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与反思:国内智慧校园研究综述

2017-12-13 07:26乜勇王滨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内容分析文献计量智慧校园

乜勇 王滨

摘 要:学校是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场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智慧校园这一名词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从期刊发文量、发文作者来源、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四个维度,可视化地勾勒了国内智慧校园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智慧校园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校园;文献计量;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21-0052-04

2008年,美国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题为《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也揭开了教育界对“智慧校园”认识的面纱。[1]所谓智慧校园,指的是一种“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情境,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和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2]

2010年,浙江大学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型校园。[3]在这所学校中描绘了这样的蓝图: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开始筹建智慧校园。那么,国内外智慧校园研究的热点究竟是什么?出现的问题有哪些?未来的趋势是什么?在智慧校园备受关注的今天,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与思考显得格外重要。当前国内对智慧校园的研究综述仅有两篇,其一为张丽媛的《横跨时空的新兴教学环境——国内智慧校园相关文献综述》,在这篇文献中,作者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从文献数量、文献来源、研究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提出了管理者、教学者和学习者在智慧校园中的作用。还有一篇为于长虹等在《智慧校园的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中,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史,并对智慧校园的研究与建设现状与問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有关对策。其研究虽对我们了解智慧校园现状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存在着研究方法单一或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客观详实的数据和规范的方法开展研究,以进一步把握国内智慧校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研究取向,为今后国内智慧校园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数据与方法

1.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主要数据来源,中国知网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中文学术期刊库,对中国知网数据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为尽可能准确把握国内智慧校园研究现状,笔者将期刊来源限定为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以篇名为“智慧校园”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不设限制,截至日期为2017年5月4日,共检索出智慧校园相关文献59篇,通过人工方法除去会议征稿、通知及重复论文,得到有效论文41篇。将这41篇论文的题录信息导出,通过书目共现分析软件Bicomb2.0抽取题录信息并进行统计,得到有关研究数据。

2.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法是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借助文献各种数量特征,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某学科领域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文献研究方法。[4]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研究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5]

二、研究过程与数据分析

1.期刊发文量

某领域期刊论文年限的发文量分布能够从侧面反映该领域的研究历史并揭示其研究发展的总趋势。根据文献发表的年份数据,绘制出国内智慧校园研究文献年度分布折线图,如图1所示。智慧校园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来自南京邮电大学的宗平等在《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智慧校园的概念以及智慧校园的总体设计方法,在论述物联网技术与支撑环境的基础上给出了智慧校园的总体设计策略和体系架构。[6]这篇文章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利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但由于文章没有在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中,就没有进入笔者所检索的范围内。在2011年,来自江南大学的严大虎等在《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中,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与特征以及智慧校园的概念,并从校园生活和教学管理两个方面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的应用。吕倩在《基于云计算及物联网构建智慧校园》中,针对多数高校资源共享性差、各自为政等现象,提出利用校园云处理,结合物联网技术,真正实现智慧校园。这些研究对国内智慧校园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可以看到文章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尤其是到了2015年,已经达到了12篇。这是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结果,也使智慧校园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2.作者来源分布

通过对作者机构的分析可以从侧面了解某一研究领域的人员队伍构成情况。如表1所示,本文将发文作者来源划分为单纯研究者、教学一线实践者、教育管理者和公司。单纯研究者为研究院、网络信息中心等人员,教学一线实践者为中小学等一线教学人员。教学管理者为教育厅等管理部门。由表1可知,单纯研究者所占比例为85.96%,其数量高于其他作者来源的总和。作为一线实践者,其对智慧校园的实施以及会产生什么问题具有较大的发言权,然而由于国内智慧校园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教学一线实践者所占比例较小,为1.57%。教育管理者所占的比重为8.77%,可以看出国内目前相关方面的论文研究数量较少。作为管理者,其对智慧校园的建设、管理以及评价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智慧校园项目的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的意见对智慧校园的实施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其所占比例为3.51%。

