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清
(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自中考把体育分数列入总分以后,其分值在不断增加.淮北市中考体育分数由开始的20分,增加到现在的60分.分值的增加不只反映在分数上,更多反映的是国家和政府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反映出人们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程度.学生身体素质来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投机取巧,只有长期坚持锻炼,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素质,达到既锻炼了身体,又提升了分数的双赢.自从把体育纳入中考总分之后,笔者就一直在进行有关中考体育的培训工作,通过多年来的训练工作,发现不少家长、学生在对待中考体育的训练方面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多数家长急功近利,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最多的分数;甚至有的家长要求走捷径,破坏公平竞争原则,这样做都是不可取的.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不能走捷径,只有通过有效的训练,并经过长期的坚持锻炼,才能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成绩的目的.下面本文将以数据分析.
安徽省淮北市2016中考体育包含了4个项目,必考项目为男生1000m跑、女生800m跑,选考项目为立定跳远、1min跳绳、50m跑,考生任选两项.鉴于学生所选项目的不同,同时为了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笔者跟踪测试了学生各个阶段所有项目的成绩,将从初一下学期开始参加体育培训的学生划分为实验组,初三下学期才开始参加体育培训的学生划分为普通组.因参加培训班的人数有限,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同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占培训班总人数的90%以上,可以真实反映该研究结果.
初一下学期时刚参加培训时,笔者对所有学生的初始成绩都做了测试.
由表1(见 49页)可以看出,50m成绩女生最差成绩为9″9,男生最差成绩是9″2,最好的是8″4,8秒多的占绝大多数,最后的平均成绩为9″.50m跑学生成绩相对差的原因主要有:起跑反应慢;加速跑加速节奏不明显;途中跑技术动作不规范,动作比较僵硬,脚跺地声音大;未到终点即提前减速.
立定跳远成绩最差的1.52m,最好的2.03m;最终的平均成绩为1.816m.立定跳远多数学生表现为肌肉力量不足,用力不协调,上、下肢不会协调发力是最主要的原因.
学生1min跳绳最少的只78次,最多的143次,平均只有98.5次.跳绳的主要问题是跳的时候太急躁,对绳的控制能力差,人和跳绳之间没有协调好,中间间断次数一般是6次左右,最多的能达到10次,反映出学生平时进行跳绳锻炼的次数不多,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少.
男子1000m (女子800m)跑最快的成绩是4′54″,最慢的成绩是6′18″.平均成绩是5′24″.学生的耐力相对来说比较差,有的学生在跑的过程中要停下来几次,才能坚持到终点.
表1 实验组学生参加体育培训时初测成绩
初一大多数学生年龄在十二、三岁,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其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再加上平时除了体育课,课外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少,多数学生表现出速度、力量和耐力都相对较差.由表1可以看出,初一阶段大多数学生的整体成绩都很一般,没有特别突出的 (跑的项目成绩均为手记时).
由表2可以看出,初三学生的50m最差的9″5,平均成绩是8″8;立定跳远最差的成绩是1.49m,平均成绩是1.892m;1min跳绳最少的是101次,平均成绩是128次;1000m (女子800m)最差成绩是5′36″,平均成绩是4′50″.
初三学生与初一的学生相比,无论是身体素质、肌肉力量、心肺功能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因此初三学生的成绩绝大多数要好于初一时的成绩,但是成绩与初一学生的差距不是太大,这与他们平时参加体育锻炼少有很大关系.
表2 普通组学生参加体育培训时初测成绩
表3中普通组和实验组学生各项目的平均成绩的差值分别是,50m相差0.15″;立定跳远相差0.076m;1min跳绳相差29.5个;1000m(800m/女)相差34″.根据表3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初三时初测成绩的平均值比初一时的平均值仅仅是略好而已,成绩相差不大,这一点应引起国家和社会的思考和重视.
