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庙右学的古制 尊孔崇儒的圣地

2017-12-14 12:54陆杨
时尚北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国子监孔庙乾隆

陆杨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始建于元代,合于“左庙右学”的古制,分别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两组建筑群都采取沿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方式,组成了一套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在漫长历史中,一边是统治者尊孔崇儒,宣扬教化,主兴文脉的圣地,一边成为众多志在功名的读书人顶礼膜拜的殿堂。

这组比故宫还年代久远的皇家古建筑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数百年的漫漫科举之路。

博物馆简介

从雍和宫地铁站下车,一丝庙宇中才有的香火味弥漫在空气中,不远处便是北京香火最旺的雍和宫。雍和宫西面对着一条国子监街,往西走进胡同,在拐角处,竖着一座漆色较新的牌坊,孔雀蓝的额枋题“国子监”三个烫金大字,牌楼两侧路北均有石碑,用满汉文镌刻“文武官员到此下马”,行至此时,孔庙的入口已在眼前。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后,国子监里开设为首都图书馆,首都博物馆则在孔庙内设立。随着首都图书馆与首都博物馆社会影响的提高,需要有良好硬件设施的现代化场馆来满足服务功能,北京市政府将二馆陆续迁出,于是“空”出了国子监与孔庙。孔庙与国子监修葺一新,合并成一个博物馆,于2008年6月14日重新对外开放。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目前推出了六个常设展览,即四个基本展及两个复原展。其中包括孔庙的“大成殿复原陈列展”、“大哉孔子展”和“孔庙历史沿革展”,国子监的“国子监辟雍复原陈列”、“国子监原状陈列展”和“中国古代科举展”。博物馆主要从事孔庙和国子监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开展有关孔子和科举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负责收集、整理、保管、陈列相关文物和文献资料。

左庙右学

国子监是中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孔庙则是皇家祭孔之地,两者相伴,构成“左庙右学”规制。

工作人员介绍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后,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笼络汉族民心,下令袭历代旧典,命宣抚王楫于金枢密院建宣圣庙,祭祀孔子。据《元史·哈刺哈孙传》:京师久阙孔子庙,而国学寓他署,乃奏建“庙学”。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代大德六年(1302年),大德十年(1306年)建成,明代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孔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条中轴线,三进院落,主体建筑依序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经历代多次扩建修葺,至民国五年(1916年),才最后竣工。至此,北京孔庙形成现今的规模和布局,成为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全国第二大孔庙。

与孔庙一墙之隔的是国子监。国子监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国子监古代又称为太学,其历史更为久远。传说中的五帝时期便有了太学雏形,周代天子有五学,分别为东西南北四学(即东序、瞽宗、上庠、成均)加上中央之学即辟雍。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设太学,立五经博士。直至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才正式设立国子监,并开设进士科,开创了科举取士的先河。

国子监作为古代中央大学,历来倍受国家重视,尤其是经明代永乐、正统年间分别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后增建辟雍殿,形成了今天的建筑规模和格局。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也曾对国子监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缮,令这座古老的大学至今保存完好。

国子监平面整体呈南北走向的长方形,由三进大型院落组成,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主体建筑两侧有“二厅六堂”、御碑亭、钟鼓亭等。国子监前院东侧由“持敬门”与孔庙相通。

辟雍泮水

工作人员介绍说,国子监是明清时候唯一一所国立大学,清朝从康熙到雍正一直在彝伦堂讲课。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在乾隆登基的第二年,他亲临国子监彝伦堂内设座讲学。乾隆不甚满意说:“以天子讲学于彝伦堂,只可以说是视察学校,而不能说是临雍讲学”。其實早在西周的时候就有天子讲课的规矩了,当时的大课堂就叫辟雍,又叫璧雍。据汉代大学者蔡邕解释:辟雍的“辟”字与玉璧的“璧”通用,就是指周边的水环绕一周,形成圆型,就像一块无暇的玉璧;“雍”为水中陆地;而“辟雍”这座大房子就建在上面,是玉璧的中心,所以取名辟雍。

