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动态性相适应的长效机制

2017-12-10 00:39韩永文
全球化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改革

韩永文

·本刊专论·

构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动态性相适应的长效机制

韩永文

从理论上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短期内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扭转表象上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问题;长期和根本上则是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体制机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健全要素市场,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真正形成统一开放的竞争市场,建立起动态的供给与需求相适应、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变化相适应的长效机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结构 需求结构 创新驱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化解矛盾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既体现了“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又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和体系,是化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矛盾的一把钥匙。从理论上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短期内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扭转表象上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问题;长期和根本上则是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体制机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健全要素市场,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真正形成统一开放的竞争市场,建立起动态的供给与需求相适应、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变化相适应的长效机制。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积累了有益的实践借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两年来,在中央强有力的领导和推动下,“三去一降一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积极推进,收到了成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产业供求关系发生积极变化,实体经济盈利水平开始回升。2017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比前两年有所回升。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4%,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7%,连续11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达到了54.9%,连续9个月保持在54%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增长动力格局在改善,产出结构有所调整,一定程度上释放了经济发展潜力和活力。上半年,全国钢铁行业累计去产能2.35亿吨(2016年6500万吨,2017年上半年5000万吨,取缔地条钢1.2亿吨)。煤炭行业累计去产能超过4亿吨(2016年2.9亿吨,2017年上半年1.11亿吨)。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4%,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75.4%的工业小微企业设备利用率高于或者处于正常水平。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6.1%,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减少9.6%。5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减少约0.04元。放管服改革、国企国资改革、财税金融改革、农业农村改革、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及生态文明机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稳步推进,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较为有利的条件和宽松环境。

反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展,可以提供以下借鉴:一是顶层设计与重点推进相结合。与以往的改革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和综合性的思考。早在2015年,习总书记就提出,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药方治标不治本,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要靠结构性改革,在实施适度的需求管理政策的同时,要把更多精力放在供给侧,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因此,近几年来中央在经济大策上一直是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党中央在深入分析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新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突出改革引领,实施创新驱动,坚持政府推动、市场驱动,自上而下,整体规划,以“三去一降一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和抓手,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性推进。二是要素新供给与制度新供给相结合。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目的,在打通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的渠道上着力,推动供给要素在不同领域尤其是实体经济领域合理流动、科学配置,实现资源要素价值的再发掘,提升要素科学配置水平和产出效率,推动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同时,注重和努力强化以市场化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建立构建优化供给侧结构的新体制新机制。三是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结合。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注重宏观调控、稳健调控,强调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社会政策要托底,注重财政政策在促进结构调整上的作用,采取必要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与市场手段、法制手段相结合,大力推进去产能、去杠杆和处置僵尸企业,尽快实现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全面出清。四是优化供给结构与适度扩大需求相结合。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力补短板,适度扩大总需求,开发和拓展日常生活需求面,化解底层有效需求不足与缺乏市场有效供给的矛盾,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为改革创造有利条件。五是开拓国际与拓展国内相结合。在深化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推进经济全球化。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不断扩大以建筑、建材、机械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和富余产能走向国际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国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以高铁、通信、电力设备等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对外推广。

同时,也应看到,改革进程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改革理论框架已初步搭建起来,但在实践上还存在不少认识不统一的问题,实施中很多方面存在着被动地而不是主动地贯彻等问题。一些改革措施(特别是去产能)行政手段过多,“划比例”“一刀切”,统筹运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推进的方法不多;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和供需错配的体制性变革仍然滞后;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系统性改革思考和统筹安排,“碎片化改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抓解决主要矛盾系统性改革思考不够等等。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与实践的逻辑意义

