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多
2010年的微电影广告《一触即发》被视作我国微电影的发端,随后的网络电影《老男孩》更是让观众感受到了微电影区别于长片的不同的观影体验。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信息的碎片化成为其传播的特点,微电影以其图像传播的优势,显然成为了受到关注度较高的传播媒介和网民的休闲选择。其彰显出来的创意性、趣味性、教育性等特点,也吸引了大学生自发地投入到了微电影创作的探索当中。大学生进行微电影创作,不仅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亮丽的一笔,把微电影当作展示个人创造力和渴望话语权的的途径,并且其微电影创作中呈现出的普遍性,也使其作品成为人们了解大学生群体思想状态的一个反馈媒介。当然,大学生微电影作品也表现出其稚嫩的一面,以下,本文就将先用三个“单一”分析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的特点。说是特点,其实在某种层面上也反映出大学生对电影理论、电影叙事技巧不同程度的误解。笔者也将探究这些误解的根源何在,并思考应如何指导大学生创作出更具深度的微电影作品。
一、 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的普遍特点与误区分析
(一)选题单一
无论是故事片创作还是纪录片创作,目前大学生普遍只能发现眼前的简单的选题,停留于对生活表面的理解而不能探讨事物的本质,因此影片的格局普遍偏小。就笔者观察,如果处于纪录片课程的选题阶段,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汇报选题时呈现出来的共性便是,一提起纪录片要拍什么,首先想到的是美食,然后是某种传统手艺的流失,再就是把注意力锁定到贫苦人群。这三个选题仿佛像是学生们约定俗成的选题倾向。涉及到了故事片,校园青春爱情故事、与父母之间关于梦想和现实的争论、对握不住的时间流逝的惋惜所产生的焦虑则成为被选择最多的倾向。当然,还有大学生关于职场和社会的想象。诚然,选题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使一个选题变好或变坏的在于伸入到选题的切入点,从本质上而言,是编导个人对选题本身的认识程度和创造程度。这种现象也可以理解为是由于大学生阅历尚浅所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的特征,因此也会有个别好的选题却因缺乏深刻的表达没能够把这个选题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的遗憾,这也让人们担忧,如今的学生是不是“没时间”思考了。
选题的片面、主题表达的片面导致了大学生微电影作品只能流传于学生群体之间,更为夸张的是,只能成为一个班级的暗号而不能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比如有一位同学的电影想反映大学生在寝室打游戏影响其他室友的这一现象,先是表现寝室里一个爱学习男生不堪对床打游戏室友的打扰,下一个镜头这个男生关了电脑上床睡觉了,打游戏的男生继续公开放着声音打游戏,这时有一个女生在线和他聊天,这个女生几天内便成了打游戏男生朝思暮想的对象,而就在此时剧情出现了反转,打游戏的男生无意看到学霸室友的手机,发现游戏里的那个她竟然是对床的兄弟,电影结束。影片镜头的暧昧、台词的缺失、黑色幽默的成分、剧情的反转让人摸不透创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或许它只是一个供人玩味的笑话,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教育意义,也没有让人看过之后产生联想性的有价值的思考。
(二)人物单一
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一个观点,孩子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父母和家里的房子,因此父母生气对孩子来说便是天大的事儿。那么把这句话套用在大学生身上,大学生的世界同样很小,大部分学生处在当时的年龄,处于成长波动期的他们思考的多半是内心的纠葛,交往的范围也多是身边的同学。因而反映在创作上具体体现为人物形象的单一、人物关系的简单,这些都导致矛盾冲突不够激烈,并且内心的情感纠葛并不容易可視化,因此大部分作品不能让人感受到撕扯般的张力,戏剧性不够就不能为叙事节奏提供创作空间,就不能调动观众的好奇心维持看下去的兴致。
人物的扁平化、人物行为的模式化、缺少足够的人物内心的揭示用来支撑“这个人做这件事即是合理的”[1]逻辑,这不仅仅是大学生微电影的特点,也是我国影视作品在刻画人物时的弱项。对比《北京遇上西雅图》和《风月俏佳人》两部电影中的女主角形象一个是小三、一个是性工作者,两者都是感情中不受人待见的角色。但是《风月俏佳人》里由朱丽娅·罗伯茨饰演的性工作者能让观众看到她天真、踟躇、恐惧的一面和她的自尊,观众喜欢这个角色,因为她让人们了解了人们不熟悉的一类人物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而汤唯饰演的文佳佳从出境过海关开始都只展现出了公众想象的二奶应该具备的最丑恶的嘴脸,好像这个人只有急功近利的一面,影片缺乏人物的多面性和内心世界的展现,仅仅停留于表面的流程化的人物动作。影片是以人物为支撑的,人物的刻画直接影响到影片所讲述的故事的厚度。想使人物深入人心,大学生应该努力描写一个真正的生动的人,而不是一个标签,这十分需要对生活细节的体察和大胆的想象。
