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钦
摘要:福建省2015年4月猪肉市场价格扭转了前3年下降的趋势开始反弹,进入新一轮变动周期。本文对福建省近两年来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和原因进行分析,对后期走势进行预测,提出稳定猪肉市场价格的建议。
关键词:福建;猪肉价格;对策
猪肉是我国居民生活消费重要的食品之一,其市场价格涨跌,不仅直接影响食品价格指数,进而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升降,更重要的是其价格波动引起肉制品等及其他食品价格连锁效应,加剧了CPI的波动。2015年4月,福建省猪肉市场价格扭转了前3年下降的趋势开始反弹,进入新一轮变动周期。本文对福建省近两年来猪肉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对后期走势进行预测,提出稳定猪肉市场价格的建议。
一、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特征
(一)月同比价格指数连续23个月上涨后转为下跌。自2015年4月猪肉同比价格转跌为涨以来,至今年2月已连续23个月上涨,其中,2016年4月同比价格涨幅高达32.2%,为本轮猪肉市场价格最高涨幅。2017年3—5月连续3个月下跌,其中,5月份跌幅为11.4%。
(二)月环比价格指数涨多降少。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间,环比价格10个月下降,3个月持平,13个月上涨。其中,2015年7、8月价格涨幅较大,分别上涨6.2%和9.0%。
(三)价格大致呈“M”形走势。以福建省18个CPI调查市县平均的新鲜瘦猪肉价格为例,自2015年3月每公斤市场价格跌至26.04元低点之后,2015年4月开始反弹,期间曾出现两波明显的上涨行情。第一波自2015年4月持续上涨至当年9月的31.49元,涨幅达20.9%,随后逐月小幅回落至当年12月的30.08元。第二波,自2016年1月起持续上涨至当年5月的34.47元,涨幅达14.6%,達到峰值,比上轮上涨周期峰值月(2011年9月)的30.3元高出13.8%,随后回落至今年5月的30.11元,比2015年3月上涨15.6%,价格仅略低于上一轮峰值0.19元/公斤(详见图)。
二、影响福建省猪肉市场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全国性“猪周期”的影响。农业部生猪价格波动研究课题组研究提出,我国生猪价格客观存在的、独特的周期性波动规律,称之为“猪周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价格先后经历了7次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其中波动幅度较大的有4次,其生猪价格波峰分别出现在1988年、1994年、2008年和2011年,平均周期为5.5年左右,上升期和下降期大约分别为3年和2.5年。波峰在2011年的大波动周期,福建省始于2010年6月,止于2015年3月,市场猪肉价格高低波幅达53%。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福建省猪肉市场价格再呈波动上升趋势,进入了第5次大的波动周期。如2015年第二季度起,全省生猪平均售价不断提高,其生产者价格指数由第一季度的下降1.5%转为逐季上涨,2015年全年累计上涨10.5%,2016年累计上涨23.5%, 2017年第一季度同比上涨4.1%。生猪价格上涨直接决定了猪肉市场价格上涨。
(二)生猪供给因素影响。从全国看,自2014年国家出台并施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明确禁养区划分标准和适用对象,生猪生产周期进入调整压缩阶段;2015年4月份国家出台“水十条”, 要求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全国19个省市公布禁养区;2016年中央1号文件根据环境容量调整区域养殖布局,优化畜禽养殖结构,提高生猪养殖环保门槛,一定程度影响了生猪养殖生产。据农业部对全国4000个生猪监测点监测,2015年12月末,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分别下降9.0%和11.4%,2016年前11个月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11个月下降。2015和2016年全国猪肉产量连续下降,从2014年的5674万吨下降到2016年的5299万吨,下降6.6%。尽管生猪净进口有较大幅度增加,但占比很小。据海关统计,2015和2016年全国猪肉净进口分别比上年增长39.7%和1.2倍,但数量分别仅相当于当年猪肉总产量的1.3%和3.0%。从福建省看,仅2015年下半年全省就关闭养猪场1.3万家。据福建调查总队对全省主要畜禽监测,全省生猪存栏数和能繁母猪分别从2014年末的1149.35万头和118.9万头,缩减到2017年第一季度末的860.02万头和92.44万头,分别缩减25.2%和22.3%。受生猪存栏缩减的影响,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也相应缩减, 2015和2016年生猪出栏量为1707.76万头和1720.52万头,分别比2014年缩减14.2%和13.6%,猪肉产量为134.53万吨和136.0万吨,分别比2014年缩减11.0%和10.0%;今年一季度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分别为432.73万头和33.75万吨,同比均有所上升,但仍低于2010—2014年平均水平,猪肉市场供应趋紧,带动肉价大幅上涨。
(三)生产成本因素影响。
1.仔猪价格影响。据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查,2015年4月至今年5月,26个月中仔猪月度环比价格有16个月上涨,26个月价格累计上涨33.2%,比同期猪肉价格上涨幅度高17.3个百分点。据南平市畜禽监测, 2016年第四季度延平区黄墩某养殖场出售一头20公斤左右的仔猪平均价格为800元,比2015年第一季度上涨 1.67倍。
