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第一届理事会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60多名来自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行业领先企业的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参加了成立会。联盟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梅宏院士,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软件处商超处长、人事教育司教育处冯文全处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杨秋波副处长出席会议,并共同为“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揭牌。会议由联盟副理事长黄河燕教授主持。
工信部领导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迫切需要培养造就适应新形势、新需求、新变化的优秀科技人才。联盟的建立有利于充分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力量,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态环境,创建面向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范式,形成信息产业创新人才的评价体系,为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工程教育人才。
杨秋波在讲话中介绍了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要求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推动思想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高等工程教育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希望联盟成立以后,立足产业发展对信息技术新工科人才的需要,联合高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相关单位,搭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加快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工科建设,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家创新发展。
在同期召开的理事会工作会议上,梅宏介绍了联盟的愿景和使命,黄河燕宣布了联盟组织机构名单;随后全体理事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讨论了联盟的工作方案与工作机制。梅宏指出,在新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是推动力、是催化剂;面向信息技术产业的新工科建设责无旁贷应该先行、先试、先受益。联盟将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助力信息产业超越发展和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融合与转型升级,为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据悉,该聯盟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与国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组建。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由来自28所高校、5家科研院所、12家企业的代表组成。联盟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探索建立面向产业需求的产学研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态环境,创建面向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范式,形成信息产业创新人才的评价体系,引领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跨越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