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晶
摘 要:黑蒙新三省区地处中俄合作前沿,俄语教育应服务国家战略,以国家急需人才培养为目标,为中俄战略关系向纵深发展做好人才准备。三省区应整合和协同现有的俄语教育教学资源,为我国省际教育教学合作和协同发展做出尝试。探索我国俄语拔尖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旨在保证俄语教育为国家发展服务,为全国俄语教育发展更为理性和长效做贡献。
关键词: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俄语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2-0071-02
中國新一轮开放和“走出去”战略,为中国俄语人才培养带来了新契机。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153所高等院校开设俄语专业,其中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共有34所高校,俄语教育历史最为悠久,师生人数全国最多。三省区未来的俄语教育要找准方向,培养出高水平俄语人才,助力“一带一路”构想。
一、黑蒙新三省区俄语教育一体化的设想
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边陲,与俄罗斯有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多年以来,一直是中俄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亦是中国俄语教育的前沿,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对俄交流培养了大批俄语专业人才:这里有全国设立最早的大学俄语专业,有目前全国实力最强的俄语专业,是全国俄语专业设立最为集中的省份,也是在校俄语专业学生最多的省份。
对于黑蒙新三省区的俄语教育,从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民办教育、成人教育都需要从新的战略高度进行关注、整合和发展,以促进我国全方位对俄战略的顺利实施,为国家战略储备高水平、高质量的俄语人才。黑蒙新三省区的俄语教育,涵盖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以高等教育为主要观测点,辐射和带动相关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基础俄语教育等诸方面,对俄语精尖人才、俄语复合型人才、俄语应用人才、涉俄人才的培养进行教学设计和规划。
考虑到我国北部黑蒙新三省区俄语教育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对三省区的俄语教学资源进行协同发展战略研究,对三省区的俄语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布局进行战略设计,意义重大。首先,应对黑蒙新三省区的俄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三省区高等院校,包括本科和专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中学教育等不同教学层次的俄语教学进行分层次、分类型的数量统计和数据分析。
其次,加强黑蒙新三省区俄语教学历史和教学思想研究,主要以黑龙江大学和新疆大学的俄语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的俄语教学历史和俄语教学的优秀教学方法进行深度挖掘,为当前的俄语教育提供理论和历史依据。
最后,探索黑蒙新三省区俄语教育的协同发展研究。其中包括师资队伍建设的协同发展,共同建立教师培训计划,共享优质教师资源;教学研究的协同发展,包括共同编纂教材,共享优质教学方法,共同参加科研项目;人才培养此次和类型的协同发展,根据各省区和院校的已有优势,对俄语高水平人才,双语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设计和培养形成规模和合力;俄语人才培养长效可持续发展研究,对三省区的小学、中学、大学俄语教育,俄语学校,本硕博连读模式和国际联合培养模式进行战略设计和可行性研究。
二、黑蒙新三省区俄语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在俄语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开启新的思维视角,对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俄语人才意义重大。同时,俄语教学应在注重培养学生外语能力的同时加大对汉语学习的重视,增加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黑蒙新三省区在整合和发展现有俄语人才培养优势的同时,可以考虑以下人才培养模式。
(一)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俄语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俄语语言基础及熟练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更,高校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在寻求变革。设立拔尖创新人才班是推动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之一。外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反思精神及创新型思维。拔尖创新班的优势在于它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外语培养模式有着诸多进步。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拔尖创新试验班做了有益尝试,其经验可以推广。
(二)应用俄语类专业
随着近几年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应用型俄语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部分高校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在专业培养课程中加入了应用类俄语课程,但仍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此部分高校直接开设了应用类俄语专业如旅游俄语、经贸俄语等。该种培养模式可以使得学生在掌握俄语的基础上,还能学习到经贸类专业的知识,可以说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培养模式。
(三)“俄语+方向”培养模式
“俄语+方向”培养模式是目前高校俄语专业比较普遍的一种革新模式。它旨在培养学生的俄语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同时为学生提供与俄语有关的研究方向供学生自行选择。学生在本科三年级时可以选择修读“三个模块”,即俄语语言文学、俄英双语和俄罗斯学。“三个模块”所提供的课程也较为丰富,比如有俄罗斯文学史、普通语言学概论和当代俄罗斯等课程。这些区别于传统俄语语言文学的课程的学分占比为18%左右。总的来说,“俄语+方向”培养模式初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不单单局限于对于俄语本身的学习,对学生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
