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还土王愿》仪式音乐特征研究

2017-12-08 08:39
北方音乐 2017年19期
关键词:音列音调谱例

谭 琼 陈 东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土家族《还土王愿》仪式音乐特征研究

谭 琼 陈 东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还土王愿》仪式是土家族传统的民间宗教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吸收了汉族道教和佛教的内容。土家族《还土王愿》仪式音乐特征在音乐结构方面呈现出三部性和回旋性结构;在声腔方面呈现出三度二音列和五度三音列的结构;在伴奏音乐方面也呈现出它的节奏节拍丰富、演奏技法多变和音色层次丰富的结构。

土家族;《还土王愿》;仪式音乐特征

土家族《还土王愿》的民间称呼有很多,土家族语称为“服司妥”,服司的意思是当地的菩萨,另外还有“做土菩萨”、“做好事”、“做梯玛”一些西南官话称谓。清代《方志》记载“一种土官时神巫王法灵所传,其法花冠红裙,夭斜跳舞……”①,这些文字与《还土王愿》仪式中的家祭仪式有些相同。“师巫击鼓铃,卜竹筶以祀鬼”②,这些文字和现在的《还土王愿》活动又极为相似。整个仪式共有三天时间,仪式的程式非常复杂,每一个仪程中间都有很多小的仪程,而且普通话和土家族的语言交替地进行,也使得仪式变复杂。因其独特的语言文化背景和仪式结构,其仪式音乐方面也呈现出相应的特征。

一、《还土王愿》仪式音乐的结构特征

土家族梯玛的唱颂是《还土王愿》仪式音乐中的主体。基本上是类似于分节歌和通谱歌的形式。仪式内容的转换就意味着仪式音乐的转变。

(一)三部性结构

在仪式中,仪式与音乐并行,仪式的结构为显性结构,音乐结构为隐性结构。在土家族的历史上,经过长期的文化聚合与演变,土家族《还土王愿》仪式总体上形成了如今所见到的三部性结构。在仪式的第二天“出兵”时,仪式音乐有“捉马制马”、“坐马”、“许和事钱”、“哄娃娃”、“上和事钱2”、“扫堂进殿”、“敬四官神”、“传茶1”、“牛角”、“铜铃”等。这个仪程的结构为︱AAA︱B︱AAAA︱,类似于三部曲式,体现了三部性的原则。

(二)回旋性结构

在仪式中,仪式与音乐并行,仪式的结构为显性结构,音乐结构为隐性结构。两者之间,很多时候是同型同构的关系。仪式的第三天体现了仪式结构与仪式音乐结构都遵循回旋性原则。

《还土王愿》的仪式音乐结构图示如下:

引子 A B 尾声AA’AA’AA… ABA…ADAEA…A

整个仪式音乐可以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A的变化重复,另外一个部分使用与A相同的主题但是中间使用的其它材料也就是插部。这些插部的音乐都可以从土家族传统音乐中找到相对应的音乐类型和材料。,如B部分的《哄娃娃》就直接采用了《土家族摇篮曲》的音乐、C部分的《起夫立马》也基本上运用了土家族《盘歌》这种对答式的音乐。

二、《还土王愿》仪式音乐的声腔音调特征

声腔这一概念源自是戏曲,一般是指戏曲中某些音乐和演唱相类似的腔调。《还土王愿》仪式音乐的腔调由于以吟唱为主,主要为平腔。旋律在进行的时候往往以三个不同音高的音作为骨干音,并构成基本的框架。这种类似于三声腔的音调结构体现了土家族传统音乐的典型特征。调式则类似于传统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和徵调式,因为语言的因素,调式主音又似乎在羽音和徵音上游移。这也是土家族母语音乐形态的重要特征之一。声腔音调结构呈现出三度二音列与五度三音列两种。

(一)三度二音列

三度二音列指的是由两个音构成的类似于三度音程关系的声腔音调结构。土家族音乐中也呈现出这一音调结构的特点,在仪式音乐的各个部分都有使用。在《修书下海》中旋律围绕主音la-do-mi展开,通过发展、变化而使旋律具有鲜明的特征。旋律发展又采用对比、分合的手法,使得旋律上、下句对比呼应,既丰富了旋律、又让旋律本身产生鲜明的色彩变化。

谱例1③:

(二)五度三音列

五度三音列指的是由三个音构成的类似于五度音程关系的声腔音调结构。土家族音乐中也呈现出这一音调结构的特点,构成了以“sol- do-re”为骨干音的五度三音列的音调结构。类似于调式主音的,落音往往终止在“sol”音,,也有较少的时候落在“do”音。如《落神》(谱例1),是“sol-do-re”是典型的五度三音列结构。

谱例2③:

在仪式音乐中也有同一个三声音调结构但是落音不同的现象,这一点有点类似于汉族传统音乐当中的同宫犯调。如龙山内溪乡梯玛彭祖镜所唱的《告家先》(谱例8)、《请家先》(谱例5)。

三、伴奏音乐的特征

《还土王愿》仪式中的伴奏音乐,主要使用器乐伴奏。乐器大多都为土家族的传统乐器。伴奏技法多变,音域与音色也各不相同。节奏与节拍也极其丰富,有许多种不同的节奏节拍组合。

