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
直觉是一种实实在在、力量强大并且深具实效的工具。虽然它间或也存在缺陷,但若离开它,人类就无法生存,更不要奢望出人头地了。
《直觉定律:如何正确利用逻辑之外不可忽视的力量》
作者:加里·克莱因
译者:黄蔚
出版:中国青年出版社
分类:人文社科
许多从小到大经历过无数次考试的人,都曾经从老师或前辈那里获得过这样一条“玄妙”的经验:如果你不知道选择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就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吧!
在小说或影视作品里,我们也经常会读到或看到这样的桥段:当主人公面对未知的事态,脑海中总有一个声音告诉他或她:接下来也许会发生什么,而且,后来果真就发生了。
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形更是常见:在熟悉的道路上,我们能够不假思索地走路、开车;当所有数据分析、逻辑推理、信息科技都指向一个肯定方向,仍有一丝说不出的不确定感给我们一个相反的警示。
是的,这些都是直觉。人们由于没有任何方法归纳、解释生活中那些“怪怪”的感受,便认为它们不可靠,没想到事后却证实,直觉一直都是对的。科技的便利让人类怠于思考,过度依赖搜索数据的方式,导致自身的适应性不断降低,产生直觉的能力遂呈下降状态。
20年之前,美国心理学会权威科学家加里.克莱因博士在研究消防人员为何能在严重充满了模糊和不一致性的情况下、数秒之内作出事关生死的决策时注意到,经验丰富的老手根本就不会去思考任何选项,只不过是迅疾展开行动而已。随着研究的扩展,他发现所有受调查领域内的个体都会运用直觉作出决策,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人类全部都是直觉决策者。当然,有些人要比其他人更精通此道,还有少数人以此为专长,但不论如何,所有的人都要依赖于直觉。
克莱因认为,直觉不是超能力,也不是特异功能。它来自于经验,坚持努力练习,便能获得最佳直觉。经验能够驱使我们识别出应该如何行动,因此我们无须付出意识层面上的努力,就能够作出优质的决策。面对问题时,最先想到的答案最能奏效,因为当下并不需要最好的解决方法,而是当机立断。
在其著作《直觉定律》里,克莱因博士坚信,提升直觉决策能力是完全可能的。他的建议包括:首先映入脑海之中的选项,往往是最好的;使用分析来支持自己的直觉;将更多的精力用在理解情境而非反复思考具体做法之上;不要将欲望与直觉相混淆;当直觉误导你时,否决它;预先考虑;向专家请教;随时警惕直觉障碍的存在等。
面对不确定性,如何做到未雨绸缪?克莱因认为,直觉具有批判性的应用,就是警示个体“某些事情出错了”,即便个体并不知道错误出现在哪里。假设你的“第六感”射出“恐惧”或者“欣慰”的信号,你就应该多加注意──这代表着直觉在有意识的思维之前,即已感觉到了问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