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一系列变革。它把艺术从一向被人们所崇敬的神圣的“祭坛”上拖了下来,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
在收藏家张锐被称为“张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家庭式美术馆里,藏品无论从形式、学术,还是品种呈现一种多元但又整齐的序列,无论是年代、艺术家,张锐的收藏有他强烈的个人品位。“美术馆不是美术作品的最好去处”,是张锐贯彻始终的一个观点,“人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是需要有一种非常融洽的距离。让艺术活在我们的生活空间里,活在我们的心灵里。”
所以张锐提出了“版权艺术复制”这样一个观点,“版权艺术复制”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这要依托于先进的科技作为技术的保障。
就像是曾经的歌手郭玥,改行画画,并且开始教成年人画画;就像是艺术家周松把艺术和人工智能相结合;艺术融会贯通,共襄盛举。
张锐 版权艺术复制艺术为人民服务
封闭在美术馆里的艺术品就是一座金矿,只是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如果我们现在去做这样的事情,用工业化的复制让中国普通老百姓分享到故宫博物院的馆藏,同时还可以让大家分享到艺术增值所带来的福利。
张锐在五环外的别墅,在圈内有一个特别响亮的名字,叫做“张古根海姆博物馆”,就是北京的“古根海姆”的意思,那是一个17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张锐把整栋房子的中央部分打通,做了一个环形台阶,围绕着中央的空间,形成一个旋转的观看视角。
艺术品以大厅为基础,摆放在房间的各个角落,院子里面是一个红色的像是巨型乐高玩具搭建的颔首的人形,掩映在绿树当中,几乎和树木同高。
这个偌大的空间践行着“艺术就是生活”的理念,而张锐不满足于空间给人带来艺术的影响以及渗透,他在这样的空间里面举办了一个特别独特的“中国party”。
这次的“中国party”与艺术家赵半狄此前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有所区别,收藏家张锐的“艺起嗨”与赵半狄正式签定版权协议,代理其“版权艺术复制品”。
“版权艺术复制品”是一个全新的词汇,张锐认为这是艺术品标准化的一种外现方式,“版权艺术复制品”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技术,从团队成员到产品结构都非常国际化,足以保证版权艺术复制品的质量,保存一百年不是问题,真正达到了收藏级别。
这里面有一个技术保障是高磊,同时他也是版权艺术复制品行业标准制定者。首先高磊是战地摄影艺术家,他的很多作品被世界著名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所收藏,其次他还是科学家,是“印刷界的乔布斯”,这里还有一个故事,高磊曾在法国巴黎摄影学院留学,当时在国际摄影界遇到一个问题:博物馆不敢收藏数码输出的摄影作品,因为不敢确定它的保存时间。于是高磊就进行了各种科学的破坏性实验,来推断什么样的材料能够拥有多少年的保质期,他们由此从色彩管理入手,于2000年创立了全球第一个艺术品复制专业。也是基于此,艺术品复制领域逐渐形成了体系和标准。而且高磊发明了很多装裱方式,还创立了很多名称。
艺术品复制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其实,高磊已经离开艺术品复制行业七八年了,这次“出山”是因为张锐的游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理想:艺术为人民服务。
Q = 《北京青年》周刊A =张锐
Q:是什么原因讓你发起“版权艺术复制”这件事情的?这是一种众乐乐的趋势么?
A:“物以稀为贵”的传统价值观念阻碍了艺术授权的发展。其实技术完全可以让艺术品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只不过行业内的人不愿意这么做,“抱残守缺”。比如,早期发明的留声机,不能因为不愿意让音乐改变传播的方式和分享的方式,就阻碍整个技术的发展,也不能因为你是一个戏剧演员,就去阻碍电影事业的发展。再比如,如果没有印刷品,仅有手抄本,四大名著如何进入千家万户?如果这样,“四大名著” 一词根本就不存在。正是因为印刷品所产生的广泛的读者群体,增加了它的传播量,才能客观上分享我们对文化产品的供给。因此,平面艺术早就应该进入“艺术共享”的事业,打破“抱残守缺”、“物以稀为贵”等旧有的传统观念,让艺术品进入千家万户。艺术独乐乐不如艺术众乐乐,正是艺术共享,弥补了一些艺术爱好者的遗憾。
Q: “版权复制艺术品”的推广会对艺术品原作有影响么?
A:版权复制艺术品的分享与传播并不会降低艺术品原作的价格,反而会使其增值。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原作在卢浮宫,但复制品全世界到处都是,不仅让世界人民都知道《蒙娜丽莎》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每天都吸引着大量的艺术爱好者去参观,而且在最大程度上推广了他们的文化艺术。所以,这次赵半狄的《中国party》版权艺术复制品的发布,最开心的应该是著名瑞士藏家乌里·希克,因为原作在他手中。
Q:就产品的本身而言有哪些区别呢?
