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威 陈祖建 蓝婉仁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2)
闽东传统民居平面布局形式研究
刘 威 陈祖建 蓝婉仁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2)
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以间为基本元素组成建筑单体,多座建筑单体围绕中心空间构成天井院落,再通过多个单元(建筑单体或天井院落)纵向或横向扩展形成宅院组群。研究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以收集、调查的大量民居实例为依据,将闽东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形式归纳为三类基本元素、两类单元形式和多类组合形式。
闽东;传统民居;平面布局;单元式;组合式
广义的闽东泛指福建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宁德辖区和省会城市福州两地,历来一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富饶的土地资源。而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该地区复杂的地理气候环境,丰沛的建筑材料资源和多元化的人文环境,逐渐孕育出了丰富独特的平面布局形式。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将闽东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形式归纳为单元形式和组合形式。
《中国建筑史》曾提到“间”的概念: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枋,牵制成为一“间”,四柱间之位置称“间”[1]。但在民居建筑中,真正具有相对完整的功能和形态意义的构成平面的最小单位称为“房间”。一个“房间”可以是一间,也可以由多间组成。它根据规模、形态和功能的差异可分为“厅堂”和“住房”两类。而除了作为室内实体空间的房间,闽东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还离不开作为过渡空间或虚空间的天井。这3类基本元素都不能单独存在,只有当它们相互组合时才能体现一定的功能意义,如表1所示。
(1)厅堂:位于民居的中轴线上,是家庭议事会客、敬神祭祖和举办婚丧礼仪的场所。一般,在小型民居中,只有一至两进厅堂,而在大型宅院中,则有三进或三进以上厅堂。按位置和功能可分为下厅(门厅)、正厅(大厅)、后厅(二落厅堂)、顶厅(三落厅堂)以及两侧的侧厅、花厅等。其中,正厅是民居中规模最大、最高敞、装饰最多的空间,在等级上居于首位。闽东民居的厅堂多呈狭长形,面阔与进深的比例约为4∶7,且在平面和空间上,一般会被屏门隔断为前后两厅。屏门位于厅堂的中后部,有2根或4根屏柱。平时出入前后厅,是通过屏门两侧的小门进出,如图1所示。
(2)住房:对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规模小于厅堂,多作为家庭成员的卧室、书房和起居室等。其分配严格依据尊卑之礼和长幼之序进行,按位置和功能可分为正房、厢房、门房、护厝房。其中,正房朝向与整个民居朝向相同,和纵向轴线平行,其面积规模较大;厢房、护厝房则面向纵向轴线,规模要小于正房;门房则与民居朝向相反,面对正房方向。针对人口较多的家庭,民居的住房还会通过灰板壁或木墙隔断成2~3间。
(3)天井:是由厅堂、住房等实体空间或其与围廊、院墙围合而形成的内部开敞空间,具有通风、采光、排水等功能。天井中一般会设置花台,摆放一些花盆、盆景等花草植被。较大的天井甚至还可以进行晾晒活动,满足农事生产需要。按其所处位置可分为前天井、后天井、侧天井等。其中,位于中轴线上的前、后天井一般面阔大于进深,呈横长方形,且前天井要大于后天井。而由护厝房围成的侧天井则多为狭长形,即其面阔远小于进深,如图2所示。
表1 民居平面的基本元素
图2 罗源太史第天井
排屋单元式由若干房间沿面宽横向或纵向毗连排列而成,其平面形式多呈长条形。它又可分为“有堂式”和“无堂式”两类,如表2所示。
表2 闽东传统民居排屋单元式
图3 福鼎孙店古民居门房
图4 长乐九头马民居撇舍
2.1.1有堂式
有堂式指呈线型排列的排屋单元符合堂室之制,有“厅堂”和“住房”之分,且以厅堂为中心,住房在厅堂两侧对称扩展,从而形成的一种平面形式。其包括“一明两暗”基本模式及其衍化形式。
(1)一明两暗式
该单元为三开间,进深五架至七架,明间为开敞或半开敞的厅堂,其中后部一般有屏门隔断,两侧次间为封闭的住房,是民居中最基本的类型。其既可以单独形成民居平面,也可以构成宅院中的主厝、书院、门房等。
(2)单排(有堂)式
