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思考

2017-12-09 07:51王萍
考试周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研究性高中历史历史

王萍

摘 要: 高中历史的研究性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把高中历史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作为载体,用与之相近的历史研究的方法来获取资料,需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主动地探索式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中学的历史探索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情境性、论证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充分反映了高中历史的研究性学习的深刻本质,是历史的教学活动最原始的回归,是历史学习传统方式的转变,是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变革。

关键词: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

新课标的实施,呼吁有效的教学理念,呼唤教师的专业意识。历史的“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标课程改革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历史课堂当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对教学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班级氛围以及教学的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知识,获得能力、情感、思维的发展,高效率的教学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好处,不仅使得学生高效率的学习,接受新的知识,而且对于以后的学习也很有帮助。因而判断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做到调动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学会师生之间的积极的互动,将这些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与此同时紧扣教材、了解学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独立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本文根据现实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一) 研究性学习的由来

研究性学习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当今社会中,研究性学习具有历史性和与时俱进性的特点。自从研究性学习被提出以后,最少已经被提出了三次,如表1所示:

(二)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之下, 从实际的生产活动中选择某一个具体的专业,进行探索与研究,在该过程中,要学会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加以运用学会的知识,解决困难。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它改变了以往教学当中的大水漫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们自主的研究学习,亲身的实践,自己进行选择和探究。研究性学习教会学生们终身学习的能力,提倡学生们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进行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终身学习。

二、 对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一) 开放性

中学的历史结构不是固定的知识结构,而是广泛的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研究的目的也是广泛的,其中包括学习的能力、素质、意志等多个方面,视角不一样、切入点的不同就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学习的方法也从原来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态度转变为“教学相长”的现代化模式等多种方式。在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方面,也作出了巨大的改变,取消了原來的单一指标,改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 情境性

学生对于有些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由于生活时代相差甚远,他们很难完全看清历史事件的本质,后来我就让他们把课文编成舞台剧来演。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变高了,他们争着想演本人热衷的角色,课堂上随机地选一组到讲台上扮演,让其他的同学当评委进行评判,把考虑的权利、表达的权利、质疑的权利、交流的权利全都交给学生,在评判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讲义中的重点以及难点等一下子就领会了。并且,在整个课堂当中,班级的教学气氛是十分快乐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开辟了思想的空间,拓展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正如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密不可分的。

(三) 论证性

历史学科是不同于其他的自然学科的,它着重强调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应该有严密的逻辑性、真实性、理论的思辨性。因此,在中学时期所开设的历史课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自己在课堂中给学生讲授知识的准确性。

三、 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每位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学习态度。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一旦自己熟练掌握,就会在未来社会中有立足之处,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性的学习也拓宽了历史的学习方式,长久以来,由于硬软件条件的限制,学生习惯接受、理解、巩固的传统学习方式,甚至死记硬背,而学生们并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他们更愿意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探索史实。所以,适当的给学生一些实践时间,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发挥主体精神。研究性学习改变了教学的方式。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学内容基本都是由老师进行传授,学生们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离学生真正的学会体味到历史的魅力还有很大的距离。而在研究性学习当中,是从学生的视野、学生的角度考虑,激起学生自己对人类过去生活、经历等的探索的兴趣。师生共同开发,共同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特征。

结论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学习历史这门课程的基本方法,这为高中的历史学习奠定了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高中生的抽象思维也已经进一步的提高,有比较强的独立性以及批判性,所以,在历史的教学当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根本要求,历史学科本身也具有实施的条件,所以,在历史学科的教学当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必须的,同样也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1,(5).

[2] 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 石伟平,马庆华,张华.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Z].国家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研制课题组,2000.

猜你喜欢
研究性高中历史历史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