A:版权艺术复制品分为收藏版和众乐版,不同版不同价格,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艺术品完全是可以标准化的。收藏版适合中产阶级消费家庭,众乐版适合普通大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发行的版权复制艺术品与他的藏品并无关系,“艺起嗨”与艺术家本人签约版权合作协议,每售出一件版权艺术复制品,艺术家本人都可以得到相应的百分比利润。“艺起嗨”除了与艺术家合作之外,还与1-12岁的绘画天才儿童合作,他们同样可以分一杯羹。
郭玥 优画会这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我们也在努力点亮自己
曾经是歌手的郭玥,26岁的时候拿起画笔,开始学习画画,并且一直坚持下来,成立了一个专教成年人画画的学校。好像成年人学习绘画已然成为风尚,当下其实是一个分享的时代,人们很容易被一种或者多种潮流和趋势引导着。
郭玥说,“真正快乐的人都是懂得分享的人。艺术在大家心里播下种子,我们分享的也许只是属于个人微不足道的一些有关美和绘画的经验,但到了每个人心里,就开出完全不一样的美丽花朵来。这是一个绚烂的化学实验。教授者和学习者都同样受益。”
“艺术是一面镜子。越走近它,越窥视到自己的内心。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我们会更清楚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也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在我这里,你会看到无数笑容,这就是答案。”
Q = 《北京青年》周刊A = 郭玥
Q:你曾经是一个歌手,是什么原因让你投入到美术学习以及研究当中,艺术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A:我们天生就会信手涂鸦,手舞足蹈。艺术是天赋,是追求美的天赋。艺术从来都没有高高在上,只是我们被太多世俗的生活所困扰捆绑,自己离它越走越远了。我就是在26岁要过去的时候,毅然决定拿起画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虽然那也不早了。现在回想我还是很庆幸那时做了这个决定并坚持到现在。
画画可以让人自由,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心灵自由。在这个时代,你已经很难想象,完全不靠团队协作,独自一人完整地完成某件事情,但是绘画就可以。
Q: “优画会”诞生的初衷是怎样的?
A:我是个相信宿命机缘的人,当初跟着我学习并力劝我开办成人画室的好朋友,现在已经考入中国油画院学习第三年,50年后人生居然开启了完全不一样的方向。这是她的惊喜,也是我的。谁的天赋更多,谁离艺术之神更近?如果我们不给自己一个机会,也许永远无法知道答案。最初并不是因为要达成某种夙愿而创办这个艺术工作室,现在也一样。我每年给自己定一个当年的小计划,新年钟声敲响时,如果我做到了,就会沾沾自喜自觉没辜负生命。
Q:人们是以怎样的心态和状态去学习绘画的?
A:比如,75岁的朱阿姨,前几天我还在国家博物馆的伦勃朗画展遇到她,精神特别棒。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求知的人,真的不会老。
我们的学员遍及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面。在油画课堂上,也許我是大家的老师,但走到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大家的勤奋好学积极达观,让这里每天都充满欢乐的气氛。所有在家庭和职场的不快,到了这里全都会一扫而空,我们彼此间是师生也是好友。画画就是画画,在这里,每个人简单得像孩子。绘画会让你找到独处的乐趣,这种乐趣是他人所不能给予的。整个的学习过程,自得其乐沉浸其中就能获得极大的自我成就。而获得这种成就感的过程是很难用言语形容的快乐。
Q:艺术是要为人所服务的么?
A:这是一个推崇艺术家,艺术品,艺术市场,艺术经济而少谈艺术的时代。前几天网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天生智商低怎么办?情商高行不行能不能弥补?哈哈太能了!从欣赏美开始贴近艺术,学会甄别美与丑善与恶,改变你看事物的寻常角度。不信你来看看,个个都是情商高手。我在优画会的同学们身上真的学到太多太多了。一个人情商高不但可以让人如沐春风,更可以把这种美好温暖的品质辐射开去,照亮自己和身边的每个人。 每一个人就是一盏灯。
Q:你所热爱的艺术家是谁?
A: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颤的艺术家有很多。他们大多有着传奇的经历和曲折的人生故事。吸引我的往往还是他们的作品。安静的,绵长的,不为动荡历史所干扰,静静地散发出金子般光泽。比如夏尔丹的静物,柯罗的风景,聂鲁达的诗词,法国导演迈克尔·哈内克的电影。
艺术品是艺术家用心,用情感创造的,不是颜料。朋友笑我回答太虚。我说句句事实。比起去卢浮宫欣赏鲁本斯,我觉得早上睡眼惺忪的时候,我爱人送来他亲手为我调制的咖啡同样美好。你说艺术是什么?有时候它看不见,摸不着。有时候他们却比药物更能安抚我们受伤的心灵。学会珍惜,感知,享受当下。不要等到明天。这是艺术的意义。
Q:你觉得艺术和城市的关联是怎样的?
