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张 超,刘永斌
(1.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安 710000; 2.咸阳供电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 3.商洛供电公司,陕西 商洛 726000)
配电网规划建设适应性综合评价探究
王 敏1,张 超2,刘永斌3
(1.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安 710000; 2.咸阳供电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 3.商洛供电公司,陕西 商洛 726000)
以自身工作经验为出发点,配电网络中的规划工作与建设工作为对象,通过对其适应性专业评价工作的内涵简要介绍,在具体评价流程的基础上,期待能为电力系统人士提供参考,进而促使配电网络专业规划建设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确保电力系统日常运行的可靠性。
配电网;规划建设;适应性;综合评价
作为电力系统中关键性要素,配电网络体现出的价值不言而喻,其规划质量及其建设质量除了会影响配电网络质量外,还会对电力系统整体运行质量带来影响。因此,对其适应性展开综合性评价尤其关键。配电网除了规模十分庞大外,还有设备众多以及结构复杂等特征。在对其规划建设情况的适应性展开综合性评价时,若仅以单项指标展开评价工作,往往无法对其配电网质量作客观评定,因此需要对各种指标专业收集,并且组建其综合性的评价系统,再于宏观层面展开评价工作,以确保配电网日常工作水平及其规划建设质量专业评价活动的展开。
基于配电网络,以其规划建设工作为对象,其适应性指:于规划建设工作中,潜在的环境因素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包括技术方案、原则,展开专业改变时的具体程度。配电网络在规划环节以及建设环节,其质量判断标准之一即适应性。而对适应性展开综合评价时,除了要对配电网络内部因素、外界环节因素充分考虑外,还要以不同条件为标准,并于互交状态情况下展开评价工作[1]。可见,适应性展开综合性评价,不仅是了解配电网络建设水平的关键性途径,同时还是反馈该电网规划后期运营质量及其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配电网构成元素囊括继电保护系统、变电站、变压器以及配电线路等,是发电设备、输电设备以及用电对象之间有效连接的关键性环节,在对其展开评价工作时,要合理把握评价权重及展开专业性再评价,以确保评价工作顺利落实。
配电网规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还需要对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更需要对未来发展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一直以来,由于规划基础数据的不足、规划技术手段缺乏以及发展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规划成为一个复杂困难的事情。要求对这种现代方法进行深刻的认识,明确其与传统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再选取投资费用最少者作为最优方案。基于配电网络,在对其规划建设情况的适应性展开综合性评价时,择优选取评价方法尤其关键,电力系统应用频率最高的评价方法之一,即层次分级方法,因此本次以此方法为重点展开研究。层次分析法实践环节,首先要明确专业评价范围与目标,并结合目标内容设定层次结构,通过整合,逐渐建立起评价指标专用系统,在明确问题等级及其划分方式的基础上,以确保复杂性问题得以分解处理、简化处理[2]。明确各指标专业计算方式及其取值,通过引进及深入了解测量表度概念,在明确影响指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两两比较,以此形式建立起专用的判断矩阵,实现标量化的判断目标。对判断矩阵展开一致性专项校验,待其校验通过以后,需以判断矩阵中各个层级为对象,并且计算出其属性权重。综合整理评价对象,在对其综合性评价值展开专业计算的同时,进行排序工作。参照系统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理论,建立了如表1所示的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可靠性、经济性、适应性、协调性、自动化程度和用户满意程度6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个二级指标组成。
表1 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基于评价权重,需合理把握其基本原则,通过对其指标相互影响状况以及指标具体变异程度等展开分析,并予以权重度量,再从客观环境中展开信息赋权流程,并结合指标蕴藏信息量明确对应权重。综合性评价工作中,其关键性环节之一即权重设定工作。在赋权环节,以德尔菲法以及层次分析法为对象,再结合既往工作经验与专业知识内容,即可明确指标权重系数。一般而言,以同层指标为对象,其指标数不得高于9h。因此,在权重设定工作中,可选择比较法确定权重。这是因为,指标数若比9h更高,展开对比判断工作时,不仅其可靠性会受到影响,同时其可信度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还需酌情引进专家打分制[3]。为确保计算流程的便捷性与直观性,在选定权重结果时,可取其近似值,并选取整值,而在选择指标权重时,需把握同层权重,确保其计算总和是1。
以配电网络为对象,电力企业展开规划建设工作时,需充分了解该地现有配电网络运作现状,在分析其发展情况与目标的基础上,展开规划建设工作,以确保规划建设项目满足此地发展需求。基于发展阶段,在对其进行划分时,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整理,并于此基础上划分阶段,而通过对其阶段划分工作中的影响性因素进行提取与分析,在予以各自赋权的同时,创建函数,即可对该处配电系统具体发展阶段准确计算[4]。一般而言,电力企业实际经营水平及其发展水平除了会对此地经发水平带来影响外,同样也会受其影响,因此两者间处于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因此,在对其适应性展开综合性评价时,需综合考虑此地经济水平,并于此基础上展开专业性的再评价工作,以确保评价质量,进而提升其实用价值。
以配电网络为对象,电力企业在落实规划建设工作时,对其适应性展开综合评价尤其关键。而在评价工作中,除了要明确其内涵以外,还要择优选择评价方法,通过合理把握评价权重,在展开专业性再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确保评价工作顺利展开,实现对其评价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进而推动电力领域良性发展。
[1] 肖峻,祖国强,李晓辉,等.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配电网馈线联络建设次序规划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11):49-55.
[2] 吴万禄,韦钢,谢丽蓉,等.含分布式电源与充电站的配电网协调规划[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15):65-73.
[3] 王艳松,孙桂龙,曹明志.基于动态规划法的配电网联络线优化规划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10):30-36.
[4] 陈丽,侯晨伟,张晋国.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配电网多阶段无功规划[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3):316-323.
Studyonadaptability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distributionnetworkplanningandconstruction
WANG Min1, ZHANG Chao2, LIU Yong-bin3
(1.Shaanx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Xi’an 710000, China; 2.Xianyang Power Supply Company, Xianyang 712000, China;3.Shangluo Power Supply Company; Shangluo 726000, China)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our own work and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work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its adaptable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and looks forward to providing personnel reference for power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specific evaluation procedure, further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nd enhanc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aily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daptabil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M715
A
1674-8646(2017)21-0040-02
2017-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