3.研究主题分布

根据教育技术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本文将研究主题的类目划分为教育技术的五大范畴,再加上笔者在研读文献的基础上,发现部分文章是关于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的概念辨析以及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发展研究等,我们将其划分为“其它”类目。因此,本研究的主题划分为“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和其它”。其结果如图2所示。endprint

由图2可知,目前国内对智慧校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和开发方面,而对应用、管理和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在智慧校园设计方面国内研究较多,但大多数都是基于技术的视角。如蒋东兴等在《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中,设计了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相融合的高校智慧校园体系结构,其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智能感知层、网络通信层、大数据层、智慧校园应用层、自适应交互平台以及支撑保障体系。于长虹等在《智慧校园的智慧性设计研究》中,系统梳理了当前智慧校园研究的参考模型,并基于智慧校园智慧性设计的构成要素和智慧表现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智慧校园参考模型。

在智慧校园的开发方面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有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如莫伟健等在《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中,为了加强学校安防系统,打造无线智慧校园,运用高压缩率的H.264标准的图像压缩编码技术降低传输数所占信道宽度,同时利用ARM11处理器提高图像信息传输速率,并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将已编码的数据传送到显示器,设计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智慧校园的应用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如徐青山等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及实践应用——以“智慧北航”为例》中,对智慧校园的顶层设计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智慧北航”校园建设的实践应用,为高校智慧校园的顶层设计和建设提供了一个参考案例。潘勇等在《中学智慧校园信息化学习系统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以华中师大一附中为例》中,认为信息化学习系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构建了中学信息化学习系统并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

国内有关智慧校园的研究对学校科研、教学等进行管理和评价的文章相对较少。高瑛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电子文档管理模式分析》中,认为与常规校园相比,智慧校园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电子文件,为了对这些电子文件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作者提出了智慧校园的电子文档管理模式。李胜等在《RFID智慧校园安防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中,针对校园管理存在信息处理落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RFID远距离自动识别技术的校园安全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能够全方位监控和管理,当非工作人员接触后会自动报警,学生也可在校内与家长即时互动,使学校管理自动化,提高了管理效率。蒋东兴等在《高校智慧校园成熟度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提出了高校智慧校园的成熟度模型以及评价指标体系,对引导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其他类目有对智慧校园与数字校园的概念辨析,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过渡研究,智慧校园与已有重大事业、重大建设关系等,例如黄荣怀等在《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分析了数字校园的缘起、内涵和特征,提出了智慧校园的内涵和特征,并认为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高端形态。王运武在《“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发展研究》中,运用系统思维分析了数字校园的内涵及其建设中的复杂性问题,提出了数字校园发展的不足、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的“耦合关系”,最后提出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必然趋势。

4.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可以解释某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等。本文采用书目共词分析软件Bicomb2.0对关键词的提取,可以得出与创客教育有关的关键词总计为104个,累计频次达177次。选取阈值大于等于2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将提取的高频关键词导入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利用UCINET和NETDRAW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其结果如图3所示。图3中的正方形代表关键词的节点,节点越大,其控制关键词中其他节点的共现能力越强,在整个关键词中的作用也越大。

由图3可知,国内与智慧校园关系密切的关键词有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教育现代化以及智慧时代等。这些关键词是国内智慧校园研究的核心关键词,以上高频关键词表明,国内智慧校园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支撑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智慧校园的价值以及智慧校园与智慧教育、智慧时代的关系等。还有一些关键词位于边缘位置且与其他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较少,如智慧学习环境、智慧管理等,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关键词不重要,这些关键词有可能代表智慧校园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以上四个维度的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1.提高智慧校园建设相关人员对智慧校园研究的关注度

