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药大王到化工大王

2017-12-15 21:46匡济
看历史 2017年6期
关键词:杜邦公司塞缪尔杜邦

匡济

美国首屈一指的豪门杜邦家族,已保持了两百多年的长盛不衰,他们所寻求的商机与政治、战争都有着重要关系,这个家族的故事几乎可以从侧面映照出整个美国的历史。

众多西方名门之中,有一个以制造火药起家的家族,名为杜邦家族,其家族历史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目前成员达五六千人之多。其所创家族企业一一杜邦公司,历史也在两百年以上,是全球五百强企业中最为悠久者之一。这个家族企业依靠火药发展壮大,后来又进入化工、建筑、食品等行业,产生过数百位超级富豪,被称为美国第一等的巨富家族企业。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家族企业的创始人,其最初的目的,却是要复辟一个失落的封建王朝……

复辟梦

杜邦公司之创始人,名为伊雷拉·杜邦(又称为I.E.杜邦),出生于公元1771年,地点在法国巴黎。

那時,法国波旁王朝末代君王路易十六之统治开始陷入巨大危机的时代,一场巨大变革的前兆,已经以各种方式出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在经济上,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在政治上,是权臣争斗;在思想上,则是启蒙运动。以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著书立说,抨击当权者,声名远播,是许多年轻人崇拜和效仿的偶像。

伊雷拉的父亲塞缪尔,杜邦就曾是这样一名年轻人。塞缪尔本来是一个钟表匠的儿子,却对修钟修表全无兴趣,自幼便以当伏尔泰那样的学者为人生志向。他所专攻的领域是经济学,在伊雷拉出生后不久,塞缪尔便已是欧洲经济学圈子中小有名气的人物,其文章对后来写出《国富论》之亚当,斯密都有一定影响。

正在苦求英才以解燃眉之急的路易十六发现了青年俊杰塞缪尔,在一个大贵族杜尔格的推荐下,钟表匠之子成为了宫廷座上客。一为王臣,那些启蒙运动的反专制思想就被塞缪尔抛到了一边,他的立场发生180度逆转,成为了君王手下的忠臣。

塞缪尔本非庸才,又遇上多事之秋,得到信任之后,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都颇有建树。当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他作为法国外交代表,往来于新旧大陆之间,与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等人成为至交。

估计他当时也没有想到,这段渊源竟然为杜邦家族日后复兴于美国埋下了伏笔。

1783年,四十四岁的塞缪尔因功被路易十六封为贵族,并赐予一个盾牌形状徽章,欣喜若狂的塞缪尔,从此将其当作杜邦家族的家徽。但此时路易十六的江山已经步入了倒计时,六年之后,将在一场震撼历史的大革命中崩溃瓦解。

在那场大革命中,作为一名铁杆保皇派,塞缪尔得到了革命人士的“优先照顾”,特别是在雅各宾派专政时期,他差点就被送上绞刑架。拿破仑上台之后,对塞缪尔这样的人也不抱好感,要将其驱逐出国。

走投无路之下,塞缪尔想起了新大陆,想起了新生的美利坚。

1799年,失去了昔日一切财富与荣耀的塞缪尔,带着一家老小十余口,搭乘一艘货船,横渡大洋,去新大陆求生活。

这是一次艰难凶险的航行。货船上挤满了法国逃亡者,其中不乏歹毒的亡命之徒,船员之中也多有流氓,一开到海上,就开始了打劫。塞缪尔一家带有武器防身,轮流休息,时刻警陽,苦撑数月,好不容易才到达了美国。

一到美国,光景就大变样。塞缪尔当年与那些美国开国元勋结下的缘分,开始结出幸福的果。以前任总统华盛顿为代表的大批美国政界大佬,纷纷对杜邦家族移居美利坚表示热烈欢迎,并出手相助。塞缪尔一家享受到了“超国民待遇”。

在这种待遇之下,塞缪尔图谋施展心中一个酝酿已久的计划,那就是在新大陆这片辽阔而神奇的土地上,复辟一个君王统治的“法国”来,至于君王嘛,自然就是身为法国贵族的他了。

其具体的实施步骤,则是希望以美利坚政府的支持,通过地产投机,购得大量土地,再以武力从印第安人那里掠得一些。有了土地,就有了一切。但出乎塞缪尔的意料,地产投机在这里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生意,先行者比比皆是,结果是地价被炒到他根本承受不了的程度,复辟计划也就无从谈起。

