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需要引起警觉的现象:棉花价格的高低依次为澳棉、美棉、巴西棉、其他国家的进口棉、新疆棉、内地棉。连续几年的抛储棉,新疆棉和进口棉几乎全部成交,而内地棉的成交率只有30%左右,且同等质量指标的价格也比新疆棉低1000元/吨以上。质量和需求决定价格,如今的内地棉究竟是怎么了?
1995年以前,同等指标的新疆棉到内地价格比内地棉低300~500元还不受欢迎,内地棉不但供应国内市场,还大量出口国外。现在却反了过来,成了倒数第一的棉花。归根结底,是因为内地棉质量出了问题,而且是人为的。
笔者曾到湖南、山东、河北、湖北、河南等棉花主产区的棉花加工厂调查,几乎所有的棉花加工企业都不挑拣“三丝”,除了河南省以外,其他80%以上的棉花加工厂都把自己生产的不孕籽回收棉掺入到皮棉中去,掺入的回收棉有一清和二清,一清就是第一台清弹机回收的纤维,长度有10mm~20mm,二清是第二台清弹机回收的纤维,长度有3mm~12mm,并且含有大量的棉结,带纤维籽屑和索丝。有的甚至买其他下脚料掺入皮棉中。我2013年在河北的一家棉花储备库中就发现,一批刚入库的储备棉,其短纤维含量高达30%以上。河南商丘几家棉花加工厂,专业从事购进皮辊棉掺入水洗棉加工成锯齿棉。在储备棉收购的季节,各种下脚料量价齐升,储备棉收购停止,下脚料的价格立即下降滞销。同样的籽棉,皮辊棉的指标要比掺杂掺假后的锯齿棉指标好得多。
不论是棉花标准改革前的感官检验,还是现在的HVI检验,“三丝”、短纤维率、有害疵点都没有作为必检和计价指标,而恰恰这些指标对纺纱的主要指标条干和棉结含量影响极大。实际情况是,内地棉的长度、断裂比强度指标都比新疆棉花好,也不次于除澳棉以外的进口棉。从出库储备棉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内地棉的出库检验结果,断裂比强度和长度指标均优于新疆棉。但棉纺企业却对内地棉望而却步,一些贸易商也只是对知根知底的内地棉有所问津,生怕购进一批掺杂掺假棉花压在手中赔钱。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三丝”、短纤维率和有害疵点。“三丝”、短纤维率和有害疵点的检验和识别技术要求较高,没有过硬的检验技术很难识别。这也是防不胜防的问题之一。
我国纺织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都面临着质量提升的问题,对高质量棉花的需求大量增加,面对我国有限的棉花资源,保证棉花质量满足纺织需要是一个紧迫的课题。首先,要进一步改革现行棉花标准,研制快速檢验短纤维率、有害疵点、“三丝”的仪器,没有改革标准之前,可以推广手扯快速短纤维率检验方法,以识别掺杂掺假棉花。
关键问题是专业纤维检验机构要加大棉花质量管理,打击人为掺杂掺假问题。虽然内地棉花产量下降了,但质量管理不能放松。
河南省纤检机构在棉花执法检查时,到一个棉花加工厂,首先看有没有挑拣“三丝”,其次到棉花加工车间,查看不孕籽清弹机是否和皮棉清理机有管道连接、不孕籽回收棉是否单独成包。如果没有清弹机,毛不孕籽应单独打包。如果既没有毛不孕籽,也没有清理过的回收棉,也不见回收棉清弹机,那就是在地下或很隐蔽的套间里生产。处理方法是责令拆除非法加工的管道,按掺杂掺假罚款。
我国目前粮食库存积压严重,而优质棉花却供不应求,如果内地棉花质量能满足纺织企业的需要,那么内地棉花的产量有望逐年增加。
(作者单位: 金运海,河南省纤维检验局;余德芳,南阳纺织集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