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研究

2017-12-11 07:29费杉杉史凤鑫苏海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建构

费杉杉++史凤鑫++苏海艳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7.11.008

收稿日期:20170601

作者简介:费杉杉(1981—),女,江苏徐州人,讲师,心理学硕士,从事心理学、教育学研究;史凤鑫(1994—),女,江苏南京人,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小学全科教育专业学生;苏海燕(1994—),女,江苏盐城人,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小学全科教育专业学生。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高等教育师生关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目前普遍存在被动化、功利化、冷漠化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目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分析成因,并分别从教师、学生、学校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师生关系;建构;和谐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1002203

一、高校师生关系调查背景

高校师生关系是在高校教育情境中,師生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共同管理而形成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社会关系。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更影响着师生各自的发展。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顺利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而紧张冷漠的师生关系不仅阻碍教师自我素质的提高,而且制约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1]。

同时,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不同时代,师生关系亦有着不同的状态。目前受高校教育体制的限制,师生交往只能局限于课堂,师生交往只限单一的知识传递,缺乏情感交流。近年来,高校师生之间矛盾冲突现象也是层出不穷,因此,研究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并提出合理化意见与建议很有必要。

二、高校师生关系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江苏省徐州市的五所高校: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以及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共发放问卷230份,其中大学生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98份,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87%;教师调查问卷30份,收回30份,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100%。

(一)高校师生交往场所

经笔者调查统计,高校师生交流主要在课内,占66.67%,是课外交流的近两倍。由此可看出,相对于课外交往,高校师生交往基本局限于课堂,这也能从侧面看出高校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少,感情淡漠。

(二)高校师生交往方式

由统计数据可知,对于与教师交流的方式,43.33%的大学生选择“网络软件”(QQ、微信等);次之,31.33%的大学生选择“发短信”;再次之是“打电话”,占到13.33%;最少的就是“面对面交流”,只占12.00%。这些数据说明,随着科技的更新换代,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逐步被网络、通讯技术代替,师生之间缺乏直接有效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高校师生交往情况

笔者将高校师生的交流频率设置为“基本没有”“一月一次”“两周一次”“一周一次”和“一周两次及以上”的五种选项。据统计分析,高校大学生与教师课堂之外交流频率低,高达62.2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与教师在课堂之外基本没有交流,只有约14%的学生与教师在课外交流频率较高。但也仅限于班干部和社团组织者的职务工作汇报,学业困扰、情感问题和家庭问题几乎没有涉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很少积极主动找教师沟通交流,并没有把教师当成良师益友,教师角色定位依旧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

而关于师生缺乏课外交流的原因,学生主观上认为没有必要与教师交流是最大的原因,占37.32%。其次,35.33%的高校师生认为受“师道尊严”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师生双方都受到教师权威思想的束缚,缺乏交流主动性;外加学校提供交流平台少和师德的滑坡——这两项比率分别占9.00%和18.35%,导致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少,使得实现“良师益友”的转变困难重重。

(四)大学课堂氛围

高校师生关系多数是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氛围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教师如何组织教学、学生如何发挥其教育主体地位及能动性反过来也制约着课堂氛围[2]。经调查发现,高校师生普遍不认为课堂氛围中有表现“很活跃”的状态,课堂氛围“较活跃”的比重也只占13.33%,大部分高校师生认为课堂氛围一般,这也从客观上反映了高校课堂教学中“低头族”逐步“崛起”、课堂氛围普遍缺失活力的问题。

(五)高校师生关系满意度

“对目前高校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一题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师生关系非常一般;不太满意和满意的人数差不多,前者占16.46%,后者占17.07%;对师生关系很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大学生相对较少。说明当前师生关系一般,没有达到学生心目中的理想状态,也反映了他们对目前的高校师生关系有着较大的期待。

三、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被动化的师生关系——交流愿望与实际相差大

调查显示,高校教师与学生双方对师生关系的主观愿望一致,即都认为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很重要,也都表示愿意多沟通交流,希望能实现良好的互动,然而双方实际的交流情况却与主观愿望相差较大。调查显示,师生课外交流“基本没有”的情况高达62.20%,偶有交流也局限于学业问题,学生的情感问题和思想上的烦恼都不愿主动找教师倾诉。教师方面对学生存在主观的关心,即教师有主动关心学生的愿望,然而由于任务繁重、忙于科研以及学生不愿主动交流等原因也没有付诸行动。由此可见,师生双方对于师生交流的愿望很强烈,只是双方都缺乏主动交流的实际行动。

(二)功利化的师生关系——情感关系淡薄endprint

社会大背景下,一部分教师师德滑坡,不把“教书育人”当作毕生信仰,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经济利益上,疏于对学生的关心。一部分学生也受到影响,把教师当作为其服务的对象,更有甚者潜意识里认为教师是他们的“仆人”。当高校师生关系逐渐被金钱、利益“捆绑”,理应纯洁的师生关系被一点点侵蚀,道德伦理与人生价值正被交易的互利共生关系取代,师生情感淡薄成为必然。

(三)冷漠化的师生关系——心理距离加大

调查显示,高校师生普遍认为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间缺乏有效互动,情感淡漠。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学生课堂上沉迷于电子产品,不与教师进行基本的课堂互动;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教师依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即可,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得不到有效发挥。大学生自我感知他们并不需要这样的“无意义教学”,也就自然不与教师产生对话交流,缺乏互动的课堂是冷漠的,高校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也在无形中拉大了。