在塞缪尔大为沮丧之际,他的儿子伊雷拉,却发现了另一个发财良机——火药。

这种来自于中国的人造化学物,大约在12世纪随蒙古西征传人阿拉伯世界,又由阿拉伯世界传人欧洲。到伊雷拉出生之际,火药武器已是欧洲列强主要军事装备,这方面的代表文学作品可参考《三个火枪手》。既然是国之重器,那么对于火药的研究,列强自然相当重视,法国当时就有以“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领衔的皇家火药工场专司此业,伊雷拉则是其高徒。

伊雷拉发现,美利坚所流行的火药产品,落后于欧洲至少十年以上,属于质劣价高。如果能用父亲的政界关系,在这里开设火药工厂,配合自己的专业知识,那利润空间会很大。

对于儿子的提议,塞缪尔兴趣不大,梦想破灭的他,得知拿破仑有称帝之野心,便幻想着自己能重返法兰西当贵族,重拾昔日的一切。但他也没有说不支持,在他看来,儿子的提议,可作为“备胎”,万一不能回国当贵族,那就在这里开个属于杜邦家族的大工厂,总好过在郁闷中终老。

1802年,这个大工厂在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建立了起来,规模是当时全美第一。之所以选择这里,除了有一条大河流过,方便用水和运输外,还在于此处聚集了大量的法国难民。他们并非来自于法兰西,而是来自于加勒比海上的海地,那里受到法国大革命风潮的影响,刚刚爆发了黑奴革命,许多法国人只有逃亡美国。

对于伊雷拉,这些语言、文化相通又饥肠辘辘的同胞,是只需要支付低薪水就能换来高度敬业心的好工人苗子;对于怀揣“复辟梦”的塞缪尔而言,这些同胞则是自己在美国建立“杜邦王国”的“臣民”,所以,从一开始,他就要求签订终身合同,那也意味这些人将一辈子都是杜邦家族的人。

杜邦公司的正史,开始了。

战争财

杜邦公司从一开始就发展迅速,成立后只过了十余年,公司资产规模就扩大了三倍以上,这在全球化、资本运作等等现代企业运作手法还没有盛行的当时,是一个奇迹。

创造这个奇迹的原因,主要在于杜邦公司的拥有者一杜邦家族,虽然还不懂什么资本运作,但十分精通政治运作。家族族长塞缪尔一直心系法国局势,又在美国政界拥有极深人脉,在公司成立一年后,便做了一笔大买卖——路易斯安那购地案。

路易斯安那是当时控制在法国手中的一片土地,面积超过两百万平方公里,大体位于今天美国本土中部。这块土地对于法国而言是鸡肋,对于美国而言则是垂涎三尺的宝地,只不过缺少一个中介来帮他们打交道。时任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认为时任法国最高统治者拿破仑不是一个喜欢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而喜欢在战场上用枪炮说话的人物,便决定采取以武力为后盾,以威胁为外交的方式,夺得这片土地。当然最好还是外交方式解决,没人喜欢打仗。这就需要一个很熟悉法国情况的人,他立刻就想起了好友塞缪尔。虽然此时塞繆尔的身份还属于法国政治难民,但他的一些朋友,已经纷纷在拿破仑政府任职,喑通款曲之下,对于促成这起交易,他大有信心。在其协助之下,这片土地最后以1500万美元的低价成交。

事后,杰斐逊总统不仅在口头上对塞缪尔进行了感谢,还在实际行动上表示出对杜邦家族的感激和回馈一在杰斐逊总统授意下,美国军方将杜邦公司作为唯一专属火药供应商。

虽然美国孤悬地球一侧,但从其独立开始,就没少打仗,对印第安人的侵略就不用说了,西班牙、英国、墨西哥等等国家都与美国交过手。频繁的战争需要大量火药,这些火药生意统统由杜邦公司一家垄断,想想都觉得惊人,仅在1812年美英战争中,杜邦公司便卖给军方超过四十万吨火药。除了军用之外,杜邦公司还有大量的民间生意。只因美国有一个奇怪的立国传统,即允许老百姓持枪,持枪就要火药,也就是杜邦公司的客户。

南北战争,对于林肯总统而言,是一场弄不好就会“房子崩塌”的极端危险事件,对于许多美国人而言则是一场浩劫,对于杜邦公司呢?却是一系列难以想象的超大订单。

此时杜邦公司处于一位名叫亨利,杜邦的家族成员掌控之下,他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高材生,是一位强硬而冷酷的人物,同时遗传了家族的政治敏感性,在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就在交战的英法俄之间“游刃有余”地卖起了火药。当美国国内局势紧张起来后,他通过自己的估算,选择站到北方一边,开战之初,就从林肯总统那里拿到了许多大单。与政府关系密切,并不意味价钱上有商量,恰恰相反,杜邦公司历来都是“在商言商”,经常随着战争局势而涨价。卖给北方的火药,就从每公斤大约30美分,一直上涨到每公斤大约70美分。