作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重大理论创新,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总结分析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经验教训,总结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演变进程和现实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的重大理论思考和哲学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入手,系统性地思考经济转型发展和结构演进的逻辑联系和路径,对新常态、可持续发展的增长动力、增长结构问题等做出具有逻辑性论述和阐释,构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理论框架。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片面地追求增长速度,忽视增长质量的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不少地方和部门为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缺乏客观审慎地分析、预测市场容量,盲目地鼓励支持企业投资,盲目地组织招商引资,盲目地扩张投资规模,导致产能过剩逐步加剧。带有一定的重型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扩张以及入世后低层次的出口驱动增长,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供给结构质量不高,投资品生产领域产能迅速膨胀,单位投入产出效率递减,最终在世界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冲击下,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大面积产能过剩,创新动力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的矛盾得以充分暴露。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再一味地通过货币和财政扩张在总量上刺激需求,不仅不能解决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矛盾,还会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和结构性供给失衡的矛盾。正是看到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思考,并反复强调这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层演进的必经过程。

当前,尽管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从人均国民收入、全体国民所享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以及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和不同群体消费水平的差距来看,我们仍然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越是步入现代化,越是要求走向均衡发展。我国人民对更好的物质生活追求,对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向往以及享受更好的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就更加迫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更高质量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经济有质量、有效率可持续的增长,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理论思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个理论思路出发,强调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发展必须有扎扎实实的成果,必须有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即“要的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要的是有比较充分的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为支撑的发展”。

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是真实效益和真实效率的增长与提高。“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增长率”,更不能看带水分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投入产出效率越来越低的增长率。必须下决心推动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这是我国多年来一直在努力而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增长、质量、效率从哪里来,只能从经济结构调整中来,而结构调整则要从单纯增量扩张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赖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分析指出:“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坚定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就必须坚持以创新作引领,即“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最根本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活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在这一基本理论框架下,系统总结两年多来的实践经验,反观和梳理近几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安排和具体政策措施实施情况,地方政府和部门、企业在执行中的经验、教训、问题,进一步充实、完善、细化改革的理论内涵、战略定位、方法和实施路径,校正实践中发现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安排中的不足与缺陷,使之在行动上与理论、政策、制度安排同向同力,减少政策传导递减效应。当前,各方面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证研究较多,规范研究较少,经验总结和实证阐述也不足。应推动理论界、学术界和智囊机构进一步加大研究。还要看到,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有的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理论依据就是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供给理论+结构性理论+制度理论。有的简单地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同于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甚至简单地认为就是“三去一降一补”,认为“三去一降一补”到位之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就算完成了。解决这些认识上的误差,同样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实证分析,探索规范性分析,使社会上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全面、准确、深入的理解。

三、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

(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优化供给侧结构的基础和关键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合理而科学地发挥政府作用,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是在我国特定国情和特殊体制下,各种因素内外交织相互作用累积的结果。其主要表现是要素配置扭曲,供需错配,面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市场,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市场淘汰机制作用发挥不足,生产要素难以从无效领域向有效领域、从低端领域向中高端领域流动,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创新动力弱,供给侧结构升级明显滞后于需求侧结构升级。两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取得进展,但进展还不够理想。表现为不少国企和民企都在等待观望他人退出,因而形成改革黏性。在改革初期,政府部门较多地采取行政性和计划手段推动“三去一降一补”,运用技术标准、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不够,形成了关系经济学效应和改革落地的迟滞性。这些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技术标准和法律手段约束软以及政府监管不到位。如何提高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尽快实现供需结构再平衡,最重要的也是最客观公正的,就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把市场主体推到第一线任市场评判。因此,应坚定地推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解除束缚市场主体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斩断至今仍有为数不少的经营性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与政府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消除仍带有行政色彩的经营决策机制,以及带有垄断性特征的经营方式,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在改革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供给结构自动调节和稳定修复机制。应该看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政府部门采用行政手段去产能产生了积极效果,但分指标、划任务、“一刀切”的做法,行政成本高,负面影响也不小。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因是,无论是钢铁、煤炭、电力建设还是房地产业投资,甚至于不少装备制造业建设,很多都存在以往政府在投资决策、项目审批推动以及变相担保借贷支持的影子。因此,痛下决心去产能,企业不情愿,政府难割舍,银行怕废债,执行难就是必然的。下一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定要让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让市场评判倒逼企业调整改革。政府则要让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及其法律规范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同时要研究对银行债务实行必要的保全政策和债务处置机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也要通过深化改革,更好地发挥好政府应该发挥的作用,解决好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全面推进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和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制。当前,一方面要全面落实中央放管服改革各项措施,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放权,全面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配置资源方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另一方面在宏观上把握好政府调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利用逆周期调整供给侧结构,在提供社会保障、补齐公共产品短板、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发挥好关键、主导和牵引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和自身越位缺位错位弊端。

