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春
上海二三四五网络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最初创业团队的两三人发展到如今拥有员工近千人,产品覆盖用户过亿;从企业发展之初的“不被看好”到现今市值超百亿,年利润保持近50%的速度稳定增长。
有一家网络公司,从最初创业团队的两三人发展到如今拥有员工近千人,产品覆盖用户过亿;从企业发展之初的“不被看好”到现今市值超百亿,年利润保持近50%的速度稳定增长。上海二三四五网络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2345”),就是这样一家企业。
2005年9月,2345以网址导航为主营业务白手起家。2014年,2345与海隆软件重组,成为了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其市值在半年间突破500亿。目前,2345的主要业务已涵盖网址导航、桌面软件、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消费金融等多方面,旗下产品覆盖互联网用户超过2.6亿,是国内少有的亿级用户平台公司。
十二年间,从最初的“草根创业”到如今的“身家过亿”,在互联网浪潮的大浪淘沙下,2345是如何从百舸争流中脱颖而出的?带着这样的疑问,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浦东软件园内的上海二三四五网络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地走访,探寻其背后的发展之道。
深耕入口 流量模式奠基础
如今,当我们需要上网查询信息时,相信很少有人会通过输入网址这样繁琐的方式来跳转到所需要的网站。方便、快捷的网址导航早已成为了网民们上网的首选。然而,在网址导航发展之初,其前景却不被看好,一直被业内视为黄昏行业。究其原因,用户黏性低是其发展的一大劣势。
在网址导航的所属用户群体中,用户对于网址导航没有任何的黏性,这是网址导航最被人诟病的地方。相较于其他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能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资讯内容;京东、淘宝等电商网站能为用户提供种类繁多的实用商品。网址导航最核心的内容则是网址,而网址又恰恰是互联网产品中最缺乏用户黏性的一项。对用户而言,网址导航仅是其便捷上网的一个“入口”,不具有唯一性。
然而,对于此项劣势,2345却从中敏锐地看到了网址导航的巨大潜力——流量优势。作为天然的用户分发平台,网址导航是最大的上网入口,而“入口”即意味着能获得大量的用户流量,从而最易实现流量的变现。
2005年9月,2345的第一款产品——2345网址导航正式上线。凭借领先的核心技术和精准的市场判断,上线仅三个月2345网址导航的用户就已突破了百万。
而在此后的十多年间,互联网行业发展瞬息万变,新产品层出不穷,但2345却心无旁骛,始终将网址导航作为其核心业务,以“做网民首选的上网入口”为目标,深耕流量入口,挖掘其核心价值。
通过网址的不断收录、导航类目的不断丰富、细分内容的深度挖掘,2345采取“滚雪球”的方式,下沉四大门户网站以及百度、淘宝等流量“入口”,凭借多年的专注经营,稳扎稳打,逐步建立起了属于2345的流量地位。目前,2345网址导航用户已超过4800万,日访问用户已达2500万,在行业内位列前二。
流量的积聚只是起点,而非终点。2345深知,惟有开发出更多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留住用户,真正解决网址导航用户黏性弱这一棘手问题。为此,2345在网址导航基础上,不断丰富产品内容,目前已推出了2345加速游览器、2345好压、2345天气王等16款知名软件产品,覆盖用户超过2.6亿。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样化移动终端的普及,2345也着手在移动端展开布局,主要分为两大方向:一是承袭其多年积累的流量优势,发力入口类移动端产品,如2345手机助手、2345手机浏览器等;另一方面则基于其现有的产品优势,有选择、有侧重地开发应用类移动产品,如基于2345小说频道而推出的2345阅读王;基于天气预报栏目研发出的2345天气王等。
以网址导航为基础,不断延伸产品线,2345的流量逻辑,并非是单一的流量堵截行为,而是在其已有的应用上导出新生流量,即打造出一个能不断循环、不断导生、不断增值的流量系统。
以自身的流量优势去带动其他产品的开发,再通过这些产品的深耕不断产生新的流量,这种可持续、可循环的流量变现方式也正是得益于2345多年来对网址导航这一流量入口的专注经营。
对内投资 激励员工自主创业
在不断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中,产品更新迭代非常快,企业在创新发展上稍有懈怠就会被同行所超越。而与创业初期拥有的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相比,进入平稳发展期的企业最怕的就是在创业激情褪去后,所丢失的这份“闯劲”。对2345而言,在企业的稳步发展中,如何不丢失创业的激情,使企业经营充满活力是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与大多数企业一味向外拓展寻求解决方案不同,2345对此则创新的采取对内投资模式,从公司内部出发,鼓励员工自主创业,由内而外激发企业的经营活力。
2014年,为了鼓励员工在公司内部进行投标创业,激发员工的创业热情,2345开始施行“内部创业和项目股权激励”制度。有创业意向的员工可结合其在企业内部所从事的某些业务内容或是正在承担的某个工作项目提出创业申请。在公司专门的审核委员会通过后,与创业员工就股权分配、团队人选等具体事项进行进一步确认,最后由2345发出书面文件并签订相应的股权激励协议,以此来明确给予创业者在创业周期中企业资源的支持与承诺,并最终批准项目的正式实施。
由于创业者是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都十分熟悉,并且提出的创业方案不仅与自身工作密切相关,还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或战略目标息息相关,2345通过采取这种向内投资模式,不仅能激发员工们的创业热情,还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资金投入风险,并且对企业的产品开发、经营战略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014年6月,“2345手机桌面项目”成为了2345内部创业的首个立项申请获得了认可。作为公司内部创业的第一批团队,手机桌面团队在提交的创业方案中,聚焦了锁屏王、手機桌面等产品的创新和开发,通过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他们在方案中不仅提出了如“一个用户平均每天需要解锁手机屏幕80至120次”等具体分析依据,其产品研发方向还与2345的移动端战略布局具有极强的关联性,为2345从传统电脑端业务向移动端延伸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endprint
此外,与一般项目部以运营为主、研发统一走公司研发中心的传统团队构架不同,在内部创业架构下,手机桌面创业团队获得了充分的自由度,不仅具有独立研发、运营、市场开拓等权利,在团队构建上形成独立事业部;还在产品战术方向的选择上,具有完全独立的执行权。