A:比如我最爱的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看不完的委拉斯贵支,大街上到处都装饰着小公主华美的衣裙金黄色的卷发。晚上11点,是那个城市的热情刚刚开始沸腾的时间。
我最爱的是马德里人发自内心的,从心底燃烧到几乎夸张的笑容和他们张开双臂的180度拥抱!在街心花园,城市雕塑下,不经意的一个街角咖啡馆,都能看到这种见面拥抱和亲吻。也许是同事,亲友,或者爱人。他们热情地和对方拥抱的时候,眼睛里燃烧的只有彼此。每次,我总会忍不住停下来傻笑着偷看。然后觉得人类的最简单的情感真美好。你爱对方,惦记着她,你现在全心全意的拥抱她,都在眼睛里,都在心里,都在温暖的臂弯里。真好啊!从委拉斯贵支,戈雅,毕加索到达利。这个诞生了人类历史上如此多绘画大师的土地到底有何魅力?这些大师身上又有什么共同点?
我觉得是爱,是他们对于生命,对于艺术,对于这个世界所抱有的毫无保留的热情吧。
Q:从1-10打分,你给你现在的工作打几分?你是否热爱它?
A:常有一些流行的职场心灵鸡汤说,我们要学会把工作和生活分开。人不是机器,实际上每一种生活方式,当下便是你的全部。工作和生活是无法真正完全分开的!
而当爱好变成工作之后,一定不能仅凭乐趣去支撑,而要把握责任。很庆幸,我们在做一件大家都喜欢的事情。同时也为很多有绘画梦想却没有开始机会的成年人打开了一扇窗。
我热爱当下的生活。而工作,是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么,我给自己打8分,还要继续向前。生活就打100分吧。我很幸福。
Q:你觉得是不是很多人都有不同的小宇宙在等待被开启,直到有一天被谁推一下,嘿,你在呢!于是打开一个小宇宙,重新活出了一个自己?
A:怪咖水瓶座是也。所以水瓶座的人生一定不止一个小宇宙可以被开启哈哈,如果一定要给它一个限度,我希望是八个。好吧谢谢老天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在26岁的时候,可以重新开始规划和感受生活。我真心想对所有希望去尝试新事物,实现梦想,却不敢走出那一步的朋友说,现在就开始,永远都不晚。
成熟的男性和女性为什么会拿起画笔,为什么去从零开始挑战自己从未涉及的领域?
我们真的长大成熟了吗?还是只是老了?变得害怕失败不敢去尝试新鲜的事物?如果上天多给我们50年,你会不会甘于把当下的生活再重复过上50次?乔布斯说,要把每一天都当作这世上的最后一天去活,这不是消极,这是最大的积极。你永远不可能知道明天会发生些什么。尽最大的可能去过好今天,做你想做的事情,开心地享受它。人生,其实就是每一天。
周松 人工智能触手可及的未来虚境
周松的作品那颗跳动的心脏,之前获得第十一届佛罗伦萨双年展“洛伦佐国际装置艺术奖” ,那是一颗用3D做出来的虚拟心脏的视频,外接一个感应器,随着人的接近,心脏会跳的越来越快。
心脏是红色的,血管脉络突出,给人视觉的感受是血淋淋的,而越接近,彼此产生的紧张感就越发的强烈,这刚好将从视觉到精神的感觉统一在了一起,对照的应该是当下人与人、人与自己之间的关联与思考。
最近的展览《未来虚境》中周松呈现了一幅自画像。周松的头部和手部从一个不存在的身体中脱离出来。几股松散的线代表着从断肢伤口处流出的“血液”,在体现生物控制论的同时,也使艺术家自己的身体变得毫无生气且不复存在。这迷人的表现方式是对我们感受和认知的很好补充。当艺术家的肖像是“可识别”时,把对他逼真的模仿进行暴力破坏就显示出了两个层面的碰撞。首先,对身体的物理破坏揭示了图像的非人身份。它的复杂程度进一步加深,因为认识到如果没有身体的破坏,我们就几乎很难分辨出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区别。
1970年,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写了一篇名为《Bukimi no Tani》的文章。他的研究表明,机器人与人类越相似,人类对于他们的喜爱程度就越高,这个程度在大约85%时达到顶峰,然后就有了明显的下降。反映到曲线图中,这种在认同方面的剧烈反转被森政弘称为“恐怖谷”。正如西格蒙德·费洛伊德所借鉴的恩格木·耶特斯等人的理论,它的不可思议之处在于认识的和熟悉的以及陌生的和不熟悉的事物之间的碰撞和混合——认识主体“怀疑一个显然有生命的对象是否真的活着;或者相反,一个没有生命的对象是否真的是没有生命”。虽然这里耶特斯指的主要是蜡像和玩具娃娃,但这在生物循环再生时代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或许是预言性的意义。
在《科技东方主义(Techno-Orientalism)》一书中,徐英秋(Seo-Young Chu)对恐怖谷进行了反思,她的思考可以作为分析周松作品的核心理论:当考虑到一个特定的人形手工艺品是否明显受伤,并因此变为了一个“伪装”成人类的物体时,森政弘的恐怖谷理论就会被加强。不可思议的类人手工艺品令我们感到不安,因为他们在其他方面完美的“人文效应”已经被剧烈地破坏了。这几乎完全展示在了《暗意识》当中:艺术家自己的身体在绘画中被重新阐释为严重的断裂,并因此在其对真实潜在的模仿中添加了不可思议的元素。作为一幅自画像,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物形象,周松撕裂了自我并破坏了真实。
