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外国专家联络网
我来自德国,我的专业是燃烧学。自2003年起与中科大燃烧研究团队开展合作研究,我和中科大等机构已合作了十余年。
在中国工作期间我发现了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现象,那就是来中国的外国专家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比较独立,有些专家来了以后会有位中方联系人,但是各国专家之间缺乏联系的网络。
德国的洪堡基金会于1953年重建,现有27个专家的网络,其中甚至有很多曾经的诺奖得主,这些高端专家是使专家们凝聚起来、形成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觉得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专家工作中可能就缺乏这一点,其实应该有这样的系统化的、网络化的专家联络机制。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已经有1499位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的专家,我想这些友谊奖获得者都应该是中国开放政策的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大使,我建议建立一个获奖者的信息库,包括联系方式、背景、成就等,这样无论对国内来讲还是从国际上来讲都会提升“友谊奖”的影响力,而且这也可以加强学者之间的联络。这样一项工作,应该会有助于中国的对外开放。
我认为,想要实现创新,它的驱动力量应该是研究,需要有来自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他们有广泛的视角、专长。在我从事研究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和外国、包括中国专家进行交流。要实现创新,必须有多学科的融合和碰撞,必须有横向的、纵向的联系和交流。值得赞赏的是,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非常重视这一点。
一些仅仅具有未来方向性的科研在初始阶段并不能预知未来能否实现成果。所以需要培养年轻人才,鼓励有抱负、有好奇心的个人去开展研究,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要让他们独立开展研究。从机构角度来说,要致力于创造一个积极的、有利于创新和研究的氛围,让背景不同的人走到一起相互激发,要能鼓励青年工作者非常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在国家和国际层面。需要为科学研究创造一个公开的环境。需要有一整套制度能够鼓励独创性的思维,鼓励求真务实,鼓励严格执行学科标准。
自和中国科学家合作以来,我曾推荐中国优秀人才担任国际燃烧学会的秘书长、理事会理事等职位。2010年,第33届国际燃烧会议也在中国成功举办。学者的联络当然会促进科研的国际合作。目前,国际燃烧领域最高青年学术奖——伯纳德·刘易斯奖已经有几位来自中科大的获得者。
关于中国吸引年轻外籍人才来华工作,由于他们资力相对比较浅,到中国不大可能有机会利用很大的实验室作为平台来做相互联络,所以我特别建议可以给这些年轻的学者、年轻的人才之间给建立一些联络渠道,这样他们能够优势互补。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能够跟年长的并且资力比较深的学者合作,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凯瑟琳娜·科瑟-赫英郝斯
(Katharina Kohse-Höinghaus)
德国科学院院士
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
2016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