表3 实验组与普通组学生初测项目平均成绩差值
初中生对体育课的态度,蒙涯认为,初中学生普遍不重视体育课,教学效率较低[1].同样,谭友谊认为,东莞市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普遍看到不少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具体表现在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厌恶、动作拖拉、借故请假,有的甚至对体育课产生一种恐惧感[2].根据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普通组学生的初测平均成绩与初一时相比变化不大的原因:一是学生对体育课不重视;二是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三是到初三时才进行体育培训的学生,多数都是体育成绩一般,追求短期内尽快提高自身的运动成绩.
实验组学生从初一下学期开始培训,主要是开学期间每周六、日下午的一个半小时,一学期大约15周的时间 (不包括法定假日和留给学生复习的时间)直到中考,累计达110课时左右;而普通组学生是从初三下学期开学到中考前,只有大约10周的时间,是每周4次的短期集中培训,累计达40课时左右.
经过大约110课时的培训,实验组学生各个项目的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由表3和表6可以看出,50m的平均成绩由原来的9″提高到7″1,平均提高了1.9s.立定跳远由原来的1.816m提高到了2.349m,平均提高了0.533m.1min跳绳由98.5个提高到了174个,平均提高了75.5个.1000 m (800m/女)由5′24″,提高到了3′24″,平均提高了2min.由上面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成绩提高最多的首先是1000m (800m/女),提高幅度最大,平均提高了2min;其次是1min跳绳,平均提高了75.5个;第三是50m跑,平均提高了1″9s;提高最少的是立定跳远,只提高了0.533m.
实验组和普通组学生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以及相应的技术练习.训练原则首先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综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其次是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做出训练计划和安排训练内容;第三,最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把训练内容多样化并与游戏穿插到一起进行,即使是没有趣味性的跑跳内容,也要变换各种方式,让学生觉得不重复,有新意,每次都能接受不同的、新的东西,收效良好.
实验组学生经过长期的坚持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体育成绩有了显著增长,运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由表4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体育成绩90%以上都达到并超过了满分的标准,这是学生长时间辛勤努力、坚持训练的结果.
表4 实验组中考体育成绩表
普通组学生经过大约40个课时的培训,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由表5可以看出,50m的平均成绩由原来的8″8提高到了8″1,平均成绩提高了0.7″;立定跳远由原来的1.892m提高到了2.064 m,提高了0.172m;1min跳绳由128个提高到了172个,提高了44个;1000m(800m/女)由4′50″提高到了3′54″,提高了56″.可以看出,成绩提高最多的首先是1000m (800m/女),提高幅度最大,平均提高了56″;其次是1min跳绳,平均提高了44个;第三是50m跑,平均提高了0.7s;提高最少的是立定跳远,只提高了0.172m,当然这和多数学生没有选择立定跳远作为考试内容有很大的关系.和实验组的学生一样,成绩提高的项目顺序也保持一致.
表5 普通组中考体育成绩表
通过上面的成绩对比可以看出,通过短期的突击培训,学生的各项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就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潜力很大,要想取得好成绩,建议学校加大对体育课教学的投入与管理,在课间操和课外活动时间增加一些学生进行自由锻炼的时间;同时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达到体力与智力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由表6可以看出,提高成绩最为显著的是:中长跑和短跑.实验组中长跑比普通组平均快21s;短跑快1s;立定跳远只远了0.265m;跳绳多了2个.通过对照分析实验组和普通组学生参加培训后的成绩发现,与最初参加训练时不同的是,实验组的学生,其中考体育的平均成绩反而超出普通组学生一大部分,而且满分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可以肯定的说,这和长期坚持锻炼是分不开的.这也充分说明学生身体素质和文化课学习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坚持锻炼,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更可以促进文化课的学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希望学校、教师、家长能了解其中的道理,不要急于求成,要着眼未来,为孩子们的健康着想,正确认识并加强体育锻炼,坚信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有更好的成绩,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表6 实验组与普通组参加培训后平均成绩表
(1)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早晚,对中考体育成绩的提升有明显的影响.
(2)学生经历体育锻炼时间的长短,对学生身体、心理等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锻炼总时间越长,其表现出来的身体素质、技术能力、自信心、耐久力和意志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
(1)学生越早参加体育锻炼,其中考体育成绩的提高幅度会越大,效果也就越好.
(2)只有通过长期地、合理地、科学地、积极的训练,中考体育成绩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