经过半年的开发运营,2014年底,手机桌面团队研发的“2345锁屏王”面世,凭借其主打“个人隐私保护”的“锁”技能,从当时市场上一众“主题美化锁屏”中脱颖而出;2015年2月,团队研发的另一项产品手机桌面上线,良好的市场反馈使其迅速与天语、乐蛙以及境外ninetology等厂商及方案商建立起合作线。
通过这种内部创业的模式,不仅能为2345的产品战略提供更为丰富多样化的用户解决方案,还能提升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归属感、责任感,而对这些创业的员工而言,更能享受到创业所带来的丰厚回报。依据2345的股权分配方案,在协议签订后,根据创业项目的业绩,团队成员可逐步取得近49%的股权回报。
多元经营创新“互联网+金融”模式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冲击下,网址导航所带来的流量红利优势正在逐渐减弱,而在此时,一系列鼓励消费金融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让2345意识到消费金融的蓝海时代已悄然来临。
据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网民申请贷款情况中,有41%的网民表示申请过贷款,其中通过线上渠道申请的比例为30.3%,通过线下渠道申请的占比为10.6%。而从在线申请贷款的网民年龄结构看,80后、90后们已成为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力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在消费理念和模式上的转变,正逐渐由传统的量入为出、理性消费、保守消费,向更注重休闲娱乐、享受提前消费、冲动消费转变。
政策的鼓励,消费观念的转变,让2345看到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巨大成长空间。为顺应市场趋势,2345提出了“互聯网+金融创新”的发展战略。
2015年3月,2345成立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将其主营业务向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领域拓展,其推出的“2345贷款王”成为了国内首创的对接持牌金融机构与个人的创新型金融科技平台。目前已与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上海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并先期推出了面向个人用户的500-5000元小额现金贷款产品,以便个人用户进行现金周转。
然而,在“2345贷款王”面世后,外界对平台是否涉及P2P,是否涉及变相吸收用户储蓄资金提出了些许质疑。对此,2345助理总裁罗绘表示,作为连接金融机构和个人之间的桥梁,“2345贷款王”主要为金融机构提供科技服务,凭借2345在用户规模、推广渠道、海量数据及分析技术、运营经验及融资渠道等方面多年积累下来的优势,能有效帮助金融机构进行导流,并做好大技术风控、智能识别及自动化审核等多项流程。
据罗绘介绍,在大技术风控方面,“2345贷款”王平台提供的风控体系是一个基于大数据的自动化风控系统,由大数据反欺诈系统、大数据征信系统和用户身份认证系统组成,运用了集中度模型、设备指纹、人脸识别、用户资料自动对比、空号监测、自动问卷等系统。在用户资质审核方面,为提高审核效率,平台对注册用户在进行互联网征信查询的同时,建立了一套高效、完善的贷款自动审核系统。
“‘2345贷款王并非P2P,作为金融科技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各大持牌金融机构的消费金融产品。技术和数据才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只收取平台服务费。”罗绘强调,“‘2345贷款王只贷不储。金融业务是金融机构和个人之间的借贷行为,金融机构收取利息,我们不碰。”
从数据表现看,截至2016年末,“2345贷款王”金融科技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过780万人,累计借款的用户超过380万人次。与2015年末累计注册用户93.90万人相比,注册用户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而据2345发布的年报显示,2016年公司实现营收17.42亿元,同比增长18.48%;归属净利润6.35亿元,同比增长52.20%。其中,“2345贷款王”平台发放贷款总笔数411.8万笔,同比增长2937%,发放贷款总金额62.7亿元,同比增长2160%。
鉴于2016年,2345在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上所取得的爆发式增长,为进一步扩大其在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上的规模,2345拟参与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2017年4月13日,2345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5400万元与江苏银行、台湾凯基银行及海澜之家,共同发起设立江苏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6亿元。本次投资完成后,2345占该消费金融公司的出资比例为9%,成为第三大股东。
目前,传统金融机构携手互联网企业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正逐渐成为趋势。在此趋势下,“银行+互联网企业”两者的优势互补是一大亮点。一方面,作为主要发起人,银行在资金成本上拥有较大优势,同时还可输出金融运营及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则具有用户、场景、技术、数据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借助线上渠道拓展业务,为消费金融公司导流,并通过数据与技术优势来进行风险控制。此外,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公司更接近用户,能让用户更便捷地了解及使用最新的金融服务。
此次2345携手江苏银行等三家上市公司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即是对这种“银行+互联网企业”模式的良好诠释。
除此之外,为不断丰富“互联网+金融创新”领域的多样化布局,2345也在互联网小额贷款、信用保险、融资租赁、金融大数据等多个业务领域内进行深入拓展,旨在通过多元经营为企业稳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2345从零起步,将不被看好的网址导航发展至如今的行业翘楚,从最初的以“做网民首选的上网入口”为目标,专注经营,深耕流量入口,到如今以实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一流综合服务商”为目标,践行“互联网+金融创新”战略。现在的2345有产品、有流量、有渠道、有投资,然而2345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家以“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为企业价值观的企业将会取得更为耀眼的成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