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的构建与实现

2017-12-09 20:18刘国玲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区域体系服务

刘国玲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西安 712046)

新形势下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的构建与实现

刘国玲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西安 712046)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和先进科技的孵化园,在加快区域创新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职能,以高校为核心,加强与当地产业的联系,构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实现与区域创新发展的统一性,为加快地区经济建设提供坚强后盾。强调新形势下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构建的重要性,指出当前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具体构建及实现途径进行分析,这对于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价值。

新形势;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构建策略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办学理念和最终教学目标,通过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智力保障,通过各项科学研究,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加快地区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区域创新的领头力量。但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构建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必须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保证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一、新形势下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构建的重要性

高校在区域创新服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新形势下构建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对促进高校自身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建设,以及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1.促进高校自身良好发展。高校是通过培养人才、开展科研工作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通过构建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可以对高校所提供的社会服务价值进行评估,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找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并结合社会对人才及科技的需求,对原有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进行调整,进而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高校在为提供区域创新服务的时候,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对自身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同时也可以通过为社会提供创新服务获取相应的经济收益,并树立高校的良好公众形象,以赢得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拓宽学校的筹资渠道,为促进高校的良好发展提供资金支持[1]。

2.加快地区经济建设发展。高素质人才和先进科技是促进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通过构建高校区域创新服务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阵地优势,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并对各项建设事业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对加快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可以以地区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制订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战略计划,为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并且,还可以通过生产知识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例子,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孕育“硅谷”以及英国剑桥大学孕育的“硅沼”,都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3.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通过构建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可以使高校服务职能更加全面化和多样化,以满足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求。从我国高校教育整体情况来看,其中“985”和“211”院校是推动我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高校,而其他高校基本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2]。并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高校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二、当前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新形势下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构建的重要性,必须推动高校区域创新服务的实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有待解决。通过对某省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的构建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该省高校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重视力度不足。重视力度不足是该省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构建过程中的首要问题。部分高校对区域创新服务模式的构建不够重视,认为高校的核心工作便是教育教育和科学研究研究,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对自身的智能认识仅仅停留于表面,无法充分发挥高校的服务社会职能。并且,也没有认识到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的构建,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该项工作,工作经费和人员配置不到位,导致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的构建无法顺利开展[3]。

2.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该省很多高校没有及时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教学模式比较落后。部分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仍以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并且,在设置教学内容的时候,没有以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企业沟通及合作力度不足,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得不到提高,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难以实现高校教学的最终目标。另外,很多高校缺乏办学特色,现有教学资源利用率较低,教学模式千篇一律,专业课程设计缺乏个性和特点,与当地产业联系不紧密,无法对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有效的服务作用。

3.服务渠道比较单一。服务渠道单一是该省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构建过程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部分高校虽然认识到了自身在区域创新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服务于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但是服务方式基本以自身为主,缺乏与当地其他高校、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没有建立多元化的服务平台,高校科研成果得不到充分利用,生产力转化率较低,高校的区域创新服务价值有较大的提升空间[4]。并且,很多高校在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时候,因为与当地企业的沟通不足,无法了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以及科学技术的具体需求,虽然能够培养大量人才,也取得了相应的科研成果,但是却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4.制度不够完善。由于该省的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构建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并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很多院校因为缺乏对高校区域创先体系服务模式构建的深刻认识,没有制定完善的服务机制、培养选拔体制及健全的思想教育机制,无法通过完善的制度形成规范和约束作用。除此之外,也没有构建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无法保障广大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也无法调动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在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构建过程中的参与力度不足。

三、新形势下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的构建与实现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该省为了构建并实现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针对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1.强化思想认识,加大重视力度。针对重视力度不足问题,该省各级政府首先加强了舆论宣传,通过发挥政府的引导职能,提高了各高校对区域创新服务的思想认识及重视力度,增强了各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以工作成效显著的高校为典型和榜样,带动并激发各高校积极开展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构建工作。其次,还结合高校及产业区的分布情况,设立专门的机构并配置相应的工作人员,组织并监督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的构建,并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作为高校科学研究经费,加快当地科技的创新[5]。

2.优化教学模式,加强人才培养。该省在对高校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优化的时候,以素质教育作为契机,要求各高校注重对人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还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提高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同时,各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内容的时候,对当地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结合地区产业结构特点,制定了更加科学、可行的各专业教学大纲,专业课程及教学更具特色,能够满足当期企业发展需求,加强了与地区产业之间的联系。

3.拓宽服务渠道,实现多元合作。为了拓宽服务渠道单一局面,该省在构建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时,通过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加强高校与社会各方之间的联系及合作,分别构建了校校协同服务模式、校所协同服务模式、校企协同服务模式以及校地协同服务模式,建立了多元化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了社会各界对高校的支持和辅助作用,提高了科学技术的转化效率,使高校区域创新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并且,各高校在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时候,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确定了更为正确的人才培养方向以及科研方向,有效地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4.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政策保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能够为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的构建提供政策保障。该省通过借鉴其他地区比较成功的高校区域创先体系服务模式,结合各高校的特点,以服务机制、培养选拔体制以及思想教育机制为重点,针对其中的制度漏洞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规范参考,并起到了强制性的约束作用,保证了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构建的有序进行。同时,还构建了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按照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所做出的贡献进行利益分配,保障了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并通过激励制度调动了高校教师与学生的科研积极性,使高校师生能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更好的服务于区域创新。

四、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是加快地区经济建设的一项必要措施,这就需要充分发挥高校职能,通过构建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为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科技支撑。针对当前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模式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强化思想认识、优化教学模式、拓宽服务渠道、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加以改善,促进高校区域创新体系服务的实现。

[1]闫科培,周瑾.新形势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思考[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2):102-104.

[2]林守珠,邓雪.“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福建高校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发展研究,2014,(8):79-83.

[3]邓草心.高校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4]汪洁雯,姚晨海.杭州市创新服务平台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J].杭州科技,2014,(3):29-33.

[5]苏彩平.创新系统视角下的山西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6.

[责任编辑 史丽丽]

G647

A

1673-291X(2017)10-0172-02

2017-01-06

刘国玲(1981-),女,河南新乡人,讲师,硕士,从事人力资源与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区域体系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分割区域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区域发展篇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