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夫
在日前举行的“2017年清华五道口金融论坛”上,保监会国际部主任姜波演讲时透露,保监会正在研究“监管沙箱”,允许险企在一定范围创新。对于很多人而言,“监管沙箱(RegulatorySandbox)”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但其在国外其实已经存续了两年多,并且不少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就此展开的实战与操演正进入火热状态。
“监管沙箱”最先由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创造与推出,而且还是FCA成立5年来最大的一次改革动作,其目的就是通过提供一个“缩小版”的真实市场和“宽松版”的监管环境,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鼓励金融科技(FinTech)初创企业对创新的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交付机制进行大胆操作。2015年,FCA正式创立“监管沙箱”,并在去年5月敞开第一个“监管沙箱”,从60多家提出申请的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金融企业中最终按规选择了18家进入“监管沙箱”。今年3月份,FCA又开放第二期“监管沙箱”,目前还在接受申请。
“监管沙箱”的操作办法是,FCA首先提供一个标准化和安全化的商业环境,其中供测试的数据都来源于真实的生产数据,而没有丝毫的虚拟成分;其次,FCA会和所有在沙箱内的公司保持着一个非常高频度的交流,FCA可以随时叫停沙箱项目,金融科技公司也可以随时要求退出沙箱,同时FCA不会为沙箱所有的测试结果进行背书,金融企业也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受测试者不因测试本身而丧失任何合法的权益;第三,FCA与沙箱内所有公司沟通的过程、结果以及文件都对外发布,除非公司特殊要求,否则整个沙箱过程都是透明的。
在FCA发起第一期“监管沙箱”的一个月后,新加坡也开始了“监管沙箱”的测试,而且该国金管局也提前发布了《FinTech监管沙箱指南(征求意见稿)》,但与英国所不同的是,英国的监管沙箱适用于所有的科技类企业,而新加坡的监管沙箱仅适用于FinTech企业。继新加坡之后,中国香港也开始了名为HKMA的“监管沙箱”测试,紧接着又有澳大利亚、挪威、韩国等都纷纷加入到向FCA学习“监管沙箱”的陣营中。
一般而言,通过“沙箱”测试,不仅能够让监管机构十分清晰地看待监管制度与金融创新的辩证关系,及时发现市场过度行为以及因限制创新而有损消费者长远利益的监管规定,并第一时间调整与引导,真正让适度监管、包容监管等创新监管精神落地,进而找到一个创新与安全、变革与稳定的平衡点,而且测试结果在倒逼监管层修正相应的制度规定和激励创新的同时,改变金融活动中监管与市场原有的“猫捉老鼠”关系,使二者能够朝着协同而友好的方向行进,最终完全消除监管套利与金融抑制风险。
就英国而言,由于担心“脱欧”之后金融企业可能出现大规模逃离,首创“监管沙箱”无疑是试图通过适度放松监管来形成对冲之势,但就全球来说,“监管沙箱”受到那么多国家的跟随,与金融危机后金融企业合规成本大幅走高直接相关。除了美欧等国的监管口径纷纷收紧外,诸如巴塞尔协议川、《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IFRS9)等法规所开列的更高合规性要求也纷至沓来。统计结果显示,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在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增长了492%,而根据人力资源顾问公司罗致恒富对100名本地金融服务业公司财务总监的调查显示,竟有了6%的受访者认为去年企业的合规成本比三年前高。的确,严格而高标准的监管可以纠正金融危机前金融企业无序创新的行为,并形成防范风险的厚实制度之墙,但同时必然扼杀与抑制金融公司的创新,使消费者不能获得及时与充分的产品与服务供给,甚至也可能导致金融市场资源的错配。因此,如何平衡监管与创新的关系就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而“监管沙箱”应当是一个不错的路径选择。
金融科技以及由此派生出的监管科技(RegTech)的出现应当是“监管沙箱”推出的现实土壤。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各类先进技术与金融的结合不断让传统金融的业务模式、生产流程以及产品开发能力得以大大提升,另一方面又在支付、消费、投融资等部位裂变与迭代出许多全新的商业形态,但与此同时金融科技的外溢风险也显而易见,比如金融科技导致金融业务边界逐渐模糊,不同业务之间相互关联、渗透,风险的传染性更强,金融科技打破了风险传导的时空限制,使得风险传播的速度更快,金融科技创新产品过度包装,难以识别和度量,风险的隐蔽性更大等等。正是基于这种挑战,RegTech呼之而出。
RegTech虽然最初是金融企业为迎合监管要求而谋求降低合规成本的一种技术应用,但若被监管层所利用,不仅可以让监管跟上创新的步伐,还能让监管者随时感知与发现监管空白与风险,同时拉长监管时效与降低监管成本。但是,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要远远超出技术的活跃程度,而且其中所嵌入的因素要复杂得多,很多的金融难题也并不能靠技术一蹴而就,同时技术产品的仓促投放与应用还可能引致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监管沙箱”测试就成为一种比较稳妥的做法。
对于中国而言,由第三方支付与网络借贷等力量带动下的金融科技格外活跃,并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无疑更急迫地呼唤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科技;同时,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国内的金融监管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金融政策缺乏连贯与一致性,金融市场大起大落的现象时常发生。以证券市场为例,管理层曾经大力倡导与支持融资融券,但由于A股加杠杆程度出乎预期,又不得不急忙踩刹车,而在大规模“去杠杆”的影响下,A股上演血流成河的股灾。同样,资本市场本应是要素与产业重组的最理想场所,但如果不加区分地叫停所有的兼并收购,又的确存在矫枉过正之嫌,股市可能由此变成死水一潭。之所以出现以上前后判若两人与极端式做法并最终交出了昂贵学费,说白了就是管理层并不能拿捏好监管的力度与火候。既然如此,我们就更有必要引进“监管沙箱”机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