四、改善高校师生关系的对策

(一)教师方面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理念

传统教学观要求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教师,教师垄断知识,处于权威地位。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极易导致学生被动和态度消极,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现如今,人们普遍强调师生平等,“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运而生。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注意转变自己的观念,要由原来的知识拥有者和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作为学习的主体,理应在教师引导下自觉主动地构建自身知识体系;教师作为教育者和社会人的统一,除了教授、鼓励学生习得生产活动与社会生活经验,还应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2改变教学方式

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有效教育教学“土壤”的滋养,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也确实能增进师生感情,完善师生关系。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必定会被时代淘汰,所以,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并从方法和技巧上带领学生进入到未知的领域,引导他们去发现新知,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以取代简单的知识灌输。尤其在高校这个学术氛围浓厚、学习环境宽松的地方,教师更应该借助学校的平台,利用学校的丰富资源,比如多媒体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应借助教师语言这一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完成课堂的高效教学。教师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常见的肢体语言就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手势。笔者认为,除了合理运用手势之外,教师还应该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课堂的真实效果。口头语言即是教师的课堂用语,在口语方面教师须有两方面的突破:一是恰当使用课堂用语,亲切、易懂为宜;二是语言的呈现方式,即教师课堂教学时的语言应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

3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笔者认为这句话充分揭示了为人师表的内涵。首先,作为教师,要有极高的知识素养,即知识储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要有多桶水,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继续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只有自己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让学生心服口服,此乃“学高为师”。其次,学生活动具有向师性,教师是學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行”才能让学生“信”。因此,教师在仪表仪态、师德等方面一定要“正”,而不能不注重形象或只是把教师职业当作带来经济利益的工作。只有身正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受学生敬佩,才能促进师生之间高效交往。

(二)学生方面

1转变传统观点,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传统的师生观念下,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学生可以说是教师的“附属品”,基本无能动性而言。信息化背景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之一,应该打破传统师生观念,正视自我,充分认识到其与高校教师的人格平等性,课上视教师为权威,课下把教师当成朋友,主动和教师接触,增进彼此情感交流。同时,大学生也不能摒弃中华文化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不能过度地苛求教师、以偏概全地指责、批评教师。在师生双方的互动沟通过程中要尽力配合教师,在与教师有不同意见时,能理性质疑。

大学生也要学会感恩,虽然教学活动以外高校师生接触少,但他们依旧是给大学生提供学术学业指导、辨明人生方向的重要指路人。大学生理应认清高校教师的角色不可或缺,他们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影响亦毋庸置疑。针对师生关系功利化的现状,即使有金钱输出,学生也应常怀感恩之心,而不是以偏概全,把教师都当作服务者,随意谈论和贬低。高校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不是让大学生恣意放纵、无所畏惧,反而需要更多的自律,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充盈自身,是在导师们的帮助下更好更快地学习、成长。因此,大学生加强与高校教师的心灵交流甚至思维碰撞变得至关重要。

2积极主动与教师交往

作为21世纪的新型人才,大学生拥有自己的价值理念,期望有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在师生交往情境中,要求大学生克服自身惰性,凸显其主体性,增强自主意识,积极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沟通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业,还可以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师生双方只有在相互理解、共同对话的情境中,才能发生整体人格精神的碰撞及情感的交流,才能增进师生关系。

(三)学校方面

1树立“以师生为本”的理念

教师作为“教”的主体,是促进学校教学、提高学校文化软实力不容忽视的力量。学生作为“学”的主体,他们的素质是衡量一个学校文明进程的重要指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因而高校树立“以师生为本”的人本理念对于促进和谐师生关系大有裨益。

“教育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办学以人为本,教师是主体。”[3]高校如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就必须确立师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的教育理念坚持自上而下的做法,如今的教学改革,完全可以从教学发展自身需要出发,由下而上地进行,以发挥师生双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主,从而实现有效教学。endprint

2提供更多师生交往的机会

高校师生的交互关系主要集中于课堂,若课时相对较少,师生交往频率势必很低。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为师生交往提供场所,增加双方交流时间,比如适时组织师生交流会、师生互动游戏等来增进师生关系。高校还可借助诸如论坛等形式,分学院、专业进行交流,使师生获得更多协商、讨论、对话、沟通的机会。另外,还可以借鉴目前国内外一些高校有关office time的制度,使师生、生生能在特定的“场所”、按固定的时间交流答疑。笔者认为,高校一定要拓宽师生交流的路径,创造更多交流讨论的平台,更多地帮助高校师生解放头脑、放开手脚,并促成新型高校师生的角色定位、关系认知及完善的良好转变。

3完善对于教师的绩效评价制度

师生互动关系不够良好,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投入度有一定的关系,受到评职称等评价制度的影响,很多教师不得不把精力放在科研上,这就牵涉到了教师评价制度的问题。在当前形势下,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首先,学校转变观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科研只是教学的一部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无可厚非,但作为教学型高校,还是要把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学上来,从而增加师生互动。学校也要加强学生对于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视,力促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合理。总而言之,制定教师考核制度要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和教师自身情况,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所占考核比例应把握一定的度。

五、结束语

综上,目前高校师生关系平淡冷漠的问题不容忽视,除高校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开路”之外,高校教师和学生更应转变自身固有的师生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更加积极主动地沟通、交往,逐步形成教学相长、师生和谐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献:

[1]陆稻稻.当前大学城师生信任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2]陈桂生.师道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光彦.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Case Study of Xuzhou Area

FEI Shanshan, SHI Fengxin, SU Haiyan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221000, China)

Abstract:In the 21st century, China has ushered in the era of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has also changed quietly. At present, there are problems of being passive, utilitarian and distant.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rational suggestion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eachers, students and schools, so as to help the harmonious 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onstruction; harmony

(责任编辑:朱岚)2017年11月第36卷第1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Nov.2017Vol.36 No.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和谐师生关系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