南北战争打了五年,杜邦公司卖出去近200万吨火药,大发了一笔横财。但战争结束之后,它却不再一家独大。

原来因为战事紧张,火药需求量巨大,杜邦公司拼命增加产能也难以满足需求,其他投机商看到--了机会,也纷纷建立火药厂,涉足此行。经过血与火的考验之后,幸存到战后的火药公司,不少都是让杜邦公司“芒刺在背”的强劲对手。

亨利是学过兵法的人,面对这种局面,想到了一种战略上的手段,那就是与业界几个强劲对手谈判,提议组建行业同盟,垄断美国火药业,然后通过这个同盟,去吞并其他小火药公司,待到自己规模差不多的时候,又回头来逐个挤垮同盟内的成员。靠着这一套,到19世纪80年代,杜邦公司已经控制了全美超过九成的火药市场份额。

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个来自瑞典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让杜邦公司恐慌不已的新型炸药。这个人就是诺贝尔。

这位名垂青史的人物所发明之达纳炸药,其威力和安全性都远胜此前业界主流品种——黑色火药,也就是杜邦公司的主打产品。当美国国内一家名为巨人火药公司的企业引进这种技术之后,杜邦公司受到巨大挑战。对此,亨利的做法是抵制达纳炸药,以自己的力量,企图阻止其在美国销售。当然,这都是痴人做梦,很快连杜邦公司的销售商都开始私下偷偷贩卖起了达纳炸药。最后,亨利不得不又用那一套吞并公司的手段,控制了巨人火药公司,引进技术,淘汰黑色火药,生产达纳炸药。

谁知诺贝尔以及一位法国科学家维埃利,又搞出来一种无烟火药,并迅速流行于欧洲列强。美国军方得知,要求杜邦公司立即去了解情况。对此,亨利很不以为然,但他还是派出了一个家族成员去欧洲转转。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目睹了无烟火药的巨大威力后,这位家族成员通过包括贿赂在内的手段,取得了无烟火药的配方,带回公司。经过一番研究后,杜邦公司在1893年,也开始了无烟火药的生产。

数年之后,美西战争爆发,杜邦公司毫无例外地又狠赚了一笔。然后再过十来年,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虽然美国一直“观望”到这场战争末期才宣布参战,但并不妨碍美国同交战双方做生意,特别是关系上亲近一些的英法等国发来了大量的战争订单。杜邦公司获得了许多订单,还为客户量身打造了交易方案:1.火药价格包括杜邦公司为满足订单而扩大产能的费用;2.合同一经签订,客户需预付一半货款;3.一旦投产,客户需再付三成货款;4.一旦装运,客户应结完全部尾款,否则就不发货。

这种做买卖的方式,苛刻到无以复加,但客户们却只有答应,在欧洲陷入战火,许多军火工厂都处于半瘫痪状态的情況下,地球另一边的杜邦公司,几乎是唯一稳定而安全的火药提供商了,不从它那里买,还能从哪儿买?

于是,杜邦公司在“一战”中获得的利润创造了历史新高。“一战”开打后不到半年,杜邦公司便从英法等国手中拿下了1000多万吨火药的订单,一年之内,卖火药就赚了1个多亿(约相当于今天1万亿美元),到战争最后一年,其火药收入接近6个亿(大约相当于今天6万亿美元),公司股票面额翻了七倍多。

垄断潮

早在1906年,正在横扫美国火药业界的杜邦公司,就被人检举揭发是一个“绝对排外的垄断企业”,但因为与时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关系密切,是其竞选经费的主要提供者之一,杜邦公司并未成为反垄断的打击目标。待到一位来自普林斯顿的大学教授伍德罗·威尔逊成为总统之后,杜邦公司就开始走霉运了。

相比于西奥多·罗斯福等前任,这位学者总统在经济上与各大垄断巨头之间的交集较少,这就给了他以法律手段进行制度性反垄断的可能。1917年,当他宣布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旋即又下令成立一个战时工业委员会,统管战时军事工业,独立于军方,直接对他负责。这就意味着收了杜邦公司大量好处的那些军方高官,在接下来的生意中失去了插手机会,也就无法“假公济私”了。

果然,战时工业委员会建立以后,杜邦公司就一再接到美国政府命令,要求降低火药价格,此外还受到开征利润附加税的“特别照顾”。更要命的是,美国政府准备建立两家国营火药工厂,以增加产能,降低对杜邦公司的依賴程度。

怒火中烧的杜邦公司,通过与军方高官的勾结,成为国营火药工厂的承包商,炮制出一份接近2亿美元的天价合同,交到战时工业委员会那里一审,却被指出这是一份敲诈勒索的合同,利润至少有9000万美元。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吵,杜邦公司自恃火药技术美国第一,不愿做让步,政府的回应则是高薪请来专家,先建了一座起来。眼见情况不妙,杜邦公司立即表示愿意让步,将合同的利润从9000万美元剧降到不足300万美元!