王尔德说,“艺术只是作为一面朝向自然的镜子是远远不够的。艺术更是一种再创造,而非反射;艺术与其说是重复,不如说是新的曲调。”
周松把艺术和科技的集合和分享,“铛铛铛”,在我们的耳边敲响了钟。
Q = 《北京青年》周刊A =周松
Q:你怎么看艺术和科技的关联,《未来虚境》的初衷是怎样的?
A:从趋势上看现在是科技时代,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在现在及未来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艺术与科技结合之后讓艺术本身流露出时代性,而且内容与形式上会呈现出更多样性。展览的初衷是试图运用现在最先进的一些技术,包括多媒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相关的科技技术,结合我自身的思考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
展览中影像部分是由我自己设计制作。我有两个技术团队,一个是虚拟现实团队,一个是人工智能团队。他们分别给我解决技术实现的外延性的问题。所以应用了人工智能的技术与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的技术。
Q:有关科技和未来,你的老师是谁?人工智能引发了你哪些思考?
A: 对于科技与未来的相关性知识与思考,是我长期以来的兴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学习过各种知识。有关于历史,哲学,科学,宗教,文化等多种学科,目的是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有助于我了解宏观尺度宇宙,微观尺度的量子力学。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宇宙的未来即人类的未来。当你在这个尺度上看待人类知识体系包括艺术科技哲学的相关问题,你将会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思考。
我深入研究过人工智能,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未来是必将与人工智能有着密切合作最重要的关系。我将结合相关的知识,形成自己个人的独特思考,来看待人工智能与其人类未来的关联性和可能性。
Q:你对当下的艺术的看法是怎样的?
A:当下的艺术宏观整体处在一种多元的探索趋势之中,从表现手法上趋于极端的多元化,其本身性质定义处在一个更加模糊化的状态,艺术的边界是前所未有的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艺术的本质是精神的需求,是人类的进化发展的产物,艺术对人本身其作用就像哲学对人起作用一样,是一种模糊的影响,不能用具体和针对性的方法来描述,但好的艺术带有一种人性上的哲学思辨性,给人对在生存发展中的状态提供了新的思考。
Q:看你之前的作品,感觉你好像一直在探寻人类和宇宙之间的链接,你是怎么看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联的?
A:人类是宇宙整体中的一个极微小的局部,与人类之外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相互关联性,是相互制约的一个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保持着一种相互依存的生存法则。
Q:当下其实是一个分享的时代,人们很容易被一种或者多种潮流和趋势引导着,你觉得艺术能给人带来什么,你怎样看对艺术的传递以及分享?
A:所谓的分享时代是基于互联网的科技发展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一个时代特征。所以某种潮流化的东西会迅速在全球传播是一个极其正常的事情。互联网及相关科技,包括智能终端对艺术的传播及影响和分享会带来极大的便利和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来体现。
Q:于你而言艺术的功能是什么?
A: 艺术影响不能用一个具体的某种影响来描述它。而这种影响更多的是因为艺术其本身的形式多样性,还有接受其影响的个体的差异性,所以两者的区别就决定了什么样的艺术会影响什么样的人群或者个体。这种单一的指向性某种程度上缺乏了哲学性思考。
Q:你获得第十一届佛罗伦萨双年展“洛伦佐国际装置艺术奖” ,你觉得艺术和城市的关联是怎样的?
A: 艺术造就了一个城市,从外在形式到内在的精神。佛罗伦萨是我认为古典艺术极其浓厚的一个城市,这种古典艺术深入到这个城市,在这样的新时代里背负着过重的传统,既是优势,也是弊端,在面对新的时代时将极缺乏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