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中间流传着一句常人不会心,也不觉得好笑的笑话:看中医是看医生,而看西医是看机器。由此可见,病人发明的笑话多半不好笑,病人只要不怨天尤人,表现出对于幽默感的追求就很不错了。至于幽默感能否发挥出来,发挥到怎样一个程度就不必苛求了。
况且,这句话还是说出了病人面临的部分实际情形。譬如去看西医,你连医生的面容都未看清楚,他就埋下头往电脑上敲几个字,然后机器把这几个字吐在一张纸条上。有经验的病人都知道,这是一张前去拜会某台机器的“通行证”。我也算是个有经验的病人,如果在电脑上玩偷菜,这些经验可以升级获得再开一块荒地的资格了。上周四,去看朋友介绍的一个新医生。寒暄毕,他就开出这么一张新单子。
我知道,又要去拜会某种机器了。
这张单子在由众多分科、诊断室、检查室和电梯、楼层、廊道构成的迷宫般的建筑中标示出一个肯定的去向。我到达的是放射科碘造影室。造影室?反正我不会误以为是有人要替我画一幅素描或漫画,就像从手术室出来,右腹部那条蜈蚣状的伤疤我不会误认为是精心绘刺的文身,虽然心情好时瞧上去的确也像个精致的文身。
好了,回到醫院里来,进入规定的流程吧。把单子递进某一间半开着门的屋子,里面活动着一些面目不清的人,他们都穿着白衣服,我认为他们就是我将要拜会的那台机器与我之间的翻译,或信使。信使给我一个号码。如果有人呼叫这个号码,就是告诉我终于轮到我与机器约会了。
我忘记自己的名字,记住这个号码,警醒着等待自己被呼叫,等待某扇厚重的、上面闪烁着一盏红灯的门打开,让我进去拜会那台机器。更准确地说,是去被机器审视,被冷冰冰的机器任意审视。
不对,那不是一台机器,简直就是科幻电影中的智能机器人。不然,它怎么能把你的五脏六腑看得一清二楚?这机器看上去冷冰冰的,却自有一种扬扬自得的味道。坐在放射科幽深走廊的某条长椅上,等待被机器扫描的时间里,我想起了自己拜会过的那些机器。B超啊,X光机啊都不屑去说了,它们是前科幻电影时代和宇航时代以前的低级发明,至多带着一点稍嫌落伍的时代感。我所说的起码是CT,那才是具有未来感的机器。虽然这类机器还是由人来操纵,但这人让你躺在一张硬邦邦的床上后就消失了,让你独自面对一台巨大的、看起来比身下这张床更硬、更冰冷的机器。其实,这张床也是这台巨大机器的一部分,是这台机器有力的下颚,如果它想活吞了你,只消稍稍抬一抬下颚就可以了。只消把下颚和同样坚硬的上颚合在一起,轻轻错动一下,咕吱一声,一个人就香消玉殒了。但是,CT机没有这么做,它只是俯下身来,嗡嗡作响,提示你它开始工作——开始扫描你,开始审视你了。某个地方,还有一盏灯闪烁着,同时嘟嘟作响。这让人有点害怕,害怕出现科幻电影中演绎过太多次的场景:这台显然有着某种程序性智慧的机器突然获得自主意识,那个在你胸腹上来回观测的镜头中突然伸出一双锋利的剪刀手。
相对于CT来说,做核磁共振的机器更具科幻感。它也有一张床。如果说这床在CT那里像下颚,在这台机器上则相当于一条舌头,当你脱去太多的衣服——科幻电影中的人通常都穿得很少——躺到那张床上,它就把舌头缩回口中,你也就随之滑入了一个灰白色的穹隆里。先是头,接着是上半身,然后是下半身。不知道这穹隆算是这机器的大口,还是它的腹腔?好在这台机器并不疯狂,只是按规定的程序在运行。穹隆顶上灯光闪烁,让人有强烈的被审视感,从里到外无一遗漏地被看光。于是想起昨晚淋浴时,身体的某个角落没有仔细打扫。与我的沮丧相比,机器简直是得意扬扬,得意地发出磁力与光波在宇宙中穿梭时那种规律的声响,并不断改换着节拍。照理说,我们的耳朵听不到这些光啊,波啊的声响,但电影让我们听到了这样的声响,所以现在我才有了这样的联想。现在,一些无所不至的光或波正在穿越我的身体。那么庞大的机器,那么好的穿透性。你的身体被一台机器一览无余,以至于你不相信它只是一台机器。
(欲何依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落不定的尘埃:阿来藏地随笔》一书,〔加拿大〕Sam Island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