然而,这只是一个障眼法。这座造价接近1亿美元的火药工厂建好之后没过几年,就通过军方人士的安排,以不到4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杜邦公司。两任美国总统沃伦,哈定、约翰,柯立芝出于各自的目的,对于这桩交易采取了保护态度,故而尽管舆论界非议甚多,杜邦公司还是成功地玩了一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但统治杜邦公司的杜邦家族高层已经十分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家族企业单一经营火药,且严重依赖政府关系的生意,越来越不明智;加上彼时化工技术飞速进步,有利可图,杜邦公司在20世纪初便开始涉足化工业,开始从事皮革、燃料、油漆、肥皂等化工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对于它这样的大型垄断企业,要进入一个新领域,并非难事,只需要花钱买下几个业界代表公司,就可以立即开展业务。那些全球知名的化工专家,也纷纷被高薪招募而来。比如在与德国化工巨头法本的较量中,杜邦公司就以高薪挖走不少人才。

有意思的是,在拓展经营领域的过程中,杜邦公司还进入了汽车业,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成为了通用汽车公司的东家。看似不搭边,其实很靠谱。杜邦公司掌控下的通用汽车公司,变成了杜邦油漆、皮革、纤维等化工产品的指定购买商,然后再通过汽车销售的方式卖给消费者,算是“内销外销两结合”。

当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横扫全球时,杜邦公司也遭受了冲击,但家大业大的它,只是稍加调整,就挺了过去。在大多数企业都在亏损破产边缘徘徊时,杜邦公司却是一个逆势增长的奇葩。在“大萧条”即将爆发的1929年,全美一流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在15%左右,杜邦公司超过17%,在“大萧条”最严重的1932年,全美一流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到了4%左右,杜邦公司超过5%。

一枝独秀的它,趁此之机,出手买下许多企业,银行、地产公司、铁路公司、电话电报公司、兵工厂……甚至包括赛马场等许多贱价待售、有利可图的产业。

这就引起了一个人的高度注意——富兰克林·罗斯福。与他那位远房亲戚,也曾当过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不同,这个坐在轮椅上的人,看似儒雅柔弱,实则坚韧倔强,他将通过一系列强硬手段,带领这个国家走出“大萧条”的阴影。

对于这位总统,杜邦公司最初的态度是强烈支持,除了两个家族长期密切的关系之外,还在于富兰克林之“新政”推行之初,是鼓励以杜邦公司这样的巨头去“复兴”美国工业。但当“新政”的下一步,是要限制垄断势力,强化国家管控时,杜邦公司就逐渐不太高兴了。特别是富兰克林强力整顿资本市场,让杜邦公司擅长的资本运作大受打击之后,两者就走向了决裂。

然而,一个国家、民族的大势,不是一个垄断企业所能左右的,不管它有多少钱。在193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富兰克林再度获胜连任,赢得了全美当时48州中46州的胜利,杜邦公司下注的王牌候选人兰登仅仅赢得了2个州。

惨败之后,杜邦公司该往何处去?

与美利坚合众国一同成长起来的杜邦公司,是懂得“趋利避害”的,一切都以利益为准。他们决定向富兰克林靠拢,并立即使出一记绝招——政治婚姻。

1937年6月,杜邦家族的一位未婚女性成员,与罗斯福家族的一位男性成员,也就是富兰克林的三子,共结连理。

之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杜邦公司再次大赚特赚,并参与了包括原子弹在内的许多绝密项目。战后,杜邦则以化工巨头的新面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今天,它行销全球的知名产品,不再是火药,而是“杜邦纤维全棉面料可水洗高弹枕头”“杜邦高隔热磁控防爆汽车膜”“杜邦卫可宠物消毒剂”……

(除标注外,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杜邦公司塞缪尔杜邦
杜邦安全文化精髓研究
教师被杀震惊法国
杜邦智慧型产品及实用解决方案
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及其应用分析
杜邦公司出售氯丁橡胶业务
可乐丽以5.43亿美元收购杜邦公司的PVB业务
杜邦开发新型环保发泡剂
杜邦公司宣布提高二氧化钛产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