(二)坚持创新发展,加快供给侧结构升级动力转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使社会生产动态性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使各种供给不断地适应并满足变化着的社会需求,并能不断地创造新的社会需求。这就要求建立起使企业自觉地前瞻市场和技术进步趋势,理性思考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断演进变化,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建立有利于推动市场主体顺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不断地推动创新和创业的制度体系。应当说,我国经济存在的普遍性的产能过剩,主要是作为生产投入的工业品和作为最终消费的商品都形成了低端消费的供给过剩,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迅速解放,经济迅速发展和摆脱短缺经济的重大成绩。但是社会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供给和供给结构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和发展,形成不竭的良性互动,推动生产力创新发展。一是它将推动企业动态地、发展地看待市场供需转换,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适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市场需求的适应性,提高竞争力。二是它将推动市场主体遵从专业化分工、社会分工和比较利益原则,创造推动供给结构演变的技术驱动,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优胜劣汰,创造有效供给,从而在宏观上形成全社会的供需动态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水平总体不高,2016年全社会研发(R&D)支出占GDP比重为2.1%,科技创新投入以及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和贡献率都远低于发达国家。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它所能持有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技术储备是其保持技术、产品先进性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我国大多数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和水平不高。正是由于创新能力不足和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递减,在国际分工中,我国仍处于技术含量较低的环节,产品附加值不高,出口竞争力下降,这也加剧了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只有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技术竞争力,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改变供需错位的局面。

(三)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推动供给侧结构不断迈向动态性的高水平供需平衡

任何经济体都是由供给与需求构成的。从宏观层面上讲,供给和需求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两个方面,实现二者动态平衡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也是解决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之间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矛盾的过程。只有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结构相互适应、协调升级,才能推进经济协调和持续发展。放弃需求侧谈供给侧或放弃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不全面的。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侧。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作为主攻方向,把资源从低效低端的领域重新配置到效率高、中高端需求大的领域,优化品牌品质,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放弃需求管理,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仍然要重视加强需求管理,尤其要重视引导市场主体研究市场需求,寻找具有发展活力的投资机会,优化投资环境,稳定投资预期,这有利于改善市场供给结构,补齐市场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质量、水平的短板。

四、围绕加快培育和提高创新能力,深化细化重点改革

(一)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根基。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市场是中国发展实体经济、做实实体经济的支撑,如此巨大的市场消费容量和潜力,正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优势。我们没有理由舍本求末忽视实体经济发展。近几年,以民间投资快速回落和工业投资不足为标志,我国实体经济出现较为严重地下滑。实体经济不振的原因错综复杂,需要追根溯源、条分缕析,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当前最重要的,一是坚持降低企业成本。企业成本过高、投资回报率低、投资意愿不强,是实体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有关方面测算,我国企业的总税率(企业的税费和强制缴费占商业利润的比例)约为68%,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约为16%,融资成本约为13%(其中正规银行约为9%,影子银行约为18%),融资成本不仅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加之近几年人工成本、用能成本以及其他各种隐性负担不断加重,相当部分实体企业利润很低,多数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率不足5%,甚至于从事制造业经营的企业多年亏损。而通过在北京卖出一两套商品房则获利上千万,难怪不少实体企业去搞房地产。在企业成本中,制度性交易成本占比又很大。所以,企业降成本既要靠市场也要靠政府。对于一些不适应新形势的体制机制,对一些不利于降低企业成本甚至是增加企业成本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大胆改革。比如:住房公积金制度,这项制度已经运行了近30年。设立这项制度的初衷是学习新加坡经验推进住房商品化,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现在房地产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房地产过度市场化和炒作已使住房公积金的作用丧失,并加重了企业负担。此外,这项制度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单位效益相对较好的,职工获得的住房公积金相对较多;单位效益相对较差的,职工可得的住房公积金相对较少。所以,应该尽早研究公积金制度改革。二是深化金融改革和监管。防止“钱生钱”行为泛滥,强化对监管套利的制度性约束,加快推进金融在主流业务上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金融资本回报率和产业资本回报率逐步达到相对合理均衡。三是下大力气提升创新能力、消除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体制障碍。要研究制定有利于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下“数据库”,进入市场和企业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不少,企业发明创造的科技专利、实用新型产品也不少,但由于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没打通,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或者购买科技产品形成生产力,仍有许多体制障碍。由于存在转化风险,银行资金不愿意进入,再加上政府的支持政策和方式僵化,税收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天使基金、风投基金、创投基金因扭曲的利益驱动,在企业需要支持的时候不进入,一旦利益可见时又以不平等的条件争相进入,吃“唐僧肉”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和障碍,需要系统地思考、设计,整体谋划、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等。