(一)演奏技法多变

《还土王愿》仪式中梯玛所操持的法器在作为宗教仪式操演所具有的文化符号和内涵的同时,在仪式音乐当中也无形中充当了重要的伴奏乐器。

1.牛角

牛角是土家族梯玛在《还土王愿》仪式的重要法器,也是划分仪式结构和音乐段落的重要标志。传统的牛角多为的水牛角做材料,稍微剔掉牛角尖,在吹口内塞进大小合适的木制或塑料制成的小圆环,吹奏方法类似于小号,通过调整口型和嘴唇的厚薄松紧来发声。所不同的是牛角用唇边吹奏。音色或浑厚古朴或高亢嘹亮,充分渲染了《还土王愿》仪式的神秘原始的文化氛围。庄严隆重。主要有两种音调:“玉皇角”和“老君角”,均呈现出类似纯四度音程的跳进。

谱例5③:

谱例6③:

2.铜铃

铜铃又称为“八宝铜铃”,也是梯玛的重要法器。形制似哑铃,配以五彩布条作为装饰。梯玛在操演法事和唱颂的时候左手持铜铃,摇晃和抖动手腕使其发声。与梯玛仪式操演的动律相一致,基本上是在强拍处演奏,节奏型也基本相同,都是连续的八分音符或十六分音符。八宝铜铃一般在节奏较快速的时候出现。

3.司刀

也称“师刀”,盖以音记。也可视为避鬼驱邪的兵器和法器。形制似稍钝的短剑,由刀柄、刀环、和环套在刀环上的一串小圆环构成。梯玛在吟唱梯玛歌的时候往往会右手持司刀上下、左右、水平晃动,发出富有节律的一串串金属质感的沙沙声,与铜铃一起渲染和烘托的虔诚神秘的仪式氛围。

4.卦

将楠竹的竹篼纵向一分为二而成。与其它民族和地区的宗教祭祀一样,在土家族梯玛和民众的心里,竹卦在《还土王愿》仪式中也是具有占卜和通神的文化含义与功能。在梯玛吟唱仪式歌曲中的节奏平稳、有占卜意义的内容时往往会以单手持竹卦以控制开闭的方式打节拍,此情此景,古人击节而歌的音乐遗风依稀可见。

(二)节拍节奏多样

《还土王愿》法事篇幅浩繁,程序结构复杂,内容丰富,目前存在着母语语境和西南官话语境良种语言文化生态。从音乐与语言的关系角度来审视其仪式音乐的节拍节奏特性,可以清晰地感受和发现其特点,即节奏重音和前紧后松的节奏型。节奏重音往往在律动性较强的歌腔中每拍出现一次,为均分的四分音符;另一类是密集型节奏,梯玛快速抖动持续摇铃,为均分的十六分音符。《还土王愿》仪式的节拍种类也非常的多,主要是多种节拍的混合使用。节拍自由无规律是《还土王愿》仪式音乐中节拍非常显著的特点。散板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在仪式的各个过程都有出现。使用散板的音乐大多都为吟诵类型的,像唱又像在念。比如说在“解钱”或者“告家先” (谱例3)等其他仪程中人声。除了散板外, 2/4拍在仪式中用的也比较多, 其它的四分音符的拍子如4/4、3/4、1/4在仪式中都出现的比较少。如《请家先》,是在使用自由性的节拍散板后开始的,使用的是混合拍子5/4,这个拍子是2/4与3/4的结合。

谱例7③:

谱例8③:

(三)音色层次丰富

《还土王愿》仪式中,有人声也有器乐,包括了乐音和声音。人声中,又包括了土家语和汉语演唱。有独唱对唱,也有吟诵、喊和念唱。喊和念唱属于声音,演唱属于乐音,形成对比,使音色层次多样。器乐部分也分为乐音和声音。如吹奏牛角就是乐音,牛角的声音常常使仪式气氛庄严隆重。还夹杂一些原始的,粗糙的自然声响,如打卦的声音、晃动司刀的声音,还有锣钹的声音,轻重相协,使得仪式中的音色层次丰富多样。

土家族《还土王愿》仪式从古至今历经沧桑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可以全面深刻的折射出土家族的文化艺术、社会历史、宗教信仰、习俗规约等诸多内涵。唱腔、仪式过程、仪式音声都富有特征,都体现了土家族人的性格和悠久的民族历史。用现代的音乐分析法来分析土家族《还土王愿》仪式音乐,有其专业性的一面,但是针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本体研究,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和实践。

注释:

①《方志》卷19.

②《方志》卷10.

③刘嵘.土家族梯玛巫祀仪式音乐研究以家祭仪式《还土王愿》为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02):85-92.

[1]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08).

[2]雷翔,刘伦文,谭志满.梯玛的世界—土家族民间宗教活态仪式“玩菩萨”实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08).

[3]赵书峰,刘能朴.湘西土家族梯玛神歌调查研究综述[J].中国音乐,2007(01).

[4]闫冲.湘西龙山县土家族民歌风格与演唱探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05).

[5]许文涛.土家族婚丧仪式中打击乐的音乐特征及文化含义[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04).

[6]阳盛海.湘西土家族历史文化资料[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07).

J60

A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文化生态视野中的土家族母语民歌的搜集与保护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非遗视野下土家族濒危母语音乐艺术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湖南省民族学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成果。

谭琼(1994—),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专业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陈东(1975—),男,土家族,湖南永顺人,博士,现为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校专业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音列音调谱例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先秦组合编钟的音列组合
核心三音列及其发展与织体形态
——史蒂芬·哈特克《列队》的音高组织方法之一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拯救交响危机的音乐创作
——以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为例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你可以相信电话那头的人吗?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