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选择教学素材,让政治课更有生命力

2017-12-12 12:52张华
陕西教育·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学生

张华

鲜活且有说服力的教学素材是教育教学的源头之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对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政治课教学素材选取的策略。

一、切合实际,切中目标

首先,教学素材的选取要为教学内容和目标服务。“三维”目标是进行教学活动的灵魂和核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政治课有很强的导向性,不是所有的素材都能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切实取舍教学素材。《经济生活》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是一个深奥的理论问题。对高一学生来说,要将深层次的理论简单化、生活化,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我国分配制度及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有一定难度,需要正确引导。所以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中,我以展示分苹果方案导入新课,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体现了教学的生活性;以身边亲戚朋友的收入分配形式作为探究案例,实现了新课改所倡导的“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学生把感悟的知识和实际进行运用升华。课堂没有充斥大量的政治概念和理论,但效果很好,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其次,素材的选取和运用要贴近本土和教材的实际,力戒虚浮。恰当使用本土素材,会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觉悟。例如:在必修2《政治生活》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对党、政协、政府的性质区分不清,所以在《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一节,笔者选择了既有本土特点又实际的素材。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随手拍政府。让学生在放学途中,拍下政府机关的照片,并发到微信公众号里。学生参与的热情极高,拍了上百张图片。经过精心筛选,我在课堂上展示了有代表性的学生摄影作品,学生非常兴奋,看得认真投入,还读出牌子上的文字。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我提出问题:“这个部门门口挂了好几块牌子,都是政府机关吗?”学生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我适时将我国国家机关、政党、政协的性质向学生加以介绍,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政治在生活中的价值及身边事物蕴含的政治学原理,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用政治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

二、抓住典型,选取适度

繁杂冗长的素材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感觉疲劳,达不到预期目标。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教学素材能恰当地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既能使学生全面、清晰地感知事物,又便于有效说明教学内容,准确揭示概念、关系或原理,恰到好处地服务课堂教学。“一例多境”教学素材选取就是很好的例子,用一个教学素材贯穿整节课,既避免了材料堆砌占用太多教学时间,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在必修1《经济生活》“市场配置资源”一节中,笔者选取的教学素材是“大白菜的前世今生”,从计划经济时代市井百姓冬季大量储存大白菜,到市场经济时代大白菜的价格变动,再到韩国辣白菜的进口等,整节课通过大白菜的“命运沉浮”,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理解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理解了供求影响价格以及价值规律的内容。

三、直面负面,正面引导

针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素材选用应以正面素材为主,但也不能回避反面典型,直面客观存在的负面、阴暗的素材,充分认识并开发其利用价值和正面意义,鼓励学生进行政治价值判断,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学习,化消极影响为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功能。在必修2《政治生活》关于“监督政府权力”教学中,笔者选用了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展示画面:一棵树,底下分别是油漆工、伐木工、啄木鸟,适时提出问题:如果把政府看作是一棵大树,现在这棵树上长虫了,你是想做油漆工、伐木工,还是啄木鸟?让学生在讨论中达成共识:不能因为一棵树长虫了,就砍掉它;也不能视而不见;像啄木鸟一样吃掉虫子,让大树茁壮成长。作为公民,行使好自己的监督权,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样,学生不仅能从理论上,还能从心理上接受知识,做到知行统一。

四、知情思行,完美结合

在思想开放、价值多元的社会,强迫学生接受一种观点很难。但适时切入能突破教学重难点、知识生成点、能力培养点、情感激发点、德育渗透点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思考、体验、感悟,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和行动,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然生成,使“知”“情”“思”“行”完美结合,弥补空洞说教的不足,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活处处有哲学》是《生活与哲学》的开篇,上好这一课,对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讲授这一课时,笔者选取了《贞观政要》中一段内容,原文如下:

唐時,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有言非者,何也?”敬宗对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恨其光辉。天地之大尤憾,而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众人之口;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戮,夫妻听之离,朋友听之别,乡邻听之疏,亲戚听之绝。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这段文字的核心是应该如何面对流言蜚语。许敬宗用了比较多的对比,来说明人们因为立场不同,会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态度。同样是下雨,到底好不好,农夫和行人的判断截然相反;同样是月亮,到底美不美,佳人和盗贼有着完全不同的心情。对比形象鲜明,学生能够非常容易地抓到一个重要的哲学原理,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能够切实感受到哲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对比了不同人不同立场对同一事物的判断不同之后,许敬宗继续论述听是非和说是非的危害:“且是非不可听……亲戚听之绝。”铿锵有力,振聋发聩,说明偏听偏信的危害,教师在此处点出“全面看问题”的哲学原理,能够对学生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

最后,许敬宗论述了做人的重要原则:“人生七尺躯……”此时,教师点出防微杜渐,量变会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同时,也教育学生少去议论是非,“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这则教学素材的好处在于:第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这一段文字历来被许多书法家书写,挂于厅堂之上,时时警戒。文字简洁有力,比喻形象鲜明,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第二,把哲学道理和生活修养结合在了一起,提升哲学素养。第三,把知识学习和德育结合在了一起。既有哲理,又饱含做人原则,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德育要求。所以说,好的教学素材,可以促使学生知识长进、情感丰富、个性完善、能力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领者与合作者,要不断挖掘积累素材,选择加工素材,科学使用素材,要让学生在课堂获得的不仅仅是感性的现象,还有理性的思考和启迪;不仅仅是学科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生活,关注实际,紧跟时代的思想意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及时总结,一句名言、一个小实验、一个故事甚至一个肢体动作都有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完美素材,有效选择教学素材,政治课将更有生命力。

作者单位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