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彦星
摘 要:双语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关键的一环。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双语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精细化构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支撑保障。本文提出了网络环境视角下的高职双语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内容并以学期前、学期中、学期后为顺序提出实施步骤,以期促进高职双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高职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22-0044-05
一、引言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高职双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有用之才。但是在实际的双语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譬如如何将双语课程教学尽可能与实际工作岗位相衔接?如何尽可能缩短学生、教师、行业专家组的沟通距离,使教学信息得到及时的沟通?诸如此类问题的解决无疑关系到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上述问题的解决无疑也需要某套连续运作的双语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支撑。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其独特的方便性、快捷性、有效性、灵活性和低碳性为我们提供了思维空间,使我们有可能利用网络平台来及时、连续、系统地反映课程教学状态和学习效果等信息,从而对双语课程教学质量做到有效监控和保障。
二、基于网络的高职双语课程质量保障系统平台的构建原则
1.实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不但需要学会该课程的知识点、技能点,更需要了解该课程在企业当中的实际应用,尽可能做到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这就使得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有学生和教师的参与,还需要有行业专家组等人员的参与。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更立体,更贴近于实际的工作岗位。
2.保证与岗位需求紧密衔接
高职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与行业需求的衔接性。要立足地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突出特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1]。网络化平台使得教学尽可能与工作岗位相衔接。如在学期初制定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时,行业专家组与教师的沟通就显得很重要,借此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到行业的最新需求,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教学文件。
3.实现教学过程监控的多元化、动态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进行档案袋式评价[2]。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既有着比较宏观的了解又有着比较深入、具体地了解。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状况保持同步,如有偏差可做及时的纠正。
4.实现教学资源库的丰富性和获取的便捷性
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对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3]。学生、教师、行业专家组均可从中受益。教学资源主要有双语教学素材库、试题库、问卷调查库、学生信息库、教师信息库、行业专家组信息库、行业信息资源库、项目信息库、作业库、评价信息库等。为提高资源获取的便捷性,可采用云技术等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统一发现、发布、披露信息,并同时采用工作流技术,为三类主要用户提供透明型、智能型资源信息服务。
三、基于网络的高职双语课程质量保障系统平台的内容设计
1.双语教学素材管理
该模块为双语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素材管理。主要素材有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PPT等多媒体资料以及评价体系的设定等。使用者可为系统管理人员,教师、行业专家组以及学生。但在使用时授予不同的权限,如学生在使用课程PPT等多媒体资料时只授予读取以及评价的权限,而教师则赋予读取、修改、备注等权限。素材资源的更新体现动态性和及时性。学生的评价、教师的教学感悟或者行业专家组的评价均可对素材资源产生影响。
2.试题管理
通过在网上开展测试,该模块可为系统的多元化主体提供必要的学习状况信息。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巩固和检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开展诊断性测试、成就测试,使学生的学习状况得到及时地反馈;行业专家组也可通过该系统得到学生的知识点、技能点、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信息。试题库需及时更新,受学生、教师、行业专家组的影响。
3.问卷调查管理
该模块可为系统的多元化主体提供必要的教学反馈信息。在学期前、学期中、学期后,课前、课中、课后均可实施。可对多元化的主体交叉展开问卷调查,如在学期前教师可针对拟定的教学课件、授课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资料设定问卷调查,行业专家组阅览相关教学资料后接受问卷调查,教师即可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得到有益的信息对教学资料做出及时的调整。而我们知道一个问题的事前解决的成本远低于事中或事后解决的成本,所以此时问卷调查管理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4.行业信息管理
该模块可为系统的多元化主体提供必要的行业信息。对于教师而言,行业信息库的建立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行业信息方便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而言,行业信息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平台,开阔学生视野,同时为学生实时了解行业实际信息提供可能性。行业信息的收集可由行业专家组、教师、学生完成,系统本身也可采用信息收集机制来提供实时的行业信息。三类主体均可对信息进行评价,系统动态对信息進行修改。
5.项目管理
该模块可为系统的多元化主体提供必要的项目状态信息。教师和行业专家组可根据教学目标来联合设置项目,也可对学生项目的完成情况做出实时监控;学生则可以自由组成团队选择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来进一步巩固所学。通过做项目,既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整合,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作业管理