该单元为一明两暗式的衍化形式,即出于实际使用需求的考虑,而突破三开间的限制,形成五开间、七开间,甚至九开间,而进深只有一间。整体形式仍然以明间即厅堂为轴线,两侧住房对称毗连排列。这种形式可以单独形成民居平面,但一般分布在较为落后的山区;也可以构成大型宅院中的主厝、门房、后楼、护厝等。
(3)并排(有堂)式
该单元与单排式类似,仍以厅堂为轴线,两侧住房对称排布。但由于进深较大,平面会在进深方向被分隔,即中间的厅堂由屏门隔断,而两侧的住房则被灰板壁或木墙分隔成前后两个部分。闽东传统民居主厝部分的进深通常较大,因此这种形式在当地的运用较为常见。
2.1.2无堂式
无堂式指呈线型排列的排屋单元中没有厅堂,完全由住房毗连重复排列而形成的一种平面形式。各个房间的形式、规模、等级一般相同,排屋的开间数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可以是奇数或偶数。该单元形式也有单排和并排之分,通常纵向排列在天井或主座的两侧或单侧,作为厢房(撇舍)、护厝等非重要建筑出现。而除了比较规整的矩形形式外,还会出现其他变体形式,如“∩”形。
闽东民居中的院落单元式主要是指天井院落式,即以天井为几何中心,围绕天井在轴线上布置正房(主厝)、门房或门廊,在两侧布置厢房(撇舍、书院)或环廊的合院模式[2]。天井院落式又包括堂庑型和堂厢型,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庑的前檐在正屋的山墙之外,而厢房的后檐墙则位于正屋的两山墙之内,闽东地区的民居主要为堂厢型。当地的天井院落式民居分布非常广泛,小到只有单落的院落式民居,大到由各种形式的院落单元组合成的院落组群。天井院落单元是闽东中、大型民居组群的基本单元。闽东地区传统民居的院落单元形式主要可归纳为4种基本形式及多种变体形式,如表3所示。
表3 闽东传统民居院落单元式
图5 福州游宅主院落 图6 闽清东城厝主院落
图7 马尾王有树故居中轴一进院落 图8 福州某民居二进院落(注:图7改绘自阮章魁《福州民居营建技术》)
图9 郑氏宅院主座二进院落
图10 福鼎翠郊大厝中轴院落 图11 冰心故居主院落
(1)四合院
这种布局形式常见于闽东传统民居,尤其在当地的多进式或连院式等大型民居中。它是由正房(主厝)、门房和两侧的厢房(撇舍、书院)围合组成的一种四合型天井院落。其正房即主厝,一般为三开间及以上的有堂式排屋单元;两侧的厢房即撇舍(无厅堂)或书院(有厅堂),一般为纵向排列的排屋单元;而门房的形式则与主厝基本相同,一般位于两厢房的山面之外;宅院中天井的面阔一般大于主厝明间的宽度而小于明间和两侧次间共三间的宽度,进深则视厢房的间数而定,但一般小于面阔。除了这种只有一个中央天井的四合院单元形式外,闽东地区还常见设置了多个小天井的四合院单元变体形式。这主要是因为民居多聚居成片,出于防火考虑,一些院落单元会被四面院墙围合分隔,此时,主厝和厢房与其后面院墙之间还可能各布置一个狭长的小天井,以满足排水、采光、通风等需求。
(2)三合院
三合院在闽东也较为多见,其布局形式与四合院类似,但门房改为门廊或门墙。受当时建筑等级制度的限制,三合院单元的正房(主厝)一般为三开间,且只有一个天井。对于一些富裕的、人口较多的家族而言,三开间的主厝已不足以满足其需求,所以营建五开间、七开间甚至九开间的主厝。为了避免逾制,屋主会取巧采用明三暗五或明三暗七的格局,使明面上符合三开间的布局,而实际上就是在主厝明间或次间缝架的延伸部分做墙廊或隔墙,隐藏梢间和尽间[3]。此时,较大的天井也被分隔成3部分,整体形成“中天井带两旁院式”的布局。三合院单元除了可以将入口设置在正房对面的门墙上外,还可以将入口设在东侧的厢房处,而在原先的门墙处设置较为讲究的照壁,如霞浦半月里31号民居。
(3)二合院
此类院落在闽东传统民居中较少单独使用,一般是以民居组群中的院落单元而存在。《中国民居建筑》中将两侧以檐廊代替厢房,即“两个方向为单体建筑和另两个方向由院墙或围廊围合而构成”定义为二合院[4]。闽东地区的二合院单元形式主要是在中轴线上布置主厝和门房,而两厢的位置由两廊或院墙代替。在这种单元中也会出现与三合院中类似的变体形式,即天井被两条墙廊分隔成3部分,形成“中天井带两旁院式”的布局。
(4)一合院
由一面主厝和其它三面的围廊或院墙围合构成的院落,此类布局形式很少单独使用。闽东地区的一合院单元,一般出现在民居组群的第一落,主要为三面环廊式一合院。这种院落形式的天井较大,能带来宽阔的视野和充足的光线。
闽东地区的中、大型民居都是由基本单元进一步拓展组合形成,其组合形式包括排屋单元组合式,天井院落组合式以及二者共同组合形成的复合式。其组合模式主要为纵向组合模式、横向组合模式和纵横组合模式。
闽东地区的排屋单元组合,主要为有堂式单元的横向组合,以及有堂式单元和无堂式单元的纵横组合,如表4所示。
表4 闽东传统民居排屋单元组合式
(1)有堂式单元横向组合式
这种组合形式一般是由一明两暗式单元沿横向即面阔方向重复毗邻排列形成的,没有天井空间,且进深也较短。一般分布在街道或巷道两边,如长乐琴江满族村;也有存在于大型民居的护厝之中,如平潭詹功显民居等。
(2)有堂式和无堂式单元纵横组合式
此种组合形式主要是指在并排无堂式单元的两端各布置一个朝外的一明两暗式单元。一般出现在中、大型宅院的护厝之中,如永泰卢洋村下坂厝两侧的护厝,闽清宏琳厝二进左右内护厝等。