2. 人工费价格影响。如南安某养殖有限公司反映, 2015年,普通工人月工资约为2500元,2016年上涨到2800元,2017年一季度继续上涨到3000元。
3. 饲料价格影响。事实证明,饲料价格上涨是产生“猪周期” 的重要原因,而本轮则有别于前几轮的“猪周期”,饲料价格呈下降趋势,猪粮比价明显高于盈亏平衡点,一定程度缓解了猪肉价格的上涨压力。据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查,2015年4月至今年5月,26个月中饲料月度环比价格16个月下降, 26个月累计下降4.0%,其中,混合饲料下降3.3%。如龙岩市自2015年6月以来,玉米价格持续下跌,从每公斤2.71元降至2017年3月末1.97元,猪粮比从4.5∶1一度升至9.4∶1,目前猪粮比价维持在8.3∶1—8.6∶1,明显高于5.6∶1—6.0∶1的盈亏平衡点。
三、对后期猪肉价格走势预测
从前几轮“猪周期”情况看,“猪周期”价格上涨时间平均3年左右,而本轮始于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全省猪肉同比价格持续上涨仅23个月,“猪周期”作用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将继续不同程度地影响猪肉价格波动;受生猪养殖环保政策的影响,2017年第一季度全省生猪出栏量虽然比上年同期增长4.3%,但仍比2014年第一季度下降17.0%;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将是猪肉消费旺季,猪肉需求量将会增加。综合以上因素,近期福建省猪肉市场价格总体上不具备大幅上升和大幅下降的条件。从环比看,夏季的猪肉价格将呈持续小幅回落走势,受国庆、中秋和元旦等节日消费旺季的影响会出现小幅上涨;从同比看,受去年6—7月猪肉价格涨幅较高等因素影响,近期猪肉价格涨幅将持续走低,8月后价格将有望企稳或呈回升态势。
四、稳定猪肉市场价格的几点建议
(一)认真贯彻落实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2016年4月,农业部发布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生猪生产发展的思路、布局。福建省政府办公厅于2014年12月底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六条措施的实施意见,完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机制、严格养殖审批监管、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加快推进标准化改造、完善发展和治理规划。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各地实际,突出重点,切实抓好政策的落实,用好各项政策,促进生猪生产、供应的稳定。
(二)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增强应对“猪周期”波动能力。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日本、欧盟和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猪肉价格波幅基本控制在10%之内,到90年代末期,基本摆脱了“猪周期”的困扰。其主要得益于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产销一体化程度加大,辅以发展生猪期货市场。而我国生猪生产总体规模小、效率低,特别是散养户更处于盲目养殖的状态。因此,要借鉴经验,利用当前养殖污染整治的机会,大力扶持大型规模养殖企业,提高养殖规模。通过推行养殖合作社、“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的模式,搭建“农超对接”、“农贸对接”、“农工对接”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生猪”发展,减少中间环节,不断提高生猪产销一体化水平,从而逐步摆脱“猪周期”影响,实现生猪生产健康发展,稳定猪肉市场价格。
(三)加快飼料生产发展,保障饲料供应基本稳定。尽管本轮“猪周期”饲料价格对生猪价格影响不大,但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70%左右,其价格波动对于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有直接影响。从长远看,保证饲料稳定供应是防止猪肉价格大幅波动的必要手段。一要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合理扩大饲料原料种植规模;二要加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挖掘农副产品饲料化利用潜力;三要发展优质、高效、环保、安全、节能型饲料产品,服务生猪养殖业发展。
(四)建立健全市场预警机制,做好猪肉收储工作。一要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加强生猪生产与市场供求监测,及时准确采集生猪、仔猪、饲料等相关的产品价格,通过统一的平台发布,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养殖规模,科学有序补栏与出栏,改变“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格局。
二要加强生猪养殖疫情预警,要及时发布疫情预告,并做好生猪防疫技术的培训,提高养殖户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三要健全各级生猪储备制度,实行常年活体储备,确保储备生猪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以应肉类市场异常波动之需,保障市场供应。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
责任编辑: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