复合型交通体系将两地商贸流通紧密结合,通过高铁站点对商贸流通的带动作用,布局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产业。
2.1.4 创新产业集聚化
产业的创新孵化与研发是产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南京与淮安各自打造了多个创新平台(图6)。
图5 商贸物流网络化示意图
图6 创新产业集聚化示意图
(1)南京创新产业集聚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北智心、海峡科技工业园、六合开发区生产研发板块、多个高校园区、大学城等;
(2)淮安创新产业集聚区:淮安高新产业孵化平台、淮安传统制造业科创平台;化工产业创新孵化平台、高教园等。
创新驱动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结合当地优势产业与高铁契机,打造洪泽创新研发平台。
2.2.1 梳理主城空间布局
《洪泽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以淮安盐化工产业园与白马湖旅游度假区作为空间发展影响最主要因素,判断中心城区主要向北部和南部拓展,适当向东发展(图7、8)。
规划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一心六片”。
(1)一心:为城市核心片区,以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体育为主要职能。整合现状公共设施,打造城市公共中心。
(2)六片:分别为城西片区、城北片区、城南片区、朱坝片区、湖滨片区和盐化片区。
综合判断高铁新城片区应当结合朱坝片区发展,作为洪泽主城适当向东发展的先行者与试金石。
2.2.2 交通优化加速入城
图7 主城空间布局结构图
高铁新城片区结合朱坝片区发展,作为洪泽主城适当向东发展的先行者与试金石,应当主动融入主城发展(图9)。
4条东西向主要道路:洪泽湖大道、鄱阳湖路、洞庭湖路、巢湖路。
图8 发展示意图
图9 交通发展流线图
设置公交网络与新型大容量公交系统;通过东西向4条主干道、次干道与主城的连通,可以大大提升高铁新城与主城的联系紧密度,打破高速、国道的阻隔效应,形成未来城市发展主轴。
2.3.1 片区中心能级较小
《洪泽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中为朱坝片区设置了片区公共中心,是全县公共中心体系中“两心”中的一心(图10)。
片区级公共设施是以片区中心为依托,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综合型的公共服务中心。但是洪泽县城市结构规划并未设置高铁新城,未来高铁新城的规模可能突破朱坝片区,从未来发展来看,朱坝片区公共中心服务能级较小,难以满足高铁新城发展可能带来的公共服务需求。同时根据总规,朱坝镇区仅以居住为主体,难以作为整个高铁新城的核心来带动发展[2]。
2.3.2 重心北移融合发展
图10 洪泽发展关系图
结合高铁站建设,形成站前核心区,重点植入商务商贸、旅游服务、综合交通等功能,打造站前活力街区;向西延伸景观和功能轴线,形成景观核心,布局休闲旅游、会展博览、总部经济等职能;北部则依托电子商务打造创新孵化平台,形成创智街区;南部则延续总体规划中的片区中心职能,重点围绕朱坝镇区发展,是未来高铁新城居住最集中的区域(图11)。
图11 新城规划发展结构图
总体来说,高铁新城必须植入新的职能才能带动片区发展,同时与基础较好的朱坝镇区相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发展前景[3]。
综合以上,洪泽高铁新城总体定位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旅游门户节点,淮安市域南部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入户花园;洪泽县城产、居、游、通一体综合性新城。将高铁新城建设成为新兴产业集聚、交通组织合理、地域特色鲜明,引领城市东部片区发展的城市增长极。
当今的社会发展进程对高铁新城的规划与设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建筑师必须要做到关注高铁新城空间发展的最新动态,还要将其应用到设计实践当中去。通过对洪泽高铁新城的分析与设计实践,更好地认识到高铁只是城市发展的触媒,小城市具有先天的规模劣势,若要在竞争激烈的“高铁新城热”中脱颖而出,需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城市自身发展规律——只有明确洪泽高铁新城的发展定位,将洪泽的独特基因与高铁新城带来的战略机遇进行有机结合,准确把握区域格局,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特色,坚持以人为本,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才能让高铁新城真正成为洪泽小城市发展的引擎。
虽然项目尚未进入具体建设实施阶段,其能够在日后建设过程中为洪泽县带来多大成效,还有待观察。但是,更多关于小城市高铁新城建设的观察和研究,还需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庹川.中小城市近郊“高铁新城”总体规划的战略思考[D].天津大学,2012.
[2]曹琳,王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高铁新城空间发展研究——以宜兴高铁新城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08):40-46.
[3]史官清,李银海,林碧扬.高铁新城对完善城镇体系的作用[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294-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