(四)“专业+俄语”培养模式
“专业+俄语”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鉴于目前中俄两国在很多领域开展合作,急需大量俄语专业人才,直接以俄语为第一教学语言教授所需领域的专业知识无疑是一种很有效率的解决办法。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对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践行者,也是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中俄深度联合办学的典范,值得黑蒙新三省区的高校学习和借鉴,根据校情进行个性化设计。
(五)“新型外语类专业”培养模式endprint
這里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外国语言与历史专业为例说明。该专业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和历史系合作创设的新型复合专业。该专业俄语方向旨在培养学生在具有一定历史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的概况与特点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该专业俄语方向一大特色就是集中了本校俄语系和历史系的优质资源,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表现为具有大量丰富的历史专业课程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综合性大学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将外语专业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后再对学生进行培养。
(六)复语型人才培养模式:“俄语+英语”培养模式
“复语”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在国内是一种新兴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同时熟练掌握至少两种外语、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胜任与国际跨文化交流有关的工作。“复语”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仍处于探索中的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是如今全球化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一个趋势。
三、黑蒙新三省区俄语专业拔尖人才培养趋势展望
(一)突出个性,避免俄语人才同质化
人才培养不仅要做到因材施教,还要做到因地制宜,各大高校结合自身校况和区域优势,对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合理的“个性化调整”,使之能够培养出既符合国家标准,又独具特色的外语人才。比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高校俄语专业可以结合自身地区多民族的特点,开设民族语与俄(英)语教学结合的课程,利用这个区域优势培养“民族语+俄语”的复语型人才;工科类院校俄语专业可以加强与本校理工科院系的合作,加大对俄语专业学生理工科第二学位的培养,在保证学生俄语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结合本校优势,培养会俄语的理工型人才。
(二)紧跟需求,实现俄语人才“订单化”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对于外语人才能力的要求不断地提高,既要求外语人才的外语基本功过硬,又要求外语人才拥有国际化视野与良好的人文素养。就俄语专业而言,针对这个变化,应该在保持传统优势的情况下,着重培养学生的俄语应用能力,在能源、建筑、商贸等领域可以进行定向培养,社会需要什么,高校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比如在石油类大学俄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可以以培养石油类俄语专业人才为主。同样,在石油大学的非俄语专业开设俄语专业课程培养针对某一地区市场的石油人才,也可以培养出“定向人才”。
(三)博采众长,实现俄语人才培养国际化
借鉴欧盟于2001年颁布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该框架将欧洲主要语言的语言掌握水平细分为六个等级,并设立了统一标准,只有通过考试达到某一标准后才可以取得相应等级的证书。俄罗斯也效仿欧盟,建立了类似的体系。我国俄语专业应建立一套与国外接轨的外语参考体系,具有更好的针对性。
俄罗斯更注重“复语人才”培养而非“单语人才”培养,“复语人才”如今在国际市场更有竞争力。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要求学生掌握至少三门外语,莫斯科国立大学语文系为学生开设了拉丁语、古斯拉夫语等专业必修课,而我国目前开设“复语”专业较少。
自京师同文馆设立已有150余年,对于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却从未停止。如今随着中俄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对于俄语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一带一路”设想逐步落实,在现有国际合作项目和运行的基础之下,对未来10年内三省区的俄语教育与俄罗斯和俄语国家优质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符合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
[1]冯清高.语言习得与语言磨蚀:关于复语专业的理论思 考[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9).
[2]甘海泉.以区域经济市场需要构建应用型商务俄语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
[3]孙玉华,刘宏,俄语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国际化办学思路 与实践探索[J].中国俄语教学,2007,(11).
[4]王林海,马兰.信息时代外语教育之路探讨[J].中国大 学教学,2011,(2).
[5]文秋芳,苏静,监艳华.国家外语能力的理论构建与应用 尝试[J].中国外语,2011,(5).
[6]Вербицкий А. А., Становление новой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й парадигмы в российском образовании[J]. Образование и наука,2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