(三)叙事单一
故事的讲述并不只是平铺直述,在故事和观众之间需要经过加工才能达到传播的目的。很多学生的影片采用了“开端-发展-高潮-结束”三幕式的经典叙事结构,再加之笔者之前提到的选题的单调人物的扁平化,使这种叙事结构显得如同在记流水账。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受到后现代主义电影风格的影响,企图讲一个循环重复的叙事,好比主人公身上发生了恐怖的事,正当他无法脱身之时却突然惊醒,发现刚才不过是个梦,可就当一切归于平静,梦境中的状况居然真正发生了,时间正是梦里的时间,然后每天一到那个时间他又要重复经历同一件事直到他有所感悟或是找到解决办法为止影片才结束。这些类似的故事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记忆碎片》《盗梦空间》等后现代主义电影对学生的影响,也反映出了网络时代,人们的时间被碎片化,作为网民主要成员的90后,[2]大学生在内心潜意识里形成了一种连自己都不知从何而来的焦虑。
就部分学生偏爱重复叙事这一现象,以下具体分析微电影应该如何运用重复叙事。影视作品中采用重复叙事的一类作品如《罗生门》《看不见的客人》都是通过重复地讲述同一件事情,并且每一次的叙述都推翻上一次叙述的真实性,如此往复循环以达到揭示真相的目的形成悬疑的效果。还有一类采用重复叙事的影视作品如《土拨鼠之日》《罗拉快跑》,这两部电影中时间仿佛就定在了那一天或是那一刻,因而作品的叙事结构是通过不断的重复那一天或那一刻而串联起来的,并以主人公找到正确的解决方式从而跳出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为结束。还有一类重复叙事的影视作品如俄罗斯情景喜剧《饭店迷情》中的一集,男主角花花公子马克斯看见女友维卡真的已经放弃自己决定和饭店老板交往时,马克思站在吧台旁,接下来的画面是马克思上前阻止两人并发生了一系列闹剧,而当一切无法挽回的时候镜头又从马克思的瞳孔拉了出来,观众得知刚才所发生的一切完全是马克思脑海当中设想出来的画面。如此反复了5次之后在本集结尾时由马克思的声音讲述,如果自己给不了爱的人幸福,那就放她去寻找幸福的结论。如果说第一种重复叙事是通过一次次的重复达到强调的作用从而揭露真相,那么后两种重复叙事更多的则是起到教育意义,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而第三种重复叙事又区别于第二种在于它只发生于想象,做与不做并没有影响到故事线的发展,因此并没有在实质上将情节向前推进。同样,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对重复叙事的运用也呈现出这种误区,重复的多半是头脑当中的设想。这种误区在于并没有在重复叙事这一形式与影片内容之间找到良好的契合,加之对后现代主义电影所提倡的小情节、片段化等概念理解的偏差导致影片逻辑不完整的硬伤。
当然除以上三个单一以外,大学生微电影在摄影方面还表现为画面的单一,在剪辑方面还表现为蒙太奇技巧的单一等特点,本文就不逐一而论了。
二、 大学生微电影创作误区的解决发展之道
看着学生满心欢喜地拿来汇聚时间与心血写得的剧本,作为老师实在不忍心一口否决,并且也思忖着不应过多地把个人观念强加于他人的创作之上,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思考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优化大学生微电影创作。以下针对前文总结的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的三种特点和误区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一)拓展视野,加大思考的深度
在课堂上常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给学生看一些世界级的优秀微电影作品,学生的反映普遍是看懂了热闹看不透深层含义,于是便用“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来概括自己对影片的理解。这是否反映出在全民娱乐的时代,大学生缺少了批判性思考的精神?所以,在学习电影创作技巧之前还是先要摆正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微电影承载的功能、责任和意义。电影有教育功能,它可以温暖人心,可以讽刺现实,这些都是一部微小的影片让人看过之后感到充实的动力之源,因为它们和观众的心灵产生了沟通。