(二)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

我国是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体量大,对宏观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关系全局的基础性改革。由于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与政府、财政、银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益调整难度比一般改革要大得多,因而一直是改革进程中的“老大难”。近几年,中央推进国企改革力度明显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革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有效性也明显增强。当前,要进一步强化以下改革。

1.继续推动国有企业回归经营主业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仅仅是宏观层面的产业布局结构,也包括企业内部主业与辅业之间的结构。前些年,不少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央企片面强调多元化发展战略,什么行业有利可图就发展什么,并依托国有企业拥有的政治优势,“跑马圈地”“围而不作”“贪大占地”,扭曲了资源配置,并对民营企业形成很大的挤出效应。一方面与民争利,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点多面宽线长,削弱企业主业的竞争力。只有回归主业,在主业上实行专业化发展,做强做优做大主业,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既要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又要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国有资产使用监督,推动国有企业剥离辅业,精干主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减少同质化竞争,提升专业化水平。特别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以及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领域,更要突出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2.进一步消除垄断藩篱

垄断导致低效和不公平竞争,也更容易产生利益输送和寻租行为。改革开放以来,削弱国有企业垄断情况有了较大改观,但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原因,国有企业仍然存在明显的垄断现象,由于垄断而缺乏创新、不愿意创新。国有企业垄断往往因其背后的政府背景,以及可能的垄断利润和“块头大”,因而银行业愿意并主动为其提供贷款。打破国有企业垄断,政府需要“一碗水端平”,在完全市场化竞争领域,应倡导国企退出,至少要让民企、国企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公平竞争。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放开竞争性业务。在一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方针已定的,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比如,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等,加快实现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好融合。在进一步打破国企垄断的同时,要加快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规范和严格约束政府购买服务,真正做到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遏制国企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财政、土地等方面的支持而获取不公正的竞争优势,逐步削弱国企凭借廉价的公共资源优势而形成的市场垄断局面。

3.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去杠杆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总的债务规模和杠杆率尚不算高,但非金融企业部门尤其是国有企业杠杆率较高。国有企业杠杆率偏高既有经济发展周期性和结构性原因,也有国有企业盲目扩张集中发展高资产和产能集中度高行业、跑马圈地、过度借贷、大搞房地产开发等原因。推进国企降杠杆,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也是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一是努力稳定有市场需求和有有效供给支撑的经济增长。经验表明,当经济增长下行、实际经济增长低于潜在增长率时,边际收益递减,债务偿还风险会加大,债务链破裂的机率增大。因此,要十分谨慎地妥善处理好债务风险、防止债务链断裂可能引发的局部经济社会动荡的风险。在稳定增长中,控制债务增量,逐步减少债务存量,有效管控风险,来逐步化解债务矛盾。这是治本之策。二是尽可能采用市场化法制化的手段。修订完善《企业破产法》,依法推进“僵尸企业”有序退出,打破国企刚性兑付,解决预算软约束问题,以有利于降低国企杠杆率,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三是推行市场化债转股。债转股将债务存量转化为股份,降低国企负债率,降低企业借新债还旧债“滚雪球”效应,减少国有企业债务对信贷资源的挤占,缓解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上升风险,还应借鉴上一轮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时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剥离处置银行不良资产,转移债权,专业化处置。