在该模块中,教师可以布置作业,批改学生递交的作业,并且对学生的作业自动归档形成学生最终评价的一部分。行业专家组可对作业的设置做出评价,提出意见。学生在线查看、完成、递交作业。通过作业,行业专家组、教师均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则可以通过作业巩固所学,学习状态可得到及时的反馈。endprint
7.课程信息分析管理
对于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将在此模块中汇集、进行深入和系统的分析。各个模块中得到的信息进行交叉分析得到有用的信息。如在问卷调查模块中得到的某个知識点的理解难易度的信息可与作业或项目管理模板中得到的知识点的信息进行匹配,从而确定某个知识点、技能点学生是否已经掌握。
四、基于网络的高职双语课程质量保障系统平台的实施
整个监控划分为三个步骤,即学期前、学期中、学期后,以实现对整个教学流程的及时、连续、系统的监控。在这三个步骤中,学期中的监控最为复杂(分为按照每个细分为单元课前、课中、课后的监控)。
1.学期前
从整个教学环节来看,该阶段非常重要,是对后续教学工作的基础性铺垫。主要工作为对系统的各个模块做初步的设定工作,如进行课程对应工作岗位职责和任务的提炼,双语教学素材库的初步整理,教学过程中典型工作任务的设置、考核评价体系的设定等。该阶段所涉及的资源主要有课程资源库、行业工作岗位调查报告等。评价主体为行业专家组。形成的主要文档有:工作岗位调查报告,教学大纲,授课计划,PPT,考核方案等。得到相关评价数据的主要方式有问卷调查等。评价流程如下: 评价环节所涉及的评价主体、客体及评价指标如下表所示:
2.学期中
该阶段时间跨度最长,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关键一环。是对前期准备工作的执行和检验。学生、教师与行业专家组在这个阶段交互频繁。主要工作有,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技能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在“做”中学,如学生在项目管理模块中得到项目,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增加技能和知识;教师:辅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安排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做”中学,如教师可在项目管理模块中布置相关的项目,并提供相关的辅助,使学生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增加技能和知识;行业专家组:对教学工作所达得的效果与行业需要做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评价主体为学生、教师、行业专家组。形成的主要文档有:评价报告及反馈报告等。此环节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子环节。每一个单元均可形成小结性评价档案袋文档,各单元的评价档案袋文档最终形成终结性档案袋文档。
(1)课前
课前环节主要是对准备工作的评价。通过此环节的设定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可以使教师对教学资料和教学素材的质量有一个初步的评价。学生、教师以及行业专家组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互动。在此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模块初步了解到学生学习前的第一手信息,使教师的双语教学工作有的放矢。对于学生而言,也可以通过双语教学素材管理等模块初步了解到授课内容,对授课内容有比较好的把握,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行业专家组而言,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概貌,对双语教学工作的指导更加贴切。该阶段主要任务有:
① 学生对教师备课情况做出评价
② 教师、行业专家组对学生预习情况做出评价
③ 学生、教师对行业专家组的评价做出反馈
评价环节所涉及的评价主体、客体及评价指标如下表所示:
(2)课中
课中是主要环节,是对前期准备工作的大检阅。在此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项目管理模块给学生安排一些典型工作任务,同时也可以通过行业信息管理模块使学生明确知识点、技能点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联系,一方面有助于知识点技能点的内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行业专家组而言,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概貌,对双语教学工作的指导更加贴切。该阶段主要任务有:
① 学生对教师双语授课情况做出评价
② 教师、行业专家组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做出评价
③ 学生、教师对行业专家组的评价做出反馈
评价环节所涉及的评价主体、客体及评价指标如表3所示。
(3)课后
课后是对前两个阶段的反思环节。在此环节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项目管理、作业管理、试题管理等模块给学生安排项目、作业等来巩固提高课堂所学,有助于知识点、技能点的内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也可以对上两个阶段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做出一定的纠正。对于行业专家组而言,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概貌,对双语教学工作的指导更加贴切。该阶段主要任务有:
① 学生对教师课后学习安排情况做出评价
② 教师、行业专家组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做出评价
③ 学生、教师对行业专家组的评价做出反馈
评价指标如表4所示。
3.学期后
教学研究很多都是针对学期前和学期中的,特别是学期中阶段,事实上,该阶段的总结、反思等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系统可以通过来自课程信息分析管理模块的数据、问卷调查管理模块的数据对整个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总结,找出成绩和不足,修正计划阶段所拟定的体系,为下一届学生的学习做好准备,使整个教学工作进入一个良性的、螺旋上升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流程如下:
评价指标如表5所示。
五、结束语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课程教学效果,笔者对高职双语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和研究。该体系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对高职双语课程教学质量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进行整合,以实现对教学质量实时、动态地监控,方便教学多元化主体及时了解学习状况,改进教学效果。当然,系统也有其不足之处,如与行业企业的深层次衔接问题;评价的标准化建设问题以及基于多学科共建的监控内涵建设问题等。
参考文献:
[1] 傅晓亮.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职教通讯,2016(24):70-72.
[2] 方莉,元青青.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质量四维空间评价体系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46-48.
[3] 黄宝强,唐丽娟,肖小聪. 双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2,(28):40-41.
(编辑:郭桂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