微电影不在于真的去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把生活当中的动人片段截取出来并具象化的呈现,再通过视听语言的渲染让观众体会到最强烈的情感上的冲击达到媒介应有的沟通的目的。为了达到广泛沟通的效果,大学生理应更多地关注人性共通的情感。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辨性而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北京师范大学的周星教授在今年全国高校影视艺术专业教师交流会中谈到自己的教学理念时,也提到了思辨的重要性,他以自己高中走廊上一块写有但丁名言①的标语为例,每次给新班级上课都会问学生有几种解读。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就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的讨论,如此在面临同样的选题的时候才能解读出独家视角。
(二)观察生活,捕捉真实的细节
人们从小听故事,哪怕没有系统地学习,大部分大学生对故事原理还是了解的,但能把故事原理扩充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却是需要一个个真实的细节作为支撑的,正如名著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写的是细微的冷暖人情的道理一样。目前大学生微电影作品普遍能按照三幕式戏剧结构讲述一件事,但故事的发展并没有清晰有说服力的逻辑线索,矛盾冲突和情节的扭转显得生硬,究其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细节的捕捉。所以,在教学当中要经常提醒学生回归到生活,留心观察生活当中的细节。很多微电影之所以打动人心正在于详尽地扩展了生活中的某一细节,把它刻画得惟妙惟肖让观众感到满足。每一种艺术的创作都离不开生活的土壤,所以面对学生作品简单、缺乏厚度时可以建议学生从拍摄纪录片起步,在纪录片的调研过程中积累素材、生活经验和不同的人物形象。艺术创作只有当对生活本身有所了解,艺术创作者才能认识到自己内心最渴望表达的是什么,才能发挥艺术作品的功能和价值,达到良性的传播。同时,以纪录片为起步还可以为故事片创作打好素材基础,把握住生活的本质规律才可以自由的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三)摆正心态,切记短视功利
处于大学生的年纪,虽年轻气盛却也缺乏鉴别判断的能力,容易自满和受网络信息的影响在乎名利。比如有些学生自认为掌握了编剧技巧,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任意性较大,实则是对电影理论知识理解尚浅的表现;有些同学只是将剧本一一对应地直译成了影像,其实是缺乏对摄影的理解;或是一些学生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影像这门技术开始谋求创业,拍摄一些地方性的广告,出发点是好的,但从长远来看不免显得短视,缺少高层次的追求,也忽略了大学生群体应有的创造力。无数的经验都验证了一个道理,单凭一时兴起的念头、灵感一瞬间的掠过很难发展成有分量的作品,而长时间的酝酿积累和不断地修正往往能使创作者的表达与情感如火山般喷发从而一鸣惊人。反观当下学生的作品,严肃性不足,对电影语言的探索缺少思考,创新不够。因此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书,更是育人,在合理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让学生把眼光放长远,以终为始才不至于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微电影的兴起,影视话语权出现逐渐向平民回归的态势。一方面,大学生成为了微电影创作的主力军,借用影像实现自我表达,丰富了微電影的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微电影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责任在创作和传播的过程到中等到了良好的发挥。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热情高涨,虽存在着许多问题,但通过各界的努力和探索,终将能找到解决与完善的措施,促进大学生微电影创作成熟发展。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麦基.故事:结构·材质·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1):110-121.
[2]199IT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友盟+】.2017年70后80后90后00后网民研究报告[EB/OL].(2017-06-21)[2017-09-07]http://
www.199it.com/archives/603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