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炜
经 过五年努力,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一些单位的工作总结或干部的署名文章,都爱引用“风正一帆悬”这半句诗。
“风正一帆悬”,出自唐朝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它的上面一句叫做“潮平两岸阔”,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在正式场合全句引用。
“阔”指的是眼界,更在于心胸,源于“潮平”的结果,才有后面端端直直高悬的样子。要看懂这五年的反腐败,最紧要的是理解以下几对关系,它们不仅相互对照,更是前后呼应。
松柏寒仍翠,琼瑶涅不缁
——高标与底线
宋朝有个叫王禹偁的官员,因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以诗言志:“松柏寒仍翠,琼瑶涅不缁。”松柏即使在冰天雪地,仍能苍翠;美玉纵入墨缸,亦不会被染黑。为何?就因为它们分子结构的坚定性,处于何种环境下都少有变异。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总书记系统总结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四个统一”的重要启示和经验,第一个就是要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即廉洁自律准则是党的道德宣示和行动的高标准,党纪处分条例则是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党员的行为底线。
从布局上看,这两项党内规范分别从理想信念和严明纪律两个层面双管齐下、双轮驱动。前者“从高不就低”,后者“抓大不放小”,最终统一到党章这个共同的“总度量”上来。
欲得其中,必求其上。对领导干部而言,没有追求“高线”的思想,就难以守住“底线”。“高线”能提高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进而抬高做人的“底线”;如果没有“高线”的牵引,所谓的“底线”也难以坚持。
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领导干部要坚定文化自信,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王岐山曾经撰文进行过阐释: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德法相依,相辅而行;既要坚持理想信念宗旨,又要守住党的纪律“底线”,这便是内外兼修的“德法相依”思想和理念。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惩治与责任
接下来,要说的是杜甫的名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这两句诗自然不仅在于松、竹,而是另有寓意。老杜爱松是因其峻秀挺拔,不随世而变;恶竹,是因其随处乱生,肆意钻营。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总书记引用过这句诗,并顺势说道:“如果不除恶务尽,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不仅恶化政治生态,更会严重损害党心民心。军令状不是随便立的,我们说到就要做到。”
这里说的军令状,自然是深化正风反腐,要害就是坚持抓惩治和抓责任相统一。王岐山曾在人民日报上谈到,问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保证,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实践也证明,“抓惩治和抓责任相统一”是五年来反腐败斗争成功经验的高度凝练。
王岐山指出,责任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落实“两个责任”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牛鼻子”,所以要把问责的责任压给各级党组织,并层层传导,以此督促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担当。
并且,监督别人的人,首先要管好自己,执行从中央纪委开始,问责要从纪委自身做起。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严格追究责任,确保责任不落空、工作不空转,激发敢作敢为、善作善为的驱动力。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监督与公开
心胸坦荡似明镜,身临官场抒胸臆。历史上,孔明上表,财产首公示;乐天作诗,身家自起底。当然,历史上更被推崇的是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展现出的那种透亮心境。为官一生,心间的清泉不能没有月辉,那就需要公开,并接受社会的监督。
如今,官员重大事项申报,彰显对党忠诚;执纪机关对纪律审查情况甚至自身运行程序的公开,主要则是面对群众。
中央纪委网站上,问题通报最引人关注。其中不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典型案例、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通报巡视整改情况,而“公开曝光”是它们的共同标签。
为什么要曝光,且不局限于特定人群,要对全社会公开?为了对公权力进行更好的监督。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信息公开确保群众知情权、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在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纪检监察机关并没有满足于一般化的信息公開,还致力于让这些信息成为老百姓的“有用信息”。比如,通过发布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能够彰显“任何干部皆在聚光灯下”的理念;通过督促各单位三公经费的全方位公开,可以让群众进一步了解到其运行情况,同时也是对自身的强力约束。
曾几何时,中央纪委给公众的印象一直有几分神秘,外界对其知之甚少。五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新网站、公众微信号、手机APP的逐次开通,《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等一大批纪录片的播出,组织架构、纪律审查流程的逐一披露,展现出中央纪委公开公正透明、依规反腐的新形象,更彰显了反腐的决心和信心。
公开,让监督更有成效,让反腐更有力量。用公众听得懂、看得明白的形式,把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和举措传播出去,能让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提高公众积极参与监督举报的热情,更好地实现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树木与森林
公元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洛阳和好友白居易重逢,相互赠诗唱和。
刘禹锡恐怕没有想到,自己借“沉舟”“病树”感叹屡遭贬谪,无所作为。但在后世,对他的这组诗歌有了各种新的解释。其中一种是,沉船过后,经过整修,千帆仍然浩浩荡荡;一树木枯败,找出病因进行治理,可以让整片树林更加茂盛。
“沉舟”和“千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树木”和“森林”的关系。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树木”是党员干部个体,“森林”则是干部队伍整体,也包括一个地区、单位的政治生态。兼顾“树木”和“森林”,正是对纪检干部政策和策略把握能力的考校,也关系到能否完成中央交给的目标任务。endprint
一个时期以来,有的地方在管党治党、监督执纪中,“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只盯着办大案算“总账”,而忽视本地区党员干部整体廉洁情况、忽视日常监督管理,失去了对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对二者关系认识的深化。8800万党员光靠办几个案子是管不住、治不好的。只有用党的纪律衡量党员、干部的行为,把管和治更多体现在日常,让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起来,真正管住绝大多数,才能实现管党治党“全面”和“从严”的有机统一。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治标与治本
和刘禹锡同时登场的,自然是白居易。34岁時,正在长安参加制举的白居易,曾写下至理名言: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这句话意思似乎很简单:善于消除灾祸的人,总是先查找其根由;善于调理疾病的人,总是先断绝疾病的源头。这不正和我们今天反腐败一样吗?惩是为了治,找到病根,才是对症下药的前提。习总书记曾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引用它,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大家知道,“治标”主要是通过查处案件和纠正不正之风等工作,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其重心在于查处与震慑;“治本”则是在上游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实现对腐败行为的釜底抽薪,重心在于监督与预防。
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治标本身亦治本;治标创造治本的条件,治本巩固治标的成果。两者关系从未被割裂。如五年来发挥巨大威力的巡视工作,既是治标之举,也是治本之策。如监察委改革,既是重大治本的政治改革,同时也为治标进一步打通了体制的“任督二脉”。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总书记总结指出:“标本兼治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一贯要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标本兼治。”以标促本的“标本兼治”思想和理念,就是要通过加大惩治力度强化“不敢”,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变革强化“不能”,通过党性修养和道德建设强化“不想”。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五年来,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使形势不断向着有利于治本的方向转变,“不敢腐的氛围总体形成”,不能腐、不想腐的工作仍在继续深化。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改革与法治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书斋里挂着的一副对联。“删繁就简”“领异标新”不仅是文艺创作的规律,也是改革的一把金钥匙,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引用。
改革的本质是组织和制度创新。五年来,制定修订了80多部党内法规,强化了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回归主业,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局面一新。
比如,为落实巡视全覆盖要求,通过“板块轮动”,“回头看”,开展“一托二”的专项巡视,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组织制度和方式方法,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坚持实践探索在前,总结提炼在后,亦成为十八大以来反腐制度创新的重要原则。所有一切改革的内核,不光是工作方式和流程的改变,更是理念的创新。
制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法治是反腐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路径。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五年来,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正在做好“破”和“立”这篇大文章,就是要从根本上扭转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的状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