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农”问题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探寻

2017-12-09 14:04李彤菲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三农农民农业

李彤菲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西安710000)

解决“三农”问题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探寻

李彤菲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西安710000)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难题。现阶段,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未能彻底解决长久积攒下来的“三农”问题,导致城乡经济差距拉大、农村建设滞后、农民增收缓慢。基于此,从概述“三农”问题入手,对“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以助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农”问题;农村;经济发展

一、“三农”问题概述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一概念于1996年由我国著名学者温铁军提出。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我国政府就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但是由于产生“三农”问题的根源较为久远、复杂,所以这些问题仍未能得到彻底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正由以农业为主向工业现代化过渡,并且在农业经济、农村发展以及农村生活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从总体上来看,“三农”问题的解决仍面临着以下突出问题:一是“三农”问题积攒的时间过长,尤其在我国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阶段,更加增大了“三农”问题的解决难度;二是我国重视城镇发展,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加剧“三农”问题激化;三是我国农民数量庞大,在解决农民问题时需要投入大规模的资源。

二、“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

“三农”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因素的影响,又有现实因素的激化,是一项极为复杂的问题。下面从全局高度对“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审视。

(一)历史客观因素

在自然环境方面,农业生产受地理条件、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在自然条件较差、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农业生产较为落后,阻碍农业发展。在生产方式方面,我国部分地区仍然沿用着小农的生产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农业思想根深蒂固。大部分地区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制约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在历史因素方面,农业发展经历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农业生产力呈现出了恢复、发展、衰退、复苏、再发展的状态,使其带有一定的历史复杂性,易遗留“三农”问题。

(二)政策制度因素

受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制约,国家将更多资源投放于城市建设,将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工业与农业进行割裂,导致农民受到不公平待遇,社会生产资本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加大了城乡经济的两极分化;在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影响下,农业生产规模小,土地难以实现集约化管理,导致土地利用率偏低,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只留下老弱病残留守土地,不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我国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存在着重工业轻农业的问题,农产品呈现出不等价交换的现状,农业资源也以各种形式注入工业领域。此外,国家制定的各项惠农政策宣传和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将用于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挪用到非农业建设,导致“三农”问题长久积攒。

(三)农业自身因素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对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不愿接受,很多农民都抱着维持现状的态度,不希望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这种排斥改变的思想观念,对很多制度的执行产生了影响,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制约。在我国,“农村人”一词含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代表愚昧无知,虽然这种评价较为片面,但却反映出了一个现实,即农民保守,不愿接受新鲜事物。现代社会虽然对农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却很难改变农民数千年来形成的保守倾向,由此使得一些问题开始显现。一项调查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力90%以上都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而我国农业劳动力中有85%左右为初中及以下学历,文盲约占7%左右,如此之低的文化水平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转变“三农”问题解决观念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的存在由来已久,为使这一问题得到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应当积极转变思维观念。首先,应对现有指导方针中长期存在的传统观念加以改变,确立以工业促进农业发展、以城镇带动乡村发展的全局意识,从而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标,使城乡发展真正达到统一。其次,要扭转解决三农问题的思维惯性,从发展模式上确立以工富农、以产业化发展农业、以城镇化繁荣农村的系统观念,并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的实行,解决三农问题。再次,应对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城镇化建设进行统筹安排,制定城乡发展长效机制,贯彻落实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并将工作重心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以及基层公共服务方面倾斜,借此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教育和卫生保障能力,增强基层组织的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二)增加财政投入,加大金融支持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支柱产业,国家虽然在近几年逐步增加了农业财政投入,但从总体情况上看仍有所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鉴于此,应当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加大金融支持,以此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应持续不断地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如兴建农村水利等,并适度提升对农业生产物资的补贴,为广大农民营造出一个稳定的生产环境。同时,应对农村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制度加以健全,借此来杜绝挪用、乱用农业专项资金的情况发生,保证支农资金专款专用目标的实现。其次,应当从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资金资源等方面加强对农业市场的扶持,积极培育农业市场化,并采取引进外资和吸引社会投资等手段推动农业市场稳定、持续发展,借此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收益。

(三)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之所在,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首先,可将户籍制度改革作为立足点,逐步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树立起城镇与农村居民公平竞争的理念,大幅度放宽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限制,颁布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民养老、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保障,从而使农民真切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权利。其次,应对现有的农村土地分配制度进行改革,通过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并以转包、转让、租赁等形式,提高农村土地的流转和利用效率,使土地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为农业生产规模化提供保障。同时,应建立土地流转收益增长机制,通过该机制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可按市场的实际需求对土地的流转价格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使农民的土地收益能够持续不断递增。最后,应建立合理可行的社保机制,对失去土地的农民进行妥善安置。可加快小城镇的建设速度,并积极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使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这样,既可以使三农问题得到解决,又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四)提高农民基本素质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他们的基本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产量和收益。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对农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的方法,为增产增收提供保障。鉴于此,应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农业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农民应树立起市场竞争的观念和风险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与交易,通过在市场中的历练积累经验,从而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结合实际对生产结构及经营方式进行调整,提高利用市场增加收益的能力。

(五)发展农业现代化

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大幅度加快,作为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农业信息化随之获得长足进步。鉴于此,可通过发展农业现代化来解决三农问题,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其一,应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化提供顺畅的通道。可将重点放在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建设上,并设立相应的农技服务网点。其二,应加快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完善,构建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及配套软件,以此来促使信息服务机制更加健全。其三,建立数字化传播系统,该系统应具备信息发布、交互式访问等功能,由此促进农业科技的有效传播。其四,应对资金渠道加以拓宽,可加快农村经济与社会资源的融合,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其五,应在农村广泛普及信息化教育,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设立专业机构,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信息化在农村的推广普及提供保障。

总之,“三农”问题的解决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我国要认清“三农”问题对国民经济快速稳步发展的制约,加大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力度,从转变解决思路、增加财政金融投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民基本素质、发展农业现代化等层面入手,逐步解决疑难问题,而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1]田丰.城乡统筹中农村金融与“三农”发展问题的研究——关于“江津模式”的分析与思考[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2]贺东建.“三农”问题与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战略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5,(5):65-66.

[3]陈义吉.“三农”问题对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影响探究[J].江西农业,2016,(3):45-46.

[4]林龙海.浅析农村公共经济与“三农”问题的关系[J].农家顾问,2014,(12):73-75.

[5]滕王慧.“三农”问题与城市化发展——以广西农村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16,(6):86-88.

[6]孙丽.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1):23-24.

[7]刘穗.内江市东兴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5.

[责任编辑 柯黎]

F320

A

1673-291X(2017)26-0031-02

2017-05-20

李彤菲(1991-),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三农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耕牛和农民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