闽东地区的天井院落组合形式又可分为纵向多进式、横向联院式和纵横组合式,如表5所示。
(1)纵向多进式
纵向多进式是由多个天井院落单元沿着纵深轴线前后串联组合而成。一般是前一个院落的主厝直接与后一个院落的天井、厢房和主厝围合形成一个天井院落,随着院落的逐次顺增,形成纵向多进天井式大厝。因其面阔较小、进深较大而多建置在人口密集的城镇之地,如三坊七巷黄朱园里一号民居为两进院落。闽东的天井院落组合式民居以纵向发展为主,大多数大厝为二落或三落,较少有超过四落的,规模更大的厝就会向两边横向发展。
表5 闽东传统民居天井院落组合式
(2)横向联院式
横向联院式是由天井院落单元横向重复毗邻排列构成的。受家族制度和地形的影响,一些大型家庭会采用这种形式,如福鼎市西昆村67号民居就是由3个院落并列组成。
(3)纵横组合式
纵横组合式是由多个纵向多进天井式大厝横向毗邻排列而成,平面较规整,其中每个大厝皆为一个独立的家庭,但又都隶属于一个大家族。闽东地区的家族制度极为盛行,因此这种组合形式的大型民居在当地较为常见,如闽侯水西林建筑群是由6座多进式大厝并列组成,长乐九头马古民居是由五列大厝并列组成,福鼎白琳镇翠郊大厝为五路三落大厝等,如图12~图13所示。
图12 长乐九头马古民居
图13 福鼎白琳镇翠郊大厝
这种平面形式是以一组或多组纵向多进天井式大厝为主院作为主要居住空间,而在其单侧或左右两侧各布置一至两座纵向排屋即跨院(护厝),以满足教育、休闲、会客、劳作等功能需求。其具体复合形式包括单侧单跨院、单侧两跨院、两侧两跨院、两侧三跨院和两侧四跨院,较少有单侧超过3个跨院的,如表6所示。闽东地区的中、大型民居一般为复合式,如福州三坊七巷沈葆桢故居是由主院及其东侧一大一小两个跨院组成,永泰嵩口镇下坂厝是由主院及两侧的跨院组成等。
表6 闽东传统民居复合式
闽东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是适应当地地理气候环境的结果,是民族风俗及生活习性的直接反映。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将闽东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形式归纳为3类基本元素(厅堂、住房、天井)、两类单元形式(排屋单元式、天井院落式)和多类组合形式,以期利用这些布局形式,及形式所包含的生态理念和建筑智慧,对今后城乡规划和传统民居的保护发展工作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 戴志坚.福建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阮章魁.福州民居营建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4] 陆元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StudyontheplanelayoutformsoftraditionaldwellingsinMindong
LIUWeiCHENZujianLANWanren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
The room is used as a basic element to form architectural monomer in the plane layout in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s.The central space is surrounded by multiple architectural monomers to form patio courtyard,and multiple units (architectural monomers or patio courtyards) are expanded vertically or horizontally to form the house group.Based on the typology,After collecting the investigation a large number of residential examples,The plane layout of traditional dwellings in Mindong are induced as three basic elements,two types of units and many types of combinations.
Mindong; Traditional dwellings; Plane layout; Unit type; Combined type
刘威(1990.10- ),男。
陈祖建,男,教授。
E-mail:837013593@qq.com
2017-09-08
TU241.5
A
1004-6135(2017)12-0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