乾隆几次提议建辟雍,但都因故没有实现。直到乾隆四十八年,年逾古稀的乾隆终于下了死命令。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辟雍开始动工,乾隆派当时担任工部尚书的刘墉主办此事,让他“兼理国子监事物”。刘墉做的预算要近十万两银子。乾隆觉得有点贵,于是让户部尚书和珅重新算了一算。和珅拿着图,亲自到实地勘察,让设计师撤掉原先设计上大殿里的四根“钻金柱”,改用抹角架梁,让大殿显得更宽敞,还省了四千四百多两银子。乾隆准许了和珅的方案。老北京不是这么说吗,不到恭王府,不知和珅贪。不到国子监,不懂和珅才。辟雍建筑跟水密不可分,但国子监里没有水,于是能工巧匠们在国子监四个角上凿了四口井,从地下把水抽到国子监广场中间,通过水兽吐水,这才形成了辟雍泮水的奇观。

就这样,辟雍成了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建于中轴线中心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顶殿宇。四面开门,设台阶六级。辟雍周围环绕著长廊,四面架设精致的小桥横跨水池使殿宇与院落相通,这种建筑形制象征着天圆地方。大殿正面屋檐之下,高挂着乾隆皇帝书写的“辟雍”匾额,这块华带匾边框为七彩九龙祥云圆雕,其精美程度在北京的名匾中也是极其罕见。endprint

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在辟雍建成后的第二年早春,就到国子监辟雍大殿举行了首次“临雍讲学”典礼,声势浩大,盛况空前。乾隆在辟雍店内坐稳龙椅后,先由满汉大学士讲“经”,再由满汉祭酒讲“易”,称之为助讲。随即乾隆帝亲自宣讲《四书》中《大学》里的一段话:“为人君者止于仁,……”。论述自己如何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殿内东西两边分别站着王公大臣,其他听讲的学生和各级官员都跪在环桥以南的甬道两侧。辟雍里外、国子监院内,就连东面的孔庙,都跪满了听课的大臣、学子。据记载,仅听讲的学生就有3088人,再加上在北京的各级官员、朝鲜使节等,不下四五千人,场面相当壮观。当时没有喇叭,只能靠传胪官(官居六品)站在门口人工传话。皇帝讲一句,传胪官向后传一句,以此类推。皇帝讲完都走20分钟了,后面还没传完话呢。

乾隆石经

在孔庙先师门内及大成门前院内东西两侧,有一片进士碑林,共198通,其中有元代3通、明代77通、清代118通。碑上刻有进士姓名、次第与藉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中的进士及第者计51624人(含状元、榜眼、探花)。明朝时的于谦、袁崇焕,清末的林则徐和沈钧儒,都能在碑林中寻找到。

工作人员介绍说,进士题名始于唐代雁塔题名,据说韦肇及第,偶而题名寺塔,于是后人相继仿效。孔庙院内的题名碑是元代皇庆二年(1313年)开科取士后建立的。进士题名于碑上,借以显宗耀祖。明代又往往把元代的碑上刻名磨去,再刻上明代进士的姓名,故元代题名碑已不多见,仅有的三座是清康熙年间国子监祭酒吴苑掘地时发现的。

考取功名得多读书,在古代,也有跟如今一样的标准“教科书”。在孔庙大殿的西北方向,有一条小路联通国子监,这条路的两旁就是著名的乾隆十三经。这一共190座十三经刻石碑,原置放于国子监内东西六堂。石碑上所刻的十三经其实是十三部儒家经典著作,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論语》、《孝经》、《孟子》、《尔雅》,共63万余字。

说到这刻在石碑上的“教科书”,则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清代著名书法家蒋衡。据史料记载,他一生临摹碑帖三百多种,但是却发现十三部儒家经典,没有一个统一的版本,字体也是五花八门。雍正四年(1726年),53岁的蒋衡正式闭关落笔写书,这一抄就是十二年。经书写成后,没过多久蒋衡就去世了。乾隆命和珅为主、刘墉为副,安排考订蒋衡所书的经书并动工刻石。这部十三经刻石成于乾隆年间,故又被称为“乾隆石经”。碑文楷书遒劲茂美,其规模之巨,书法之精,令世人惊叹。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子监孔庙乾隆
北京孔庙·国子监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参观国子监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乾隆:瑰丽多姿
乾隆:来尬诗吗
历史悠久的“东方圣城”
王冠 国子监里拍片
全国孔庙知多少
北京的国子监——元、明、清朝的最高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