作为管理者,其对智慧校园的建设、管理以及评价具有重大的引领作用。国内智慧校园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關系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因此,在学校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加以管理显得格外重要。有学者提出设立副校级的“首席智慧官”来统一管理学校的“一把手工程”(智慧校园建设),还有学者提出让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来组织规划智慧校园的建设。其理念对智慧校园建设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另外,笔者在研读智慧校园相关文章时,发现国内关于智慧校园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智慧校园的整体架构设计等方面,对智慧校园架构设计的应用研究较少,对于智慧校园应用的效果如何的研究更少,更不用说智慧校园应用中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了。教学一线实践者对智慧校园的实施以及会产生什么问题具有较大的发言权,然而目前国内智慧校园在中小学的应用较少,教学一线实践者应提高对智慧校园建设的关注度,为智慧校园的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多个主体参与并付出巨大精力。[7]因此,无论是单纯的理论研究者、一线实践者,亦或是管理者、公司企业,只有其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实现智慧校园。

2.重视智慧校园的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实证研究

纵观国内智慧校园设计方面的研究,其内容较多。这表明当前国内智慧校园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深入研读文章之后笔者发现,关于智慧校园设计方面的研究,国内大多基于技术的视角,而基于教育学视角的研究较少。这对理论层面指导智慧校园建设具有不利的影响。智慧校园理论研究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有没有指导智慧校园设计和建设的理论,二是智慧校园建设能否催生新的理论。[8]实践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学者应当提高对智慧校园建设理论层面的关注度,加强理论研究,着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除此之外,国内智慧校园研究的文献数量逐步增长,然而实证研究的却较少。当前国内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研究多于中小学,但中小学作为学生发展的黄金阶段,与大学阶段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研究也不可忽视。因此,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阶段,我们都应当加大对智慧校园的实证研究,调动各方面智慧校园建设的积极性,使智慧校园的建设向智慧方向发展。endprint

3.注重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什么样的校园才算是一个标准的智慧校园?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会有不同的意见。由于国内尚缺乏必要的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目前大多数智慧校园建设者仍然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举措。智慧校园作为数字校园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数字校园的理想追求,却仍有部分人对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甚至有些人将智慧校园等同于数字校园,认为只要在教室里有物联感受温度、湿度、照度,就实现了智慧教室,也就实现了智慧校园。[9]这不禁令人哭笑不得,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其对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的认识不清。要认清智慧校园的概念本源,需要各级各类政府制定智慧校园建设的建设标准来指导智慧校园的建设。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可以说,其建立对指导智慧校园的建设具有非常有益的影响。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评价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起着诊断、调控、激励、导向的重大作用。对于评价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还较少。有学者提出了三类评估的建议——达标评估、先进评估和示范评估。[9]关于智慧校园建设和评价标准的研究,还需要广大学者以及管理者不断关注、不断研究,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智慧校园的建设水平。

4.加强对智慧校园的理性研究

当前,对于智慧校园的建设,较多停留在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应用方面。但智慧校园不仅仅需要考虑技术的支持,还应该考虑的是资源的建设、经费的支持、硬件的维护等内容。智慧校园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研究者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使智慧校园对学校的科研、教学等实现精准管理,满足各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只有认清了智慧校园和数字校园的不同,加强智慧校园的理性研究,才能避免走数字校园建设中出现的泥潭。

四、结语

智慧校园的建设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由于缺乏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在智慧校园设计方面有理所当然化的倾向。然而“始生之物,其形必丑”,相信通过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真正发挥智慧校园在服务、支撑、支持、造就创新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旻瑜,刘欢,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2015(4):8-13.

[2]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杨俊锋.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4):14.

[3]程艳旗.浙江大学智慧型校园建设探索[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dfe4352c2af90242a895e5e9.html?from=rec&pos=1&weight=18&lastweight=5&count=5.

[4]黄维,陈勇.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研究——基于《教育与经济》所载论文的关键词共词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0(3):68-69.

[5]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钟绍春,王伟.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微课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5(4):74-80.

[6]宗平,朱洪波,黄刚,许建真.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6-21.

[7]于长虹,马武.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智慧校園建设框架[J].教学与管理,2015(33):44-46.

[8]于长虹,王运武,马武.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6):48-51.

[9]陈琳,王蔚,李佩佩,李冰冰.智慧校园的智慧本质探讨——兼论智慧校园“智慧缺失”及建设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6(4):17-24.

(编辑:王天鹏)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容分析文献计量智慧校园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