(三)支持民营经济尤其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活跃经济、创造市场竞争力、稳定就业和推进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尤其是支持其发展实体经济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当前,民营经济仍面临市场准入壁垒、创新能力不足、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其他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不公平等一系列问题。要继续在转变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上下功夫,在基层和底层把放管服改革做实,打通“最后一公里”。要着力消除各种显性或隐性门槛,放宽市场准入,保障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一样享有同等的市场准入权利、市场竞争机会和经营规则;要研究如何解决民营经济参与公私合作(PPP)模式投资动力不足的体制性问题,调动民营企业参与PPP投资的积极性。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转型,增强创新能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既要防止官商勾结谋私利,又要防止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要破除政府部门如同管国有企业那样管理民营企业,尤其要减少那些“开会多、填表多、检查多”等使民企不胜其烦、疲于应付的管理方式。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确定性,增强政府公信力,稳定民营企业发展预期。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大力促进技术创新,创造持久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需要进一步在保护知识产权上狠下功夫。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保护知识产权是调动和保护科技创新积极性的基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形势要求和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假冒伪劣产品有禁不止,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打击侵权的力度不够,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特别是进入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产权侵权容易维权难的问题更为突出。现实的情况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往往是企业被迫自己在做,政府部门缺乏主动作为或作为不够。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发展和利益,对侵权、仿冒、制假行为耗时费力地自行调查,既加重企业负担,影响企业创新技术开发市场的积极性,又可能形成不合法维权。因此,必须让政府成为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的主角。对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有责任,政府更有责任。因为这是保护和创造经济技术进步之源。保护知识产权是国家的公权力,也是保护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公器,国家和政府理应做好。我们应该多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将保护知识产权的责任压给政府,强化政府及其主管部门侦查、取证、打假、处置的法律责任,形成严格问责。要加大依法打击侵权、制假、贩假的力度,及时修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重处罚力度,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同时,也要进一步树立大保护工作理念,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环境。

(五)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有利于调动中低收入群体创造积极性的收入分配机制

收入分配体制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严重影响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按劳分配制度在实践中被扭曲,基尼系数过高,一线劳动者收入过低,使低收入群体有效需求潜力无法释放出来,进而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社会稳定。收入分配秩序混乱既导致社会价值取向出现混乱,不劳而获、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巧取豪夺、寻租腐败现象滋生,又导致国家、企业、个人收入分配体系扭曲,致使许多国家收益应收的收不到、企业应形成再生产积累的形不成(其中不少又被不合理分配制度规定下的少数高收入者吸入囊中),低收入者应该通过初次分配增加和再分配补偿得到的收益得不到。这些都应当通过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尽快加以解决,以便最大化地激发广大劳动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调动社会生产积极性,重要的是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关键在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要调动企业家、一线科技人员、社会科研力量、技术工人、新型职业农民等高素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新的发展阶段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过去比较多地依靠简单劳动、扩大投资、大量投入能源资源等转向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过程;是由主要依靠传统产业转向更多依靠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必然是企业家、科技人员、优秀经营管理团队和技术工人、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扩大的过程。供给侧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特征就是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明显提升,亦即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提升。收入分配制度必须适应这一变化特征和趋势作出调整和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数量和规模,才能构建起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进而形成支撑经济持续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过低。据统计,2015年我国中等收入家庭占24.3%,与发达国家占70%以上相比差距极大,也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不相称,不能不说这是分配制度上出了问题。应该下决心加快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并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改革加以推进,使收入分配制度安排适应于大幅度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要求。在改革设计上,要注意加快完善以知识价值、技术技能、劳动创造真实财富为导向的分配制度和政策,完善和规范城乡居民合理增加财产性收入制度安排,完善包括机会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形成有效合理的以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为基础,二次分配注重公平合理,三次分配为补充和稳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的科学而系统性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

韩永文,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

责任编辑:谷 岳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改革
结构性土非线性压缩特征本构模型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改革之路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改革备忘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