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金波
三年前的他:穿着黑色紧身衣,满头黄发,带着耳钉,没有一点儿学生的影子。两年前的他:迟到、旷课、各种违纪就像家常便饭,几乎到了被劝退的地步。一年前的他:课堂上能跟着听课、记笔记,业余时间做做兼职,补贴家用,准备上高职。现在的他:一名高职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他就是我的学生,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
刚一入学,他就由于旷课等多种違纪行为受到了学校的最高处分——留校察看。这样的学生,还能教育好吗?那时我很迷茫,想要放弃他。可是,转念一想,学业的失败并不能代表学生就没有了前途,恰恰相反,他们的个性鲜明,思维活跃,情绪很敏感。有时,他们做出的一些过激行为其实只是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满足自尊心而已。因此,教师要用足够的耐心去包容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做好教育转化工作的前提。
有一天,他又借口“生病了”没来上学。我不放心他,就和组长王老师一起来到他家。当时,他推门看到我们顿时一怔,感到有些意外。我们询问了他的“病情”,并叮嘱他按时吃药,多喝水,多休息,第二天如果好一点,就要到学校上学。第二天,他果然去上学了,也没有迟到。后来,他的出勤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体育节和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得了很多荣誉。
高二军训时,他的表现让我感到格外惊喜。每天早上,他都是宿舍里第一个起床的,把床铺整理得干干净净。训练时,他专注认真,站姿挺拔。休息时,他还主动做好事。这让我看到了他积极向上、难能可贵的另一面。晚上,我给他父亲打电话,刚一接电话,他父亲就问:“他又给您添麻烦了吧?我把他接走吧!”我赶紧说:“不是,不是,他在这里挺好的!”我把他的各种表现一一告诉了他的父亲,并建议以后把他送到部队接受锻炼,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他父亲总是说:“老师都这么用心,我们做家长的更应该管好孩子。”对于这种孩子,家长通常都束手无策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帮助家长找到与孩子沟通的突破口和良好的沟通方式,让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互信,能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学校的教育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更明显的教育效果。在那两年中,我就是在“教育—提高—再教育—再提高”的过程中触动了他的内心,引发了他的思考,使他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教育者要有“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高尚修养,要容许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改正缺点。“三分教育,七分等待。”教师更要懂得学生需要更多的理解、宽容与尊重,这样的教育一定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茁壮成长!
编辑 _ 于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